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朝乾嘉之际一无名文人沈复的作品。全书六记,分别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后两记早已亡佚,后来有人在苏州冷摊上发现其全本,然而后两记经考证却系后人伪作。虽然如此,其中仍不乏精彩的描画与体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闺房记乐》描写了作者与爱妻陈芸之间的缠绵缱绻,《闲情记趣》记载了作者生活中的爱好雅趣,《坎坷记愁》则描写了作者与陈芸悲凄曲折的人生经历,《浪游记快》描写了作者游赏名山大川的豪兴与雅意,《中山记历》描画了琉球的风土人情,《养生记道》记述了作者的养生感悟。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语言不加雕饰、质朴清新,颇得自然之趣。白话拓展了文言的意境,却又不失原文的优雅别致。综言之,此书的可读性、文学性都堪称上流,值得读者闲暇之时细细咀嚼,慢慢品味。
“五四”时期*受欢迎的小品美文,缠绵缱绻的婚恋故事林语堂、俞平伯倾情推荐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可爱的女人--林语堂文章之妙出诸天然,现于人心,及心心相印,其流传邃远--俞平伯1.本书小品文中经典之作,在“五四”时期非常受欢迎,备受林语堂、俞平伯的推崇。2.本版2016年版的修订版,内文做了较大的润色,语言更加简练优美,文字校对更为精细,读来很有愉悦感。3.封面设计素雅恬淡,与内文相得益彰,让人爱不释手。4.物美价廉,值得珍藏。
译文 卷一·闺房记乐 我生于清朝乾隆癸未年(1763年)十一月二十二。当时正值太平盛世,我家为书香门第,衣食丰饶,备受尊敬。一家人居住于苏州沧浪亭附近,环境幽雅,日子过得美满富足。生活条件如此优越,上天对我算是好到了极点啊。苏轼曾说过:“事如春梦了无痕。”我若是不把这些丰富的生活经历记录下来,真是辜负上天对我的一番厚恩。 考虑到《诗经》把《关雎》作为首篇,我也把夫妻深情放在本书首卷,其他的内容次第叙述。但我很惭愧,小时候书没读好,才疏学浅,只能记一些流水账而已。如果读者一定要求这本书写得文采斐然、法度严谨,那就是要求沾满污垢的镜子放射明亮的光芒,力不能及。 我幼年时就和金沙一个姓于的女孩订亲,但不幸的是,这女孩在八岁时就夭折了。后来我便娶了一个姓陈的姑娘,叫作陈芸,字淑珍,是我舅舅陈心余先生的女儿。 陈芸天资聪颖,刚会说话的时候,舅舅给她念了一遍《琵琶行》,她立刻就能够背诵。然而,她是个苦命的姑娘,四岁时父亲去世,与母亲和幼小的弟弟相依为命。陈芸的母亲姓金,弟弟叫克昌。由于舅舅去世得早,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陈芸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针线活做得很精湛,一家三口全靠她的一双手供养。克昌入私塾后,学费、食宿都由她一手负担,从没让弟弟窘迫过。陈芸好学,**,她偶然在书簏中发现一篇《琵琶行》,就对照记忆把诗中的字逐个认会。刺绣的间隙,她渐渐地熟习了吟诗作对,曾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佳句。 那一年,我十三岁,跟随母亲回娘家。我和陈芸两小无猜,有幸看到她写的诗句。我当时一看她的诗句,顿时为她的才华所倾倒。但我担心天妒英才,怕她以后没有好的福气。我内心始终不能释怀,就对母亲说:“母亲如果为孩儿娶妻,儿非淑姐不娶!”母亲也喜欢陈芸温柔可人,就答应了,脱掉自己的金戒指,戴到陈芸的手上,我和陈芸正式订婚了。那一年是乾隆乙未年(1775年)七月十六日。 当年冬天,陈芸堂姐出嫁,我和母亲前往祝贺。陈芸比我大十个月,我们从小就以姐弟相称。虽然我们已经订婚了,我仍然称她为“淑姐”。 新娘出嫁,女客们也都穿得光鲜照人,只有陈芸素面朝天。与平时相比,也只是多穿了一双新鞋而已。我看她的新鞋子绣得**精致,就问她是从哪里买来的,陈芸说是她自己做的。我这才知道她不仅诗文写得好,女红也是十分精湛。 陈芸身材秀美,肩膀削滑圆润,脖子洁白细长;虽然清瘦,但并不显得嶙峋突兀,虽瘦而秀;眉毛弯弯,眼睛水汪,看人的时候很有神采。只是稍稍有点小龅牙,这不是好的命相。但她有一种缠绵的魅力,让人**眷恋。 我索要她的诗稿欣赏,发现其中有很多不完整的,有的仅有一联,有的只有三四句,大多不完整。我很不解,就问她为什么不写完整,她浅浅一笑说:“我天资愚笨,又没有老师指点,因此难得圆满。希望能有一个心意相通、学识渊博的人来做老师,指导我把诗写成!”我调侃地在她的诗稿上写上“锦囊佳句”的四字题签。现在想来,这四个字就是她寿命不长的先兆啊(“锦囊佳句”的典故出自李贺,李贺很有才但很短命)。 当天夜晚,我们送到城外,回来的时候,已是半夜。我肚子很饿,就四处找东西吃。老妈子给我找来一些枣脯,我嫌它太甜。正为肚子饿得难受而苦恼,忽然感到有人在暗暗牵我的衣袖。我回头,是陈芸,便会意,就跟着她到了她的房间。 到了陈芸的闺房,才发现她已经为我准备好了热粥小菜,内心顿时**温暖。我正举起筷子,准备狼吞虎咽的时候,忽然听见陈芸的堂兄玉衡大喊:“淑妹快出来!”陈芸怕玉衡发现我,就急急地关上门,对玉衡说:“我已经很疲倦了,正要睡下呢。”玉衡感到有些奇怪,就从门缝里侧着身子挤了进来——见我正在享用小粥小菜,就斜起眼睛笑着对陈芸说:“刚才我让妹妹给我一碗粥喝,你说没有了。原来都藏起来,专门为你的夫君留着啊!”陈芸羞得跑开了,其他人也都跟着起哄。我感到**难堪,生气地带着老仆人回家了。 自从吃粥被人嘲笑后,陈芸就一直对我避而不见。我知道她是怕给人落下笑柄。 乾隆庚子年(1780年)正月二十二日夜,我和陈芸拜堂成亲。看到她的身材依然像过去一样娇小清瘦,我不禁心生怜爱。揭开盖头,她满脸娇羞。我爱怜地看着她,她也深情而略带羞涩地看着我,相视而笑。喝完交杯酒,我们一起坐在桌旁吃晚饭。我悄悄地去握她的小手,感到她的小手柔若无骨,既滑又暖,我的心止不住地砰砰作跳。我给她夹菜,发现她不吃荤腥,这才知道她已经吃斋好几年了。我算了算她开始斋戒的日期,发现她是在我出痘的时候为我祈福才开始吃斋的。我感到心里暖暖的,不知道怎样去表达我的感动,就笑着对她说:“我现在玉树临风、安然无恙,淑姐能否从此开戒呢?”陈芸深情地看着我,含羞地点了点头。
