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界和音乐家对所谓“周年纪念”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如痴如醉。各项音乐会的策划者们会反复不停地检索音乐历史资料,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从中寻找某某的百年庆、五十年庆或者诞辰庆等各类相关信息,并以此为由策划各种演出、音乐节或多媒体狂欢会。即使有些所谓“纪念”日模棱两可,或者根本微不足道,但只要“自……以来一百年”的神秘咒语一出现,立刻就能让音乐厅票房门口排上长队。
这种对于日历的狂热是音乐界的特别现象,在其他艺术中鲜少出现。尽管有人推测这种狂热的根源大概是因为人类大脑中分管音乐和数学的部分在同一区域,但其真正原因仍然很难解释清楚。
《每一天的音乐》收集记载了一年中的每一天在历史上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以及名人逸事,以满足音乐界这种无伤大雅的“狂热”。这本书收集的事迹跨越西方音乐中整整14个和声世纪,也偶有不和谐之时,并侧重于重要的演出时刻或是伟大音乐家私生活中的片断。无论这些日常事件是琐碎还是宏大、是高尚庄严还是低级庸俗,它们绘成了一幅音乐发展史的迷你画像。
尽管所有条目都经过了小心的求证,但百分之百的准确恐怕非人力所能及。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我会万分感激地接受您的指正,并会在本书的修订版中加以改正。
除非与基本史实有重大出入,本书中大部分音乐事件的发生日期都以《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NewGroveDictionaryofMusicandMusicians,Macmillan,1980)和尼古拉斯?斯洛尼姆斯基(NicolasSlonimsky,1894-1995)所编《1900年后的音乐》(Musicsince1900,Scribners,1937)的记载为准。1917年以前的俄国纪年在此以公元纪年表示,但英国1751年前的纪年并没有采用欧洲公历。*后,除非有特别说明,所有“*演”指的都是世界*演。
本书所包括的音乐家的死亡记录要远远超过出生记录,因为一个人的临终之言要比牙牙学语更重要;*终成就要比空口承诺更加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我们可以引用所罗门寓言:“名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但相反的取向是,音乐家的初次登台要比告别演出更加受重视——除非“*演”恰好就是“绝唱”。
音乐,由于是用音符来作为它的语言,因为,不能聆听音符,往往很难去理解每一个音乐家,当平凡的我们手执一卷乐谱,却无法阅读的时候,任何伟大的音乐作品,其实都是*难深入人心,或者被流传的。但,音乐的历史却可以阅读的。
5月22日:
1813年
理査德·瓦格纳在莱比锡出生。“我的父亲是警察局里的登记员,他在我出生后六个月就死了。我的继父路德维希·戈亚是一名演员,也是画家。他还写过几个喜剧······在他去世的前一天(当时我七岁),我必须在隔壁的房间为他弹琴;然后我听到他用极微弱的声音对我母亲说:‘你觉得他有音乐天赋吗?’第二天早上他去世后,母亲来到幼儿园对我说:‘ 他希望你能成大器。’”
5月23日:
1881年
奥斯卡·王尔德戴着水仙花,招摇地出席了吉尔伯特和苏利文的讽刺轻歌剧《病人》(Patience)的首演。
哪怕非利士人山人海,
你也可以入选头牌,
以极优雅的举止,
如果你走过皮卡迪利大街,
持一朵罂粟或者一朵百合,
在你中世纪般的苍老手中。
5月24日:
1911年
埃尔加的《第二交响曲》反响平平。“他们是怎么回事儿,比利?”他向乐队经理抱怨,“他们坐在那里像一群吃噎了的猪猡。”
喜欢古典音乐的朋友,也许都想阅读一点音乐史,希冀用音乐史的知识帮助自己增进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和理解。然而,真的让你研读诸如大部头的《简明牛津音乐史》或者是朗多尔米的《西方音乐史》,假如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当的文化素养,说实话,并非易事。以《谁杀了古典音乐》而名声大噪的英国乐评家莱布雷希特,有一本《永恒的日记——每一天的音乐》,堪称有趣可读的“袖珍音乐史”。
