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出版五年后,新华社记者王军再推出《采访本上的城市》;与《城记》一书着重于宏观层面的叙事不同,此次作者将笔力渗透到中观与微观层面,继续来反思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中国式的造城运动。
《采访本上的城市》这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对中国及欧美城市的调查成果,书中直面当今中国的城市问题,对宽马路、拆迁经济等问题做出系统而深入的解剖;同时直击当前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中的大事件、大热点,包括中央行政区外迁之争、国家大剧院、鸟巢体育场、cctv大楼、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争论。作者均对这些争论作了*手深入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安德鲁、贝聿铭、库哈斯、德梅隆、福斯特等中外建筑师,其中包括4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
全书仍采用了调查性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分为“非常城市”、“非常计划”、“非常规划”、“非常建筑”、“非常拆迁”、“老北京”、“老南京”七章。前五章在“不同往常”的基调上,完成对城市现象的全方位观察与反思,又在*后两章,以北京和南京作为具体案例解剖。其中,《城市规划的圈地玄机》获得温家宝总理批示,并在中国城市规划界引起轩然大波,作者对这场轩然大波又作了持续性调查,使得中国式规划的困境得以充分暴露。
《采访本上的城市》,取这样的书名,是因为它代表了作者王军的一种生存状态——拿着采访本到城市里去。就这样,作者在现实中寻找着历史的答案,手捧采访本,踏访一个又一个城市,写下一篇又一篇报道。在这些报道的基础上,作者完成了对中国城市化浪潮的调查性思考,以及对相关历史问题的回顾。
全书由一个个故事连缀而成,故事与故事之间,情节上的联系或有或无,思路连绵却也独立成章,在激流勇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这个空间的实体(街道、街区、居民等)的生死毁灭和悲痛哀伤,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采访本上的城市(增订版)》:“文革”期间,他的小院被挤入3户人家。这些年,他打官司,又赶上北京市腾退私房,终于请走了*后一户“房客”。他想把自己的家好好修修,到区里办手续,得到的答复是不让大修,因为这一片要整体改造。“不是不拆了吗?”王英宇很是不解。有间房塌了,几经争取,他费力把它盖起来。收回来的老宅如同他的心头肉,修修补补已花去两万元钱。如今赶上了解危排险,由北京市崇文区房屋土地经营管理中心贴出的公告称:“前门地区是北京市危旧房*集中的地区之一,经过上百年的风雨侵蚀,危险房屋数量逐年增加,市政设施极端落后,各种安全隐患普遍存在,虽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但是到了汛期和冬季防火季节,房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公告明示:“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崇文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北京市崇文区房屋土地经营管理中心决定对崇文区前门东片地区危险房屋实施解危排险。补偿标准参照《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7号)及相关文件中的规定执行。”“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用拆迂政策来解危排险?为什么把我们都发出去?”王英字嘟囔道。“《拆迁管理办法》就贴在墙上,明明写着‘鼓励居民结合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危旧房改造’,‘房屋拆迁可以实行货币补偿,也可以实行产权调换’。可我要求自己修缮不被允许,要求产权调换也不被允许。出路只有一条,拿钱走人,每平方米补偿8020元。可我们是穷人,城里的房子都涨到一万多块钱一平方米了,这让我们怎么办?”……
王军,新华社主任记者,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后在新华社北京分社从事经济报道工作。1993年开始对梁思成学术思想、北京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问题作系统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1955年:中国传统与现代主义的决裂》,参与《梁思成全集》年谱部分的编写,应邀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作学术演讲,参与策划梁思成建筑设计双年展、北京城记忆数字影像展。在完成本书写作的10年间,共采访当事人50余位,收集、查阅、整理大量第一手史料,实地考察京、津、冀、晋等地重要古建筑遗迹,跟踪北京城市发展动态,对建筑创作、房地产开发、城市发展模式、文物保护等专题作出深入调研。著有《城记》。
读库-1005 本书特色 《读库》是一本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
古代汉语(读本 . 纲要)(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编者多年来从事古汉语教学的一个总结。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实用。本书以一家之说贯穿全文,同时又把现在流行的...
长江文化议论集-长江文化研究文库(上.下) 内容简介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由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任总主编。《文库》分综论(季羡林主编)...
普遍唯理语法 本书特色 安托尼·阿尔诺编著的《普遍唯理语法》是一部经典性的西方传统语法学著作,它对语言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西方语言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
爱玲说 本书特色 《爱玲说》从张爱玲的小说、散文与中英互译、晚年的“落难”等方面一一论说“祖师奶奶”的性情与文学,文字清新可读。刘绍铭教授以后学身份与晚年的张爱...
织锦 本书特色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
客家山歌剧 本书特色 客家山歌剧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客家山歌及客家民俗、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以及广西贺州等广大客家地区...
藏书.记事.忆人-签名封专辑 本书特色 《藏书记事忆人(签名封专辑)》由熊光楷所著,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扩大视野,可以提高修养,可以提升境界。读书之后再藏书,...
五百年前是一家 百家姓 本书特色 中国人和中国人一见面,首先得问姓。贵姓?免贵姓李。你绝不可能说你无姓。每个人都有一个姓,姓在人的名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五百年...
魅力东北话 内容简介 东北话简洁、生动,诙谐、幽默,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这方黑土地养育的东北人豁达、豪放、直率和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同时东北话也借鉴了...
《跨文化交际文化过程论初探(英文版)》内容简介:In the field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IC),the long...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与节庆 目录 新疆少数民族服饰与节庆绚丽多彩的维吾尔族服饰华丽粗犷的哈萨克族服饰潇洒飘逸的蒙古族服饰英姿飒爽的塔吉克族服饰华贵艳丽的科尔克孜族服...
中国读本:经典版 本书特色 《中国读本》作者苏叔阳先生以其独立的创作视角、自在的创作激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的自然风貌、悠久历史、民族繁衍、文化形成、哲学起源、伦...
神木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陕北神木方言置于晋语的宏观格局中,静态描写、共时比较、历时溯源相结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神木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音篇描写、讨...
先秦六经与中国主体文化 本书特色 先秦“六经”的传承,有其道统的沿袭及师承的连贯性。溯其根源,应肇自文王及周公。拙作《论周文王的立国思想与西周礼乐制度——兼论文...
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 内容简介 逯耀东先生1932年生于江苏丰县,后随家迁往台湾。1953年考入台湾大学历史系,在劳榦先生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深度探索Vue.js:原理剖析与实战应用》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地介绍了Vue框架基础、框架应用、生态组成、项目实战、框架演进、Vue原
早期文明的史诗:中东神话 本书特色 关于美索不达米亚古代文明的各种传说与神话在沙漠底下埋藏了好几百年,等待着有朝一日考古学家来把它们揭示给现代世界。其中一个故事...
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谣与歌之间很难划定一个具体的界限,田涛所著的《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以歌谣为主体材料,以竹枝词、民歌、民间小曲、文人...
国学常识 本书特色 《国学常识/大师经典文丛》编著者曹伯韩。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