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 套装上下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除了展现出作者的丰富学识、广阔的视野以及运用了令人惊叹的各种丰富资料之外,其基本结构是年鉴学派所重视的长时段发展,以及重视经济社会结构的看法。他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也提出了他独特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观。第三卷题为“世界的时间”,不仅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在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置,而且还按时间顺序研究了国际经济的先后更替形式和主导力量。
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全景再现资本主义发达史。《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是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集大成之作。他选择了长达400年之久的时段作为研究对象,对任何杰出史学家来说,要写一部15—18世纪间的资本主义发达史,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如果要达到布罗代尔的“总体史”的目标,恐怕更困难。布罗代尔很令人敬佩地投入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宝贵光阴,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布罗代尔的这部著作出版一个世纪之后必然还会有人参阅,不只是因为其百科全书式内容的吸引力,同时也由于它在架构、概念、理论与论证方面所引发的争辩性。资本主义史必然会一而再地被改写,布罗代尔的三卷巨著也必然会一而再地被引述。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 套装上下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心区域并无丝毫神秘可言:当阿姆斯特丹充当世界的“货物集散地”时,联合省(或至少其中*活跃的地区)是中心区域;当伦敦推行其霸权时,英格兰(如果不是大不列颠诸岛)处在整体的中心位置。16世纪初,当安特卫普一觉醒来成为欧洲贸易中心时,尼德兰便如昂利·比兰纳所说,成为“安特卫普的近郊”,而广大的世界,则是它的远郊。“这些经济发展中心的向心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相反,要弄清和确定与中心区域相邻的广大地区的位置却大不容易。紧贴中心的地区位置低于中心,但有时低得不多,趋向于同中心连成一片,从四面八方向中心挤压,它们的变动比其他地区更加大些。位置的高低差异并不始终十分明显:保尔·贝洛什认为,这些经济区域之间的水平差异昨天比今天更小;赫尔曼·凯伦本兹甚至对差异的存在持怀疑态度。无论是大是小,差异毕竟存在,只要手头掌握数字,价格、工资、生活水平、国民产值、人均收入、贸易结余都可以作出证明。*简单的(如果不是*好的)、*容易让人接受的标准,是要看在这个或那个地区有没有外国侨民经商。如果外国商人在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居显赫地位,这已表明该城市或该地区落后于这些商人所属国家的经济。我们掌握的例子十之八九都能作证:菲力浦二世时代在马德里的热那亚银行家;17世纪在莱比锡的荷兰商人;18世纪在里斯本的英国商人;特别是旅居布鲁日、安特卫普、里昂和巴黎的意大利商人(至少直到马扎林时代)。1780年前后,在里斯本和卡迪斯,“所有商号全是外国公司”。18世纪的威尼斯差不多也是同样情况。一进入边缘地区,任何含混便全都消失。这里不可能搞错:边缘地区贫穷落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体制往往是农奴制,或甚至是奴隶制(只在西方的中心,才有自由农民或所谓的自由农民)。在这些进入货币经济不久的地区,劳动分工才刚开始,农民兼顾各种营生;产品的货币价值十分低下。何况,生活程度过低本身就是不发达的表现。一位名叫马提诺·斯泽普西·康波尔的匈牙利传教士于1618年回国,根据他的观察,“荷兰和英国的食品价格很高;情形到法国开始有所变化,随后沿着旅途,历经德国、波兰和波希米亚直到匈牙利,面包价格不断下降”。匈牙利已几乎到了楼梯的下层。当然还能走得更远:在西伯利亚的托博尔斯克,“生活必需品极其便宜,普通百姓每年有十卢布,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欧洲边缘的落后地区提供了许多经济不发达的范例:18世纪“封建的”西西里;任何时代的撒丁;土耳其统治下的巴尔干;梅克伦堡、波兰、立陶宛等被西方市场搜刮~空的广大地区,它们的产品注定要用来供应外部市场,而不是满足当地需要;受俄罗斯经济世界剥削的西伯利亚。此外还有威尼斯在勒旺地区的各个岛屿,那里生产的葡萄干和葡萄甜烧酒甚至远销英国,外部需求使当地从15世纪起推广单一作物,从而破坏了种植平衡。……
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1902-1985),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代表作品为《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920年入巴黎大学文学院攻读历史,1923年毕业,经过一段在海外中学教书的经历之后,1937年回国时遇上年鉴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的费弗尔,开始受其影响。1946年,他加入《年鉴》学报的编辑部,其后与费弗尔创立高等实验研究院第六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前身)。1956年至1972年间,担任该部主任。1984年他当选为法兰西学院的院士,翌年逝世。顾良,1937年生,江苏吴江人。1959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法语系毕业。毕业后在中央编译局历任翻译员、译审等职。享受国务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一生从事编译工作,参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周恩来文选》、《刘少奇文选》、《朱德文选》、《陈云文选》、《邓小平文选》(第一至三卷)等书法文版的翻译。另译有《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祖国在危急中》、《保卫马克思》、《法国革命史》等。 施康强,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北京大学西语系法国语言文学系毕业,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系毕业,文学硕士。后为中央编译局译审。除职务翻译外,译有《萨特文论选》、《都兰趣话》、《幸福散论》、《巴黎圣母院》(合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等。
《江苏出版史(民国卷)》内容简介:本书以时间为经线,分三个时期梳理了民国江苏出版史的基本脉络,努力勾勒江苏出版走向现代化历
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 本书特色 《安西榆林窟(精)/中国石窟》编著者敦煌研究院。 榆林窟壁画艺术是敦煌石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佛教思想、壁画内容、表现形式等...
