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面临新的历史性难题,当代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想到毛泽东并从毛泽东思想中汲取精神力量。20世纪40年代,周恩来同志曾向全党发出“学习毛泽东”的号召,他说:“毛主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具体化在中国土壤上,生长出来成为群众的力量,所以中国革命得到如此伟大的胜利。到今天,不仅中国共产党尊敬他,凡是得到革命胜利果实的人民,一定都会逐渐心悦诚服地信服他。”事实上,即使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学习毛泽东,重温和掌握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提高国家战略能力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仍是摆在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我们这一代人是从读毛主席的书开始起步人生的。读小学时,社会上就“乱”了起来。学校基本没课上,图书馆多贴上封条。除了背诵毛主席语录和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外,学校基本就没了其他教育。在这样的大背景中,毛主席就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启蒙老师。毛主席的书,我读得早,记得也熟。 入中学后,学校已复了课,图书馆也解禁,但毛主席对教育的影响还是**位的。这时毛主席鼓励大家“认真看书学习”,学历史、学哲学、学马列主义。当时我“响应号召”按当时流传的毛主席为青年人开的书目,读起书来。先读马列的书,转读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范老的文章绝无八股气,极通俗,我从此受益于他的文风──当然,这也是毛主席在延安倡导的那种文风。那时学校课堂上考勤不严格,更没考大学这回事,我因此有幸脱了如今学生那么大的负担和压力。大量的阅读时间允许我有计划地读了几年书。由此我便结了书缘。今忆起,觉得当时对我影响*大*深刻,同时也让我*受益的就是毛主席的书。毛主席的书使我在人生的启蒙阶段生发了理想和做人的主义;有了理想和主义──尽管当时还很朦胧,就有了做人的根底和方向。我当教师的时候,学生常请我向他们推荐好书,每逢此,我都告诉他们:毛主席的书会使每个中国青年终身受益。 中学毕业,面临人生的选择。我听毛主席的话到农村插队锻炼。乡下生活苦,但至今都觉得它是我一生收获*丰的年份。初到农村,我抱着“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愿,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用仅有的一点积蓄为农民搞科学试验、办夜校,其间有成有败,有快乐也有痛苦。与农民的交往使我知道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了知识人还应向人民学习。四年的苦辣酸甜,特别是其中那迎着刺骨寒风,披星戴月与千百万农民会战黄河大坝的经历,使我知道了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知道了农村与农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了解了中国。现在看来,我们那一代人的下乡经历是今天有些青年人无论如何也理解不出其珍贵的无形财富。正是这一时期的坎坷,使我能够对后来的读书和工作,乃至爱情婚姻中出现的挫折泰然处之;正是这一时期农村生活的天然陶铸,使我养就了朴素的品质,朴素让我的人生过得很充实;*后,还是这四年农村的磨砺,使我了解了国情,这种只有从生活,特别是基层生活学到的知识才使我得以在后来的社会动荡中保持冷静,冷静又使我在无常的生活变化中得以为人无愧,为己无悔,始终保持着做人的本分。我是考上大学离开农村的,当时毛主席刚去世不久。随着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我对毛泽东同志的认识也从感性升华为理性,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从一般的认识论层面深入到更具实践性质的战略层面。这本小册子可以说是这些年我学习毛泽东战略思想完成的学生作业。作业是否及格,这得由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来检验,但这篇作业能够完成,首功当归于中学时每天课前那雷打不动的“天天读”和中学毕业后那几年的下乡经历:前者使我一步到位地接受到了真理性知识——这让我在少年阶段的知识选择中少走了许多弯路,后者使我学到的知识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受到实践的检验。有了基层生活经验检验并被证明是正确的知识做基础,我就有了具有扬弃本质的学习能力。这是一种积极的和真正的学习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能够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未来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并由此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我生逢其时,有幸经历了毛泽东时代。今忆毛主席在世时的音容笑貌,回味毛主席的书带给我的有益于我整个人生的教育,总觉得对毛主席有不尽的谢意和怀念。这是一篇于20世纪90年代初写的怀念毛主席的文章,二十多年过去了,文中所思所想,依然如故。今略加改动,代为序 张文木 2016年5月
张文木 ,1957年生于陕西,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锻炼,自1979年起,相继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2001年年度国家公派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访问学者,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首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再版)、《印度国家发展潜力及其评估——与中国比较》(科技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全球视野中的中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首版、2011年第二版;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首版、2014年第二版)、《论中国海权》(海洋出版社2009年首版、2010年第二版、2014年第三版),《国家战略能力与大国博弈》(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首版、2013年第二版)、《中国地缘政治论》(海洋出版社2015年版)、《印度与印度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基督教佛教兴起对欧亚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外交与国际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吴建民近三年来重要的文章与演讲,内容分为:对国际形势的思考、对外交与中国发展的理解、对世博会的认识、时事杂评四部分。外交与国际...
