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历史的路上》收录了顾颉刚为《古史辨》**册所写的序,历述他求学的经过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证、辨伪及民俗学的因缘,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踏入学术界的心路历程,而且他的治学方法也值得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借鉴。《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篇序言初稿中的一部分,现附其后,以呈现给读者该序言的全貌。书中还收录了《顾颉刚先生主要学术活动年表》,以使读者了解顾先生一生的学术活动。
1. 在学问的路上钩沉索隐一开疑古之风,于纷繁芜杂的资料中探寻历史幽微;
2. 自序坦露心路历程,披沙沥金志不灰终铸就一代史学大师的人格风范。
3. 古史研究者和爱好者
4. 图书馆馆配
很不幸的,国学会开讲还没有满一个月,太炎先生就给袁政府逮捕下狱。我失掉了这一个良师,自然十分痛惜;但从此以后,我在学问上已经认清了几条大路,知道我要走哪一条路时是应当怎样走去了。我以前对于读书固极爱好,但这种兴味只是被动的,我只懂得陶醉在里边,想不到书籍里的东西可以由我的意志驱遣着,把我的意志做它们的主宰。现在忽然有了这样一个觉悟,知道只要我认清了路头,自有我自己的建设,书籍是可备参考而不必作准绳的,我顿觉得旧时陶醉的东西都变成了我的腕下的材料。于是我有了烦恼了:对于这许多材料如何去处置呢?处置之后作什么用呢?处置这些材料的大目的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时时盲目地侵袭我的心,我一时作不出解答来,很感着烦闷。不知是哪一天,这些模糊的观念忽然变成了几个清楚的题目:“(1)何者为学?(2)何以当有学?(3)何以有今日之学?(4)今日之学当如何?”我有了这四个问题,每在暇闲中加以思索,并且搜辑他人的答案而施以批评。大约民国三年至六年(1914-1917年),这四载中的闲工夫都耗费在这上面了。当我初下“学”的界说的时候,以为它是指导人生的。“学了没有用,那么费了气力去学为的是什么!”普通人都这样想,我也这样想。但经过了长期的考虑,始感到“学”的范围原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虽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上则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作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这一个觉悟,真是我的生命中*可纪念的;我将来如能在学问上有所建树,这一个觉悟决是成功的根源。追寻*有力的启发,就在太炎先生攻击今文家的“通经致用”上。
我当时愿意在经学上做一个古文家,只因听了太炎先生的话,以为古文家是合理的,今文家则全是些妄人。但我改不掉的博览的习性总想寻找今文家的著述,看它如何坏法。果然,《新学伪经考》买到了。翻览一过,知道它的论辨的基础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要是古文的来历确有可疑之点,那么,康长素先生把这些疑点列举出来也是应有之事。因此,使我对于今文家平心了不少。后来又从《不忍杂志》上读到《孔子改制考》,**篇论上古事茫昧无稽,说孔子时夏、殷的文献已苦于不足,何况三皇、五帝的史事,此说即极惬心餍理。下面汇集诸子托古改制的事实,很清楚地把战国时的学风叙述出来,更是一部绝好的学术史。
……
顾颉刚(1893一1980),历史学家,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吴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历任中山、燕京、北京、中央、复旦等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顾颉刚从20世纪20年代起即从事中国历史和古代文献典籍的研究和辨伪工作。他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近代西方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他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我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曾先后创办民俗学会和《民俗周刊》、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从事古史研究和古籍整理工作,负责校点《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并深入研究《尚书》。主要著作有:《古史辨》、《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两汉州制考》、《郑樵撰》、《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部分)、《吴歌甲集》等。
《C++入门很轻松(微课超值版)》内容简介:本书是针对零基础读者编写的C++入门教材,侧重实战,结合流行有趣的热点案例,详细地介
姜伯勤教授八秩华诞颂寿史学论文集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姜伯勤,1938年生,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
新疆图志-(全三册) 本书特色 《新疆图志(上中下)(精)》是光绪十年新疆建省后**部全省通志,由王樹枬、曾少鲁总纂,朱玉麒整理,成书于宣统三年冬。共116卷,...
蒙古纪行 本书特色 “欧亚历史文化文库”主要收入的是1978年以来我国内陆欧亚诸方向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同时选择了部分国际欧亚学的经典名著,涉及区内众多民族、多种...
国民时期史学三题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的转型,是近些年学术界研究 的热点,取得了不少成果。刘永祥编*的《民国时期 史学三题》遵循“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原...
较量:中国历史上36场以弱胜强的战争 本书特色 战争是政治集团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矛盾*高的斗争形式,是解决纠纷的一种*高的、*暴力的手段;也是*有效,*...
品曹操 本书特色 全面,准确地描述曹操复杂而鲜明的思想,性格和作风以曹操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全景式地再现汉末三国时期那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的一幕幕政治事件和军事...
《大中国史》是我国第一部完整意义上的通史著作,上起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以时间顺序为经,以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
《病变、中兴、衰毁:解读《汉书》密码》内容简介:《汉书》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详密的史著之一。本书将这一段全面、系统、详尽
发现藏经洞发现藏经洞前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五卷汉译本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我国学术界值得欣慰的...
《焚书之书》内容简介:这是一部整理记录德国纳粹“焚书事件”中被焚书作家作品及生平的传记作品。1933年5月,德国纳粹在柏林将94名
◆余秋雨专文推荐◆入选哈佛大学百位教授推荐必读书目◆北大、复旦、浙大新生推荐阅读书目《美国人》(三部曲)是美国著名历史学
《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内容简介: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位富有正义及使命感的法学教授对社会热点及法律问题的关切与思考。全书所涉
新编历史小丛书:三国史话 本书特色 本书帮助人们廓清《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误读,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国。作者分析文学和历史的问题,认为文学需要刺激和感情满足,扑风...
告诉你真实的后宫女性 本书特色 历史上真实的“芈月”什么样?虚构人物“霓凰”的历史原型有怎样的人生?孝庄太后确曾...
《我国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区域创新系统为对象,首先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分析
从小闺阁到大世界从三寸金莲到女性同志从铁姑娘到身体写作我们能走多远?近百年来,中国妇女的个体存在经历了从被忽略、扭曲、变
《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内容简介: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克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
煮酒品三国-[升级版]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为“品事集”和“品人录”两部分,前者主要考证疑事之真伪,探究史误根源;后者则分析《三国演义》中人物及故事情节,评述功过是...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简介:1853年6月“黑船来航”,美国四艘蒸汽军舰来到日本江户,打破了日本千百年来的闭关锁国政策,日本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