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明代以前渔樵耕读文化及其纹饰、晚明清初瓷器渔樵耕读纹的形式特征 ; 晚明清初瓷器渔樵耕读纹产生与流行的原因分析等四章, 主要包括: 明代以前渔樵文化及其纹饰、明代以前耕读文化及其纹饰等。
《天形道貌——晚明清初渔樵耕读纹研究》是一本运用图像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研究方法,对晚明清初这一时期在景德镇瓷器中出现较多渔樵耕读纹的特点及形成原因作一较为详尽地分析与讨论的。这一论述是基于前人对相关内容研究的基础之上,其中涉及对渔樵耕读纹所隐含的文化意义、渔樵耕读纹的演变发展过程、晚明清初的瓷器与这期间版画的联系、景德镇瓷器自身的发展脉络等等。本书依托对前人已得成果的研习,加之作者对日常所关注领域探讨,以求通过该文的论述对晚明、清初这两个时期的渔樵耕读纹作一较为详尽的研究。 学术敏感度和专业视野。尽管渔樵耕读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美学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大量集中地出现于陶瓷上却是晚明清初的事。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形制、装饰、绘画风格往往隐涵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内容介绍:在作者看来,渔樵耕读之所以能够一度成为中国陶瓷的主流纹饰,首先与我国艺术师法自然的美学思想关系密切。对中国士人而言,艺术中的生命意蕴藏匿于对自然造化的了悟中, 所谓“一花一世界”,其对自然以及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觉解程度*终决定了艺术的境界高低。而“渔樵耕读”无疑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佳途径。陶瓷玩赏向为传统士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霍华有一本陶瓷鉴赏的书叫《恰如灯下故人》,书名便直接道出了著者对古陶瓷的深情和鉴赏高度。试想之,若在灯下品味渔樵耕读纹的古瓷,定是别有一番风味。 渔樵耕读也是我国隐逸高士的典型生活方式。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晚明以来, 社会混乱, 政治腐败不堪。士人们在渔樵耕读中苟然于世既为无奈的选择, 也是自得其乐的一种生存策略。因此, 我们看到晚明清初的动荡时局中,以“山人”“山樵”“山民”“山农”“老民”自居的清修之士不在少数。尽管其中不乏以渔樵耕读身份自我标榜的沽名钓誉者,但以渔樵耕读为象征的隐逸文化传统显然重又成为士人乐于接受的时代风尚。对此, 沈德符( 1 5 7 8 — 1 6 4 2 )《万历野获编》云:“山人之名本重, 如李邺侯(唐人李泌)仅得此称。不意数十年来出游无籍辈, 以试卷遍贽达官, 亦谓之山人。始之嘉靖之初年, 盛于今上之近岁。” 既然渔樵耕读已为社会性的图景, 那么其图式出现于以景德镇为代表的陶瓷艺术作品中,自是情理之中的事。 再者,渔樵耕读图式在陶瓷中的流行还与满清统治者倾心汉家文化的思想有关。满清统治者入关以后, 面对源远流长的汉家文化采取了“ 我不能改变你, 就成为你”的“汉化”政策。数千年来的历史表明,这是*明智的决策。基于此, 入关后的*初几位颇有开拓精神的满清帝王,无不刻苦熟读汉家经典,且表现出较高的艺术修养。如康熙、雍正、乾隆等,不仅对儒道经典要义有独到的领悟, 还对古物书画的鉴赏很感兴趣,尤其是他们更愿意在身份上将自己标榜为知书达理的士人。乾隆自云:“朕自幼读书宫中, 讲诵二十年来,未尝少辍,实一书生也。王大臣为朕倚任,朝夕左右者,亦皆书生也。……至于书气二字,尤可宝贵。果能读书,沈浸蕴酿而有书气,更集义以充之,便是浩然之气。人无书气, 即为粗俗气, 市井气, 而不可列为士大夫之林矣。”乾隆以书生自居,此必然在朝野产生很大影响, 无形中也提高了士人的地位。乾隆对“ 书气” 的标榜更多地体现在他的艺术审美趣味上,于是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支艺术修养很高的为其服务的翰林艺术家,其中便不乏参与陶瓷制作的人。这些“ 士人气” 的审美趣味必然对渔樵耕读纹饰的流行产生影响,因为渔樵耕读纹饰的审美核心原本就是读书人理想化精神生活的直观写照。 当然, 古陶瓷中某种图式的流行很难三言两语说清, 不同的解读路径往往产生不同的解读结果。我们的研究也很难以真相为旨归, 只能力求接近真相, 而非揭示真相。相信作者徐亮关于晚明清初陶瓷渔樵耕读纹饰的研究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徐亮,1980年生,江苏灌云人。东南大学博士在读,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景德镇陶瓷学院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南京市江宁博物馆,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发表《转变期景德镇陶瓷绘画新考》、《简述景德镇青白瓷造型的审美特征——以江宁博物馆馆藏说开去》、《略论材质对陶瓷艺术风格的影响》等数十篇文章。
