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法書,歷代經典,沾溉我輩學書者;美文妙墨,書苑英華,綿延唯美中國風。
“中國書法經典”叢書初定出版40種。叢書特點有四:一、作品經典:所收作品皆爲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巨大的經典之作。二、版本精良:所收拓本拓制時間早而且拓制精,所選墨蹟來自各大博物館館藏之原作,這些版本題跋齊全,流傳有序,精美絕倫,具有極高的版本價值。三、釋文嚴謹:採用訓詁學的方法,按原作之字形以繁體字(或異體字)爲作品加注釋文,利於讀者在欣賞作品之餘提高文字學的修養。四、原色呈現:全部彩色印製,完美呈現原作的韻致。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十二公里處伊河兩岸龍門山與香山的崖壁之上,南北長達一公里,現存窟龕兩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餘品,被稱爲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
龍門石窟所在之處,古稱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之後,因伊闕正對皇宮正門,故而改稱龍門。四九四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開始於龍門開鑿石窟,刻制佛像,有些佛像還附有造像題記,記載出資造像者即供養人造像的動機和目的。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北宋諸朝,雕鑿不絕,爲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石刻書法藝術作品。龍門石窟的北魏造像題記,於有清一朝引起了包世臣、康有爲等書家、學者的極力推崇。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稱頌:『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康有爲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爲可宗。可宗爲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並說:『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構字亦緊密非常。』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南郊十二公里處伊河兩岸龍門山與香山的崖壁之上,南北長達一公里,現存窟龕兩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兩千八百餘品,被稱爲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龍門石窟所在之處,古稱伊闕。隋煬帝建都洛陽之後,因伊闕正對皇宮正門,故而改稱龍門。四九四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開始於龍門開鑿石窟,刻制佛像,有些佛像還附有造像題記,記載出資造像者即供養人造像的動機和目的。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北宋諸朝,雕鑿不絕,爲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石刻書法藝術作品。龍門石窟的北魏造像題記,於有清一朝引起了包世臣、康有爲等書家、學者的極力推崇。包世臣在《藝舟雙楫》中稱頌:『北朝人書,落筆峻而結體莊和,行墨澀而取勢排宕。』康有爲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古今之中,唯南碑與魏爲可宗。可宗爲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強,二曰氣象渾穆,三曰筆法跳越,四曰點畫峻厚,五曰意態奇逸,六曰精神飛動,七曰興趣酣足,八曰骨法洞達,九曰結構天成,十曰血肉豐美。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並說:『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拙厚中皆有異態,構字亦緊密非常。』龍門石窟的北魏造像題記,其著名者有所謂《龍門四品》 《龍門十品》《龍門二十品》之名。清代黃易*早在龍門石窟拓制了《始平公造像記》《孫秋生造像記》《楊大眼造像記》《魏靈藏造像記》四方造像題記,史稱《龍門四品》,被認爲是魏碑書法的代表作品。《始平公造像記》全稱《比丘慧成爲亡父始平公造像題記》,孟達撰文,朱義章楷書,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二年(四九八年)九月刻於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碑高八十九釐米,寬三十九釐米,十行,行二十字。文字用陽刻法,逐字界格,在造像題記中獨樹一幟,而且爲歷代石刻所僅見。楊守敬《平碑記》說:『《始平公》以寬博勝。』康有爲《廣藝舟雙楫》認爲:『遍臨諸品,終之《始平公》,極意峻宕,骨格成,形體定,得其勢雄力厚,一生無靡弱之病。』《孫秋生造像記》全稱《孫秋生劉起祖二百人等造像題記》,楷書,孟廣達文,蕭顯慶書,位於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南壁。此碑高一百三十釐米,寬四十九釐米,十三行,行三十九字。上段爲發願文,每行九字,太和七年(四八三年)鐫刻;中下段爲題名,每行三十字,景明三年(五〇二年)五月廿七日造訖。楊守敬《平碑記》認爲此造像記『以勁健勝』。 康有爲《廣藝舟雙楫》認爲:《龍門二十品》中,約而分之,亦有數體,《孫秋生》沈著勁重爲一體。《楊大眼造像記》全稱《楊大眼爲孝文皇帝造像題記》,位於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楷書,無撰書人姓名。高九十四點五釐米,寬四十一釐米,十一行,行二十三字。此題記未記載刻石年月,有學者從其所稱爲孝文皇帝造像考證,孝文帝崩於太和二十三年(四九九年),則此題記約刻於北魏景明、正始之際(五〇〇年至五〇八年之間)。康有爲《廣藝舟雙楫》將其列爲峻健、豐偉之宗,稱讚此碑『若少年偏將,氣雄力健』。《魏靈藏造像記》全稱《魏靈藏薛法紹造像題記》,位於洛陽龍門山古陽洞北壁。楷書,無撰書人姓名。高九十點五釐米,寬三十八釐米,十行,行二十三字。此題記未記載刻石年月,有學者認爲其與《楊大眼造像記》刻制時間大致相同。北魏造像使用別體字較多,此記別體字尤多。楊守敬《平碑記》中認爲此造像記『以靈和勝』。《龍門四品》上承漢隸,下啟唐楷,方勁雄奇,古樸醇雅,是北魏時期書法藝術的精華之作、魏碑書體的傑出代表。今將《龍門四品》世傳善本配合在一起影印出版,供廣大書法愛好者臨習鑑賞。二〇一六年二月八日信息
原作者为王羲之、王献之、智永、虞世南、文徵明、董其昌、王铎等著名书法家。主编靳永,古文字学(含书法)博士,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著有《书法研究的多重证据法》《艺术之旅》《老子解说》《孟子译注》《杨沂孙篆书在昔篇》等著作。
中国建筑艺术 内容简介 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城楼,或一角倾颓的奠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信的变迁。《中国建筑艺术》一书是《人文中国书系》之一本...
