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一本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结合、融会贯通的奇书。它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医疗之术、长寿之诀 ; 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是四时季候的关系的独特理解, 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概
《黄帝内经》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人体与四时季候关系的独特理解,以及人体各部互为应照的整体观念;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正是这本书,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框架,也正是这本书,几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几乎成为中华民族抗拒死亡、抵御疾病、追求健康长寿的中国医学奠基性经典。它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作为医学理论之准绳,历久而不衰。该书条目清楚,解读通俗易懂,图片精美,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国学读物。
惜精养肾──房事养生的根本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素问?上古天真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房事养生房事也叫房室,又称性生活。房事养生,就是在“阴阳天道观”思想的指导下,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生命规律,通过学习使人掌握必要的知识,采取健康的性行为,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如何使房事生活尽善尽美?应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和重视。人类必须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警醒我们:在房事上要知其可为,知其不可为,这样才能健康长寿。惜精养肾房室养生是以“精”字为核心的。精是生命的基础。“精”分为“阳精”和“阴精”。房事的结果可以使男女双方都从对方身上获得益处,以加强自身的阴精和阳精,也可能两败俱伤。从学术角度分析,古人是根据房事中的表现而确定的,男性在房事后所表现的疲惫感和不应期,认为是精液丧失所致的虚弱。《彭祖经》云:“夫精出则身体怠倦,耳苦嘈嘈,目苦欲眠,喉咽干枯,骨节解堕,虽复暂快,终于不乐也。”故而,珍惜精液对于男性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惜精可以抗衰防老,孙思邈指出:“四十以上,常固精养气不耗,可以不老”,“六十者闭精无泄”,“若一度制得,则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纵情施泄,既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胜自防。”有关方面的社会调查表明:国内外的长寿老人,大多对性生活都有严格且规律的节制,说明了节欲保精对健康长寿的积极意义。七损八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这里说明在房事保健中掌握和理解“七损八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对房中保健作了详尽的论述,其中对“七损八益”也作了具体介绍。七损是:闭、泄、竭、勿、烦、绝、费。这是七种有害健康的两性交合活动。其主要精神是,精道闭塞,精气早泄,汗出伤津、精气耗散,阳痿强用,交合时心烦躁郁,交合过频、精血耗竭等。七损,是损伤精气的做法,提醒我们不要如此行事。八益是:治气、致沫、智时、蓄气、和沫、窃气、待赢、定顷。这是与导引相结合的两性交接活动。其主要精神是,导引精气,使阴液分泌,掌握适当时机,阴阳协调,蓄积精气,保持精气充满,防止阳痿等。八益,是补养精气之法,可供我们学习,以补益身体,从而促使性生活的和谐。适龄结婚,遵守天道禁欲的危害异常的性生活会导致多种疾病,我国古代典籍中,曾有大量记述了因异常性生活而致病的例子。《千金要方》指出:“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女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闲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如果一味地抑制性生活,会引起病理变化。现代医学调查研究发现,终身未嫁及离婚、寡居之女,乳癌发病率比一般人高,死亡率也较高。性科学的研究表明,长期的性压抑,对人的心理发展和工作学习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甚至损害身心健康。表现为精神委靡,四肢无力,不思饮食,严重者可有心慌、胸闷、气喘等;还可出现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甚至导致性变态等。正确性生活的重要性正确的房事能促进健康长寿,性是人类的天性,正常的性生活是人体生理之需,它与呼吸、心跳、消化和排泄一样,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理功能。正常的性生活可促进和保持健康的心理,“性与生命同在”,正常的性生活可预防疾病和不良行为。健康的性爱可鼓舞斗志,使人生乐观,积极向上,奋斗有成。科研人员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长寿老人都有比较长的和谐稳定的夫妻生活。房事不过,有所节制节制房事房事不节制对健康的危害很大,其表现有多方面,如:不懂节制,纵欲无度;不懂房事宜忌,耗伤精气。节制房事对于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意义,节欲保精是优生优育的首要保证,是生下一个健康聪明婴儿的保证。孙思邈指出:“胎产之道,始求于子,求子之法,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女子应平心定志以养其血。”