看书名,就能大致明白莱布雷希特是用一年365天日记的形式,收集记载了历史上的每一天发生过的许多与音乐相关的重要事件和名人逸事。尽管作者把“这种对于日历的狂热”归之为“音乐界的特别现象”,语含讥诮——确实,音乐界和唱片业热衷于各类“周年纪念”,以期从浩如烟海的音乐史料中发掘出具有商业前景的纪念音乐会和唱片专辑的信息;不过,对广大的音乐爱好者来说,通过音乐日历,不失为学习音乐史知识的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就本书而言,它至少让我们了解了三方面的知识:
*先是音乐史上的重大事件。比如,二战中发生在纳粹德国以及冷战时期的许多重要事件。1940年4月30日,作者记载,德国 作曲家欣德米特获得了美国耶鲁大学的教职;他被纳粹德国驱逐的罪名是“道德败坏”和“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1945年4月12日,盟军占领了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在这一天演出了布鲁克纳的《第四交响曲》;同日,理查?施特劳斯完成了为23件弦乐器创作的《变形曲》。二战硝烟散去,冷战阴云生起。莱布雷希特在1953年1月18日的日历中写道,美国 作曲家科普兰为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总统就职典礼谱写了《林肯组曲》,却被官方否定了,国会议员巴斯比给出的理由在今天听来也许非常可笑:“如果在一位特别以反对共产主义而胜出的总统的就职典礼上演奏科普兰的音乐,这无疑会使共和党为美国上下所耻笑。”
其次,本书可以匡正我们的一些知识缺陷,领略许多伟大音乐家的人格风范。
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其实未必正确。比如,“交响乐之父”海顿人所共知,我们还知道,交响曲四乐章的结构形式是海顿确定的。莱布雷希特却在1717年6月19日的日历中告诉读者,生于波希米亚的作曲家施塔密茨一生写过74部交响曲,他是“交响曲四乐章结构之父”。勃拉姆斯有一*脍炙人口的《海顿主题变奏曲》,于是,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这*乐曲的主题来自海顿。其实不然,勃拉姆斯借用的主题是一*中世纪的圣咏《圣安东尼赞美诗》。
莱布雷希特还在日历中记述了一些体现音乐大师人格魅力的轶事。比如,桀骜不驯的托斯卡尼尼在90岁生日来临前的两个月,即1957年1月16日与世长辞。去世前,大师的一番由衷之言意味深长:“我不是天才。我没有创造任何东西。我只是演绎别人的音乐。我只是一个音乐人。”北欧作曲家格里格个性随和,但1894年法国发生的迫害犹太军官的德雷弗斯事件却让他义愤填膺,为此拒绝去法国指挥演出,体现了一个艺术家可贵的正义感。
书中还大量记载了音乐家们的逸事趣闻,让人在一笑之余,增广见闻,有所回味。诸如,印象派画家雷诺阿为瓦格纳画像,瓦格纳看后若有所思地说:“啊!啊!我看上去像一个新教牧师!”古诺听了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后,大声宣称:“对无能的肯定促生了教条的冗长。”德彪西与出版商坦然地谈论他的《大海》:“真正的大海用波浪游戏着,甚至比我写得好……”帕格尼尼试图驳斥那些说他与魔鬼合作的传闻,却毫无用处,只得说:“有人……毫不奇怪我能那样演奏,因为他清楚地看见我在演奏《巫女》变奏时,有个魔鬼附在我的胳膊上指挥着我的手臂,引导我的弓子。”这些,也许进不了音乐学家们的正史文本,但莱布雷希特小心求证,大部分取材于《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等重要文献,并以言简意赅的文笔,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音乐图景。
——豆瓣读者
历史其实就是一种记录,而较好的记录是一种原原本本地不带任何评价的记录。知识的氤氲里,形成于阅读的量,而阅读量之后,蕴藏了下一次的认识的飞跃。这本书给了产生这种阅读量的路径,沿着那些破碎的每日记录,点点滴滴积累成一部精巧的音乐史构架,当然,是构架,因为其丰富的内涵,需要其他书的丰富。而对我们这些仅仅好奇于音乐的人来说,它,足够了。
——豆瓣读者
诺曼·莱布雷希特,1948年出生于伦敦。BBC广播三台LebrechtLive栏目主持人,著有十余部音乐著作,包括*球热销的《大师的神话》、《谁杀了古典音乐》和《音乐逸事》等。
西方钢琴艺术史 内容简介 西方钢琴艺术史是西方音乐史的一个分支,但又不同于编年记事式的史论。本书以西方音乐史上对钢琴音乐贡献突出的作曲家及其作品为论述对象,从宏...
