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后的秘境》是一部文化游记、历史游记。作者以十多年自驾游历四川的经历为线索,将四川境内的或隐秘的景点和与之相关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自然有机地融合起来,既是对四川各个景点的客观呈现,也是对蜀地历史文化较为深度的挖掘与展示,在历史视野的展现上具有一定的开阔性。《蜀地*后的秘境》语言流畅,较为成熟,所涉及的历史史实跨越上下数千年,较为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马恒健著的《蜀地*后的秘境/远方书系》带你走进天府,凭吊南宋王朝与蒙古贵族*后一场血战之地凌霄城,重走大相岭上完整地保存着的数十公里的南方丝绸之路,认识尔苏人传承的比甲骨文还古老的图画文字,缅怀有“血肉筑成的长路”之称、与滇缅公路齐名的抗战公路乐西路。
《蜀地*后的秘境》:伫立南来**雄关的南关门前,举目遥望黔滇方向,乌蒙群山如一堆堆土丘,又如波澜不惊的海洋,从细如银线的赤水河南岸绵延至天际,果然令人遐思无限、豪气顿生。1916年2月一个大雪漫天、寒风呼啸的日子。手执马鞭、身着戎装、征尘满面的蔡将军伫立关前,注目关前关后峡谷里奔涌的护国军**军二、三梯团的千军万马。此时此刻,他的耳畔,一定回荡着昆明誓师讨袁的震天呐喊;他的胸中,一定激扬着草海阅兵的浩荡雄风:他的眼前,一定是一幅浴血疆场、马革裹尸的悲壮画面;当然,在他的心底,也泛起缱绻缠绵的漪涟,那是红颜知己小凤仙与他一别永诀时,吟唱的“化作地下并头莲,再了前生愿……” 于是,那一副浩气长存的千古名联,便从蔡锷心中奔流而来。为了体验雪山关的险峻,我分别沿南北关门下的小道下行了数百米。北关门下的小道,坡度较缓,道面较宽,古盐道的石板也基本连贯,仔细寻觅,尚能发现经年累月马帮背夫留下的脚印和拐耙窝。南关门下的小道从陡坡上急转直下,且不足两尺宽,山风掠过,令人有站立不稳的感觉,道面被野草覆盖着,令人走得战战兢兢,若一脚踩虚,恐怕要直接滚人赤水河里。看来,历代文人墨客对这座雄关的咏叹,“当关据一夫,万马应裹足”所言不虚,“作西蜀千年屏障”也并非过度浪漫。观铭 下了雪山关,我来到了南距雪山关60余公里、北距泸州市区50余公里的纳溪护国镇。蔡锷亲率的护国军**军与袁军正面激战的主战场纳溪棉花坡,便距此不远。此次战役长达4个月,史称泸纳之战。泸纳之战,蔡锷在叙永忠烈宫内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并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916年3月15日,广西宣布反袁独立,其他各省也纷纷响应。蔡锷抓住这一时机,向袁军发动总反攻,连战皆捷,拿下纳溪、江安、南溪等地,占领了距泸州城仅10余里的南寿山。护国战争取得了巨大胜利。泸纳激战,震撼全国,各省相继宣布独立。6月6日,袁世凯在绝望中死去。6月7日,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护国战争遂基本结束。面对数量和装备占绝对优势的袁军,护国军能以弱胜强,这与蔡锷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密不可分。他的军事才干,在20世纪初就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时便显露出来。1904年10月,该校九期步兵科学生毕业,其中日本人300余名,中国留学生4名。获**名殊荣毕业的,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民国军事家蒋百里,他因此获天皇的赐刀。获第二名的便是蔡锷。同期毕业被蒋百里、蔡锷抛在后面的日本人,有后来成为日本陆军大将的荒木贞夫(甲级战犯)、真崎甚三郎,以及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等日本陆军的军官。泸纳之战中在蔡锷麾下任护国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队长的朱德,率领士兵浴血奋战了40多个日日夜夜。他采取“出奇制胜,猛攻急追,速战速决”的战术,打得袁军溃不成军,赢得了“英勇善战,忠贞不渝”的声誉。“良师益友,指路明灯”,这是当年因此一战成名的朱德对蔡锷的由衷赞誉。护国战争进入善后阶段后。蔡锷的喉症加剧,不能发音,只得以笔代口。他来到泸州大洲驿叙蓬溪(今护国镇)附近的永宁河舟中养病休息。永宁河穿护国镇而过,这条不太知名的川南小河不但比我想象的宽阔,且水质清澈、碧波荡漾,镇里的河段岸边巨石壁立,镇外的河段两岸是翠竹长廊,河心还镶嵌着翡翠般的小岛。这川南小镇的宁静与秀美,一定令这位从湘水麓山走来,在波诡云谲的变革之年几经沉浮,在铁血战场浴火重生的将军浮想联翩。令人感慨奋发的《护国岩铭》及序文由此而生:“护国之要,惟铁与血。精诚所至,金石为裂。嗟彼袁逆,炎隆耀赫。曾几何时,光沉响绝。天厌凶残,人诛秽德。叙泸之役,鬼泣神号。出奇制胜,土勇兵骁。鏖战匝月,逆锋大挠。河山永定,凯歌声高。勒铭危石,以励同袍。” 