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学术思想来到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长期束缚国人的思想禁锢得到解放;至二十世纪初,随着清帝逊位,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彻底宣告结束,中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社会历史的新时代,也是思想学术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随着海外留学的大力拓进、新学堂的纷纷建立、西学学理的广泛传播,国内各学术领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时期,同时也造就了一批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这些学术大师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后世学人表率”之旨,撰著了一批对当时及后世的中国学术发展与演进均产生巨大影响的经典学术著作。这些著作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全面展示了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建立及发展过程。这些大师级学人的经典著述,虽经岁月的磨洗,至今仍然璀璨生辉,在诸多学术领域发挥着广泛影响。民国初叶处于历史激变时期的大师级学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受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洗礼,国学功底深厚;同时又接受过西方先进学术思想的熏陶,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西方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科学方法,研究国是,探求真知;更重要的一点,他们有着严谨治学的态度,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他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成,正是建基于这种种主客观因素之上的。还须指出的是,那一时期独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与学术氛围亦十分重要,与孕育培养出学术大师、撰著出版学术经典密不可分。在今天的清华园中,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纪念碑撰写的碑文,至今可谓金声玉振、振聋发聩:“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载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精神独立、思想自由,是王国维的学术品格,也是民国初叶众多学术大师所共有的学术风范。
《明史讲义(精)》是孟森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为二编,**编总论了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章,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高度概括。本书见识高远、考证翔实、轮廓清晰,在明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文化思想学术文丛:明史讲义》:三代以下,名为禅让,实乃篡夺,得国惟以革命为正大。革命之起,急于称帝称王者,篡夺之心理也,惟以吊民伐罪为号召,则必不以己身之名号驾乎为国为民之上。亦有虽不知革命意义,而自量其不足争名号,惟挟其狡健乘乱以傲一时之利者,若群雄中之方国珍,不称名号,而反侧甚久,虽无大志,究不失自知之明,其卒以善终,即其智足自卫。至元之遗忠,由《明史》强列于群雄者,自当别论,其余则无不急于窃号以自娱。太祖依郭子兴以起,子兴起于濠州,与孙德崖辈四人局处一城,未久即为芝麻李余党彭大、赵君用所凌占。彭、赵据濠以称王,子兴反恃太祖得滁而走依之,然即欲称王于滁,为太祖劝阻而勉辍,遂无聊而死。至太祖既下集庆,元集庆路,太祖改应天,即今南京。又得沿江诸郡,始设元帅府及行中书省,自总省与府之事以统军民之政,不过仍元代官署之名为治理之作用而已。元惟仇视汉人,于南人尤甚。太祖起自南方,所至礼其贤俊,得徽州后,邓愈荐徽儒李升,召问治道,对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三语,太祖善之。就此三语,即可见非当时群雄所能了解。高筑墙,则非流转飘忽之劫盗;广积粮,则非妨农旷土随地因粮之饥军,必如此而后可以救离乱;再以缓称王为不窃名号之表示。太祖善之,此实可信其非浮慕,有事实可证也。至正十六年三月,始下集庆,前一年,先由和州取太平,其间分徇近邑,兵事正剧,乃十七年五月,《纪》书:“上元、宁国、句容献瑞麦。”其急倡农务可知。十八年二月,太祖以军兴民失农业,乙亥,以康茂才为营田使。此皆并世所无之事,不惟倡乱之群雄所未暇,即元之行省又何尝念及此也。至称号一事,终以仍用元代官名无从表异于为元之义军,故于十六年七月称吴国公,而先于十五年奉韩林儿之通檄用宋年号,此非心服刘福通及林儿,为种族之见,人心思宋,奉宋则名义较安耳。嗣后,至林儿为张士诚军所覆灭,福通见杀,太祖以林儿归,时已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败死、张士诚穷蹙之后,乃用林儿名义,进号吴王,犹用林儿龙凤年号。至二十七年,乃以吴纪年,仍无年号,则在林儿已死之后也。林儿本由太祖救安丰时拔回,置之滁州。二十六年,遣廖永忠迎归应天,至瓜步,覆其舟,林儿死。《永忠本传》言:“帝以咎永忠。及大封功臣,谕诸将日:‘永忠战鄱阳时,忘躯拒敌,可谓奇男子,然使所善儒生窥朕意,徼封爵,故止封侯而不公。”’此可知永忠自希太祖旨,而太祖竟无意于此,特林儿本毫无可拥之騃竖,生死不足计,不以此正永忠之罪耳。太祖自始非受林儿丝毫庇荫,非借林儿丝毫权势,天下大定,若林儿不死,太祖必有以处之。如汉如夏,力屈来降,犹封以侯爵;郭子兴则追封王爵;若封林儿亦必比于滁阳,及身而止,岂虑其尚有余焰复然邪?廖永忠之瓜步沉舟,实为多事,然太祖若正其罪,反拟以名分归林儿,亦可不必,但心鄙之而已。后来儒生以太祖初用龙凤年号为失策,如《明通鉴》所论,其实亦重视空文,所见与廖永忠相类。总之,不足深论也。……
