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朝乾嘉之际一无名文人沈复的作品。全书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后两记早已亡佚,后来有人在苏州冷摊上发现其全本,然而后两记经考证却系后人伪作。虽然如此,其中仍不乏精彩的描画与体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闺房记乐》描写了作者与爱妻陈芸之间的缠绵缱绻,《闲情记趣》记载了作者生活中的爱好雅趣,《坎坷记愁》则描写了作者与陈芸悲凄曲折的人生经历,《浪游记快》描写了作者游赏名山大川的豪兴与雅意,《中山记历》描画了琉球的风土人情,《养生记道》记述了作者的养生感悟。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语言不加雕饰、质朴清新,颇得自然之趣。白话拓展了文言的意境,却又不失原文的优雅别致。综言之,此书的可读性、文学性都堪称上流,值得读者闲暇之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五四”时期*受欢迎的小品美文,缠绵缱绻的婚恋故事林语堂、俞平伯倾情推荐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可爱的女人--林语堂文章之妙出诸天然,现于人心,及心心相印,其流传邃远--俞平伯1.本书小品文中经典之作,在“五四”时期非常受欢迎,备受林语堂、俞平伯的推崇。2.本版2016年版的修订版,内文做了较大的润色,语言更加简练优美,文字校对更为精细,读来很有愉悦感。3.封面设计素雅恬淡,与内文相得益彰,让人爱不释手。4.物美价廉,值得珍藏。
译文 卷一·闺房记乐 我生于清朝乾隆癸未年(1763年)十一月二十二。当时正值太平盛世,我家为书香门第,衣食丰饶,备受尊敬。一家人居住于苏州沧浪亭附近,环境幽雅,日子过得美满富足。生活条件如此优越,上天对我算是好到了极点啊。苏轼曾说过:“事如春梦了无痕。”我若是不把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真是辜负上天对我的一番厚恩。 考虑到《诗经》把《关雎》作为首篇,我也把夫妻深情放在本书首卷,其他的内容次第叙述。但我很惭愧,小时候书没读好,才疏学浅,只能记一些流水账而已。如果读者一定要求这本书写得文采斐然、法度严谨,那就是要求沾满污垢的镜子放射明亮的光芒,力不能及。 我幼年时就和金沙一个姓于的女孩订亲,但不幸的是,这女孩在八岁时就夭折了。后来我便娶了一个姓陈的姑娘,叫作陈芸,字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 陈芸天资聪颖,刚会说话的时候,舅舅给她念了一遍《琵琶行》,她立刻就能够背诵。然而,她是个苦命的姑娘,四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和幼小的弟弟相依为命。陈芸的母亲姓金,弟弟叫克昌。由于舅舅去世得早,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陈芸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针线活做得很精湛,一家三口全靠她的一双手供养。克昌入私塾后,学费、食宿都由她一手负担,从没让弟弟窘迫过。陈芸好学,**,她偶然在书簏中发现一篇《琵琶行》,就对照记忆把诗中的字逐个认会。刺绣的间隙,她渐渐地熟习了吟诗作对,曾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 那一年,我十三岁,跟随母亲回娘家。我和陈芸两小无猜,有幸看到她写的诗句。我当时一看她的诗句,顿时为她的才华所倾倒。但我担心天妒英才,怕她以后没有好的福气。我内心始终不能释怀,就对母亲说:“母亲如果为孩儿娶妻,儿非淑姐不娶!”母亲也喜欢陈芸温柔可人,就答应了,脱掉自己的金戒指,戴到陈芸的手上,我和陈芸正式订婚了。那一年是乾隆乙未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当年冬天,陈芸堂姐出嫁,我和母亲前往祝贺。陈芸比我大十个月,我们从小就以姐弟相称。虽然我们已经订婚了,我仍然称她为“淑姐”。 新娘出嫁,女客们也都穿得光鲜照人,只有陈芸素面朝天。与平时相比,也只是多穿了一双新鞋而已。我看她的新鞋子绣得**精致,就问她是从哪里买来的,陈芸说是她自己做的。我这才知道她不仅诗文写得好,女红也是十分精湛。 陈芸身材秀美,肩膀削滑圆润,脖子洁白细长;虽然清瘦,但并不显得嶙峋突兀,虽瘦而秀;眉毛弯弯,眼睛水汪,看人的时候很有神采。只是稍稍有点小龅牙,这不是好的命相。但她有一种缠绵的魅力,让人**眷恋。 我索要她的诗稿欣赏,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完整的,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不完整。我很不解,就问她为什么不写完整,她浅浅一笑说:“我天资愚笨,又没有老师指点,因此难得圆满。希望能有一个心意相通、学识渊博的人来做老师,指导我把诗写成!”我调侃地在她的诗稿上写上“锦囊佳句”的四字题签。现在想来,这四个字就是她寿命不长的先兆啊(“锦囊佳句”的典故出自李贺,李贺很有才但很短命)。 当天夜晚,我们送到城外,回来的时候,已是半夜。我肚子很饿,就四处找东西吃。老妈子给我找来一些枣脯,我嫌它太甜。正为肚子饿得难受而苦恼,忽然感到有人在暗暗牵我的衣袖。我回头,是陈芸,便会意,就跟着她到了她的房间。 到了陈芸的闺房,才发现她已经为我准备好了热粥小菜,内心顿时**温暖。我正举起筷子,准备狼吞虎咽的时候,忽然听见陈芸的堂兄玉衡大喊:“淑妹快出来!”陈芸怕玉衡发现我,就急急地关上门,对玉衡说:“我已经很疲倦了,正要睡下呢。”