《素女经》认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当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相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生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合,意中平平者,可闭精不泄也。”行房有度的“度”不是一个绝对概念。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以次日不感疲劳,觉得身心舒适,精神愉快,工作效率高为原则。择时授孕房事保健与优生房事保健与优生有重要的关系,中医典籍有很多关于优生的论述,其中很多内容是可以借鉴参考的。在配偶、婚龄、布育、胎教、胎产、育儿等方面,按照优孕、优生的原则,环环紧扣,不失其一。正确的生育观念正确的生育观念是晚婚少育,这绝非是近代由于限制人口增长而提出的,古代养生家早已主张“欲不可早”。《寿世保元》指出:“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泰定养生主论》指出:“古法以男三十而婚,女二十而嫁。又当观其血色强弱而抑扬之;察其禀性淳漓而权变之,则无旷夫怨女过时之瘵也。”男女*佳生理年龄阶段,《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丈夫,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故而,中国古人认为女子二十一岁至二十八岁、男子二十四岁至三十二岁是生理发育*完善的时期,男女分别在这个年龄段结婚、生育是*佳选择。怀孕生子要注意的问题性生活是大自然赋予人的本能,但只有在“天时、地利、人和”协调一致的情况下,才能共同获得性的满足,带来身心健康。如果想怀孕生子,就更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性生活。◆【和悦情志】纵观中国古代房室保健的典籍,都非常重视情志与房事生活的密切关系,夫妻恩爱和睦,性生活和谐,会心情愉快,使人体气血调和,经络通畅,有利于身心健康。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讲究科学方法。从医学的角度来讲,性生活是夫妻双方的事,合房有术,健康而又和谐的性生活是夫妻共同幸福、延年益寿的基矗◆【行房禁忌】中国古代房中养生和优生除了前面所讲的基本原则,还非常重视房室禁忌,强调“欲有所忌”,“欲有所避”。若犯禁忌,则有害于自身健康和下一代的健康。行房人忌阴阳合气,要讲究“人和”,选择双方*佳状态,才能提高房事生活质量,有益于健康,为优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矗醉莫如房。《三元延寿参赞书》指出:“大醉入房,气竭肝伤,丈夫则精液衰少,阳痿不起,女子则月事衰微,恶血淹留。”《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醉酒之后入房,男女双方都可能引起一些疾病,临床所见早泄、阳痿、月经不调、消渴等。如果酒后房事受孕,易产生智力和体力低下的后代,即近代医学上所谓的“酒精儿”或“星期天孩子”。七情劳伤禁欲。《千金要方》指出:“人有所怒,气血未定,因以交合,令人发痈疽……远行疲乏来入房,为五劳虚损,少子。”可见七情过极,或劳倦过度,宜应休息调理,不宜房事。否则,不仅引起自身疾病,还会影响优生。切忌强合。《三元延寿参赞书》指出:“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肾伤则髓气内枯,腰痛不能俯仰。”“体瘦、惊悸、梦泄、阳痿、便泄、小腹里急、面黑耳聋等。”强力入房,违反道德规范,带来心理障碍,影响夫妻关系,损害身体健康。病期慎欲。《千金要方》指出:“男女热病未差,女子月血,新产者,皆不可合阴阳。”从遗传学的观点来讲,病中行房受孕,其结果是“重重相生,病病相孕”,代代相因,贻害无穷。有些病,如结膜炎未愈时,切忌行房,否则,视神经萎缩会引起失明。有些慢性病,如肺结核、肝并肾病等,房事不可过度,否则,会引起旧病复发。行房天忌中医古代房中术认为行房的*佳时间应选择风和日丽、夜闲人静时。自然界异常气候变化应禁止房事活动。特别对择期布育更为重要。《产经》认为,欲要优生,男女交合的时间一定要避开九种不良时机将带来的灾祸。一是,中午交合得的孩子,生下来就会呕吐;二是,日食时交和得的孩子,会因身体忧悉而受到损伤;三是,半夜交合得的孩子,不聋就哑;四是,雷鸣电闪时交合得的孩子,容易产生癫狂错乱的疾病;五是,月食时交合得的孩子,母子都不吉利;六是,出现虹霓时交合得的孩子,动作不吉;七是,冬至或夏至日交合得的孩子,生下来就妨碍父母;八是,玄望时交合得的孩子,必得昏乱和目盲的病;九是,醉饱时交合得的孩子,可能成为白痴或满身生疮痒。上述观点虽未一一得到临床验证,但可作为参考。从现在临床观察的情况来看,婴幼儿的先天性疾患,皆与孕前的生活环境或孕期的护养有直接关系。行房地忌《千金要方》指出:“日月星辰火光之下,神庙佛寺之中,井灶圊厕之侧,冢墓尸柩之旁”等等,一切环境不佳之处均应列为禁忌。应选择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对心理和生理健康都会带来益处。当前社会残疾儿童的数量很高。究其原因:缺乏房事保健知识,缺乏优生优育的知识;缺乏对房事生活与爱情、家庭幸福密切关系的正确认识。……
赵建新,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及科研16年,在《中国针灸》、《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医教育》等发表学术论文44篇,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其中主编14部,负责及主研科研课题13项,科研成果荣获科技进步奖3项,参加学术会议交流20余次。
田元祥,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届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委员(理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脑保健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全国首届百名中医药科普专家,美国评估协会(AEA)会员。
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德国卷 本书特色 卫茂平、陈虹嫣等著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德国卷)》前4章的不少内容,依靠德语原著,或得到补充,或重新修订。本书的叙述...
