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明经编著的《1937--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为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先驱孙明经先生1937年北上拍摄华北各地景物以及生活实况的记录,文字部分共25信,附历史照片二百余幅,其中多数为首次公开的孙明经所拍摄的照片,反应了"七七"事变前后中国的百姓、军人、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与心态--人民的生活看似如常,但时时处处准备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本书以纪录片般的文字和图片,呈现了当时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一部反映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国内状况的珍贵图像史料。
本书作者以电影、拍照片、记文字三种方式记录了于七七事迹爆发前夕从南京出发到全面抗战爆发后近一个月返回南京的旅。这些影像记录了七七事变前后长城内外广袤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1937 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国立北平图书馆是国内有名的大图书馆,建筑费百余万元,完全采宫殿式样,地点恰恰依着北海,真是个读书的佳境。馆中藏书达五十万册,内中珍藏的《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等尤为名贵,为了这《四库全书》,承编目主任友人吴光清君介绍,我于昨日下午到了该馆,开始拍摄。(吴君现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工作——原编者识) 《四库全书》的藏书库在全屋的*下层,平时绝不开放,仅得有特殊许可者可以人内阅览。《四库全书》原有七部,其中六部或多散佚或已不全,惟该馆所存的一部仍全部完好。计经五四八二卷,史九四七六卷,子九。五五卷,集一二二六二卷,共三六二七五卷,分装六一四四函。上半年因中日关系紧张,该馆善本书曾有一部分运往上海保存,现在平市方面中日空气似颇平静,故日来已有大批存沪善本运回,堆置于过道中,尚未开箱。当局的乐观使我无法不乐观,但如忽然转为悲观,善本书的未来命运不堪设想。*让我暗自伤心的是这些可爱的图书馆客,他们骑着自行车早早地跑来,争着去找他们*爱看的书,有男有女,安静地挤满每一个阅览室,高兴地读着看着,但是有一天他们会找不到他们心爱的书,有一天将不能安静地读他们心爱的书;这也许是过虑,但我怕这日子不远。走出了北平图书馆的大门,我还是这样想着。滦州影是中国艺术中一件惊人的伟绩。昨日经裴校长介绍,找了一位善于表演的李君,假华语学校礼堂内演出了好几出影戏。幕前幕后的种种都摄成电影,这位李脱尘君原是北平汇文中学毕业,他的父亲以演影戏著名,他也袭父技,办了一个庆民升影戏社,请他表演的多半是大饭店、公使馆,以及其他高贵的外宾。关于滦州影的起源,像《谈薮》载: “汉武帝李夫人亡,帝思之,齐人少翁夜设帐张灯烛,帝坐帷中望之,仿佛先夫人。”这便是滦州影的胚胎。到唐宋时代渐形发达,但都是在陕西一带,至明末,流于滦州,技术愈形精巧,便成了现在的滦州影,到现在已是三百多年,比现代电影的发明早多了。滦州影事实上是一种傀儡戏,也可以说是活动影戏。它的原理有一半是和现代电影相同的。重要的部分有三件:**是一面薄纸糊成的幕,用木架支持着,约有六尺宽,四尺高,正相当一块家庭电影的银幕。第二是光源,早先通用的是油灯,现在既有了电灯,于是滦州影亦采用电灯作为光源:五个电灯作一排,挂在幕后一尺多远的地方,这灯光把幕完全照明,在幕与光源之间如果有人物的剪影,在幕前即能现出。这用驴皮制的剪影,可说是第三个重要部分。剪影的内容视戏的情节而异,大概可以分作两类,一是背景,如亭台楼阁;一是人物。背景和人物都是用顶细致白净的驴皮雕镂而成,绘上鲜艳的色彩,并涂上透明的油漆,人物的头可以取下换用,以便临时配成各种的角色。每个人物有三根小棍操纵着,两根操纵着手,一根操纵着身体。人物的一切活动都在这三根小棒的操纵下,活跃地演出,行动、打仗、鞠躬,都能毕肖;连喜怒哀乐的态度都能表现出来。一个人物的动作,由一个手去操纵,两个人物由两手操纵,三个四个就需用两人同时操纵,如果许多人物同时出场,往往有一部分不动,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动的人物上,所以并不显出场面有甚么呆板。操纵傀儡的演戏人能在幕的反面演出有情有节恰到好处的戏目,同时还要随时唱伴对白,配演口技,另外几个乐师,打鼓的打鼓,拉胡琴的拉胡琴,也随着剧情用音乐增强剧情的现实力量,影子又是那么色彩鲜艳,简直是有声有色,了不起的艺术。年前有一位美国小姐,特地花了三个月的工夫,跟李君学了好几套戏,带了不少皮人回美国献技。(这位小姐原编者于二十九年在纽约会过一次,那是她正在美国各地表演。)还有一位德国学者来北平考察滦州影之后,回去写了一本专书,详细地介绍滦州影。下星期,六国饭店要举行一次滦州影表演,入场券是三元一张。北平一般社会里,滦州影已失却了地位,但在外人奇异的眼光下,却成了可以大书特书大看特看的艺术。在电影史上滦州影也常占着一篇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利用投射成影的原理,可惜中国人没有把它改进成现代的电影,而在外国却由幻灯惊盘等玩意儿很快地发展成世界的大企业。……
