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通史:宋代卷》应该是北宋王朝(960-1127)和南宋王朝(1127-1279)这一时期的历史,按西藏历史发展本身的分期来看,这一时期与藏文史籍所说的“分治割据时代”大致吻合。因为从869年吐蕃王朝结束到1239年蒙古汗国势力进入西藏前的370年间,青藏高原上一致未能建立起一个大的统一的政权,故称为分治割据时期。长期以来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是西藏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西藏通史·宋代卷》把握这一时期的两个阶段的历史特点和发展趋势,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将这一段历史与北宋南宋大的历史背景对应起来研究,突出西藏历史发展的主线索,充分讨论了从吐蕃王朝统治地域到元代形成包括卫藏、阿里的今天西藏行政区域的雏形的这一过渡阶段,反映出其阶段史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这一条主线,横向展示这一阶段西藏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成就。《西藏通史:宋代卷》的编撰与出版,对西藏历史的研究是重要的补充。
《西藏通史(宋代卷)》是国家财政专项拔款重大课题,于2002年启动,历时13年终告完成,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并组织全国专家学者研究撰写。全书8卷13册,是目前国内,也是国际藏学界*全面系统展现西藏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集中体现了中国西藏历史研究的成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政治意义。
若严格按照时段来分,《西藏通史·宋代卷》应该是北宋王朝(960-1127)和南宋王朝(1127-1279)这一时期西藏的历史。按照西藏历史发展本身的分期来看,这一时期与藏文史籍所说的“分治割据时代”或称“割据时代”大致吻合。不过这二者之间又有所不同。西藏史籍所说的分治割据时期,开始于中原地区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结束则在南宋王朝完全覆灭之前。依照中国历史的分期和西藏历史自身的特点,《西藏通史·宋代卷》的内容,包括了北宋建立的960年以前的一些内容,而1239年蒙古汗国的势力进入西藏以后几十年的历史则归人到《西藏通史·元代卷》中。
大约与中原的唐王朝兴起的时代相同,西藏山南雅隆河谷的雅隆部落在悉补野王室的领导下兴起,统一了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各个小邦,建立起吐蕃王朝,并依靠雄强的武力向四面扩张,统一了青藏高原。吐蕃王朝建立了一整套的行政制度和军事、经济制度,创制了通用至今的藏文,从唐朝和南亚地区引入了佛教信仰,其文治武功深刻影响了青藏高原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842年,赞普朗达玛遇刺,吐蕃王朝开始崩溃。经过二十多年的云丹和沃松两位王子的王位之争,到869年造反的平民起义军发掘吐蕃赞普王陵,吐蕃王朝结束。不过,和其他地区的历史发展不同,起义军并没有建立一个新的王朝来取代吐蕃王朝,而赞普的后裔们无力建立一个强大的政权,分化消解的趋势长期延续不断,从869年到1239年的370年中,青藏高原上一直未能建立起大的统一政权,所以藏文史籍中将其称为分治割据时期。
西藏地方的分治割据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的历史主要是吐蕃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中瓦解,并在平民起义中结束。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的两个儿子以及他们的后裔分裂为两大派,长期进行争夺辖地和属民的混战。朗达玛的两个儿子中,云丹及其后裔占据拉萨和桑耶地区,沃松占据山南地区,905年沃松在雅隆被臣下毒死,他的儿子贝考赞逃到后藏日喀则一带,修建城堡,安置部属。923年贝考赞又被平民起义军杀死。其长子扎西孜巴贝占据江孜,次子吉德尼玛衮逃到阿里普兰,与当地贵族联姻,他的三个儿子分据拉达克、普兰、古格,后来建立起普兰古格王朝和拉达克王朝。与此同时,在河西陇右地区,吐蕃王朝末期经过吐蕃将领尚思罗和尚婢婢的长期混战,部族分散,敦煌地区的汉族世家张义潮发动起义,驱除吐蕃势力,返归唐朝,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但是不久以后,唐朝也在黄巢农民军的打击下,走向灭亡。凉州、甘州的吐蕃部落建立起六谷部政权,青海河湟地区的藏族首领在唐朝衰微后,从西域迎来一个赞普的后裔,奉为领袖,建立起青唐政权,亦称唃厮哕政权。在这一阶段中,青藏高原的各个政治势力,仍然以吐蕃王朝赞普的后裔为主干,或者是赞普的后裔为首领,或者是地方贵族和部落奉赞普的后裔为首领,不论是前后藏的愈来愈分散的赞普的后裔势力,还是在阿里和青唐的小王朝,还是以恢复吐蕃王朝为旗号,尽管当时青藏高原并没有外部的势力能够干预其历史进程,但是恢复吐蕃王朝的统一的目标距离这些分散的地方势力愈来愈不可企及。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赞普的后裔开始恢复被朗达玛赞普禁止的佛教,想要以崇佛的办法来增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因此开始出现了藏传佛教的后弘期的下路弘法和上路弘法。
史海荡舟 本书特色 《史海荡舟》是许顺湛先生新近整理出版的一本文集。内容包括考古论文、杂谈、随笔、图书评论、演讲稿等,时间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跨越半个多世...