沈复(1763—1825),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工诗画、散文,他出身于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与妻子陈芸志趣投合,情感深厚,愿意过一种布衣素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妻死后,他去四川充幕僚。此后情况不明。
唐诗选本提要 本书特色 本书对唐至清唐诗选本,每种从著者、版本、选等方面一作了介绍,是唐诗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工具书。我国代的唐诗选本,除了明胡应麟的诗薮》中略...
登科记考补正 本书特色 《登科记考》三十卷,清代著名学者徐松所撰。自清道光十八年(1838)成书以来,一直是研究唐、五代人物、史事、科举、文学等方面的重要著作。...
《永州旧事》内容简介:本书是李茵老人晚年的作品。她把汉语和永州口语、方言、俗语完美结合,揉进《永州旧事》,以老人讲故事的口
心灵的密码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台湾女诗人张香华女士等人主编、翻译的诗集,共收录了日本五十四位诗人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人多为日本上世纪二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出生的,有着第...
马尔克斯-我不是来演讲的 本书特色 ★《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新作品★全球首个外语版本★听马尔克斯谈他自己,谈《百年孤独》,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读...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D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选择**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属于现代派文学范围内有国际影响的十大重要流派的代表作品。本卷书包括虽不属于...
《从零开始做新餐饮》内容简介:如何打造“需求+痛点+创新”三位一体的餐饮爆品? 如何利用用户体验提升品牌口碑,引爆影响力? 如
一力文库012:爱默生随笔(中英文全2册) 本书特色 《爱默生随笔》作者爱默生,林肯总统曾称爱默生为美国精神的先知,美国的孔子。不了解爱默生,就不能了解十九世纪...
最好的女子 最美的情事-染花集 本书特色 继金牌畅销书《世间*美的情郎》之后,王臣*新力作。首部经典情诗传记文学作品,重现绝艳女子绚丽一生。《世间*美的情郎》姊...
文章正宗 本书特色 新文化运动以后,散文随笔成为现代文学百花园中广受关注的佼佼者。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
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礼盒装)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读者重温人与天地万物感应共鸣的古典时光,解读中国人千百年来证实的存在与时间!画家老树倾力绘制2...
天堂的信-中国当代优秀轻文学作品选集-8 本书特色 当代奇书、三年获三奖十年数百万。曾获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2003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
左文襄公文集/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本书特色 清左宗棠著,杨书霖编。据清光绪十八年(1892)刊本影印,包含文集五卷、诗集一卷、联语一卷、说贴一卷,卷末有杨书霖《跋...
Bridgingtheindustrydividebetweenthetechnicalexpertiseofengineersandtheaimsofmark...
神秘的海-中国当代优秀轻文学作品选集 本书特色 当代奇书三年获三奖十年数百万曾获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2003年)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2004年)香港“...
竖读 本书特色 《竖读》是冯骥才先生的一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自1980年起三十多年来的佳作,多是有关他对书、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乃世界文化生发的情愫。但书与人难分...
该书讲述的是主人公方言及其伙伴高洋、高晋兄弟,以及许逊、卓越、汪若海、冯裤子等一批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生长在北京某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所共同经历的特殊年代的青...
民国的身影 本书特色 《民国的身影:重寻遗落的文人往事》在田野的调查与文献的追索之中,试图去逼近传主的内心深处,是我这二三十年来一直努力的目标。借着传主的作品、...
性本爱丘山-田园·山水 本书特色 萃取千年诗词英华,展示人生诗意主题。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性本爱丘山-田园·山水 内容简介 田园与山水,不仅供给了人们的衣食...
诗词曲精选系列:古诗一百首 本书特色 我国古代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形式较为自由的古体诗和讲究格律规整的近体诗这样两个阶段。本书即由著名学者王运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