常用字字帖(五)(增补本) 内容简介 《常用字字帖》,系楷、隶、行、草、篆五体对照帖,并没有楷书繁体栏目,可作字帖临习,也可作工具书查检。本帖自一九七八年起陆续...
编剧的艺术 本书特色 ★ 享誉世界的名著,好莱坞编剧*早接触的剧作书★ 借助经典戏剧作品,直指前提、人物、冲突三要素★ 穿插“课堂问答”,在对话中解决常见创作问...
本书是作者即《行走于我》之后完成的另外一本书。本书着重建筑、城市以及个体生存更进一步的思考总结。本书在内容上分为三个部分
儿童创意油画棒 内容简介 《儿童创意油画棒》是继《儿童创意线描画》、《儿童创意彩笔画》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儿童画系列教程。为了让更多喜欢画画的孩子更直观地学好这本...
《性别之路》内容简介:本书研究当代澳大利亚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所创立的男性气质理论的学术内涵和实践应用,是一部以康奈尔的男
书法哲学-哲学视角下的中日书法思想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书法哲学:哲学视角下的中日书法思想演变研究》作者刘孟嘉首先查阅中日两国的有关艺术美术及书法方面的有关资料...
历代碑帖法书选唐灵飞经修订版 本书特色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的《唐灵飞经(修订 版)/历代碑帖法书选》章法为纵有行,横无列。由于 整篇字的大小、长短、参差错落,...
行书百联-中国楹联书法经典 内容简介 现在所能见到的*早的楹联书法作品,是明代中后期的作品。即使有一些明人的楹联作品,如沈周、文征明、祝允明的,往往是后人...
作者:ARCHIGRAM出版社:田園城市出版日:03/03/012002年英國RIBA皇家金質獎章得主:ARCHIGRAM,為六○年代的實驗性建築團體,醞
王瑞芸是过去30年中国的美术史论界一个令人尊敬的异类。为什么说她是异类?一是她差不多有二三十年都待在欧美现代艺术的前线。二是她占了一个制高点。这个点就是她对杜尚...
★古埃及国王的小墓室是怎么被发现的?★亚述人堪比恐怖组织?★中世纪的艺术为什么那么稚拙?★拉斐尔陷害米开朗基罗?★卡拉瓦乔的作品和电影院也有关系?★梵高、高更和...
《图解欧洲艺术史:17世纪》是一套引进自意大利专业艺术类出版社Electa的经典艺术史普及读物中的第四册。针对现代人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提炼词条、高度概括、拆分...
弁言我多年来除了写些学术论文和相关著作,有时也写一些散文、游记和随笔之类的文章。这类文章不是单纯记事,而往往是有些感想,
怀素大草千字文-历代书法名家千字文 内容简介 怀素(725—785)唐代僧人、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他性...
宋代花瓶-棔柿楼集 本书特色 《宋代花瓶》汇集了作者与宋代文人精致生活有关的文章11 篇,涉及宋代士大夫居室布置及书房的出现、文房清玩、古代文具、文人郊游所用行...
从诗礼簪缨、钟鸣鼎食的荣宁二府的府邸开始,一幅幅精细描绘的外观图、平面图、内部细节图,带我们的红楼梦中移步:黛玉的森森修
余叔岩传----京剧泰斗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剧是中国戏曲大家族中成就*高、*有代表性的剧种之一,它曾经风靡全国,征服了千千万万的观众。但它在艺术上的完整性、成熟...
客家人的桃花源--九十八幢客家围龙屋完美呈现。本书浓郁的乡土风味,首先体现在独具匠心的装帧设计上。中国地域辽阔,北方气候干
雁塔圣教序 本书特色 《雁塔圣教序》在运笔上则采用方圆兼施,逆起逆止;横画竖入,竖画横起,首尾之间皆有起伏顿挫,提按使转以及回锋出锋也都有了一定的规矩,为唐各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