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在《清实录》和《清史稿》的基础上,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朝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书中除对史实进行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其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清史讲义》代表了近代清史学科水平,是近代清史研究发展的一块重要里程碑,也是研习清史者的入门必读书。
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祖,开创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不读清史讲义,不可言清史;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讲义,领略当年北大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备受包括鲁迅在内,胡适、王国维、陈寅恪等大师推崇的历史学家;孟森是解决历史疑案的高手,书中所讨论清代疑案,反复辩证,一唱三叹,犹如信步崖壁,教人为之汗出;待到为水落石出,千里浩然,击节叹赏,岂不快哉。
**章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清未有史也,而有《史稿》;《史稿》为辛亥革命后政府所修。若以革命为易代之限,则《清史稿》与史有同等效力。然革命后同为民国,而政府之递嬗,意义有不尽同。故前一期政府之所修,又为后一期政府之所暂禁,今犹在审查中,卒蒙弛禁与否未可知。要之,吾辈今日之讲清史,犹未能认《清史稿》为勒定之正史也。则于史学上,无一定之史书可作根据。但论史之原理,一朝之经过,是否有为修正史之价值?能统一国土,能治理人民,能行使政权,能绵历年岁,则能占一朝正史之位置,意义全矣。政府之意,亦非谓清不当有史,但未认《清史稿》即为《清史》。然则于清一代史料之正确者,悬设一正史之位置处之,史料极富。《清史稿》为排比已有具体之一大件,亦应在悬设正史之位置中,参加史料之一席。真正史料,皆出于史中某一朝之本身所构成,闻野记,间资参考,非作史之所应专据也。清之于史,自代明以来,未尝一日不践有史之系统。中国史之系统,乃国家将行一事,其动机已入史,决不待事成之后,乃由史家描写之。描写已成之事,任何公正之人,必有主观。若在发动之初,由需要而动议,由动议而取决,由取决而施行,历史上有此一事,其甫动至确定,一一留其蜕化之痕迹,则虽欲不公正而不能遇事捏造。除故意作伪之别有关系者外,国事之现象,如摄影之留真,妍媸不能自掩也。有史之组织,清代明时未尝间断,故有史之系统未尝差池。民国代清,独未尝留意此事,及今而始议保管档案。保管档案,乃抱残守缺之事,非生枝发叶,移步换形,而皆使之莫可逃遁之事也。中国有史之系统,严正完美,实超乎万国之上。由科钞而史书,由史书而日录,而起居注,而丝纶簿,清代又有军机处档。具此底本,再加种种之纂修,《实录》又为其扼要。分之而为本纪,为列传,为方略,为各志各表,史已大备。易代后就而裁定,其为史馆自定者无几矣。《清史稿》即就此取材,故大致当作清史规范。而其原件之存在,因印刷之发达,流布尤多。故以此大宗史料归纳之为《清史》。而此《清史》之在史学上位置,必成正史,则无可纠驳矣。近日浅学之士,承革命时期之态度,对清或作仇敌之词。既认为仇敌,即无代为修史之任务。若已认为应代修史,即认为现代所继承之前代。尊重现代,必并不厌薄于所继承之前代,而后觉承统之有自。清一代武功文治,幅员人材,皆有可观。明初代元,以胡俗为厌,天下既定,即表章元世祖之治,惜其子孙不能遵守。后代于前代,评量政治之得失以为法戒,乃所以为史学。革命时之鼓煽种族以作敌忾之气,乃军旅之事,非学问之事也。故史学上之清史,自当占中国累朝史中较盛之一朝,不应故为贬抑,自失学者态度。……
孟森(1868-1937),字莼孙,笔名心史,号阳湖孑遗。江苏武进人。早年毕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嗣留学于日本东京法政大学。归国后,入郑孝胥广西兵备道幕府,参与发起预备立宪公会。1908年,出任《东方杂志》主编。1909年,当选江苏咨议局议员。1912年,被推为共和党干事。1913年,当选国会众议员,又被选为宪法起草委员。1914年,国会解散,逐渐淡出政坛,专心明清史研究。1929年,就聘于南京中央大学历史系,主讲清史课程。1932年,应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主任,讲授满州开国史。孟森是我国明清史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治史在传统方法上吸收了近代史论研究方法,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心史丛刊》《满洲开国史讲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清初三大疑案考实》《明元清系通纪》等。
1895(大清帝国大变局) 本书特色 1895,生死存亡之时,国家动荡之秋。东方海面上的炮声搅乱了慈禧太后的寿辰,一向谦卑的邻居用铁和血洗劫了古老帝国的尊严。是...
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 本书特色 《长春近现代史迹图志》以1898年-1988年90年的近现代历史为时间断限,择选115处长春具代表性近现代史迹,以图文并茂这种直观...
清史讲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清史在史学上之位置;清史体例;清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考实;开国;巩固国基;全盛等。清史讲义 目录 **篇总论**章清史在...
《探秘资管前沿:风险平价量化投资》内容简介:拨开风险平价量化投资的迷雾,探索投资机构资产管理的前沿 本书由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
山里山外 本书特色 《碎琉璃》的姊妹篇。是以作者的亲历为基础,经过艺术处理,多层次展现抗战时期流亡学生和基层民众生活的纪实散文长篇。描写流亡学生的生活实况,他们...
帝国的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 本书特色 《帝国的回忆(泰晤士报晚清改革观察记)》选译《泰晤士报》1901-1911年发表的关于清末改革的一系...
《认知:人行为背后的思维与智能》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心理学家和人工智能开创者赫伯特·西蒙关于人类认知的作品。本书介绍了人的
《宪法与澳门基本法》内容简介:本书从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规范的国家治理体系、公民的基本权利、国家机构、澳门基本法原理、中央
中国地名史话-典藏版 本书特色 写在大地上的历史上至国家主权,下至百姓生活,无不与地名紧密相关。地名是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一个地名就牵动着一根...
风俗通义全译 目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风俗通义》序 皇霸** 三皇 ...
AStrangertoMyself:TheInhumanityofWar,Russia1941-44isthehauntingmemoirofayoungGer...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探讨了《聊斋志异》中的民间典故、鬼狐文化,以及蒲松龄的思想特征、创作取向等重要话题。同时,还将聊斋俚曲纳入研究视野,以《琴瑟...
本书以近代东北城市为研究对象,详细展示了区域城市的建筑空间规划模式、市民社会结构、工商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变迁、市政建设与
纳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希特勒借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进一步煽动德国人的不满情绪,并将矛
百年孤影 内容简介 对真相与正义的热爱促成了羽戈的历史之旅。他不是历史科班出身,对历史哲学从不感冒。他更习惯从常识、常理和常情入手,像一条明察秋毫的猎犬,一个锲...
把历史留下 旅俄华工传奇 本书特色 呜呼,哀我同胞,饥寒交迫,离乡背井闯关东。一战硝烟起,西方列强招募华工,驱其做牛马:挖战壕,下矿井,修铁道,死伤无数。幸列宁...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概论 内容简介 该选题是一部古代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专著。依据相关史料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历史地理的概况, 对中国古代主要历史地理问题进行了详尽考证...
红书简(全5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共同主办的《党的文献》杂志社编纂出品★ 分为“领袖编”、“...
老照片-第八十六辑 本书特色 由冯克力先生主编出版的《老照片》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现每两个月推出一辑。辟有“故时风物”“名人一瞬”“旧事重温”“私人相簿”等栏...
史记研究集成(全套14本)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史记研究集成》共14卷,498万言,系统全面地总结《史记》问世两千多年来“史记学”的发展状况、内容及历程。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