孟森(1869-1937),中国近代史学家、明清史学大家。字莼孙,号心史,武进县人,清史学科奠基人。早年受聘于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旋至译学馆主持翻译事务,后在日本留学。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黎元洪为首的共和党执行书记。1913年4月,当选为国会参议员。后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多有精湛之处。1929年,受聘国立中央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31年,受聘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心史丛刊》、《明元清系通纪》、《明清史讲义》、《满洲开国史讲义》等,另有论文百余篇。
《Dreamweaver基础与实战教程》内容简介:Dreamweaver是一款专业的网页编辑软件,用于对Web站点、Web网页和Web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
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简易读本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代生活。为在古代经...
(精)换了人间:昆明社会风貌摄影纪实(1900-2000)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晨光出版社、云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老照片部分由晚清任法国驻中国云南总领事的奥古...
《制度何以自信》内容简介:本书立足新时代,对大众关心和关注的制度自信的基本问题、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疑惑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
清代名人奏折书系·曾国藩 本书特色 曾国藩以书生治军,投笔从戎,竟完成名将所不能之武功,且对近代中国的社会结构造成深远影响,一生的传奇经历为后人所敬仰嗟叹。其中...
《每天一杯蔬果汁》内容简介:用蔬果打汁,一直被认为是健康的饮食法,尤其对女性,既保证了一天的蔬果摄入量,又不会增加油、盐的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本书特色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插图本)》是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新导读插图本小学初中部分。《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插...
国运1909-清帝国的改革突围 本书特色 有资于治道中国改革百年回望改革*大障碍在内耗 金銮殿内外的众生写相历史照进现实 风景旧曾谙如何才能不折腾大国博弈 时不...
《读懂“十四五”》内容简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
明朝那些事 肆 粉饰太平 内容简介 三百年明朝那些事儿,从我们的**位主人公写起,我慢慢写,您慢慢看。 说起来,我也写了不少东西了,本来只是娱乐一下自己,没有想...
最后的神话-走向共和 晚清历史报告-[插图本] 本书特色 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晚清辛亥历史史家胆识小说笔法这部作品*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大胆地突破了五十年来,甚至...
《财务数据治理实战》内容简介:随着数据被纳入第五生产要素,数据治理已成为推动社会治理进程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数字化转
国运1644 本书特色 《国运1644》把目光聚焦于明朝末年公元1644,以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为框架,用通俗幽默有嚼劲的语言把这一年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关系阐述出...
非常道:Ⅱ:1840-2004的中国话语(第二辑)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致敬余世存《非常道》之作,共收30章,比《非常道》少2章★...
商君书--古典名著白文本 本书特色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商君书》的文体多样。议论体有《...
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厄本对话录 本书特色 《汤因比论汤因比:汤因比·厄本对话录》是汤因比与厄本的对话录,也可以说是汤因比对其毕生所从事的历史研究的一个小结,...
西域春秋:翻开2000年的西域卷轴(西域春秋) 本书特色 西域春秋编委会编的《西域春秋(翻开2000年的西域卷轴)(精)》作者阵容强大,有着多名从事汉唐历史研究...
新疆考古与史地论集 内容简介 本论集收录了新疆考古论文15篇,新疆历史和历史地理论文11篇。考古论文以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墓葬壁画和纸画、伏羲女娲图、木桶和...
世界简史-看得见的世界史-(上中下卷) 本书特色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火种在时代的风中远播。亚历山大、恺撒、奧托、拿破仑……一个个铮铮作响的名字伴随...
滦水明珠洒河桥 本书特色 由马振主编的《滦水明珠洒河桥》分镇域概况和历史沿革、经济贸易与社会历史、古迹与风物、古今战事、碑刻、英才辈出、旅游景点、传说传奇、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