安溪铁观音-一棵伟大植物的传奇 本书特色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简体中文版)、台湾世界书局(繁体中文)、美国Prunus出版公司(英文版),全球同步出版发行。一个植...
《涨跌之间》内容简介:揭秘金融圈浮华光鲜的名利场背后,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生死博弈的职场江湖、伪善与真诚的情感博弈。四位职
吴晗-明朝三百年 本书特色 一代“太史公”,专攻明史四十年!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明史研究*权威经典之作明朝历史读物*佳选择毛泽东亲自过问与提奖,终成...
民国报刊山东回族资料选辑 本书特色 马保全选编的《民国报刊山东回族资料选辑》将《申报》《禹贡》《穆声报》《震宗报》《伊光》《月华》《正道》《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元朝风云 本书特色 《人民·联盟文库》分政治、哲学、历史、文化、人物、译著六大类。由于所选原书出版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出版单位,在封面、开本...
《Qt 5.12实战》内容简介:Qt是一个跨平台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开发框架,既可以开发GUI程序,也可以开发非GUI程序,比如控制台工
左宗棠与近代甘肃社会 本书特色 左宗棠是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目前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红白玫瑰》内容简介:长达30年的王位之争,两大家族的权谋较量,英格兰历史上最疯狂的战争之一! 1455~1485年的英格兰内战,史无
三国全史(上下) 本书特色 三国,一个英雄辈出,烽火连天,刀兵四起的时代。三国,一个智计并出,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时代。鲁迅曾说,中国是一个有三国气的民族,一直...
《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们》内容简介:多萝西·帕克、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苏珊·桑塔格、琼·迪迪翁、诺拉·埃
1936-1945-日本帝国衰亡史-(全4册) 本书特色 在这部“二战”史经典著作中,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描述了日本于1936—1945年间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
《赤子之秀》内容简介:本书以亲情为主线,以英年早逝的主人公李子秀遗存的日记、书信等资料为依据,如实再现了李子秀从小学到大学
话说中国 漫漫中兴路(下) 内容简介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
《日本近代思想史》内容简介:“不问过去便没有未来”★从明治维新到日本战败,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聚焦经典作品,一幅深入日本
帝国的仕途 本书特色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阶段,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
陇上学人文存:吴小美卷 本书特色 吴小美,生于1933年9月,江西省金溪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鲁迅、老舍、...
隋唐五代五史补编(全三册) 本书特色 《隋唐五代正史订补文献汇编》全四册★ 16开精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收录有关隋史、唐史、金史、五代史的订误、续补、校...
历史学家茶座-总第4辑[2006.2] 内容简介 后宫生活从来就是古代政治生活的一个缩影,尤其是朝廷中枢政治运作的内容,几乎每一项都能直接或间接地在后宫生活的层...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 本书特色 晚清民国版《世说新语》作家金满楼历时六年精心打造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 内容简介 《漏网之鱼 ...
昭君出塞-漫说中国历史-15-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