玉衡感到有些奇怪,就从门缝里侧着身子挤了进来——见我正在享用小粥小菜,就斜起眼睛笑着对陈芸说:“刚才我让妹妹给我一碗粥喝,你说没有了。原来都藏起来,专门为你的夫君留着啊!”陈芸羞得跑开了,其他人也都跟着起哄。我感到**难堪,生气地带着老仆人回家了。 自从吃粥被人嘲笑后,陈芸就一直对我避而不见。我知道她是怕给人落下笑柄。 乾隆庚子年(1780年)正月二十二日夜,我和陈芸拜堂成亲。看到她的身材依然像过去一样娇小清瘦,我不禁心生怜爱。揭开盖头,她满脸娇羞。我爱怜地看着她,她也深情而略带羞涩地看着我,相视而笑。喝完交杯酒,我们一起坐在桌旁吃晚饭。我悄悄地去握她的小手,感到她的小手柔若无骨,既滑又暖,我的心止不住地砰砰作跳。我给她夹菜,发现她不吃荤腥,这才知道她已经吃斋好几年了。我算了算她开始斋戒的日期,发现她是在我出痘的时候为我祈福才开始吃斋的。我感到心里暖暖的,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我的感动,就笑着对她说:“我现在玉树临风、安然无恙,淑姐能否从此开戒呢?”陈芸深情地看着我,含羞地点了点头。
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远逝的风景--读域外画家 内容简介 看过《古船》、《我跋涉的莽野》的人,会被张炜奇异的理想精神、成熟的批判力、高远的人生情怀深深震动。的确,张炜是我们这个时代为...
巴金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巴金,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代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有影响力的作家...
好吗好的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你想要的生活 大冰作品 本书特色 善良是一种天性,善意是一种选择。善意能消戾,善意能得缘,善意能带业往生,善意能回头...
《这么学习,GREAT!》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作者芭蕉(陈丽娴)有着近20年的培训从业经验。芭蕉老师长期专注于成人
《大学语文教育学》内容简介:大学语文教育系统是一个包含社会、人生、学科等许多要素在内的运动过程。本书把大学语文教育系统作为
外国长诗经典10篇 内容简介 像英国的大诗人华兹华斯,他的长的太长,《序曲》可以单独成书;短的太短,如著名的《丁登寺》和《永生的信息》,似乎和其他雄奇的著作相比...
秦牧散文: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成状景、或...
我的山乡情 本书特色 全书内容分为四辑,*辑插队生涯,第二辑村寨忆往,叙述了作者叶辛1969年3月31日离开上海到贵州省修文县久长人民公社砂锅寨插队落户开始,到...
另一种理想主义 本书特色 ◆史铁生是我们这个时代*有人格力量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而优美的哲思,对人生的温暖与热情,及对生活本身的热爱和尊重。◆史铁生夫...
凌叔华经典作品 内容简介 经典是时间淘洗后留存的精品,它们是人性的画像,是人性的注解。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生命册 本书特色 ★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李佩甫重磅作品。★与《羊的门》《城的灯》合称“平原三部曲”,反思当代人对土地的逃离与回归。★文本之...
2014年度精选集-读者.乡土人文版 本书特色《读者·乡土人文版》2014年度精选集,带你进入魂牵梦绕的故乡,既有游子恋家的不舍与思念,又有对家乡美食的细腻描写...
干校六记 本书特色 《干校六记(精)》编著者杨绛。《干校六记(精)》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高峰和典范。书中记述了1970~1972年间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
无止境-扎加耶夫斯基诗选 本书特色亚当·扎加耶夫斯基,波兰极具国际影响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1960年代成名,是新浪潮派诗歌的代表人物。2004年获诺斯达特文...
在鲸腹中 本书特色 1.奥威尔不但是知名的反极权小说作者,还是知名的英语文体家、一流的散文家以及头脑清醒且目光犀利的文学评论家。2.奥威尔关于托尔斯泰、莎士比亚...
唐宋八大家文选 本书特色 唐宋八大家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而这本八大家散文选本主要选录的是唐宋八大家文中一些富有思想教...
林清玄七书 内容简介 林清玄的散文,因文笔清丽、情感醇厚,本本畅销,屡获台.湾各项文学大奖。本系列精选林清玄代表散文,以作者自身的体验和思考为依托,展开对当下社...
郁达夫的杭州 本书特色 里外湖的荷花,已经到了凋落的初期,堤边的杨柳,影子也淡起来了。几只残蝉,刚在告人以秋至的七月里的一个下午,我又带了行李,到了杭州。郁达夫...
芭蕉飕飕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辞去力帆董事长职务后的随笔结集,通过八十余年的人生阅历,追忆曾经的往事,回忆老重庆的旧人轶事,也有对艺术的直接感悟。文笔雅洁,自成...
《境外税收指南》内容简介:全球化时代,国内高净值人士对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境外投资和理财成为重要选择。本书针对作者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