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面临新的历史性难题,当代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想到毛泽东并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20世纪40年代,周恩来同志曾向全党发出“学习毛泽东”的号召,他说:“毛主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出来成为群众的力量,所以中国革命得到如此伟大的胜利。到今天,不仅中国共产党尊敬他,凡是得到革命胜利果实的人民,一定都会逐渐心悦诚服地信服他。”事实上,即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学习毛泽东,重温和掌握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提高国家战略能力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仍是摆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读毛主席的书开始起步人生的。读小学时,社会上就“乱”了起来。学校基本没课上,图书馆多贴上封条。除了背诵毛主席语录和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外,学校基本就没了其他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毛主席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老师。毛主席的书,我读得早,记得也熟。 入中学后,学校已复了课,图书馆也解禁,但毛主席对教育的影响还是**位的。这时毛主席鼓励大家“认真看书学习”,学历史、学哲学、学马列主义。当时我“响应号召”按当时流传的毛主席为青年人开的书目,读起书来。先读马列的书,转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范老的文章绝无八股气,极通俗,我从此受益于他的文风──当然,这也是毛主席在延安倡导的那种文风。那时学校课堂上考勤不严格,更没考大学这回事,我因此有幸脱了如今学生那么大的负担和压力。大量的阅读时间允许我有计划地读了几年书。由此我便结了书缘。今忆起,觉得当时对我影响*大*深刻,同时也让我*受益的就是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书使我在人生的启蒙阶段生发了理想和做人的主义;有了理想和主义──尽管当时还很朦胧,就有了做人的根底和方向。我当教师的时候,学生常请我向他们推荐好书,每逢此,我都告诉他们:毛主席的书会使每个中国青年终身受益。 中学毕业,面临人生的选择。我听毛主席的话到农村插队锻炼。乡下生活苦,但至今都觉得它是我一生收获*丰的年份。初到农村,我抱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用仅有的一点积蓄为农民搞科学试验、办夜校,其间有成有败,有快乐也有痛苦。与农民的交往使我知道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了知识人还应向人民学习。四年的苦辣酸甜,特别是其中那迎着刺骨寒风,披星戴月与千百万农民会战黄河大坝的经历,使我知道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知道了农村与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了解了中国。现在看来,我们那一代人的下乡经历是今天有些青年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出其珍贵的无形财富。正是这一时期的坎坷,使我能够对后来的读书和工作,乃至爱情婚姻中出现的挫折泰然处之;正是这一时期农村生活的天然陶铸,使我养就了朴素的品质,朴素让我的人生过得很充实;*后,还是这四年农村的磨砺,使我了解了国情,这种只有从生活,特别是基层生活学到的知识才使我得以在后来的社会动荡中保持冷静,冷静又使我在无常的生活变化中得以为人无愧,为己无悔,始终保持着做人的本分。我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的,当时毛主席刚去世不久。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对毛泽东同志的认识也从感性升华为理性,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从一般的认识论层面深入到更具实践性质的战略层面。这本小册子可以说是这些年我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完成的学生作业。作业是否及格,这得由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来检验,但这篇作业能够完成,首功当归于中学时每天课前那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和中学毕业后那几年的下乡经历:前者使我一步到位地接受到了真理性知识——这让我在少年阶段的知识选择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后者使我学到的知识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受到实践的检验。有了基层生活经验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做基础,我就有了具有扬弃本质的学习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和真正的学习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能够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未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并由此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我生逢其时,有幸经历了毛泽东时代。今忆毛主席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回味毛主席的书带给我的有益于我整个人生的教育,总觉得对毛主席有不尽的谢意和怀念。这是一篇于20世纪90年代初写的怀念毛主席的文章,二十多年过去了,文中所思所想,依然如故。今略加改动,代为序 张文木 2016年5月
张文木 ,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年度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首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再版)、《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首版、2011年第二版;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首版、2014年第二版)、《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首版、2010年第二版、2014年第三版),《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首版、2013年第二版)、《中国地缘政治论》(海洋出版社2015年版)、《印度与印度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当你被看见》内容简介:本书为国内资深心理咨询师胡素卿的作品。在这本书中,胡素卿结合自己的接访实践,讲述了9个身处不同人生困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为帮助国内外读者学习研究习近平关于扶贫的重要论述和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史和...
《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内容简介:关于本书《选择:中国与全球治理》是一部深入分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战略格局和国
四平大血战-国共生死大决战 本书特色 战事硝烟,一部国共存亡争锋的通史,文韬,武略,一幅斗勇谋智决胜的写照;生命,精神,一座满载将士功勋的丰碑;名将,决策,一曲...
《日子不慌不忙,我们来日方长》内容简介:岁月不声不响,你且不慌不忙。在凡俗的烟火里,愿以素心,悦来日方长;愿晨昏相依,四季
先秦政治思想史 本书特色本书原为1922年梁启超先后在北京政法于门学校和东南大学讲课的内容,经整理出版。这部著作是梁启超研究先秦思想史的代表作,亦体现了梁启超晚...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 兵器 内容简介 《国防科技名词大典》是我国**部集国防科技工业各领域专业名词术语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工具书,包括综合、核能、航天、航空、船舶、兵器...
日本战后保守政治体制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战后日本的“保守政治体制”,通过对战后日本保守政治发展历程的考察来探讨日本政治体制的保守性、运作机理及其变化...
《春秋战国与百家争鸣》内容简介:本书是两位在先秦思想史领域深耕多年的编辑型学者的力作。在书中,作者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春秋
周恩来的革命春秋 本书特色 《“邃密群科济世穷”——赴日本留学生涯》、《“思想是颤动于狱中”——在五四运动中》、《“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旅欧鲂工俭学时咖...
变革中的国际体系与中国责任 本书特色 梁守德和陈岳等主编的《变革中的国际体系与中国责任》是2010年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第八届年会召开时与会专家学者所...
中国乡约制度 本书特色本书是研究乡村组织和自治习俗的代表性著作,作者从北宋吕氏乡约开始,详细分析了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杨开道先生撰写此书之际,正...
从政遗规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从政经典选读》丛书将中国历代优秀“官箴”之作集于一览,旨在为读者提供修身立世的“他山之石”。中国古代圣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大暗杀 本书特色暗杀!一个神秘又有些恐怖的词汇,“暗杀”往往能牵出一个个有争议的话题。想知道林肯、肯尼迪、列宁、甘地等人的死亡真相吗?请关注哈尔滨出版社的力作:...
刘少奇选集 内容简介 编辑出版《刘少奇选集》,是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和研究党所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学习和研究刘少奇...
超限战 本书特色 《超限战》是前沿军事理论家、著名军事评论家乔良少将和王湘穗教授合著的力作,该书由于准确预测了“9•11&rdqu...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中的西藏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以美国《国会记录》等原始档案文献为依据,通过细致梳理国会“涉藏立法”和其他干涉活动,试图对1987-2009年美国...
历史与人像:历史与人像 教育与脸谱 为中国思想趋向求答案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
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涵盖中国革命再思考;政治经济变迁;名村今昔;乡土艺术文化;社会、文化重组;乡研新锐。中国乡村研究:第七辑 目录 中国...
封建-华夏治理秩序史-第二卷(全二册) 本书特色 秦晖: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姚中秋先生学史出身,入世弘道,则于经济政治无不博览,厚积而发,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