孙明经(1911年-1992年),中国教育家。中国电影教育先驱,中国电视事业的拓荒者。1937年,主持开拍大型系列电影《中华景象》。后独立拍摄纪录影片、科教片共62部。早期中国各地教育机构流通的科教影片一半以上出此。所拍纪录影片至今多为珍贵的传世之作。1952年后又和同仁及学生一起作为业务主干创办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参与了国家电影、广播、电视、摄影高等教育的十几门课程的创建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电影、电视、广播、摄影的大学教师和高级人才。
《面向国际视野的大学外语教改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为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论文集,是连续两项北京市教委与在京高校共建教改项目的成果
郑州典故成语篇(全四册) 内容简介 一座城市的魅力是由久远历史的沉淀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凝结而成的。这个城市从她诞生之日起,就饱经风霜,历尽沧桑。她的每一点进步...
张艳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研究与培训部主任,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
国史探微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作者的论著十四篇。十四篇的排列,大抵依照论文的性质,以类相从为序。**篇中国的世界秩序,第二篇朝代兴衰刍论包罗较广。第三篇作息考,第...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辛亥革命 内容简介 独家史料,新锐观点,中国版维基解密! “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彪悍开讲民国史!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乱世...
本书为国内著名二战军事专家朱世巍的系列作品之一,其资料翔实,分析缜密。本书讲述了苏联红军在1944年的春天,对法西斯德军的全
日本史 本书特色 《日本史》讲述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边海上的岛国,是太平洋西岸非常发达的形列岛之一。列岛中央,面积*的岛屿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三大岛屿分崩...
清季革命,始于甲午战争前后,由孙中山倡始。庚子以后,各派革命势力兴起,终汇成革命洪流。各派人士推动革命,无不以组织团体为
《作家榜名著:浮生六记》内容简介: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
章宜像一颗珍珠镶嵌在新加坡岛的东端,在热带的苍穹下泛着晕光。它微微高出海平面,周围是一条绿带,再向外是蓝绿色的海,接着是
當傳統中國的天圓地方「天下觀」崩壞,新的「世界觀」建立,作為時代結構一環的小說文本,會有什麼樣的變化?本書以「概念地圖的
丝绸之路-神衹.军士与商贾 本书特色 L.布尔努娃编著的《丝绸之路--神祗军士与商贾》是东西方普通读者大众和学者们耳熟能详的必读书。作者运用客观、生动的笔调,阐...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内容简介:热闹只是一时的光亮,而撑起人生的恰是孤独。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无论人生路上有
1937-南京大屠杀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史书式的报告文学,这是我们民族苦难的一个缩影,它记述了五十年前人类历史上一场举世震惊的大悲剧——南京大屠杀。 本书全面、...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第二卷 本书特色 安东尼·瑞德编著的这本《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第1卷)》在考察东南亚在近代早期政治、...
《妇产科男医生告诉你》内容简介:孕妇可不可以滚床单?宫外孕是老公没瞄准吗?保大人还是保孩子?剖宫产什么时候该做?老婆在产房
罗尔纲同志撰写的太平天国史马上要付排了,叫我写篇序文。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出版一部专集祝贺罗尔纲同志八十五岁大寿和从事
中国的脉动-近现代史名家讲演录 本书特色 集国内*优秀的近现代史专家于一书,揭示大量晚清、民国、抗战和朝鲜战争中的政治秘闻。这些作者向公众分享前沿的研究成果,以...
庙堂之上与江湖之间 内容简介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宋代若干议题的透视》是作者游彪近年来有关宋代研究的部分文稿汇编,分为上、中、下三篇进行专题式的论述...
清-中国通史故事 内容简介 当明末农民起义军胜利进军之时,崛起于东北的满洲贵族改金为清,皇太极称帝,统一东北。顺治元年(1644)世祖入关,定都北京。清朝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