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小世界》大都是孟繁华近年来发表于报刊的文章,按内容大体分作五辑:“人与事”,是写老师或朋友的。有的虽然也是书评之类,但原著述及的事情都是常理常识,且有趣味,因此凑成一辑;“读小说”,因为专业原因,几乎每天都与小说打交道。这类文章*多,选些有些意思的编辑一辑,别无深意;“后”时代,议论的是与“70后”、“80后”年轻一代有关的文学问题和作品。他们已经成为文坛的“新势力”。“看文坛”,大都与文坛切近的讨论或话题有关,是否属于“言论性”也未可知;“序与跋”,是近年为朋友写的序言以及他自己著作的“后记”。
《中国书籍文学馆·名家文存:文坛小世界》:对作家来说,这是一个不写作就死亡的时代。于是,文学生产在当下的“繁荣”是历史任何一个时期都难以比较的。在这种文学之外的竞争中,像吴玄这样能够持久坚持耐心的作家可谓凤毛麟角。他的作品并不多,至今也只有十几个中篇和一部长篇。因此他不是一个风情万种与时俱进的作家,而是一个厌倦言辞热爱修辞的作家。今天对这样一个作家来说不是一个恰逢其时的时代。他不仅要面对大众文学的激烈竞争,同时要与他们的前辈“战斗”。因此,他们的焦虑不仅来自当下的环境,同时还有大师经典的“影响”。但作为“异数”的吴玄似乎淡然处之不为所动:他坚持自己对现实生活和心理经验的感受,直至写出长篇小说《陌生人》。吴玄写得很慢,关于《陌生人》先得从《同居》说起,这部中篇小说对吴玄来说重要无比,他开始真正地找到了“无聊时代”的感觉,何开来由此诞生。何开来这种人物我们也许并不陌生:德国的“烦恼者”维特、法国的“局外人”阿尔道夫、默尔索、“世纪儿”沃达夫、英国的“漂泊者”哈洛尔德、“孤傲的反叛者”康拉德、曼弗雷德、俄国的“当代英雄”毕巧林、“床上的废物”奥勃洛摩夫、日本的“逃遁者”内海文三、中国现代的“零余者”、美国的“遁世少年”霍尔顿及其他“落难英雄”等,他们都在何开来的家族谱系中。因此,“多余人”或“零余者”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现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中国的“现代派”文学潮流过去之后,“多余人”的形象也没了踪影。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吴玄逆潮流而动,写出了何开来?吴玄对何开来的家族谱系非常熟悉,塑造何开来是一个知难而上正面强攻的写作。他一直是有自己独立的看法的,他说:“我写的这个陌生人——何开来,可能很容易让人想起俄国的多余人和加缪的局外人。是的,是有点像,但陌生人并不就是多余人,也不是局外人。多余人是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物,是社会人物,多余人面对的是社会,他们和社会是一种对峙的关系,多余人是有理想的,内心是愤怒的;局外人是20世纪存在主义的人物,是哲学人物,局外人面对的是世界,而世界是荒谬的,局外人是绝望的,内心是冷漠的;陌生人,也是冷漠绝望的,开始可能是多余人,然后是局外人,这个社会确实是不能容忍的,这个世界确实是荒谬的,不过,如果仅仅到此为止,还不算是陌生人,陌生人是对自我感到陌生的那种人。”“对陌生人来说,荒谬的不仅是世界,还有自我,甚至自我比这个世界更荒谬。”(《陌生人》自序)何开来和我们见到的其他文学人物都不同,这个时代几乎所有的人物对生活充满了盎然兴趣,对滚滚红尘心向往之义无反顾。无边的欲望是他们面对生活*大的原动力。但何开来对所有的事情都没有兴趣,生活仿佛与他无关,他不是生活的参与者,甚至连旁观者都不是。因此,《同居》里的何开来既不是早期现代派文学里的“愤青”,也不是网络文化中欲望无边的男主角。这个令人异想天开的小说里,进进出出的却是一个无可无不可、周身弥漫的是没有形状的何开来。“同居”首先面对的就是性的问题,这是一个让人紧张、不安也躁动的事物。但在何开来那里,一切都平静如水处乱不惊。何开来并不是专事猎艳的情场老手,重要的是他对性的一种态度;当一个正常的男性对性事都失去兴趣之后,他还会对什么感兴趣呢?于是,他不再坚持任何个人意志或意见,柳岸说要他房间铺地毯,他就去买地毯,柳岸说他请吃饭需要理由,他说那就你请。但他不能忍受的是虚伪或虚荣,因此,他宁愿去找一个真实的小姐也不愿意找一个冒牌的“研究生”。如果是这样,作为“陌生人”的何开来的原则是不能换取的,这就是何开来的内部生活。长篇小说《陌生人》可以看作是《同居》的续篇,主人公都是何开来,也可以看作是吴玄个人的精神自传,作为作家的吴玄有表达心理经验的特权。《陌生人》是何开来对信仰、意义、价值等“祛魅”之后的空中漂浮物,他不是人世而不得的落拓,不是因功名利禄失意的委顿,他是一个主动推卸任何社会角色的精神浪人。一个人连自我都陌生化了,还能够同什么建立起联系呢。社会价值观念是一个教化过程,也是一种认同关系,只有进入到这个文化同一性中,认同社会的意识形态,人才可以进入社会,才能够获得进入社会的“通行证”。何开来放弃了这个“通行证”,首先是他不能认同流行的价值观念。因此在我看来,这是一部更具有“新精神贵族’’式的小说。吴玄是将一种对生活、对世界的感受和玄思幻化成了小说,是用小说的方式在回答一个哲学问题,一个关于存在的问题,它是一个语言建构的乌托邦,一朵匿名开放在时代精神世界的“恶之花”。在这一点上,吴玄以“片面的深刻’’洞穿了这个时代生活的本质。有思考能力的人,都不会怀疑自己与何开来精神状态的相似性,那里的生活图像我们不仅熟悉而且多有亲历。因此,何开来表现出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病症。如果从审美的意义上打量《陌生人》,它犹如风中残荷,带给我们的是颓唐之美,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苍茫、无奈和怅然的无尽诗意。因此,因为有了《陌生人》,使吴玄既站在了这个时代文学的*前沿,同时使他有可能也站在了文学的*深处。我可以不夸张地说,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读到的*具震撼力的小说。……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本书特色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累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
