科学小品文作为重要的文艺科普体裁,在知识传播、写作技巧学习、学生考试等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和学校教育、课外阅读高度结合的文体。从科普出版专业视角来解读的话,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和作家,构建了“中国少儿经典科普小品文名家精选”丛书,整体规模估计在30到40册之间。它甄选在中国科学小品文创作领域中涌现出来的名家作品,它将是我社少儿科普出版专业领域的又一柱石性工程,计划以每年10册的速度出版。“中国少儿经典科普小品文名家精选”**辑收录了叶永烈、李毓佩、高士其、尹传红、刘兴诗、叶至善、董仁威、刘仁庆、赵世洲、尤异十位科普作家的作品。《中国少儿科普经典小品文名家精选·科学王国漫步》:《科学王国漫步》是著名科普作家、传记作家叶永烈的代表作。他用浅深易懂的语言,娓娓讲述了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等各个自然学科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刘兴诗、李毓佩、叶永烈联袂推荐献给中国孩子的阅读盛宴(推荐语)科学小品文是科普作品中的精华,它包罗万象:引人的科学史、动人的科学家生平、千年未解的科学难题,还有许多精彩的科学故事……——李毓佩 科学小品有文采,它是散文的一个品种,是科学的散文。科学小品有知识,谈天说地,无所不包,是普及科学的轻骑兵。 ——叶永烈小品不小,包罗万象。这一套科学小品范围十分广泛,有天文,有地质,有数学,有生命。看似很枯燥的科学,在这里却一点也不枯燥。因为这是科学专家,也是真正的科普作家讲给孩子们听的。希望你读了这些书,也成为小小科学爱好者。 ——刘兴诗
《可怕的鼠疫》话说大豆一、素食的中国西洋人吃饭的方式和咱们中国人不同。他们吃饭主要是吃菜,每餐要喝牛奶,吃很多的奶油、鸡蛋、鱼、肉,只用两三片薄薄的面包陪衬一下,就算吃过饭了。咱们中国人吃饭才是真的吃饭,咱们得吃三大口饭,才夹一筷子菜。西洋人每餐都要吃荤,过去咱们中国大多数人终年吃不到肉,能隔十天半个月打一回“牙祭”的也只有少数人。西洋有许多讲究吃的博士,他们说,人要健康地生活下去,一定要摄取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糖和面粉等。像米麦等植物性的食物,糖类是足够了,可是脂肪很少,蛋白质又是劣等的。中国人不吃荤,怎么能过活呢?于是有一位讲究吃的博士到我国各地游历,专门考查咱们中国人吃些什么,结果他恍然大悟,回去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叫作《素食的中国》。在那篇论文里,他说:“中国人虽然吃素,但是食物中并不缺少蛋白质和脂肪。这两种主要成分的来源是大豆和豆制品。大豆含有比牛肉更多的脂肪和优等蛋白质,价钱却十分便宜,只及牛肉的三分之一。”二、巴黎的豆腐公司咱们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黄豆11.5千克。新鲜的吃,晒干的也吃,还把它做成了豆腐吃。“豆腐、麻雀、绍兴人”,这是一句众人皆知的谚语,说绍兴人会做生意,足迹遍及中国,像豆腐和麻雀一样;这句话同时告诉咱们,咱们中国几乎没有一处没有豆腐。你可能天天都从豆腐店门口经过,可是未必知道豆腐是怎么做成的。这就叫“视而不见”——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忽略。豆腐店老板半夜里就起床了,他把头一天晚上泡在水桶里的大豆捞起来,放在石磨上。又在一个底上有小孔的水桶里加满了水,挂在石磨上边的屋梁上,让水从桶底涓涓地流下来。老板推动石磨,浸得又肥又胖的大豆和着水,不断地滚下磨孔去,和着豆渣的豆浆从两块磨石之间挤出来了。把和着豆渣的豆浆在锅里煮沸了,趁热用布过滤,就把豆浆和豆渣分开来了。豆渣是喂猪的好饲料。豆浆里含有许多脂肪和蛋白质,和牛乳一样滋补,可是价钱只及牛乳的五分之一。把豆浆放在锅里煮开了,面上结了一层淡黄色的皮,这是豆浆中的脂肪和一部分蛋白质结成的。把它揭起来晾干,就是豆腐皮,味道鲜美,是吃素的人的珍馐。把石膏或盐卤慢慢地加进锅里去,豆浆中的蛋白质便凝固了,泛起一朵朵很小的雪白的豆花。石膏或盐卤不能加得太多,太多了豆花就老了。豆腐店老板对这个*有经验。把豆花捞起来,用布包了,放在木箱里,压去了水,就成了豆腐。木箱的盖是活动的,盖上压着很重的石块,箱底有一条条的槽,水就从槽里流出来。豆腐做好的时候,天色就发白了。