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专门针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 从汉字的趣味、文体的趣味、文人的趣味、文章的趣味、读书的趣味及作文的趣味六个方面, 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述。
他问你识多少汉字?再讲汉字的趣味、汉字的建筑;他读着让人感动的、美丽的古典诗词;他谈自己*爱读的传记和使人落泪的文章;他告诉你写日记的重要意义和书信的温情;他笑谈那些文人的怪癖、文人的出身之类逸闻;他告诉你二十种有效学习的重要法则;他总结出十五种学生作文的困难,又讲到作文的要诀;这位民国教师对国文的讲解,是多么的兴高采烈、妙趣横生啊!你津津有味地听下来,会情不自禁地想:原来语文会这么有趣!
荐序
引武陵人入桃花源
姜建邦,上海缉槼中学国文教员。他的生平现在已难以考察,但缉槼中学却值得一提。
缉槼中学是今上海市市东中学的前身,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当时,上海企业家聂云台捐地捐资,在上海培开尔路荆州路角兴建学校,名为“聂中丞华童公学”。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其父聂缉槼曾任上海道台,后又历任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巡抚;其母曾纪芬为曾国藩的小女儿。1941年,为纪念其父,学校改名为缉槼中学。
无论眼界还是实力,有深厚官商背景的缉槼中学无疑是当时中学教育的佼佼者。它的*初几任校长皆延请外国人,后来又有学者黄仲苏、教育家顾惠人等担任校长。
李敖在1949年转学至此,念初中一年级。与北平的学校相比,缉槼中学显得精致而贵族化,学校的英文课内容也深,让李敖一时难以适应,不得不由北大毕业的父亲深夜帮他恶补。缉槼中学的教育水平,于此可见一斑。
然而经过抗战的磨难摧折,毕竟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倒退。至胜利之后,教员姜建邦便深感学生学习国文的兴趣不高、能力降低。因此将数年教育中积累的材料、感悟,整理成一本小书,以讲故事和杂谈的形式讲述文字、文体、文章、文人、读书、作文等语文知识,以“引起学生对国文的更大兴趣,和补充国文教师一些有趣的教材”。
因此,这本书大概可视作一本语文教学的辅助教材,然而其中谈论文字、文学时热情溢于笔端,信手拈来的典章故事则妙趣横生。
他谈中国文字的形象,则以建筑为比喻,“像一座小小的建筑物,有平衡,有对称,有和谐”。
谈书信文体,又不免因技术进步引起怀旧的惆怅,说“近代写信的方法,完全失去了书信的美。松墨变为钢笔,书写变为打字,这种机械的文明抹煞了古代的艺术文明。使我们的生活过于落寞寂寥”,并借日本大正时期评论家鹤见祐辅之语,主张“我们若是在繁忙的世代,偷半日清闲,写封笔端生风似的信札,也是一件畅怀的快事”。
谈罢宋词常宛转描摹的“愁”之情绪,忽然又跳出一章,写文人的故事,讲文人的怪癖,譬如薛道衡做文章,听室外有人便要发脾气;大仲马用蓝纸才写得出小说,用黄纸才写得出诗歌。又讲诗人的短命,讲文人趣味的变迁。
等到这些缤纷有趣的故事讲完,他开始用近半的篇幅讲如何写作,如何搜集材料,如何生发思想,如何把握灵感,如何自我修养。前后参照,大有引武陵人入桃花源的意味,教人“忘路之远近”。
书的体例格式似乎并不严谨,但是趣味纷呈,绝不辜负“国文趣味”的题目。对今天的教育来说,在引起学生对语文的趣味之外,书中又提供了前代总结的学习经验。仅就如何提高读书效率问题,就介绍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泼来雪(S.L.Pressey)、芝加哥大学教授康豪赛尔(Prof.Cornhaucer)的学习法。而对学习古文,又不厌其烦地列出了梁启超总结的三十本*低限度的书目,作为中学生的入门。书目包括四书、《诗经》、《楚辞》、《左传》、《资治通鉴》以及李白、杜甫、白居易诸位名家的诗文集。这个入门的标准,让今天许多大学生看了都要汗颜。
而就一般读者而言,《国文趣味》拿来闲读也很适宜。因为作者是一位老实而坦诚的读书人,可以在任何时刻与你促膝闲谈。在文字中,可以时时感觉到这位半个多世纪前的读书人,他热情又急切,恨不得将他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感受都捧出来,生恐怠慢了读者。他一会儿说李长吉骑驴寻诗,一会儿讲华兹华斯的纪念碑;一会儿谈文昌阁的对联“水月尽文章,会心时原不在远”,一会儿又说莫泊桑请人踢自己的笑话……他把文字和文学当作自己的宝藏,带着几分自得,向人指点其中是怎样的琳琅满目、佳趣迭出。面对这样的谈话,是足以让人舒适怡然的。
今人往往感叹民国时代教育的自由开放,人才辈出,誉为“民国范”;然而社会生活的苦难落后也是现实,连本书序言作者吴倬云也感叹“政治不安定,社会不宁静,金融动荡,货币贬值,交通阻滞,物价高涨,生活难苦,流离颠沛”。两者同存于一个时代,彼此不可相掩盖。其中有益的遗产,今天大可取而为我所用。
《国文趣味》在1947年由正中书局出版,1982年,以《国文的兴趣》为名,在台湾再版过。如今在大陆再版,对今天的学生而言,不仅毫不落后,还可见识60多年前国文教育的开放眼界;对一般读者,也不失为一部有趣有益的书。
苏枕书
于京都北白川畔
二〇一五年五月六日
*爱读的传记
英国从前有个事务大臣叫穆来卿。他住在达勃林的时候,有一天,文人赖雅尔和亚斯圭斯来访问他。他们在凤凰公园左近的官舍里直谈到深夜。忽然亚斯圭斯从嘴上取去雪茄烟,问道:“假如我们现在突然要被放逐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去,一个人只准带一部书,那么你带谁的书去呢?”