史学要论-老北大讲义 本书特色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促生了中华教育的圣地;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规范了中华学子的心路;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强化了中华学术的骨骼;因...
观察中国-费正清看中国 本书特色 一位西方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对近、现代中国局势的观察与评论。这是对中国感情*深厚而成见*少的一位正直的美国学者的论著。全书主要围绕...
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关于历史学科的论辩、历史理论若干问题的论辩、史学理论几个主要问题之论争、历史研究方法之论争等。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
明史讲稿 本书特色 《明史讲稿(大学用书)》为樊树志教授几十年讲述明史的讲稿整理而成。讲稿从基本知识讲起,既把这一领域*有权威性的观点介绍出来,又附带介绍作者自...
话说中国 漫漫中兴路(下)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
《神经病学诊断思路》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神经病学诊断的历史源头、发展及现状;第二章至第十六章分别介绍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内容简介:奥斯曼土耳其人来自中亚的大草原。公元1300年左右,他们迁徙到亚洲的最西端,并且在此建立了自己的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老北京皇城写真全图-(全二册) 本书特色 1921年,喜仁龙得到民国总统特许,考察了民国政府驻地中南海、北京的城墙与城门,并在溥仪的陪同下,...
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本书特色 他是人类历史上实际统治时间*长的一位帝王—— 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他是人类历史上寿命*长的君主之一——享年八十九岁。他既...
世界上下五千年: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阅读者的精品欣赏者的上品馈赠者的佳日收藏者的珍品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讲述世界五千年历史,勾勒世界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生...
图说中国大历史-图说宋朝三百年 本书特色 新浪、腾讯、搜狐博客频道点击总量达到10000万两宋帝王:马踏金陵旗鼓响皇后妃嫔:红罗帐里不胜情皇子公主:别有忧愁暗恨...
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第5集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辑于2001年问世,以发表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人员当年的*新研究成果为主,已经...
史记菁华录 内容简介 《史记》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
民国轶事(1~10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04年1月一版一印,泰山出版社出版★ 所辑佚事均为原文,原作者观点立场与现代相左者,为存史料原貌,不予更改...
《中国文化史迹》内容简介:作者将大谷探险队三次所获文物、文书,选出一些有代表性者,分为:佛典、经籍、史料、西域文书、绘画、
《中国摄影简史》内容简介:本书以“帝国迟暮与摄影的曙光”为始,以“承上启下的中国当代摄影”为终章,基于历史与文化的视角,以
古希腊节制思想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历史上*大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不仅是政治的、经济的,更主要的是人的转型。这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
这是一部原创性、长时段、跨文化、纯因果实证的中国政治史论专著,它用一个颠覆现有观念的“政治崩溃的逻辑”重新解读了中国的政
民初纪元 本书特色 自1912年民国肇始后的十年,是中国旧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崩解和社会秩序重整的探索时期。本书节选了亲身参与这十年重大政治事件的若干当事人的回忆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