压豆腐的石块越重,压的时间越久,豆腐里的水就越少,吃起来不免显得老些。把水几乎全压去了,那就成豆腐干坯。把豆腐干坯用烟熏了,或者用酱油煮了,或者用油炸了,做成各式各样的豆腐干,味道都挺鲜美的。谁都爱吃豆腐干,因为它滋养,味美,价廉。清代,有个违抗传统思想的书呆子金圣叹,他犯了罪,临到砍头的时候还对豆腐干念念不忘,他告诉儿子说:“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吃,有火腿的滋味。”如果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豆腐干远比火腿容易消化。豆腐干、豆腐、豆腐皮、豆浆,一间豆腐店就有这许多种产品。别小觑这小本经营,清末民初的时候,几位留学法国的学生在巴黎开了一家豆腐公司,他们把卖豆腐赚下的钱交学费,付房钱饭钱,结算下来还有剩余呢。三、“漉豉以为汁”咱们走进菜馆,看到每张桌子上放着两把小壶,红的一把盛醋,白的一把盛酱油。吃客们如果嫌菜的味儿太淡,可以加一点酱油——酱油的味道又咸又鲜。为什么会那样鲜呢?因为酱油是用大豆制成的。酱油是从酱里榨出来的汁。酱园里制酱,和咱们家里制酱的情形相仿。每逢春夏之交下着梅雨的天气,正是酱园作坊*忙的时候。老师傅们把大豆用水浸胖了,放在大甑子里蒸熟,再跟等量的面粉拌和,分摊在一个个匾里。趁没有冷透的时候,他们把那些匾放进一间既不通风,又不见阳光的房间。房间里四壁都是木架子,匾就一个叠一个地放在木架子上。约莫半个月后,大豆跟面粉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霉,才把那些匾取出来。如果长的霉是黄色的,老师傅们会认为运气很好,因为这样做成的酱味道更香更鲜。把发霉的大豆和面粉放在露天的大瓦缸里,加上盐水。有太阳的日子,就揭开缸盖让太阳晒,每隔几天用棒搅和一下。隔了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大瓦缸里的大豆和面粉成为深褐色的酱了。酱的味道极鲜,常用来做菜。榨出来的汁——酱油,就是*好的调味品。为什么酱的味道比大豆更鲜呢?原来霉长在大豆上,使大豆的蛋白质分解成了很鲜的氨基酸。这种分解的过程,跟大豆在咱们肚子里消化过程相同,所以酱和酱油不但味道鲜美,还很滋养。还有两种利用霉做成的豆制品,豆豉和豆腐乳,也是又可口又滋养的食品。曹植的《七步诗》说:“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有人说他就是咏的制酱油。孔夫子喜欢吃酱,这是古书上有记载的,如果没有酱,他连饭也吃不下。可见制酱和制酱油都是很古老的方法。大豆是我国真正的土产,不像棉花来自印度,甘蔗来自南洋。大豆的种植方法和用大豆制作各种食品的方法,地地道道是我国的“国粹”,跟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一样值得赞扬。不知道提倡保存国粹的先生们可曾注意到他们天天要吃的大豆。按说,凡是国粹,单靠保存是不够的,还应该求其改进,求其发展。就说酱油吧,到如今已变成日本的国粹了。西洋人只知道酱油是日本人制的。抗战爆发前,我国还有很多留学生去日本学制酱油。日本人制酱油*早是从中国学去的,但他们把老方法改良了。他们用干净、明亮、通风的房间,代替了又黑又闷的房间;他们把房间里的温度湿度调节得很好,可以一年四季不间断地进行制造。他们把黄霉种在大豆和面粉上,只消三天,黄色的霉就长满了。他们把大瓦缸放在温室里,使酱成熟得比让太阳晒更快。用句时新的话来说,就是什么都科学化了。这种科学化的酱油厂非常清洁,制造出来的酱油比用老方法制造的更香更鲜。所以在抗战爆发前,日本酱油畅销西洋各国和我国沿海各地。至于原料,他们用的还不都是咱们东北的大豆。四、豆油与豆饼豆乳、豆腐、酱、酱油,所利用的主要是大豆的蛋白质。咱们不要忘记,大豆还含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脂肪呢。这就是说,每五千克大豆中就有一千克是脂肪。大豆的脂肪通常叫作豆油。先把压碎了的大豆放在甑子里蒸熟,再用布包裹了压榨,就榨出油来了。旧式的油坊把一包包大豆放在大木槽里,在槽的一端用木槌打进尖劈形的木楔去,油就从槽的另一端流出来了。我国人常吃的油是豆油、菜油、麻油,而以吃豆油的人为*多。豆油也是出口的大宗,外国人把豆油买了去,用来制造油漆、印刷油墨、油布、雨衣,等等。布包裹着的大豆榨去了油,就成了豆饼。豆饼像木头一样坚硬,厚约三寸,直径两尺。通常用豆饼来喂猪和肥田,那实在把豆饼糟蹋了。因为在豆饼里,大豆优良的蛋白质还原封未动,还可以用来做豆腐,制酱油。