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套书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引领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
2.本书专门为学生定制,将传统经典以一种新的方式诠释。
3.书中配有大量手绘彩色图片,逼真生动,图文集合,声情并茂。
4.本套书全新讲解,全新编排,全新包装,力求以权威的内容、新颖的装帧、超高的性价比,为读者带去一套高品质的国学读物。
《三字经》三三一句押韵,简明易记,琅琅上口,内容丰富,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朝代更迭、人际交往、史地天文、伦理道德、理想信仰等一一囊括其中。《百家姓》四言韵文,便于诵读,雅俗共赏;其中的姓氏来历、宗祖溯源,体现着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千字文》短句奇文,构思巧妙,寓意于理;天文、地理、农业、气象、矿产、历史、修养内容均涉在内,其优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获得了流传千古的称赞。《弟子规》说的是对“弟子”们进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规范和内容,它以《论语·学而篇》中的“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是中国传统国学中启蒙养正、教育子弟、修身养性、养成敦厚家风的**经典。
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译文 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间的差异不大。因为生活和环境的不同,使人的性情发生了很大差异。如果对孩子不加以教导,善良本性就会随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教育方法*重要的是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从前,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织机的梭子来教育他学习是不能半途而废的。燕山人窦禹钧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自己的五个儿子,后来他的孩子都很有成就,美名远扬。 经典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和母亲相依为命。孟子的母亲对孟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一心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好读书、有学问的人,因此十分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孟子家附近有一片坟地,经常有人抬棺材来埋葬,一路上吹吹打打、哭哭啼啼。由于好奇,孟子经常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见了,心里非常着急,担心孟子因此误了学业,于是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小商小贩高声叫卖,热闹非凡。孟子被吸引住了,也学着商人的样子,吆喝着叫卖。孟母见了,又担心起来: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还是不好。孟母决定再次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学堂里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里面时常传出朗朗读书声。在学堂气氛的熏陶下,孟子天天在家读书演礼。孟母这下高兴了,认为这个环境非常适合孩子成长,就在这里长期定居下来了。 原文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 只生育养活子女,而不去好好教育他们,那是做父母的过错。老师不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荒废了学业,那就是老师的失职。一个人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就会一事无成,没有什么作为。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细致的打磨雕琢,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器具;人年少时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做儿女的,在年少时就应该结交和亲近优秀的老师和正直善良的朋友,好好学习待人处世的礼仪。 经典故事 陶母封鱼 晋朝时,有个人叫陶侃,他的母亲被人称为古时“四大贤母”之一。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尽管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陶母还是想尽办法教育陶侃拥有优秀正直的品质。一天,有一个朋友来看望陶侃。因为家贫,陶侃没有东西招待客人,心里很着急。陶母看到他这个样子后,就安慰说:“不用急,我有办法定能让你招待客人。”说完,就把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剪了下来,出去换回来白米和一些酒肉,好好地招待了客人。不久,陶侃在县里当了一个管理渔业的小官。刚上任不久,他就利用职务之便派人给母亲送去一坛咸鱼,想让母亲改善一下生活。母亲收到东西后,详细了解了鱼的来历,心里很不高兴,把鱼原封不动给陶侃退了回去,同时还写了一封长信责备他不应该公物私用、做官不清廉,养成这样的习惯对自己、对国家都不好。接到信后,陶侃感到很羞愧。从此后,他便牢牢记住了母亲的教导和批评,后来官至征西大将军、荆江两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等要职,成为东晋初期的重臣之一,一直都遵循母亲的教导,正直清廉,忠于职守,不谋私利。 原文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译文 黄香九岁就知道在冬天里给父亲暖被褥,孝顺父母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德。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这种尊敬兄长、友爱兄弟的美德,应当及早教育培养。做人**重要的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其次才是增广见闻、学习知识。学习首先要从数数、认字做起。所有数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从十到百,从百到千,从千到万,这就是数字的变化。 经典故事 黄香温席 黄香小时候家里很贫穷,他九岁时母亲就病死了,和父亲相依为命。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尽量学着照顾自己。冬天来了,因为没钱取暖,家里非常寒冷。父亲白天劳累了一天,黄香怕他晚上休息不好会得病,于是就在父亲回来前脱了衣服钻进被窝,待父亲回来吃饭后,再伺候父亲睡下。夏天时,黄香会拿一把蒲扇先把蚊子赶走,给屋子降降温,再让父亲进去睡。他的孝心感动了左右邻居,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孩子。 原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译文 世间有“三才”,是天、地、人;宇宙有“三光”,是太阳、月亮、星星。维持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三种伦常关系,就是:君臣之间有道义,父子之间有亲情,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一年之中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运转,永无止息。东、南、西、北是地理的四个主要方向。这四个方位,围绕中央,相互对应。 经典故事 女娲补天 有一年,水神和火神打仗,水神被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不周山,结果将这根撑天的大柱撞塌了,天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窟窿,霎时间大雨倾盆。这时候,地面也裂开了一道大口子,洪水喷涌而出。好多人躲闪不及,都被洪水吞噬了。大火也呼啸着,席卷山林。那些平时躲藏起来的猛禽怪兽呼啦啦一齐出动,见人就扑。一些老人和小孩躲闪不及,就被这些凶猛的动物吃掉了。