大师自画像 本书特色 《大师自画像:倾听艺术家的心灵独白》:伦勃朗画质疑自己、审视自己的自画像;凡高画严肃悲怆,好像有股生命之火郁结胸中,挥霍不出的自画像;而丢...
张贤亮(1936-2014),江苏盱眙人。五十年代初在北京读中学,高中毕业后自愿去甘肃支边。1957年因诗作《大风歌》被错划为右派,
地图艺术与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理论与实践、借鉴与创新相结合,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地图艺术设计涉及的一些基本原理,尝试探索了尚未引起地图设计界注意的问题,分析研究了一...
乌孜别克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西北地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民族互动交汇的概念。因此,相对于内地,西北是一个边地,相对于中原...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十一辑(2015) 本书特色 王萍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第11辑)》是一部学术专著,主要对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的内容、历史背景、写...
成就一生的16种欲望 内容简介 1998年6月15日,心理学家史蒂文·赖斯宣布了一项*新研究成果,这项报告马上被路透社和美联社采用,发布到全球报章杂志上。 究竟...
军队基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简明读本 内容简介 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对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我军正处在新的历史变革时期,军队广大共产党...
行政组织学 内容简介 组织是现实世界普遍存在的现象。高度的组织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取得了无数的成就,而获得这些...
法国文学史(全三册) 本书特色 《法国文学史》展示了法国文学从中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的发展历程,在对作家作品进行充分评介的基础上,论述了各时期、各流派文学的风貌与...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 本书特色 《红楼梦与中华文化(增订本)》:炎黄文化溯鸿蒙,崖下遗材灵性通。青史本殊官与彼,朱楼谁辨富还穷。小儒自满身居井,大道无名卦画...
将心注入--星巴克创始人、全球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自述 本书特色 ★星巴克总裁亲笔自述成功经验 ★激情转化为利润的*佳案例 ★年度*畅销企业经验图书之一 将心注入...
话说红楼 内容简介 哀感顽艳说红楼,元迎探惜一时稀,钗黛不知何处去,泣血之作谁人识。本书对《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人物关系、语言艺术、《红楼梦》中的戏曲、《红楼梦...
刘咸炘学术论集:文学讲义编 本书特色 1.刘氏毕生学术在学界广受推崇,陈寅恪等明师硕儒誉扬备至。蒙文通甚至更誉为“一代之雄,数百年来,一人而已”。其学术地位公论...
书评研究 本书特色 全书分为七章,论述了书评的兴起、书评家的素养,阅读的艺术,批评的基准,批评的意识,书评写作方法,书评与出版家、作者、读者以及书评家的关系等问...
缘梦——高为杰管弦乐作品选 本书特色 人民音乐出版社是出版机构,成立于1954年10月。出版社以出版中外音乐书籍、乐谱、教材、工具书和教辅为主,兼营音像制品,致...
失踪的光盘 本书特色 干费德城是一座未来的城市,城市的管理工作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来规划和控制的。不料有一天,贮存着全城计算机总控制程序的光盘不翼而...
看起來輕浮的藤堂和個性太過認真的田宮,儘管衝突不斷,仍舊在一起好多年。畢業之後,兩人順理成章地進入甜蜜(?)的同居生活。
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
文化视域中的清代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视域中的清代文学研究》从文化学视角切入探讨了清代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重点关注 了清初遗民诗群、清初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