五、豆芽的奇迹豆油里含着少量的维生素D。因此,吃豆油可以帮助咱们的骨骼和牙齿长得坚固。只是含量太少,不及鱼肝油那么见效。还有咱们缺少不得的维生素C,在豆芽中含量非常高。大豆中原来不含维生素C,但是在发芽的时候,维生素C就自然而然地生成了。维生素C通常含在水果和蔬菜中,但我国的大部分地方,却半年以上不能栽蔬菜。食物中缺少了维生素C,咱们的血就会败坏,牙龈就会出血。幸亏我国各地的人都吃豆芽,豆芽为我们补充了维生素C。六、马尔萨斯人口论19世纪初,英国有个马尔萨斯写了一本《人口论》,书上有这样一段骇人听闻的话:“人口是随着时间以等比级数增加的,而粮食只以等差级数增加。人口的增加比粮食快,到后来,粮食的供给一定会非常困难。”他的话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口实。“我们人口太多,三个小岛容不下了,不得不到大陆上去找吃的,找用的。”日本侵略咱们中国,就用这样的话来诡辩。有一位生物学家打了一下算盘,他说:“粮食的供应既然越来越紧张,咱们吃动物的肉太不划算了。要猪长一斤肉,得喂它四斤粮食。咱们还不如直接吃粮食,至少可以减少一点儿缺粮食的威胁。”那么哪一种粮食可以代替肉类呢?前面不是说过了吗,**就是大豆。大豆和肉类一样有营养。并且,栽种大豆不必施肥,又省事,又省钱。你把大豆连根拔起来看过没有?大豆的根上长着一颗颗细小的瘤子。这些瘤子会制造肥料,不断地供给大豆,使大豆长得很茂盛。所制造的肥料,大豆还用不完,有好些留在土里。大豆收了之后,就在那块地里播种小麦、高粱或玉米,都会得到很好的收成。七、生物共生得到的启示大豆根上怎样会长小瘤的呢?咱们从小瘤切下薄薄的一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看到小瘤中有无数个“丫”字形的细菌。土壤中这种细菌很多,它*爱生长在豆类的根上。豆类的根一遇着这种细菌,就长起瘤来把它包住,好像特地造起新房子,欢迎客人来住。客人也真讲交情,它们很安分地在豆根上繁殖,并付出应付的房钱——肥料。细菌在豆根上找到了住处,大豆从根瘤里得到了肥料,两种生物像这样互惠互利地生活在一起,生物学上叫作共生。……
《科学王国漫步》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8岁起发表科学小品文,19岁写出第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20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此后,多年从事科普创作。后来转向纪实文学创作。先后创作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小品文等科普读物1000多万字。曾任中国科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上海市科协常委、上海科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电影《红绿灯下》(任导演)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科教片奖;《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艺作品一等奖;《借尾巴》获全国优秀读物奖;根据叶永烈长篇科幻童话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哭鼻子大王》获1996年“华表奖”(即政府奖);科学杂文《首先要做“马”》《文与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入选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科学童话《圆圆和方方》、科学小品文《给自己写信的人》入选全国统编小学语文课本。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隆重仪式,授予“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称号。
小小机械师的大世界 本书特色 在小小机械师的大世界这套书里,你可以跟着小小机械师一起认识各种各样的机器,有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汽车、摩托车、火车、飞机、轮船,还...