蔡锷挥毫题写的“护国岩”三字,镌刻在镇里临河一块高七八米的巨石之上,其撰写的《护国岩铭》及序文,由总参谋殷承瓛书,镌刻于“护国岩”三字下方。为方便游人瞻仰,当地政府在巨石下的河滩上,修建了一座有护栏的观景台。伫立台上仰望,“护国岩”三个殷红的颜体大字,如长风中漫卷的战旗,那突兀而立的巨石,犹如护国壮士血肉筑成的铁壁铜墙。余音 袁世凯死去后不到半年,蔡锷也因艰苦作战,久病不医,于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福冈长逝,年仅34岁。1917年4月12日,蔡锷魂归故里,国民政府在长沙岳麓山为他举行国葬,他因此成为民国历史上的国葬**人。北京举行公祭时,一位身着素服、臂戴青纱的年轻女子,在蔡公灵前深深地鞠躬,并送上一副挽联:“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堪忧患余生,萍水姻缘成一梦;几年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当在场的人们意识到了什么,欲争相从她口中打听点什么时,她却悄然消失了。……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简介:本书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
《避暑(短经典精选)》内容简介:在何塞·多诺索的这部短篇小说集《避暑》中,展现了他作为拉美文学爆炸主将的实力和特色。作品用
清明上河图:长篇历史小说:故宫珍藏版 本书特色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万众瞩目,享誉海内外。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对画面内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神奇的画卷...
《黄金链(中)》内容简介:本书是警匪刑侦题材代表网络作家常书欣继《余罪》后备受期待的经侦题材小说,讲述了就读警校侦查学专业
南北史通俗演义-中国历代通俗演义-(上.下) 本书特色 蔡东藩编著的《南北史通俗演义(上下)》为《中国历朝通俗演义》之一。西晋(265~316)公元256年,司...
还我风骚 本书特色 二十岁前我们叫女孩,五十岁后我们叫女性,从二十岁开始,勉勉强强拖到五十岁这段日子才叫女人!由王京编著的《还我风骚》以三个性情迎异的女...
《亲爱的陌生人》内容简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
博物志新译 本书特色 《博物志》十卷,西晋张华著,是一本地理博物体的志怪笔记小说。作者祝鸿杰译注有二十余万字的《博物志全译》,是国内**种精校详注《博物志》的全...
《逻辑哲学论》内容简介:本书是维特根斯坦的主要著作,也是逻辑实证主义的早期重要著作。在早期分析哲学运动中被奉为经典。作者从
画虫儿 本书特色 《画虫儿》是著名京味儿作家刘一达继《人虫儿》之后长篇力作。人物栩栩如生,语言风趣老到,京味儿实足,底蕴丰厚,堪称当代京味儿经典。作者用一个故事...
美男子与香烟 本书特色 要了解太宰治,这本是必读的“圣经”收录导演王家卫钟爱的《美男子与香烟》/进入日本高校教材名篇《富岳百景》/珍贵绝笔之作《Goodbye》...
修罗道 本书特色 步非烟全新武侠系列盛大开篇,传奇屠戮,不到*后,谁也参不透结局。修罗众生,有天之福,无天之德,执于杀戮,无尽轮回……修罗道 内容简介 在一个以...
《该死的会议》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重点分析如何开展高效会议的管理类图书。本书讲述了某公司会议改革的故事,情节生动,发人深省
(盒装)西游记(全4册) 内容简介 《西游记》的版本状况十分复杂,明刊本有万历二十年书商余象斗编刻的四十回本《西游记传》,余象斗的刻本已经失传,现存为清嘉道间的...
《七杀简史》内容简介:2015布克奖获奖作品。人也许不认识人,但灵魂认识灵魂。◆文学史上的新物种,雄踞世界文坛之巅! ◆英语文学
《沧桑》内容简介:本书皇皇70万字,故事从1914年秋季写起,止于2010年前后,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跨度内,展现了洪泽湖流域的沧桑巨
《狂人之屋》内容简介:哈顿庄园的索恩家族三代人深陷悲剧式的宿命。十九世纪末,哈维·索恩在书房里突发心脏病身亡。他生前性情孤
大明小婢-(全三册) 本书特色 她是谁?是朱门深宅中平凡呆憨的小婢女?是深夜提灯埋尸的义庄仆役?是青楼楚馆之中面带黑痣的鸨母?是秘会中杀人不眨眼的十二娘子?——...
《超频交易商》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作者谢云宁从事科幻写作以来的十一篇作品,题材广泛,包含了从宇宙探索到时空穿梭、从星际战争
胭脂(亦舒) 本书特色 寥寥数笔便勾勒一个故事,三两句话已是缠绵悱恻,令读者顿生无限遐思。她以极其平淡的语调传递至绝望的情绪,但绝望的尽头仍有星点光火,照亮灰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