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话》,是南怀瑾先生介绍中国禅宗早期人物和历史的一本小书,主体是一则则公案,读起来轻松愉快。南先生著作此书,依据的是《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常见禅宗史书,而多有阐述发明。特别是不局限于文字字面,专注参悟、擒拿前人书中未曾写出的虚空留白,随时会起疑情,处处都是话头,为大家示范了何谓“好学深思”,应该如何读书。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早期禅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甚便初学者阅读。
达摩禅的一系,自梁、隋而至初唐之际,经一百五十余年,都以秘密授受的方式,递相传法。到了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手里,才逐渐公开阐扬,崭露头角。上文曾经讲到三祖僧璨大师其人其事的疑案,已足为反对禅宗或持怀疑论者所借口,故《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及《佛祖历代通载》等的记述,有关五祖弘忍大师的来历与悟缘,都语焉不详,有意避开其他记载中关于五祖生前身后的传说,免滋后世学者的疑窦。事实上,无论佛教的宗旨和佛学的原理,乃至禅宗求证之目的,它的整个体系*基本和*高的要求,都建立在解脱“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的基础上。唐、宋以后的禅宗宗徒们,大部分都直接以“了生死”为着眼点,便是针对解脱“三世因果”而发。庄子所谓“死生亦大矣”的问题,也正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哲学、科学等探讨生命问题的重点所在。何况佛法中的禅宗,尤其重视此事,大可不必“曲学阿世”,讳莫如深略而不谈。《五灯会元》与《指月录》等禅宗史书却赫然具录此事的资料,以补《宋高僧传》和《景德传灯录》的失漏之处,颇堪提供重视真参实悟的参禅者玩索深思。破头山上的栽松老道当四祖道信在湖北荆州黄梅破头山建立禅宗门庭时,一位多年在山上种植松树的老道人,有一天来对四祖说:“禅示的道法,可以说给我听吗?”道信大师说:“你太老了,即使听了悟了道,也只能自了而已,哪里能够担当大事以弘扬教化呢?如果你能够转身再来,我还可以等你。”老道人听四祖这样说,便扬长自去了。他独自走到江边,看见一个正在洗衣服的少女,便向她作个揖说:“我能够在你这里暂时寄住吗?”那个女子说:“我有父兄在家,不能自己妄作主张。你可以到我家去求他们收留你。”老道人便说:“只要你答应了,我便敢到你家里去。”那个女子点点头,同意他去求宿。于是老道人就托着拐杖走了。这位在江边洗衣服的女子,是当地周家的幼女。从此以后,就无缘无故地怀孕了。因此,她的父母非常厌恶她,便把她赶出门去,流落在外,她诉冤无门,有苦难言,每天为别人作纺织,佣工度日,夜里便随便睡在驿馆的廊檐下。到了时间,生了一个男孩。她认为无夫而孕,极其不祥,就把他抛在浊水港里。到了第二天,这个男婴又随流上行,面色体肤更加鲜明可爱。她非常惊奇地又抱他回来,把他抚养长大。到了幼童的时期,便跟着母亲到处去乞食为生。地方上的人,都叫他“无姓儿”。后来碰到一位有道的人说:“可惜这个孩子缺少了七种相,所以不及释迦牟尼。”到了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以后,道信大师从江西吉州回到蕲春,定居在破头山。有一天,大师到黄梅县去,路上碰到了他。大师看他的“骨相奇秀,异乎常童”。便问他说:“你姓什么?”他回说:“姓即有,不是常姓。”大师说:“是何姓?”他说:“是佛性。”大师说:“你没有姓吗?”他说:“性空故无。”大师心中默然,已经知道便是前约的再来人,确是一个足以传法的根器。便和侍从的人们找到他的家里,乞化出家。他“父母以宿缘故,殊无难色,遂舍为弟子”。道信大师便为他取名叫弘忍。这一段五祖出身来历的公案,综合《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指月录》等的资料,备如上述。原文可查上列各书中有关四祖道信与五祖弘忍的两段记载,不再重录。但《宋高僧传》和其他的记载,便略去这些奇异事迹而不谈。宋《高僧传》云:释弘忍,姓周氏,家寓淮左浔阳,一云黄梅人也。王父暨考,皆不干名利,贲于丘园。其母始娠移月,而光照庭室,终夕若昼。其生也灼烁如初,异香袭人,举家欣骇。迨能言,辞气与邻儿弗类。既成童卯,绝其游弄,厥父偏爱,因令诵书。无记应阻其宿薰,真心早萌其成现,一旦,出门徙倚闲,如有所待。时东山信禅师邂逅至焉,问之曰:“何姓名乎?”对问朗畅,区别有归,理逐言分,声随响答。信熟视之,叹曰:“此非凡童也。”具体占之,止阙七大人之相,不及佛矣。苟预法流,二十年后必大作佛事,胜任荷寄。