大家举出自己欢喜的作家来,但亚斯圭斯却说:“我要带着巴尔扎克的传记去!”
传记这样的讨人喜欢!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书,我也毫不犹疑的回答他说:“我*喜欢读有文学意味的传记。”
传记是有趣的读物。每个人总有些有趣的轶事趣闻,被人记在他的传记里。这些资料比笑话更可笑,比幽默更深邃。下面的事就是例子:
当达尔文在非洲搜集标本的时候,一天,在树林里突然看见一种奇异的甲虫,立刻弯身把它捉住。刚站起又看见一只,立刻又把它捉住,一手一只甲虫,很是得意。就在这时候,又有一只甲虫出现在眼前,达尔文那里肯放它逃走呢!就把手里的一只放进口里,伸手去捉这只新发现的小动物,谁知甲虫在口里放出一种酸素,达尔文感到疼痛,立刻将甲虫吐出,在怆惶之间,手里的一只也逃去了,不用说地上的一只也乘机而逃。结果三只甲虫,一只都没有得到,那时达尔文目呆口张,是如何的可笑!
土耳其的外交总长伊斯梅的耳朵有些聋,但并不是完全听不清楚。在**次大战的和会上,伊斯梅利用耳聋,为国家争得许多利益。原来,如果大家所讲的对土耳其有利,他都听见了,如果所讲的于土耳其无利,那么他过时都不承认,说他并未听见有过这样的讨论。这种外交的方法是怎样的幽默!
传记里充满了感动人、鼓励人的故事,使人读了受到极大的影响。
约翰•艾顿是美国第六任总统。一天,他的儿子从总统的写字台上拿了一张白纸,预备写信,艾顿看见了,对儿子说:“不要拿那张纸,把它放到原处,这是属于政府的。在写字台的左边抽屉里,我有自备的信笺。关于一切私事的信件,我总是用自备的信笺来写的。”
这是怎样伟大的人格!
林肯竞选做总统的时候,几个朋友从支加哥会议场上打电报给他,告诉他当选总统尚差两票,只要他在接任总统之后,给他俩在国会中占个位置,那么票数即可满额。林肯立刻回复道:“这不是交易,我决不许可!”
林肯的诚实无私,读之能不令人佩服吗!这一类的故事在每本传记里都有记载,这些简短的轶事,比公民的理论有力得多了。
有许多传记,读了可以加强我们奋斗的力量。诗人弥尔顿是瞎子,科学家爱迪生是聋子,文人爱莫生、迭更斯都是抱病工作……这些人的身体缺憾,并没有拦阻他们的工作。约翰•本仁(John Bunyan)在狱中写了著名的《天路历程》。列宁的**部著作也是在狱中写出的。司马迁的《史记》,是受了腐刑之后开始动笔的。恶劣的环境,不能拦阻他们工作,我们怎能受环境的拦阻呢?
良好的传记是青年人的良友。鹤见祐辅有这样的几句话:
人当青年,正是易受外物感应的时候,所以青年时代所受的影响能支配我人一生。得好影响的人们是福气,受恶影响的人们乃不幸。不论好恶,在我人一生中均难消灭。
这影响十、九从人而来。
良好的传记如鲜活的人间动我心胸。年青时阅读良好传记,接触先哲高贵的人格者,其立身处世,能受其感化无疑。
所以阅读传记,除了文字上、历史上、社会上的获得以外,至少还有以下的三种利益:
(一)从古人思想活动之中摄取人生的乐趣;
(二)学习成功人物应有的精神;
(三)刺激我们的向上心,并且给我们无限的慰藉。
我们都知道林肯青年时,借得一本《华盛顿传》,他细读这位开国元勋的事迹,真是针孔相投,从头至尾读了数遍,心里很受感动。这本传记就奠定了他后日立业的基础。
甘地读《穆勒传》,大受感动,得见拯救同胞的异像。
巴金*喜欢的一部书是一本传记——克鲁泡特金《我的自传》。他特地译出来做送给弟弟的礼物,并且对他弟弟说:“你要读它,你要熟读它,你要把它当作你的终身伴侣。”
*后,我们谈几句中国传记的话吧!
