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图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上的圣贤人物, 展现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伟大人格, 从侧面烘托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该书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 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观点。本书是翰墨风流: 王羲之。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出身于史学世家,以修史为己任,他不关心自己的贫富荣辱,一生不置私产,只为梳理历史的脉络,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他被后世尊称为“史圣”,是当之无愧的。要了解中国的书法艺术,不能不知道王羲之,而要了解王羲之的艺术成就,知其何以为“圣”,就必须了解他所生活的魏晋时代以及魏晋士人的风度。《翰墨风流(王羲之)/中华圣贤传奇系列》由姜正成主编。
“书圣”王羲之出身名门望族,在东晋时代,琅琊王氏是一面显赫的旗帜,与陈郡谢氏并称“王谢”,几乎成了贵族的代称。两位宰相王导和谢安曾同住乌衣巷,后人便有了这千古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章名门望族
琅琊王氏…………………………………………………………………002
王与马共天下……………………………………………………………005
名士风度…………………………………………………………………007
王羲之降生………………………………………………………………011
临池学书…………………………………………………………………015
一生爱鹅…………………………………………………………………018
王羲之对选婿之事毫不在意的态度,给那位门生留下深刻印象。门生回到太尉府,立即向郗鉴大人如实汇报:“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郗鉴慧眼识才,当即拍手赞道:“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任性率真,胸襟豁达,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中意的女婿。”
第二章东床快婿
在王导和庾亮的权力争斗中,王羲之始终能够保持一个相对中立的态度。敌对双方,无论是王导还是庾亮,都对王羲之赞赏有加。王羲之不但得到过王导的举荐,就连庾亮临死前也为他在皇帝面前说好话。王羲之身处两大敌对家族的夹缝中,尽量化解仇恨和矛盾,同时避免家族内耗,以保存家族整体实力。
第三章东晋风云
太尉郗鉴…………………………………………………………………022
坦腹东床…………………………………………………………………026
珠联璧合…………………………………………………………………030
王敦之乱…………………………………………………………………034
迟仕的秘书郎……………………………………………………………042
徘徊在两大阵营之间……………………………………………………044
谢安不仅是东晋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学多才,气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冠。风流学养特为士人所矜重,谢安在这些方面,都体现了优秀的素质。谢安诗作传世的有十来首。他曾写《简文帝谥议》,文理兼美,为朝廷所采纳。桓温阅后,递给在座其他人看,并说:“这是安石碎金。”他闲居时,常与子侄们论文作诗,成了当时文坛佳话。
第四章王羲之与谢安
苏峻、祖约叛乱…………………………………………………………049
政坛知音庾亮……………………………………………………………059
殷浩北伐失败……………………………………………………………061
潇洒风流…………………………………………………………………072
兰亭雅集…………………………………………………………………075
东山歌伎…………………………………………………………………078
风流学养…………………………………………………………………082
王羲之在会稽任内史期间,针对朝廷当时所存在的弊端,发表了一系列的政治见解,向朝廷和某些当权者提出了许多从宏观到微观、从大政方针到具体实施方案的正确建议。不仅如此,他还在自己职责范围之内,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辞辛劳,不避风险,为当地人民办了许多实事,为稳定时局作出了很大贡献,政绩斐然。
第五章开明的地方官
山阴某村有一位道士,养了十多只好鹅。王羲之得知后,特意清早乘小船前往。王羲之看到那群鹅之后非常喜欢,请求道士把鹅卖给他,谁料百般劝说道士都不肯卖鹅。道士称自己求道,一直有个心愿,想要请人抄写经书,但是苦于找不到擅书之人。如果王羲之能屈尊为他抄写经书,完成心愿,就把那一群鹅送给他。王羲之一听满口答应。
第六章林泉高致
禁酒节粮…………………………………………………………………090
复开漕运…………………………………………………………………092
开仓赈灾…………………………………………………………………094
死对头王蓝田……………………………………………………………098
愤而辞官…………………………………………………………………101
归隐剡东…………………………………………………………………104
天伦之乐…………………………………………………………………106
信奉五斗米道……………………………………………………………110
书圣轶事…………………………………………………………………114
参悟佛道…………………………………………………………………117
药酒养生…………………………………………………………………120
寄情山水…………………………………………………………………125
营建田园…………………………………………………………………128
终老金庭…………………………………………………………………130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皆是一母所生。王羲之的夫人也是一个书法家,知书识礼。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中曾记述其事迹。在王羲之和夫人的影响、教导下,王羲之的七个儿子俱是能文善书,才名远播。王献之的书法更是出神入化,与其父王羲之齐名,世称“二王”,进一步提高了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第七章卓越王献之