乃遣人随其归舍,具告所亲,喻之出家,父母欣然,乃曰:禅师佛法大龙,光被遐迩,缁门俊秀归者如云,岂伊小騃那堪击训。若垂虚受,固无留吝。时年七岁也。至双峰习乎僧业,不逭艰辛,夜则敛容而坐,恬澹自居,洎受形具,戒检精厉。信每以顿渐之旨,日省月试之,忍闻言察理,触事忘情,哑正受尘,渴方饮水,恬如也。信知其可教,悉以其道授之,复命建浮图功毕,密付法衣以为质。要将知龅雪山之肥腻,构作醍醐。餐海底之金刚,栖倾巨树。掖纳之侣,麇至蝉联。商人不人于化城,贫女大开于宝藏。人其趣者,号东山法欤!以高宗上元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告灭。报龄七十有四。平凡的神奇充满了初唐以前的禅门人类文化,无论如何的昌明发达,但对于生命的神奇,一般人始终无法知其究竟。而且在下意识中多多少少总想保留*后的神秘,以自我陶醉或自我幻想。古今中外一例,岂独宗教中人方以神奇相尚而已。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耶稣、穆罕默德等教主的诞生,以及一般历史上英雄的出生,都附有许多奇异的传说,以陪衬其伟大和非凡。是真实?是幻觉?暂时不作论断。禅宗的大师们,在初唐之前,大半都是富有传奇性的人物。我所谓隋唐以前中国禅宗的大师志公和尚,他便是一个从鹰巢中捡得的孤儿。中国维摩禅的大师傅翕,也是一位富有传奇性身世的人物。他如达摩禅的三祖僧璨,毕生来历是一大疑案。五祖弘忍则平凡中更充满了神奇。如果照某些学者的偏激观念来说,大圣人们多半都是“私生子”,则又未免言之过诡。但弘忍大师的出生,记传事实大多都承认他是无父而生的孤儿,因此照一般常理来说,就很可能被人指为“私生子”了。当然喽!如果引用现代科学人工受孕的理论,倒可作一番漂亮的解释,但是距离事实太远,大可不必强作此说。同时,有关这一类的“生死问题”是佛法的重心所在,自有一套较为完整、精确的理论根据,一时难以说明。关于生命的延续,牵涉到前生后世的问题,无论在中国文化、埃及文化、大西洋文化(包括希腊文化)中,都自古存在。但从中国文化来说,秦、汉以前,对于生死问题,虽然早已有了“精气为物,游魂为变”的解说,认为人死之后,便可化为鬼魅或神祗,但并元“转生再世”的确论。自东汉以后,佛教传人中国,“三世因果”和“六道轮回”之说,才与中国固有的游魂之变等鬼神思想合流。自魏、晋以后,“转身再世”的观念,就一直普植人心,而且广泛地为佛道两家所引用,永为生命延续的牢固观念。例如净土宗的“迁识往生极乐世界”,禅宗的“了生脱死”等思想,都由此而建立其基础和究竟的目的。唐以后“三生再世”的观念,和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等,以及“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神鬼神帝”的思想,也便由于佛法的生命延续的观念作基础,确立了中华民族但求正义的至善至真,而“不畏生死”的大无畏精神的牢固基础了。如果根据《宋高僧传》的文字记载,堂堂一代宗师的四祖道信,路上碰到一个七岁小孩,简简单单地问答了几句双关妙语以后,便轻轻易易地交付了传统衣钵,未免太过草率,等同儿戏。禅宗的授受果真如此,何以“其重若彼,而其轻若此”!如果旁求记传,对于四祖道信大师的“默识其为非凡童”等语意,便有所了解了。总之,关于生命的轮回转世之说,在佛教和正统禅宗的立场而言,那是根本的要点所在。信者自信,非者自非,此须真正智慧的抉择。到目前为止,“灵魂”学说未得实证以前,实在难以强人所难去肯定相信。现在世界各国“神秘学”虽然发达,同时也普遍强调“灵魂”与“轮回”之说的可信性,但是毕竟还没有拿出现代科学的证据,不能使这一代倾心科学的崇拜者相信。隋唐以后盛传的三生再世之说与五祖弘忍大师“转身再世”之说相辉映,而经常见之于中国人生思想与文学之意境的,便是唐人传说中的“三生因缘”,记叙李源和圆泽大师的一段故事。如云:“唐僧圆泽(有作圆观),与李源善。约游峨嵋,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贞瓮而汲。泽曰:此妇孕三年,迟吾为子。今已见难逃,三日顾临,一笑为信。后十三年中秋月夜,杭州天竺寺当相见。及暮,泽亡。而妇乳三日,往果一笑。李后如期至杭州葛洪井畔,见一童牵牛踏歌而来。其词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L【j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欲与之语,牵牛冉冉而逝,李嗟叹而返。”(事见于《甘泽谣》)……
南怀瑾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入门-圣严法师禅修精华1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佛学大师圣严法师佛学代表作之一。该书共分八章,前七章分别论述了禅的本质、坐禅的功能、禅修的历程、禅坐的基础方法...