中国*早的传记,据梁任昉《文章缘起》里说,传记始于东方朔,作《非有先生传》。实际上这是一篇寓言。正式的传记是司马迁《史记》里的列传,每篇都写的活泼可爱。
中国的传记,有正传、别传之分。别传就是举一二事作为正传的补充,像轶事一类就是。此外又有自传,是自己写自己的事,像《五柳先生传》就是。下面是小说家老舍的自叙传,颇为有趣: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三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慈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千,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有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姜建邦,生平细节已颇难考。曾在上海缉槼中学(现上海市市东中学的前身)担任国文教员。这所学校由曾国藩的外孙、上海企业家聂云台捐地捐资兴建,无论眼界还是实力,有深厚官商背景的缉槼中学是当时中学的佼佼者。最初几任校长皆延请外国人,后来又有学者黄仲苏、教育家顾惠人等担任此职。著名作家李敖曾在该校学习。他针对当时一般中学生国文程度低落的状况,以其多年教学的经验,写成《国文趣味》一书,当时教育界人士以为该书“不但打破了青年学生视国文为畏途的难关,而且予国文教师以许多趣味的教材,为今日青年学生低落的国文学习现状开了一帖对症良方”。
隋唐卷-中国文化发展史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发展史》 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交互推进历程的通史,分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
章太炎讲国学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选晚近人文精粹,为领导踱索“价值”和“判断”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丛书。《章太炎...
一部阿拉伯文化史的光辉巨著,阿拉伯文化的知识宝库编辑推荐:艾哈迈德·爱敏是20世纪阿拉伯世界最负盛名的伊斯兰学者之一。毕生致力于阿拉伯历史的研究,其中八册本《阿...
大家文丛-探索人的生命世界 内容简介 跨文化研究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大师乐黛云人生感悟精粹,沟通中外,融汇东西,回味坎坷而充满诗意的生命旅程,诠释浪漫人生的文化内...
《师集贤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5辑之一,记叙了烈士师集贤革命奋斗的一生。师集贤是陕西合阳人,1899年出生,192
《陶瓷:粘连文明的泥土》内容简介:人们掌握了生火的技能之后,偶然间发现在优质黏土上烧火,黏土会变得坚硬,这就是陶瓷的起源。
風靡全美!史上*辣的全食物救命飲食法,*具成效的瘦身、抗老、防癌祕訣一舉公開。不只逆轉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免疫系統低落……連粉刺、肥胖、橘皮組織、慢性疲勞、老...
禅和文化与文学 内容简介 《禅和文化与文学》主要内容包括:西方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东方文化主张人与大自然是朋友,“天人合一”...
文坛与文人 内容简介 《文坛与文人》系《百年潮》精品系列,收入我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学界专家学者以及原党和国家领导人、老一辈无产阶革命家关于文化领域亲历事件的回忆...
活着你就得有趣-李敖有趣 本书特色 年轻就要有情趣,情趣哪里来?李敖指给你。幽默源于智慧,源于见识,源于学识,源于童心,也源于大无畏的胸襟和精神。李敖言谈举止,...
唐代关中方言音系 内容简介 《唐代关中方言音系》在《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考》的基础上,分析唐代关中方言音系的相关资料,同时参考域外译音和其他材料,构拟出唐代关中方...
中俄人文合作历史与现实 本书特色 《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文库:中俄人文合作历史与现实》系统介绍和评述了中俄人文合作各领域的情况,涉猎的领域较广,涉及的范围比...
⊙全新完整版译文,台湾知名译者黄中宪(《项塔兰》《天国之秋》译者)翻译。⊙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力荐,全球销量超过两千万册的畅销书。⊙本书改变了公众...
夏商周文明研究 本书特色《夏商周文明研究》是《通向文明之路》的续编,是当代史学北斗李学勤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第二部文集。这本集子分成上下两编。上编是李先生20...
图解中国国俗:回归中国人的礼仪 本书特色 *好看的中国礼俗大全,全面展现传统民俗礼仪,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从此不求人。深入挖掘民俗礼仪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做一回传统...
旨酒羔羊:敦煌的饮食文化 本书特色 敦煌类图书的出版已形成了甘肃教育出版社的一大特色,此类图书的成功出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也从中摸索和积累了诸多编辑经验...
民间游戏与竞技-民俗文化 本书特色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
语言与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编者将自己所撰写的涉及语言和(或)翻译的部分论文收集到一起,以充分揭示翻译同语言之间的天然联系。这里的论文一共十九篇,分别为:“英汉广...
风吹樱花落尘泥-日本当代风俗志 本书特色 国人对日本的了解多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动漫、汽车、电子产品、料理……,屈指可数的也就是这几个方面。其实,在多数国人借助媒...
波西米亚巴黎:文化、政治和资产阶级生活的边界:1830-1930 本书特色 波希米亚,作为19世纪以来增生的现代文化语词,是某种独特、怪诞的艺术家生活方式的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