《伊利亚特》内容简介:《伊利亚特》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的叙事史诗,为古希腊不朽的英雄史诗,西方古典文化基石。全诗分24卷,15693行
龙克里里完全入门24课-内附教学DVD 本书特色 学会一种乐器而且能够自在弹唱是许多人的梦想!号称全世界*简单的弹唱乐器—ukulele,由于它的小巧、...
约瑟夫·科尔曼,当代最重要的美国音乐学家之一,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1950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先后在普林斯顿、牛津、...
《我爱问连岳7》内容简介:成年人遭遇“人生大考”,才发觉自己其实根本还是个“小学生”!?书本外的知识更影响人生幸福度,这些课
◆賈伯斯評價為史上最偉大的平面設計師◆美國LOGO設計教父最精闢、犀利的經典言談◆從商標設計到好設計的標準,道盡設計人該懂的
莫扎特 交响曲 g小调 K550 本书特色 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g小调,k550,作于1788年。这是莫扎特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创作的三部*伟大的交响曲之一...
小号每日一练:1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乐器与设备指南、正确吹奏口型和恰当姿势的指导、乐理知识、简明易懂的课程,清晰的编排、示范DVD,介绍基本技巧和读谱知识等。...
《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征服者凯撒到埃及追赶罗马将军庞培的时候,如何找到了克莉奥佩特拉;凯撒如何
★记录中国当代艺术最新十年风云激荡★富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史家吕澎,兼具大历史感与真性情21世纪的头十年,是中国现实逐渐碎片
草堂(第46卷) 本书特色 有温度有质感的大唐风骨有颜面有尊严的当代诗歌由当代诗人梁平主编,高质量、高稿酬、高颜值的诗歌刊物,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
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第二册 内容简介 第二册收集的曲目,仍以表现儿童生活情趣为主,同时也选用了中外民歌及世界名曲选段等乐曲一百零一首。本册开始着重训练分句的弹法,正...
中国音乐知识简谱本 本书特色现有市场中已出现五线谱本供音乐相关人士使用,但是空白简谱本长期以来是个空白。多年来,使用简谱作曲和学习简谱乐理知识的读者,使用谱本时...
《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素描教程》分为概述、多元的表现方式、构图、材料与工具、风景、自然界的形式、室内景与静物、头骨、动物
本书是著名指挥家、长笛演奏家格拉夫对其五十年演奏音乐、诠释音乐的总结。作者对各个时期的众多演奏规则进行了归纳,对于困扰演
本书为“心赏”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以“苏扇”为主题。苏州折扇,又称文人扇,最早始于南宋,至明代发展至巅峰,成为文人墨客及缙
本书收录的是温克尔曼最重要的美学论著。包括他最著名的六篇论文,其中《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以及《对(
二胡基础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三章,具体详细讲解了二胡的基本演奏方法,并精选了大量的练习曲和乐曲,供广大读者及二胡爱好者对照练习,完成二胡初级段落的学习。同...
罗杰・卡曼(Roger Kamien),1934年生于巴黎,6个月大被父母带到美国。先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士、普林斯顿大学音乐学硕士和博士。曾在亨特大学教音...
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开拓者:陈洪文选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陈洪先生集音乐理论研究、音乐教育实践、翻译与作曲于一身,是中国近现代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