《佛教汉语研究》内容为:佛教混合汉语(BuddhistHybridChinese),简称佛教汉语(BHC),指的是以翻译佛典的语言为代表的汉文佛
任继愈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 本书特色 《任继愈谈朱熹·王阳明·王夫之》是任继愈先生撰写的关于朱熹、邓牧、王阳明、王夫之等历史人物及...
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儒家伦理及其现代处境 内容简介 本书写作受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重大项目资助,本书出版受华夏英才基金资助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道德法则的守护神-伊曼努尔.康德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
误入世界:卡夫卡悖谬论集 本书特色 谁是真正的卡夫卡?我总是尽量避免去认识他,让他保持神秘的面目。为什么要谈他?他以独一无二的,奇异的,才气横溢的作品为世人所认...
譯經的目的,我在《摩西五經》裏說了,一是爲中文讀者(包括信友和聖經學界)提供一個可靠的中文學術譯本,二是如果可能,力求讓
陆修静-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陆修静(406~477),南朝宋道士。生于浙江湖州,谥号简寂先生。他生活在动乱的南朝刘宋时期,早年致力于天师道的研究,著成道书,整顿...
道德经-图珍本小墨香书 内容简介 《图珍本小墨香书:道德经》版式新颖,插图雅逸,装帧精美,印刷考究,既可收怡情悦性之效,亦可得“暗香盈袖”之趣。道德经-图珍本小...
戒律学论集 本书特色 《印顺法师佛学著作选集:戒律学论集》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戒律学论集 目录 **篇 律典之集成一 律部(一)广律(二)戒经(三)律论二 波罗...
海上梵呗-上海三寺 本书特色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初具规模,到宋明的盛行阶段,再到清时的衰微,乃至近代的复兴和跌宕,佛教在上海的弘传经历过一个抛物线式的过程。 上海...
中国古典哲学略述 目录 先秦篇导言:中国古典哲学的发源一、传说时代的“帝”“皇”形象二、殷商西周的“帝”“天”信仰三、古典文明的*初结晶:六经四、春秋时期的贵族...
周易函书-附卜法详考等四种(全四册) 内容简介 本书正编收入胡煦《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周易函书约注》十八卷、《周易函书别集》十六卷。以乾隆六十年葆璞堂修补本...
伦理.推理与经验科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第九辑 本书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为复兴中国哲学研究,主办了双语学术刊物《中国哲学与文化》。《中...
基督教要义 本书特色 《基督教要义》本书以简明易懂的方式,系统地阐明了基督教神学的要义。全书共四卷。*卷是论述人如何认识作为创造主的上帝;第二卷探讨人如何认识作...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本书特色 儒道释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它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共同感情和强大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均...
洛阳伽蓝记-线装中华国粹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读者人群是成人,阅读一定的国学名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知识能力以及个人品行。单纯的古文对于学白话文长大的成人...
凡事超然-星云日记-4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 本书特色 《唐代净土祖师全集(精)》由善导、法照、少康所著,本书为唐代净土宗代表性大师的理论作品合集,包括了善导的《观经四帖疏》、《观念法门》...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 内容简介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6 目录 第六卷 说明弗·恩格斯序言弗·恩格斯第二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