《超文案》内容简介:一本微创意时代文案人的进阶指南! 微创意时代,谁在写文案?答案是,所有人。谁需要写文案?答案是,所有人。
新时期少年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动物 本书特色 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栏目强力推荐!韩国少年科普动漫经典之作韩国、台湾地区狂销200多万!你想到读这套书时...
彩书坊珍藏版-世界酷车大百科(学生成长必读) 内容简介 这本书就是为少年朋友们专门准备的一场汽车盛宴。它不仅会为你讲述有关汽车的一些知识,还会为你展示汽车家族的...
“发现更多”少儿科学丛书系列:看我成长 本书特色 *时尚少儿科普读物,融合出版典范,附赠交互体验式电子书,带来无与伦比的科普阅读体验!美国Scholastic出...
《谁偷走了我们的财富?》内容简介:为何越投资越贫穷? 股民的钱最终落进谁的口袋? 高通胀、资产泡沫爆破,已轻易让你的财富贬值
啃铅笔头会铅中毒吗-136个人们普遍忽略的问题 本书特色 耶稣是在马厩中出生的吗,谁发明了圆珠笔,酒精会残害我们的大脑吗,钻石是如何形成的,光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温妮的魔法棒 本书特色 《女巫温妮》系列原版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系列甫一出版,便获得英国儿童图书奖,全球热销30种语言版本,再版达21次,总发行量超过2...
自然的魔法-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是真的 本书特色 “魔法”是五花八门的。在科学方法出现之前,我们祖先用超自然的魔来解释世界。古埃及人说女神奴特吞噬了太阳才有黑夜。维...
科学大百科全书-(全4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经典畅销作品,自面世以来便得到了广泛好评,先后被译成了30多种文字,...
《欧几里得之窗》内容简介:这是作者继《星际迷航记》之后,又一本引人入胜的几何学通俗读物。书中借由欧几里得、笛卡儿、高斯、爱
阿依达-随书附赠原声歌剧CD 本书特色 FAB利益销售(简要阐述):1.F(Feature 特征):这套书有哪些特性(1)名家名作、传世经典集结。莫扎特、贝多芬...
成功的开头很简单 本书特色 * 世界顶级专家精心打造,美国千万父母的共同选择,影响美国鼎盛时期几代人的科学人文品质读物! *囊括所有北美儿童出版类奖项,包括美国...
《哈佛24小时》内容简介:哈佛无疑是一个神话,一种学习精神的象征,它经过百年积淀与传承的治学理念和进取精神如今仍历久弥新。这
生命的能源——地热能 本书特色 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利用地热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是能源开发的终极目标。《生命的能源:地热能》介绍了地热能的来源与成因,地热能的利...
巨大地震大研究 本书特色 巨大地震大研究 大研究系列图书,小到生活常识,大到宇宙科学,本系列用大量插图解说身边奥秘。曾经发生过的那个可怕的大地震发生现场是怎样的...
历史上的大发现 内容简介 当哥伦布**次登上新大陆的土地时,旧世界被震惊了,大家这才醒悟过来,原来我们的世界还有这么一块被忽略的、巨大无比的陆地。所以,发现新大...
伊甸园之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现代生物观点来解释生命进化过程的科普书。作者将生命的进化过程比作一条基因之河,基因在时间长河中相互碰撞、混合和重组。本书文字通...
金发姑娘和三只熊-小小艺术家.名画名著绘本 本书特色 本书包括五部分内容。1. 名著故事:本书以绘本的形式讲述了《金发姑娘和三只熊》的名著故事,以西方涂鸦艺术始...
我的超级自我保护书 本书特色 《我的超级自我保护书》为超级学习漫画丛书之一。是一套培养孩子更多智慧和能力的全能科普知识漫画读物。本系列图书部分内容已经在《我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