《智能爆发:新工业革命与新产品创造浪潮》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现代产品的一部发展简史,也是关于智能产品的未来简史。从机器+时代
乡贤文化的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乡贤是乡土社会圣贤德治理念的理想符号与象征,乡贤文化是基层治理的理想政治实践表达,寄寓了一种社会希望和政治美好,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
本名陳懋平,因為學不會寫「懋」那個字,就自己改名為陳平。她十三歲就蹺家去小琉球玩,初中時逃學去墳墓堆讀閒書。旅行和讀書是她生命中的兩顆一級星,最快樂與最疼痛都夾...
春申续闻 本书特色 《春申旧闻》系列,是世界文物出版社1978年的初版本,收入掌故随笔有数则。该系列是陈先生在台湾报刊上专栏连载的掌故随笔结集。上海在战国时代为...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篇:硬笔书法版(全二册)》内容简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7—9年级学生背诵61篇古诗文
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一辑(总第一五一辑) 本书特色 本辑分为民主斗争、人物述林、军事史苑、抗战纪实、工商史苑、史海钩沉和体坛精英七部分。其主要介绍了潘文华、徐崇...
作品目录前言 《龙吟榜》创办人林俊明序言 莫康孙把酒论广告人 林俊明走访林家鼎爱说另类广告语言的女人 林俊明走访许舜英盲拳
术篇-赢在论文 内容简介 医学论文是总结、记录和共享医学科研成果或临床经验的重要手段,是医学相关知识得以传播、医学科学技术得以繁荣、进步的重要平台。对于医学工作...
新编十二生肖春联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当代楹联艺术家和楹联爱好者的生肖春联,用全新的语言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春联,与以往的生肖春联有着极大的不同,给人以耳目一...
青山依旧在——明清文化简史 本书特色 本套《中国文化简史》丛书,是一套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级通俗读物。包括《百家争鸣与大一统——春秋战...
中国印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印概论、历代玺印发展史、玺印鉴藏和治印方法、印农和他的艺术活动及其作品欣赏。中国印 目录 **章 中国玺印概论 **节 古体...
轻阅读:高加索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由郑振铎翻译的这本中亚民间故事作品集《高加 索民间故事/轻阅读书系》收集了《高加索民间故事 》,是我国*名文学家郑振铎先生根据...
她不講大道理,只是自自然然地寫出真心,讓人不能不接受她的善意與愛!親愛的三毛與讀者談心的療癒之作!「我願將自己化為一座小橋,跨越在淺淺的溪流上,但願親愛的你,接...
日本近代国语批判 本书特色 日本学者罕有会得到中国知识人的热烈喝彩的,小森阳一却是个例外。他对日语民族主义“忤逆式”的批判;对多种领域——语言学、历史学、思想史...
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 本书特色《高原泾水间的先周文化》依据历史典籍、考古发现和民间文化资源,以生动的笔触记述了从弃的诞生到武王灭商这段重要历史。周先祖在泾水上游...
胡朴安:中国风俗(套装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上编摘自近代报刊、杂著,下编摘自历代史志、笔记。全书由近代溯及古往,而以近为主,对我国历代以来的各省、府、县及各民...
心与物游 本书特色 《大家写给大家:心与物游》是作家沈从文 先生的散文集。主要内容包括:月下、遥夜、一天、 流光、市集、街、小船上的信、今天只写两张、第三 张、...
咬文嚼字全集 本书特色 汉语是世界上语汇*丰富、含义*深刻、文辞*优美、节奏感*强烈的语言之一。我们应该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母语自豪。但近年来,国人汉语水平下降的现...
《零基础学理财,五步迈入新中产》内容简介:5个进阶式财富里程碑+变现技巧 (1)5个财富里程碑:5万、10万、30万、60万到100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