第八章彪炳书坛
七子俱贤…………………………………………………………………134
天纵英才…………………………………………………………………142
孤傲狂放…………………………………………………………………145
书风妍美…………………………………………………………………148
名重一时…………………………………………………………………151
书坛盟主…………………………………………………………………154
流风余韵…………………………………………………………………158
王羲之书法的尤其可贵之处在于,继承众家之长,精研体势,一改汉魏以来质朴古拙的书风,认为“书乃吾自书”,完成了妍美、俊健的新体之变,从而达到了“古今莫二”“备成一家”的高度。
去除隶意…………………………………………………………………164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除此之外,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学习的目标。他还在扬弃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
第九章王羲之的书论
王羲之《自论书》………………………………………………………198
卫夫人《笔阵图》………………………………………………………199
探索楷书笔法……………………………………………………………166
中侧并用,形态多样……………………………………………………169
鼠须笔和蚕茧纸…………………………………………………………171
“二王”书法的影响……………………………………………………175
羲、献各有拥趸…………………………………………………………177
“二王”书法的流失……………………………………………………179
唐太宗与《兰亭序》……………………………………………………181
武则天与《万岁通天帖》………………………………………………184
宋太宗与《淳化秘阁法帖》……………………………………………186
乾隆帝与《三希堂法帖》………………………………………………189
碑学与帖学………………………………………………………………190
“兰亭论辩”……………………………………………………………193
007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202
王羲之《笔势论》………………………………………………………205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220
王羲之年谱………………………………………………………………234
参考文献…………………………………………………………………246
后?记……………………………………………………………………247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贡献巨大,影响深远。东晋以前的楷书带有浓重的隶意,王羲之摒弃了楷书的隶意,创造了楷书的新的体段。我们见到的《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像赞》等楷书与今天的楷书在形态上几乎没有任何区别。王羲之为楷书的嬗变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王羲之创造的新体行书,历来被视为行书的“法典”。《兰亭序》被称为“天下**行书”“纯正典雅的行书规范”,成为人们习的目标。他还在章草和张芝今草的基础上,创造了新型的今草,形质虽不连属,但神采贯通。“右军书法万代所宗”,千百年来被人们作为范本,争相临摹、仿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代书法家,几乎无一不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所以说王羲之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书法在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各国被视为正宗的中国传统艺术加以学习与传播。王羲之的《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早在中唐时代就传入日本。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无疑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楷模,他把自己从大自然中体悟到的人生真谛与老庄玄学所孕育出的“情驰神纵,超逸悠游”的人生理想融入书法艺术品中,在点画之间抒写着书法家那种崇尚忘我、飘逸空灵的情怀。简而言之,他把东晋士大夫那种风神潇洒的人格追求与书法创作的娴熟技法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反映出他的人格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王羲之被后人尊为“书圣”,并不仅仅是因为其书法技艺的高超,而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与人格力量已融为一体。……
姜正成,江苏人,1957年5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有过非凡的人生经历,长期从事科技、公安及文化事业工作。曾成功策划出版了“青春有约”系列、 “青少年读史尝鲜”系列,著有长篇侦破小说:《红颜》、《红眉》、《红乳》。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爱心企业家俱乐部副会长、北京526图书联盟副会长,北京图强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总经理。
《蔡澜说好物:我喜欢的是欣赏》内容简介:《小窗幽记》:一愿识尽世间好人,二愿读尽世间好书,三愿看尽世间好山水。本心先生:一
青年邓小平 本书特色 由李天雄著作的《青年邓小平》是一部革命史诗,是一幅绚丽多姿的历史画卷。因为作品里记录的不仅仅是邓小平的个人经历,它涉及中国革命和党内一些重...