《剑桥中国史》是剑桥历史丛书的一种。本书为第3卷,论述隋唐时期的王朝历史,作为《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上卷。原书于1979年出版,
我是沿着曾文正公、胡文忠公、左文襄公、李文忠公,……沈文肃、彭刚直、丁文诚、曾忠襄、刘忠诚、张文襄、翁文恭,以及李越缦、
刘云若评传 本书特色张元卿编写的《刘云若评传》全面梳理了刘云若 的生平经历,对于它在诗歌、通俗小说以及报刊编辑 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了系统的辨析和研究。刘云若是现 ...
《来华犹太难民研究(1933—1945)》内容简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600多万犹太人在欧洲惨遭纳粹分子的疯狂屠杀,世界上几乎所有地
《说话的方圆艺术》内容简介:本书定律一:嘴上能方是因为心里有方。说话能方才能消人气焰,摆脱纠缠,让他脸上挂不住,脚下站不稳
见证百年西藏(续)——西藏历史见证人访谈录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方式、访谈的形式对二十世纪西藏的历史事件进行介绍,涉及“西藏乡村社会生活的变迁、从饮食文化的变迁...
她世纪:隋唐的那些女性 本书特色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过璀璨光芒的时期,有着令人神往的宽容和开放,容纳了无数人的激情和梦想。这一时期,上至皇室成员中的皇后、公...
古王国寻踪:夜郎遗址见证 本书特色 一度辉煌的文明……古夜郎,二千年前一个历史的存在……古王国寻踪:夜郎遗址见证 内容简介 乌蒙山,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有它粗犷、...
《协同进化:人类与机器融合的未来》内容简介: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见的程度塑造和撼动支撑人类社会的每一根支柱,经济
《欧美诸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11卷。本卷对除欧美五国(美、英、法、
本书之取名《圣贤与圣徒》显然和书中第五篇论文有关,该文点出近十年孔庙研究的理论意涵。而全书则考察了绵延长达二千余年的孔庙
《罗马的复辟》内容简介:帝国陨落之后,还能重生吗?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数百年的帝国传统宣告终结。然而,帝国的文化、制
《潇水讲三国2:剑指天下》内容简介:著名历史作家、通俗讲史开创者潇水作品 罗振宇、熊逸等名家推荐 “潇水讲三国”听书稿、《三国
《西方古典学术史(第一卷)》内容简介:《西方古典学术史》是英国古典学者约翰·埃德温·桑兹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共三卷,全面系统
《超越好奇》内容简介:它讲述了出身平凡、背景平凡的人脱颖而出的故事。书里更是大量披露了周鸿祎的童年成长经历、学生时代的追梦
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在西夏学研究中,文献资料是重要基础,汉文西夏文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较为薄弱。这项成果以...
三千年文祸-(第三版) 本书特色一部文祸史,几多辛酸泪。 一部从先秦到晚清3000余年的文祸通史 800多中国历代文人因言获罪警世录:话不要乱说,字不能乱写。 ...
漫眼看历史:中华文化遗产图画书(全12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以12大具有传奇魅力和知名度的中国古代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