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孙明经编著的《1937--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为中国电影高等教育先驱孙明经先生1937年北上拍摄华北各地景物以及生活实况的记录,文字部分共25信,附历史照片二百余幅,其中多数为首次公开的孙明经所拍摄的照片,反应了"七七"事变前后中国的百姓、军人、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与心态--人民的生活看似如常,但时时处处准备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本书以纪录片般的文字和图片,呈现了当时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是一部反映全面抗日战争初期国内状况的珍贵图像史料。
本书作者以电影、拍照片、记文字三种方式记录了于七七事迹爆发前夕从南京出发到全面抗战爆发后近一个月返回南京的旅。这些影像记录了七七事变前后长城内外广袤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1937 万里猎影记(中国百年影像档案)》:国立北平图书馆是国内有名的大图书馆,建筑费百余万元,完全采宫殿式样,地点恰恰依着北海,真是个读书的佳境。馆中藏书达五十万册,内中珍藏的《四库全书》和《永乐大典》等尤为名贵,为了这《四库全书》,承编目主任友人吴光清君介绍,我于昨日下午到了该馆,开始拍摄。(吴君现在华盛顿国会图书馆工作——原编者识) 《四库全书》的藏书库在全屋的*下层,平时绝不开放,仅得有特殊许可者可以人内阅览。《四库全书》原有七部,其中六部或多散佚或已不全,惟该馆所存的一部仍全部完好。计经五四八二卷,史九四七六卷,子九。五五卷,集一二二六二卷,共三六二七五卷,分装六一四四函。上半年因中日关系紧张,该馆善本书曾有一部分运往上海保存,现在平市方面中日空气似颇平静,故日来已有大批存沪善本运回,堆置于过道中,尚未开箱。当局的乐观使我无法不乐观,但如忽然转为悲观,善本书的未来命运不堪设想。*让我暗自伤心的是这些可爱的图书馆客,他们骑着自行车早早地跑来,争着去找他们*爱看的书,有男有女,安静地挤满每一个阅览室,高兴地读着看着,但是有一天他们会找不到他们心爱的书,有一天将不能安静地读他们心爱的书;这也许是过虑,但我怕这日子不远。走出了北平图书馆的大门,我还是这样想着。滦州影是中国艺术中一件惊人的伟绩。昨日经裴校长介绍,找了一位善于表演的李君,假华语学校礼堂内演出了好几出影戏。幕前幕后的种种都摄成电影,这位李脱尘君原是北平汇文中学毕业,他的父亲以演影戏著名,他也袭父技,办了一个庆民升影戏社,请他表演的多半是大饭店、公使馆,以及其他高贵的外宾。关于滦州影的起源,像《谈薮》载: “汉武帝李夫人亡,帝思之,齐人少翁夜设帐张灯烛,帝坐帷中望之,仿佛先夫人。”这便是滦州影的胚胎。到唐宋时代渐形发达,但都是在陕西一带,至明末,流于滦州,技术愈形精巧,便成了现在的滦州影,到现在已是三百多年,比现代电影的发明早多了。滦州影事实上是一种傀儡戏,也可以说是活动影戏。它的原理有一半是和现代电影相同的。重要的部分有三件:**是一面薄纸糊成的幕,用木架支持着,约有六尺宽,四尺高,正相当一块家庭电影的银幕。第二是光源,早先通用的是油灯,现在既有了电灯,于是滦州影亦采用电灯作为光源:五个电灯作一排,挂在幕后一尺多远的地方,这灯光把幕完全照明,在幕与光源之间如果有人物的剪影,在幕前即能现出。这用驴皮制的剪影,可说是第三个重要部分。剪影的内容视戏的情节而异,大概可以分作两类,一是背景,如亭台楼阁;一是人物。背景和人物都是用顶细致白净的驴皮雕镂而成,绘上鲜艳的色彩,并涂上透明的油漆,人物的头可以取下换用,以便临时配成各种的角色。每个人物有三根小棍操纵着,两根操纵着手,一根操纵着身体。人物的一切活动都在这三根小棒的操纵下,活跃地演出,行动、打仗、鞠躬,都能毕肖;连喜怒哀乐的态度都能表现出来。一个人物的动作,由一个手去操纵,两个人物由两手操纵,三个四个就需用两人同时操纵,如果许多人物同时出场,往往有一部分不动,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动的人物上,所以并不显出场面有甚么呆板。操纵傀儡的演戏人能在幕的反面演出有情有节恰到好处的戏目,同时还要随时唱伴对白,配演口技,另外几个乐师,打鼓的打鼓,拉胡琴的拉胡琴,也随着剧情用音乐增强剧情的现实力量,影子又是那么色彩鲜艳,简直是有声有色,了不起的艺术。年前有一位美国小姐,特地花了三个月的工夫,跟李君学了好几套戏,带了不少皮人回美国献技。(这位小姐原编者于二十九年在纽约会过一次,那是她正在美国各地表演。)还有一位德国学者来北平考察滦州影之后,回去写了一本专书,详细地介绍滦州影。下星期,六国饭店要举行一次滦州影表演,入场券是三元一张。北平一般社会里,滦州影已失却了地位,但在外人奇异的眼光下,却成了可以大书特书大看特看的艺术。在电影史上滦州影也常占着一篇重要地位,因为它是利用投射成影的原理,可惜中国人没有把它改进成现代的电影,而在外国却由幻灯惊盘等玩意儿很快地发展成世界的大企业。……
孙明经(1911年-1992年),中国教育家。中国电影教育先驱,中国电视事业的拓荒者。1937年,主持开拍大型系列电影《中华景象》。后独立拍摄纪录影片、科教片共62部。早期中国各地教育机构流通的科教影片一半以上出此。所拍纪录影片至今多为珍贵的传世之作。1952年后又和同仁及学生一起作为业务主干创办发展北京电影学院,参与了国家电影、广播、电视、摄影高等教育的十几门课程的创建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电影、电视、广播、摄影的大学教师和高级人才。
