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大家小书》是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收集的十四篇文章是费孝通于1946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讲授“乡村社会学”时的讲义。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分析、解剖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至于后记,近乎学术自传,《乡土中国/大家小书》真实地记录了费孝通学术生涯中的甘苦,无论对理解这本着作还是研究他的学术思想,很有帮助。
《乡土中国/大家小书》: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你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圜局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应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圜局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常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而且因为我们有着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于是我们得尽量地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了。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
文字是间接的说话,而且是个不太完善的工具。当我们有了电话、广播的时候,书信文告的地位已经大受影响。等到传真的技术发达之后,是否还用得到文字,是很成问题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我还想在这里推进一步说,在“面对面社群”里,连语言本身都是不得已而采取的工具。语言本是用声音来表达的象征体系。象征是附着意义的事物或动作。我说“附着”是因为“意义”是靠联想作用加上去的,并不是事物或动作本身具有的性质。这是社会的产物,因为只有在人和人需要配合行为的时候,个人才需要有所表达;而且表达的结果必须使对方明白所要表达的意义。所以象征是包括多数人共认的意义,也就是这一事物或动作会在多数人中引起相同的反应。因之,我们绝不能有个人的语言,只能有社会的语言。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所无法翻译的字句。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相同经验的一层上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愈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看得很清楚的。
可是从另一方面说,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所谓“行话”。行话是同行人中的话,外行人因为没有这种经验,不会懂的。在每个学校里,甚至每个寝室里,都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普遍的特殊语言发生在母亲和孩子之间。
……
王炜,诗人,1975年生,作品有诗集《中亚的格列弗》和文论集《近代作者》等,青年综合创作小组“各种未来”(Multi-Future)的发起人。
乔姆斯基文集-宣传与公共意识 本书特色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麻省理工 学院的语言学和哲学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被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哲...
本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十六种,也是本丛书第二次选译米瑟斯的著作。书中具体包括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孤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民族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社...
《帝国沧桑》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1872年,大清王朝拉开了一场华丽的改革开放大幕。慈禧、李鸿章、盛宣怀、唐廷枢、伊藤博文、胡佛
《三农网络舆情报告 本书特色 为客观记录“三农”网络舆情变化,在2012年的基础上,编写了《“三农”网络舆情报告(2013)》,对2013年“三农”网络舆情进行...
李宗吾与厚黑学李宗吾与厚黑学前言 厚黑学,是我在满清末年发明的,分三卷,上卷《厚黑学》,中卷《厚黑经》,下卷《厚黑传习录》。1912年3月,在成都《公论日报》,...
胡孚琛,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宗教学会理事,专门从事道家与道教文化的研究和教学。主要著作有《魏晋神仙道教——抱...
面具-人类的自我伪装与救赎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引领人反思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丛书。它以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日常可见的寻常事物为切入点,向人们展示了人类不断...
实用人类学 本书特色 《实用人类学/世纪文库》编著者伊曼努尔·康德。《实用人类学/世纪文库》即为冬季学期讲授人类学的讲义。所谓“实用”人类学,指的是对人类记忆之...
20世纪艺术的语言:观念史 本书特色 20世纪的艺术包含许多含义:作品的内容、接受和分发。然而在《20世纪艺术的语言:观念史》一书中,保罗·克劳瑟将以一种基本的...
崔瑞德(1925—2006):1925年9月23日生于伦敦,最初研究地质和地理学。中文名字杜希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文版写作崔瑞德,故...
丛书集成初编总目索引 内容简介 《丛书集成初编:总目索引(繁体版)》是《丛书集成初编》自一九三五年开始出版以来全部单册的重印、合订。一九三五年,张元济先生主持下...
百年毛边书刊鉴藏录 内容简介 在图书这个大家族中,毛边本书籍堪称为书中的另类。时下,毛边书成为艺术品收藏尤其是图籍收藏的新宠,已是不争的事实。毛边书之所以成为图...
◎ 我们的生活方式如何制造出新穷人?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警世之作,解读消费主义下的贫穷迷思。◎ 在当代,人们能够作的,恐怕只有接受这就是一个消费社...
《女性与权力:一份宣言》内容简介:英国著名古典学家玛丽·比尔德对性别议题的探讨 从文化叙事的角度揭示将女性排除在权力之外的深
国际一流媒体研究 本书特色 《国际一流媒体研究》是一本从专业角度看国际一流媒体发展的著作,是国内业界对于国外媒体集团发展的独特思考。通过梳理国际一流媒体的发展路...
劳作的女人 本书特色 如果说清末的上海是西风东渐的桥头堡,是当时中国*为西化摩登的都会,那么身为帝国都城和中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在巨大的社会变革面前则面临着更大的...
支配社会学 本书特色 支配社会学的研究,曾被评断为韦伯整个诠释社会学体系中“功力*纯熟与*精致的部分”。韦伯正是通过深入探讨卡理斯玛支配、传统型支配在人类历史上...
青少年社会工作 本书特色 《社会工作精选课程系列教材:青少年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视角下,结合国内外发展经验及自身实务探索,对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价...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苏联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的教训 本书特色 本书从意识形态工作入手,探究意识形态瓦解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在剖析了苏联意识形态工作出现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