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森是西方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她提出的“神话-仪式”学说主要关注对于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宗教与民俗渊源的探索,认为所有神话都源于对民俗仪式的叙述和解释;而原始仪式在褪却了巫术的魔力和宗教的庄严之后,就演变为戏剧,古希腊悲剧就是由旨在促进农作物增殖的春天庆典仪式(即所谓酒神节祭典)演变而来的。
哈里森是西方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她提出的“神话-仪式”学说主要关注对于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宗教与民俗渊源的探索,认为所有神话都源于对民俗仪式的叙述和解释;而原始仪式在褪却了巫术的魔力和宗教的庄严之后,就演变为戏剧,古希腊悲剧就是由旨在促进农作物增殖的春天庆典仪式(即所谓酒神节祭典)演变而来的。作者面向普通的知识大众,文采斐然、深入浅出地对其关于古希腊宗教、仪式、庆典、神话、美术的见解做了全面系统的阐释;意欲通过揭示仪式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来面对一些更重大的问题,诸如,艺术的本质,艺术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艺术与宗教、道德的关联,艺术对于精神生活有怎样的损益等等。
这是一本从“神话——仪式”学派角度、以古希腊材料为凭据来讨论艺术发生的书。作者认为,艺术和仪式具有同一个源头,但这个源头并非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仪式当然涉及了模仿,但是并非源于模仿,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景,而非再现一个十五。……(仪式)是实际的实践活动的再现或预期。”(p13)艺术和仪式的目的都是展现激情和渴望,达成情感的自然宣泄。为了表现情感,人们不仅在内心想象,还要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是最初的仪式:哑剧舞蹈。作者运用了当时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知识、情感和行为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从知识到行为之间,有一个间隙,在这个间隙中人们的感情在起作用,使得人们可以在各种行动中进行选择,而所有的精神生活才建立起来。仪式性的模仿不完全是实用,也是为了创造、重温情感。当然,个人的短暂感情是很难固定下来成为仪式的。能够转变成为仪式的是公共情感。而转变成仪式,就需要固定的时间和日期,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认为,对于原始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吃饭和生育,而这二者都是顺应季节的,“周期性是我们理解生命现象的一个必要前提”。因为仪式有了周期,所以情感得到了延宕,并因为这种延宕郁结为观念。仪式中的领舞人,也为观念的人格化提供了雏形。于是:舞蹈的重复形成了仪式,仪式的参加者/道具(比如五月节的神木)就通过人格化形成了神明、精灵之类的存在。在讨论了仪式之后,作者将关注点转回希腊的春天庆典,通过分析希腊古老的酒神宗教提供了从仪式到艺术的演变痕迹。亚里士多德在陈述中指出,“戏剧的起源是酒神颂带头人的即兴表演”。作者分析了酒神颂的三个因素,即1、春天庆典,用哑剧舞蹈表现春天复苏、用仪式促进农事丰收;2、以牛为致福的圣牲,并逐渐演变成神明的概念;3、狄奥尼索斯和再度降生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的情感因素渐渐淡漠了,而原来大家一起参与的群舞逐渐演变成在圆形场地里表演的合唱队(希腊戏剧),参与者开始演变为观众。渐渐地,具有实际目的的仪式转变为了价值在于自身的戏剧(艺术)。由于对其具有有效性的信念消失,人们将仪式的效能转变为神明/魔鬼一己的责任,仪式演变成了神明/圣餐/祭献;仪式的精神瓦解了,然而仪式本身的行为模式却保留了下来:仪式的框架装进了英雄故事,而变成了艺术。而后,作者又进一步讨论了雕塑艺术和仪式的关系。一部分雕塑的主题是仪式本身,而另一部分神明的雕塑表现了仪式人格化的过程——现实生活(本能的反应)弱化成为生活的仪式再现,而仪式的心像透射又形成神明的观念,最后产生的摹本就是艺术的雕像。最后一章中,作者主要讨论了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诸领域的关系,并评述了其时的艺术思潮和现象。对作者而言,真正的艺术还是要从生活的激情中产生,而打动大多数人、激起大多数人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摘自豆瓣网友书评
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850-1928),西方古典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剑桥学派“神话一仪式”学说的创立者;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同时也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学术奠基人之。她广涉古典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美学、神话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掌握了包括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波斯语、俄语等在内的十六种语言。著述宏富,已翻译成中文的有:《希腊宗教研究导论》(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Greek Religion,1903)、《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Themis:A Study of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Greek Religion,1912)等。
纹道:蜀锦.蜀绣.漆艺流光溢彩的国家技艺 内容简介 一个手艺人将手纹、掌纹、指纹印在自己的手艺上,就像一个皇帝将玉玺印在自己的名字上。当手艺古旧得长出了令收藏家...