独立宣言-一种全球史 本书特色哈弗大学出版2008年出版的戴维阿米蒂奇《独立宣言:一种全球史》(david armitage, the declartion o...
周振甫-《史记》集评 内容简介 本书是周振甫先生的遗稿,此前从未出版过。 《史记》是中国文学、史学的丰碑,司马迁著作《史记》不仅忠实于历史事实,而且“怀抱深远之...
钓鱼台备忘录-典藏版 本书特色 钓鱼台,这座昔日帝王的行宫,今日中国的**宾馆,虽是平常的园门,出入的却是各国政要,举世贵人,并不高大的围墙内,却纳进古今奇观、...
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 本书特色 高江涛博士的这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先就理论和方法做出了回顾和分析,概述了中原自庙底沟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
本书是国内首部二战架空历史著作,由美英11位军事历史专家联合打造二战的另外一种可能——希特勒的胜利。真实的历史是二战以希特
王国维全集(全二十册) 本书特色 ★ 2010年1版1印,印量仅2000★ 王元化担纲整理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学勤、胡道静、黄永年、陈得芝、吴浩坤、徐中玉等任...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验 本书特色 《历史大咖的另一张脸》对中国古代12名*具代表的文豪和12位*具特色的武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以历史随笔的方式,采用白话文对其进...
谍影-日本侵华中的间谍秘档 本书特色 《谍影:日本侵华中的间谍秘档》这是一群神秘的日本人,他们深入中国内地,盘根错节,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甲午战争前,日本就派遣...
《赵晓生交响作品集(总谱):简约四章》内容简介:本书是一组管弦乐组曲,创作于1986年。赵晓生,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
KurtVonnegutsabsurdistclassicSlaughterhouse-FiveintroducesustoBillyPilgrim,amanw...
俄国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人撰写俄国史的首批著作,引用了中、俄、英、日等国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其学术价值在当时同类著作中,处于领先地位。何汉文是我国*早研究俄国...
全宋笔记-(第二编)(十) 本书特色 宋人笔记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全宋笔记》是中国宋代文史学界继《全宋诗》和《全宋文》后第三部大型总集,是一部...
孟森:明史讲义-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全书分为二编:**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
《美德的起源(珍藏版)》内容简介:本书讨论了人类如何打破动物性到社会性的藩篱,从简单群体演化为复杂社会。当原始的动物性中生
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本书特色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
《三十三岁必读书:不差想,只差干》内容简介:33岁,如果你还没有找到钟爱的事业,如果你历经沧桑的事业依然没有起色.如果你的家
中国德奥战俘营 本书特色 **次世界大战爆发,远离战火的中国也宣布参战,敌国德、奥在华军事人员自然成为中国的战俘。这段历史,已被遗忘,但李学通、古为明二君“发掘...
犀利说民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面向大众的另类民国史,另类的解读中国历史上*混乱、*精彩的乱世乱局,解密民国大佬们的黑白人生,破译乱世的生存法则。读懂了乱世,你...
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明清之际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研究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商务印书馆出版★“伟大相遇”与“对等较量”,基本上揭示了明清之际中西交流的性质和特征...
这是对斯大林在其最重要的一段生涯中的军政领袖作用的易引发争议的重估。“杰弗里•罗伯茨对作为战时独裁者和战后大元帅的斯大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