人们的哭叫声惊动了女娲,女娲决心要拯救这些受难的人。于是,她背着砍山斧,从东山采来红沙石,从西山采来白玉石,又从南山、北山、中山采来其他三种颜色的石头,把这五色石一起放进熔炉里。过了九九八十一天,五色石终于熔化成了糊状的石浆。女娲手捧石浆,一次次地飞上天空去补天,可是每次只能修补一点儿。经过不断的积累,女娲终于把天上的窟窿给补好了。女娲又捉来一只大鳌,把它的四条腿砍下来,当作四根柱子,分别竖在大地的四角,支撑住了天地的四方。就这样,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了。 原文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译文 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是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要素。仁爱、义理、礼貌、明智、守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处世做人的标准,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和谷子称为六谷,是人类主要的粮食。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是人类饲养的主要家畜。 经典故事 伏羲氏驯六畜 伏羲氏是中国文献记载中*早的智者之一。伏羲氏对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同时又拥有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才能。伏羲氏将他观察到的一切事物,都用一种数学符号描述下来,这就是八卦。用它可以推演出许多事物的变化,预卜事物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除了始创八卦之外,伏羲氏在做部落首领的时候,人们都是以打猎为生。如果遇到恶劣的天气,就抓不到野兽,人们没有办法,只能忍饥挨饿。伏羲氏看到这种情况,就想了一个好办法: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多抓一些野兽回来,吃不完的话就把它们饲养起来。而且传说也是伏羲氏发现了烤过的食物比生吃的有味,就教先民们把动物烤熟了再食用。后来,经过人们的挑选,渐渐固定了一些可以饲养的野兽的品种,也就是六畜,包括马、牛、羊、鸡、狗、猪。这些牲畜除了供人们食用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比如,马可以拉车,牛能耕田,鸡能报时,狗能看家。这六种动物是人类主要的副食,也是人类的朋友。人们饲养吃不完的野兽,慢慢发展了牧畜业,社会进入了农牧并举的时代,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薛金冉
女,毕业于中山大学。因对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曾多次参与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翻译和编写工作,现为中山大学老师,研究中国古代史。曾在省级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过的书籍有《暮色紫禁城》、《富兰克林自传》、《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中华蒙学经典》等作品。
云南大学史料丛书:1922年~1949年:经费、校产卷 本书特色 刘兴育主编的《云南大学史料丛书(经费校产卷1922年-1949年)》收集1922年~1949年...
1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巧思妙解-升级版 本书特色 应用的是数学提高的是能力1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巧思妙解-升级版 内容简介 一源于课本,普适性好 本书紧扣教...
《Arduino软硬件协同设计实战指南(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以物联网和智能开源硬件的发展为背景,总结了基于Arduino开源硬件的开发
英文词语翻译 内容简介 董乐山一生译作颇丰,写希特勒的崛起和灭亡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记录1944年8月解放巴黎全过程的报告文学《巴黎烧了吗?》、斯诺在陕北的记...
她们自己的文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伊莱恩·肖瓦尔特的成名作,其主要宗旨是发掘并谱写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该书自1977年首次出版以来,已经成为...
中国教育改革大系:职业教育卷 本书特色 “十二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学术著作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
中考版-现代文课外阅读-新黑马阅读-第八次修订版 本书特色 盛广智、苏武主编,张煦总主编的《现代文课外阅读(中考版第8次修订版)/新黑马阅读》根据教育部 *新考...
中国纺织出版社英语构词法大全 本书特色 《英语构词法大全》的目的在于帮助英语学习者深入地学习英语构词法,迅速扩大词汇量,去的在英语学习上的突破。本书共分为六章,...
英语文学与修辞教学术语 本书特色 《英语文学与修辞教学术语》由张文勋、向纯武主编,收录了现代英语文学、修辞学教学术语900余条,逐一进行规范解释,对规...
日本家政教育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家政教育“作为一门交叉性的现代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期的美国,其后传播并推广于世界其它国家,本书作者就“家政教育”在日本中小学...
语文必读丛书:百年外国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语文必读丛书》第二辑和广大青少年朋友见面了!这一辑中,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中外童话、民间故事和中国古代诗歌;有适合初中...
《赵元成日记(外一种)》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民国官员赵元成1911、1912、1918年宦游于太原、上海、常州、北京四地时所撰写的日记
人生必读书-雾都孤儿 本书特色 狄更斯(1812—1870),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的波特西地区。父亲是海军中的小职员,嗜酒好客,挥霍无度,经常人不敷出...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本书特色 万志前、廖震峡主编的《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结合我国*新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介绍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主...
《手绘食光:超有趣的美食制作绘画课》内容简介:本书涵盖两大部分:颜值高易操作口味佳的漫画料理过程和创意简笔画小课堂教学。全
《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上海篇)》内容简介:本书分别从访谈、案例分析、大数据报告三个部分对“上海发布”“青春上海”“浦东发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外汉语教师进修的需要出发,以作者所主张的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为纲,系统地论述了对外汉语教育学的性质、特点、发展简史和现状,...
凝聚态物质与光学: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量子力学-(6)(导读版) 内容简介 简介在过去的几个世纪,我们的物理世界处处充满着神秘。神的力量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奇迹;水...
第一回 悲太平会员怀旧破寥寂社长贻书凡读过世界地理同历史的,都晓得有个亚美利加的地方。至于亚美利加独立战争一事,连孩子也晓得是惊天动地;应该时时记得,永远不忘的...
高中课外古诗词分类品读与训练全集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高中课外经典古诗词语段,共分为10个专题,设置“专题概况”栏目概括每一专题主要内容,并通过“作者介绍”“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