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人物, 展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 从侧面烘托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该书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本书是翰墨风流: 王羲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出身于史学世家,以修史为己任,他不关心自己的贫富荣辱,一生不置私产,只为梳理历史的脉络,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被后世尊称为“史圣”,是当之无愧的。要了解中国的书法艺术,不能不知道王羲之,而要了解王羲之的艺术成就,知其何以为“圣”,就必须了解他所生活的魏晋时代以及魏晋士人的风度。《翰墨风流(王羲之)/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书圣”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在东晋时代,琅琊王氏是一面显赫的旗帜,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几乎成了贵族的代称。两位宰相王导和谢安曾同住乌衣巷,后人便有了这千古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章名门望族
琅琊王氏…………………………………………………………………002
王与马共天下……………………………………………………………005
名士风度…………………………………………………………………007
王羲之降生………………………………………………………………011
临池学书…………………………………………………………………015
一生爱鹅…………………………………………………………………018
王羲之对选婿之事毫不在意的态度,给那位门生留下深刻印象。门生回到太尉府,立即向郗鉴大人如实汇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郗鉴慧眼识才,当即拍手赞道:“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任性率真,胸襟豁达,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中意的女婿。”
第二章东床快婿
在王导和庾亮的权力争斗中,王羲之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敌对双方,无论是王导还是庾亮,都对王羲之赞赏有加。王羲之不但得到过王导的举荐,就连庾亮临死前也为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王羲之身处两大敌对家族的夹缝中,尽量化解仇恨和矛盾,同时避免家族内耗,以保存家族整体实力。
第三章东晋风云
太尉郗鉴…………………………………………………………………022
坦腹东床…………………………………………………………………026
珠联璧合…………………………………………………………………030
王敦之乱…………………………………………………………………034
迟仕的秘书郎……………………………………………………………042
徘徊在两大阵营之间……………………………………………………044
谢安不仅是东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学多才,气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冠。风流学养特为士人所矜重,谢安在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优秀的素质。谢安诗作传世的有十来首。他曾写《简文帝谥议》,文理兼美,为朝廷所采纳。桓温阅后,递给在座其他人看,并说:“这是安石碎金。”他闲居时,常与子侄们论文作诗,成了当时文坛佳话。
第四章王羲之与谢安
苏峻、祖约叛乱…………………………………………………………049
政坛知音庾亮……………………………………………………………059
殷浩北伐失败……………………………………………………………061
潇洒风流…………………………………………………………………072
兰亭雅集…………………………………………………………………075
东山歌伎…………………………………………………………………078
风流学养…………………………………………………………………082
王羲之在会稽任内史期间,针对朝廷当时所存在的弊端,发表了一系列的政治见解,向朝廷和某些当权者提出了许多从宏观到微观、从大政方针到具体实施方案的正确建议。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辞辛劳,不避风险,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实事,为稳定时局作出了很大贡献,政绩斐然。
第五章开明的地方官
山阴某村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多只好鹅。王羲之得知后,特意清早乘小船前往。王羲之看到那群鹅之后非常喜欢,请求道士把鹅卖给他,谁料百般劝说道士都不肯卖鹅。道士称自己求道,一直有个心愿,想要请人抄写经书,但是苦于找不到擅书之人。如果王羲之能屈尊为他抄写经书,完成心愿,就把那一群鹅送给他。王羲之一听满口答应。
第六章林泉高致
禁酒节粮…………………………………………………………………090
复开漕运…………………………………………………………………092
开仓赈灾…………………………………………………………………094
死对头王蓝田……………………………………………………………098
愤而辞官…………………………………………………………………101
归隐剡东…………………………………………………………………104
天伦之乐…………………………………………………………………106
信奉五斗米道……………………………………………………………110
书圣轶事…………………………………………………………………114
参悟佛道…………………………………………………………………117
药酒养生…………………………………………………………………120
寄情山水…………………………………………………………………125
营建田园…………………………………………………………………128
终老金庭…………………………………………………………………130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皆是一母所生。王羲之的夫人也是一个书法家,知书识礼。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曾记述其事迹。在王羲之和夫人的影响、教导下,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俱是能文善书,才名远播。王献之的书法更是出神入化,与其父王羲之齐名,世称“二王”,进一步提高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七章卓越王献之
第八章彪炳书坛
七子俱贤…………………………………………………………………134
天纵英才…………………………………………………………………142
孤傲狂放…………………………………………………………………145
书风妍美…………………………………………………………………148
名重一时…………………………………………………………………151
书坛盟主…………………………………………………………………154
流风余韵…………………………………………………………………158
王羲之书法的尤其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众家之长,精研体势,一改汉魏以来质朴古拙的书风,认为“书乃吾自书”,完成了妍美、俊健的新体之变,从而达到了“古今莫二”“备成一家”的高度。
去除隶意…………………………………………………………………164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除此之外,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目标。他还在扬弃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
第九章王羲之的书论
王羲之《自论书》………………………………………………………198
卫夫人《笔阵图》………………………………………………………199
探索楷书笔法……………………………………………………………166
中侧并用,形态多样……………………………………………………169
鼠须笔和蚕茧纸…………………………………………………………171
“二王”书法的影响……………………………………………………175
羲、献各有拥趸…………………………………………………………177
“二王”书法的流失……………………………………………………179
唐太宗与《兰亭序》……………………………………………………181
武则天与《万岁通天帖》………………………………………………184
宋太宗与《淳化秘阁法帖》……………………………………………186
乾隆帝与《三希堂法帖》………………………………………………189
碑学与帖学………………………………………………………………190
“兰亭论辩”……………………………………………………………193
007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202
王羲之《笔势论》………………………………………………………205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20
王羲之年谱………………………………………………………………234
参考文献…………………………………………………………………246
后?记……………………………………………………………………247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我们见到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与今天的楷书在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王羲之为楷书的嬗变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习的目标。他还在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右军书法万代所宗”,千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范本,争相临摹、仿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说王羲之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书法在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被视为正宗的中国传统艺术加以学习与传播。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早在中唐时代就传入日本。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无疑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楷模,他把自己从大自然中体悟到的人生真谛与老庄玄学所孕育出的“情驰神纵,超逸悠游”的人生理想融入书法艺术品中,在点画之间抒写着书法家那种崇尚忘我、飘逸空灵的情怀。简而言之,他把东晋士大夫那种风神潇洒的人格追求与书法创作的娴熟技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反映出他的人格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书法技艺的高超,而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与人格力量已融为一体。……
姜正成,江苏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有过非凡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科技、公安及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 “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副会长、北京526图书联盟副会长,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国民党军统头目花名册 本书特色 他们既是维护国民党独裁的幕后人,又是残害革命志士的刽子手!翻开“花名册”,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国民党军统头目花名册 内容简...