中国政治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以十分简短的篇幅,提纲挈领地阐述自远古到五四运动间各种政治现象的演变。全书以历史年代为序分为五篇。中国政治史 目录 中国政治史目录修订...
共产党宣言 内容简介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撰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目录 编者引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
西方政治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古代希腊:城邦政治结构与公民文化、古代罗马:共和精神与法律传统、中世纪西欧:日尔曼自由传统与基督教二元主义三编。西方政...
中外战争传奇丛书 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最后较量 柏林战役 本书特色 商场如战场,重温中外战争传奇故事,将获得启示、灵感……中外战争传奇丛书 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最后较量...
陈玲玲,湖北荆门人,深圳大学政治学硕士。现为深圳大学新加坡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参与2005年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华人政治文化与政党政治”、中央组织...
武士政治 本书特色 在一个由不稳定国家、不确定未来组成的世界中,为了前方的道路,我们越来越迫切需要从过去获得武装自己的智慧。 作者罗伯特 d 卡普兰认为,这个世...
陌生的多样性歧异时代的宪政主义 内容简介 1994年,塔利教授应邀担任首届约翰·罗伯特·西利讲座的演讲人。西利讲座为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与出版社共同主办,邀请国际...
唐宋科举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唐宋科举制度研究》由陈秀宏著,该书将唐宋时期的科举制度与士阶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并力图从唐宋科举制度的嬗变与士阶层...
宪政与民主 本书特色 宪政民主是西方近代以来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对宪政民主制历史渊源、制度结构及其内在张力的探讨构成西方政治理论的核心与焦点。本辑论文收录了西...
国平论天下之伟大情怀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中国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对理论领域和实际工作中为关注的十五个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作了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定马...
越南密战-1950-1954中国援越战争纪实 本书特色“援越抗法”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大规模军事援外行动,由于行动绝密,不公开,不宣传,不报道,只有中国军事顾问团...
乔姆斯基文集-反思肯尼迪王朝——肯尼迪、越南战争和美国的政治文化 本书特色 就其思想的广博性、新颖性、震撼力和影响力而言,乔姆斯基可能是在世的*重要的知识分子。...
空天铸剑-人民空军腾飞和装备发展实录 本书特色 空军装备部编著的《空天铸剑》是以航空博物馆空军武器装备建设成就展为蓝本编撰而成。书中以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图...
重建中国社会-郑永年论中国 本书特色 目前我国进入了一个重建社会的战略机遇期。针对目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作者通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分析认为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
兵无常势-我读《孙子兵法》 目录 前言《孙子兵法》总论一、掌握一种认识论与方法论二、战争的空间形态三、战争的时间形态四、战争的层次五、《孙子兵法》的潜内容六、《...
本书是德国军火大王克虏伯家族的传记。克虏伯这个名字长期以来实质上是权力的同义词,时至今日,它仍然意味着冷酷无情、玩世不恭
国际政治科学:2010/3(总第23期) 本书特色 《国际政治科学(2010.3·总第23期)》:杨原 孙学峰 崛起国合法化策略与制衡规避包天民 孟子与世界秩序...
中央苏区妇女运动史 本书特色 本书考察了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赣南、闽西苏区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和阶级解放的革命洪流。本课...
当代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章在介绍国内外学者关于什么是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观点之后,进一步明确“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的基本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