宋赵佶真书 千字文 秾芳诗-历代碑帖法书选 内容简介 赵佶,即宋徽宗。生于北宋元丰五年(公元一八二年),卒于南宋绍兴五年(公元一一三五年),年五十四岁。宣和七年...
配色基础手册:自然之色 本书特色 两三步即可搭出惊艳配色,零基础轻松掌握! 1008个配色样本拿来即用! 126幅惊艳的大自然摄影作品,大自然才是绝美配色师! ...
颜真卿多宝塔碑 本书特色 颜真卿,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因有“颜平原”之称。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
绵延之维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论是艺术学中一个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作者涉猎了西方艺术哲学的大量文献,既提供了大量的学术信息,又深入到与论旨相关的诸多问题之...
我的建筑之旅--行走欧洲 内容简介 欧洲是我们每一个学建筑的学子*向往,*想去朝圣的地方。古典以及现代的建筑精品,很多都在欧洲。建筑是空间的艺术,是环境的艺术。...
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1部邪典电影 本书特色 继畅销150万册的《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之后,图文馆又推出101类型电影系列,依然图文并茂,全铜版纸...
古玉 本书特色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从周朝的“三礼玉论”到明清时期玉器的世俗化,无不表现出玉器记载历史、传承文明的功用。为让广大爱玉、收藏玉的朋友们对古玉有一个...
《意境与空间:论规划与设计》讲了冯纪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是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的创
《汉品》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丛书。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这个家园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仅仅不过几
画树与花·画风景 内容简介 书中以图画及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向小朋友讲述了如何描绘树与花及画风景。书中除了基本绘画技法的讲解外,还附有大量的美术常识。 本书内容丰富...
视觉文化卷 本书特色 《视觉文化卷》这部译文读本所呈现的是当代西方学术界对“视觉文化”的研究,也就是“视觉文化研究”。若说“视觉文化”指被看者,以及怎样被看,那...
九成宫醴泉铭-罗中南欧阳询楷书选-(双动画本)-随书赠送.卢中南示范光盘2张 本书特色 《九成宫醴泉铭》由中国现代楷书法帖,由三河市腾飞印务有限公司印刷,新华书...
《北京电影学院剧作教材·电影编剧教学实践: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师电影文学剧本集》作为北影教材,选编了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教
设计新视点丛书:汉里.艾伦的产品设计 本书特色 本书系“设计新视点”丛书之一。向读者介绍了汉里·艾伦的产品设计。全书装帧精美,视觉效果极好。光与影相揉合,图与文...
艺术哲学 内容简介 《傅雷谈艺系列·悦读精赏本:艺术哲学(套装上下册)》起初是丹纳在巴黎美术学习讲述美术史的讲义,包括艺术的本质与发展,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行书宋诗-集字古诗文创作辑 本书特色 《古诗文集字创作辑·行书宋诗》选取50首唐诗,每件作品附有释文、并且各字形注明出处。打破书家限制而混集而成的作品,互相对照...
本书通过与当今影坛19位顶尖编剧的访谈,为读者提供“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好剧本”的答案,对于任何一位有志于此的读者来说,有很大
文艺复兴人 本书特色 文艺复兴500年来让人无比着迷的,除了巨匠大师们留下来的无数艺术珍品,还有巨匠大师们本身:他们的生活、成就,甚至八卦秘闻。从“...
褚遂良倪宽赞 内容简介 现代印刷技术空前发达,其印制法帖逼真之程度,远过古人双钩填墨及汇刻。而且,基于原碑帖的放大与缩小,更可全方位地展现书作的精神风采,这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