依依故人 本书特色 江青的各界朋友太多了,从演艺界到工商界到知识界的风云人物,车载斗量。这些名人个个喜欢江青,在她的真性情感召之下,都不自觉地变成了她的好友和支...
《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简介:本书是茨威格传记代表作,最早出版于1927年,由最初的5篇文章历次增订,扩展至14篇。茨威格选取了历史
重读曾国藩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新的历史视角、不偏不倚的中肯态度、清晰的历史脉络,全方位解读晚清历史风云人物曾国藩,重新梳理了其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心...
一问一世界 本书特色 杨澜亲自讲述她聚光灯下的台前幕后,真实呈现她的“阳光二十载”:与电视偶然结缘、离开央视、出国留学、创办阳光卫视、《杨澜访谈录》、申奥形象大...
北大之父蔡元培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面展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界错综复杂斗争历程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品以北大之父蔡元培的辉煌一生为主线,在重塑这...
实话实说西花厅-(上下)-最新图文版 本书特色 访问加纳前夕,加纳发生了谋刺恩克鲁玛总统案件。从政治上大的方面着眼,周恩来冒险前往。在突尼斯停机加油,不料停机加...
武则天传 本书特色 武则天通往帝王宝座的人生之路,变化曲折,多彩多姿,更是惊涛骇浪,满地血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一人独行,不知是骄傲,还是悲哀。武则天传 内...
《WebGL 3D开发实战详解(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HTML5的基本知识和新特性、WebGL的基本知识,并引导读者完成了WebGL
莎士比亚评传 本书特色 《莎士比亚评传》介绍了莎士比亚的戏剧之路,即他如何开始创作、戏剧作品主要有哪些、戏剧成就如何以及莎士比亚个人及作品的特点及影响等内容。全...
我的漫画家生活 本书特色 益田米莉的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清新风格和女性视角,能在广大女性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我的漫画家生活》是益田米莉的自传体漫画日记。作品宁...
曲折的转型-蒋介石在台湾-第三部 本书特色 《蒋介石在台湾》前两部出版后,持续高居亚马逊销售排行榜,深受读者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隆重推出《蒋介石在台湾》第三部...
由顾国华主编、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文坛杂忆全编》共三十卷,精装六册,总篇幅约二百万字。全书作者为分布各地和海外的约一百
《激情精神:阿尔玛·马勒的一生》内容简介:◇觉醒女性or邪恶缪斯? ◇智慧、天赋、美貌、绯闻背后的维也纳艺术史传奇 ○串联马勒
季承-我和父亲季羡林 本书特色 ◎以季羡林为核心的季家鲜为人知的故事:包办婚姻、德国恋人、文革岁月、父子恩怨、与北大的诸多纠葛、和温总理的特殊友谊……◎范曾亲绘...
蒋介石特工内幕-军统智多星唐纵日记揭秘 本书特色 一部“立身处世之经验库”,近距离看国民党内部军统、cc、警察署斗法;一副时代风云韵缩略图,置身事中剖析二战各国...
历史大讲堂·原来曾国藩 本书特色 专家品评历史人物,权威解读谜中之秘。法国史学家吕西安·费弗尔曾说:“我们的任务是要创造历史,因为在动荡不安的世界里,唯有历史能...
《中华典故》内容简介:本书是交大附中开发的文化课程系列中的一本,主要从中华典故、中华典故与器物文化、中华典故与精神追求、中
蒋家门外的孩子 本书特色 他的祖父是蒋介石,父亲是蒋经国,而母亲章亚若却死于非命,他和孪生兄弟章孝慈驻足在蒋家门外达半个世纪之久……蒋孝严深情地回忆了他和孝慈早...
唐宋八大家--苏辙 本书特色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