普通语言学人物志 本书特色 本书对汤姆森、维尔纳、乔姆斯基、雅各布逊、罗常培等十八位中外著名语言学家的生平、主要学术成就、影响和主要著作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评介。文...
名诗人的生活 内容简介 总的说来,世上有三种领袖人物——发言者、探索者和观察者?发言者制定法律,指导行动。探索者调查世界的性质,发明新的...
明代大儒陈白沙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
福柯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 本书特色 法国思想家福柯中文传记现代西方社会与思想孕育出的“恶之花”清华大学教授刘北成多年研究的结晶之作福柯思想肖像(大师传记馆) ...
酒狂诗魔且情长白居易传 本书特色 唐朝伟大诗人白居易出身官宦世家,他从小天资聪慧,奋发苦读,立志报国,然而,藩镇割据的战火硝烟,使他被迫随家人一次次搬迁流亡,历...
重品梁实秋 本书特色 一个作家的人生,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状态的缩影。作者王国华利用数年时间研读梁实秋作品,梳理和打量梁实秋,对这位曾经毁誉不一的著名作...
萨冈传奇开始于三十多年前:《你好,忧愁》引起的轰动、赛车的疯狂、圣特罗佩或日耳曼德普雷的不眠之夜、彻夜的赌博……以及她的
“美丽与哀愁”系列:一个真实的英格丽·褒曼 本书特色 她引领风骚一代人:她剪短发,短发就成为当年的流行发型。她演修女,大家都跟着进修女院;她不化妆,商场上化妆品...
李宗仁回忆录 目录 出版前言**编少年时期**章时代、故乡、家世第二章父母之教与童年生活第二编陆军教育时期第三章陆军小学的教育第四章广西青年与辛亥革命第五章从陆...
文化昆仑钱锺书 本书特色 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文化昆仑钱锺书》是一部介绍民国才子钱锺书的传记。《文化昆仑钱锺书》从多角度地介绍了钱锺书真实...
不时髦的村上春树 本书特色 王光波编著的《不时髦的村上春树》是一本关于村上春树的书,同时,也是一本祭奠青春的书。从这一点来说,本书的书名恐怕得改成《村上和我们的...
第三野战军十虎将 内容简介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时期和中国成立初期,人民解放军编制序列上存在过一支威震四海、名冠九洲的主力部队——第三野战军。这支野战军由华东野...
父亲梁漱溟 本书特色 本书是梁漱溟儿子对“中国*后一位儒家”梁漱溟的全面追忆,书中配有大量珍贵图片,作者回顾了父亲梁漱溟风云激荡的一生,他十年浩劫中的所作所为,...
安德鲁·卡内基1835年11月25日出生于苏格兰邓弗姆林,1848年随全家迁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阿尔勒格尼。他13岁起开始打开,进过棉纺
《儒释道思想的现代诠释》内容简介:作为《现代儒学》系列丛书的第四本,本书重在同时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既有论点与其理论性进行检视
荒野求生-Discovery频道户外主持人贝尔唯一授权自传 本书特色 潘石屹、王石作序推荐。discovery探索频道独家授权传记,贝尔·格里尔斯中文版自传首次...
杨靖宇的故事 本书特色 近一个世纪以来,在我国伟大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雷锋、赵一曼、江竹筠等等。...
孔夫子奋斗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孔子而立之年记起,通过倒叙描写了孔子的青少年时期,引出社会背景,继而阐述孔子中年的社会行为——这些侧重学问和逻辑的实践对当今人类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