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西方二十年如一日地宣扬“中国威胁论”“围堵中国论”,甚至“分而治之论”,中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反应。事实上,民族主义是正宗的西方舶来品,是个人权利意识在民族国家层面的自然延伸。由民族主义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理念而缔造的民族国家,因其发展的不平衡性而成为国际冲突的主体。近代中国经过艰难探索,*终依靠民族主义的精神整合力量建立起统一、集权的现代民族国家,并实现了民族复兴。但同时也应注意,民族主义既具有积极的建设能量,也具有消极的破坏力量,不可忽视狭隘民族主义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需的国际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如何成为一种进步力量,而不是乌合之众的旗帜!1、 作者的学术权威性。作者是国际上中国问题领域的权威专家,新加坡政府首席智库,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多年来积累的观察经验和学术研究,令其观点言论句句直击国内问题痛点。2、 作者的政界影响力。作者是中国政界高层*看重的当代政治学者,长期给中央领导层和地方官员讲课,曾多次为国务院和地方高层开办中国社会发展问题讲座,其思想和观点是当今中国*有价值的政见之一。 3、 作者拥有的庞大读者群。从2004年起至今担任新加坡《联合早报》专栏作家,每周发表时评文章,国内大量媒体转载,是《参考消息》转载率*高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具有十分庞大和稳定的读者群。4、 本书主体文章于1998年完成,*初由香港三联出版,几经周折,终于能在内地问世。令人欣慰的是,近20年过去了,当年书中所讨论的问题似乎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有些当时所设想的场景现在似乎在一一发生……5、 本书主题的敏感性和尖锐性。具体观点如下。当下中国面临的现实是,一方面,西方国家二十年如一日地宣扬“中国威胁论”与“围堵中国论”;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世界的目光从来没有像当下这样注视中国:作为新崛起的霸权,中国会否以及如何挑战旧霸权,进而重塑世界权力格局?其中民族主义在中国崛起的道路上扮演了何种角色?作者指出,近代中国经历了从“文化帝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艰难阵痛,*终通过建立一个统一、集权的现代民族国家而实现了民族复兴。其中,从西方舶来的“民族主义”功不可没,成为整合、动员国内各阶层力量并*终实现国家主权的精神核心。然而,当中国成为新的霸权,国内民族主义的某些趋势引起西方的恐惧与亚洲邻居们的不安,给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及其所需的国际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中国必须谨慎引导国内民族主义趋势,利用民族主义的积极能量来继续建设民族国家,同时必须避免狭隘民族主义,*大程度降低其消极的破坏力量。作者观点摘录:现代民族国家是民族主义的产物,民族主义是现代国家的精神和心理基础。民族主义既是国家传统的延续,也是人民的国家认同感的象征。但在实际政治层面,民族主义既具有其积极的建设能量,也具有其消极的破坏力量。民族主义使得一个国家的政治具有了莫大的张力。但是,无限制的民族主义只能阻碍中国在世界政治上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成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现在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民族主义,而在于如何建立一种积极性和建设性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如果不能导向民族国家的建设,那么*终的结果往往是消极的,不仅对国际秩序而且对内政发展无益。中国的民族主义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国际环境的情绪性反应,那么不但起不到利用国际压力进行国内建设的作用,而且不利于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再次失去民族国家建设的机会。中国民族国家建设的目标无疑是在国际上争取民族国家主权的独立,在国内争取人民民主。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国家仍然需要扮演一个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没有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人民主权即使得以建立,也会是虚幻的。人民主权的建设只是为了使国家主权具有民主的基础郑永年这个名字,近年来频见于报端,多年来积累的观察经验和学术研究,令其观点言论句句能够直击国内问题痛点,也因此频频出出现在各类论坛和讲座。在IPP,随处可见的八个字“国际视野,中国情怀”也是对郑永年的*好注脚——南方都市报。
郑永年:
中国问题专家,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主编。曾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的资助。
近年来,先后出版专著20多部。其中英文著作7部、中文著作22部。
崛起的前夜-自满的年代-美国崛起三部曲1 本书特色 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应只是gdp的增长,20世纪初,美国陶醉于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下的大繁荣,没有解决日益扩大的社...
回忆民国党政府资源委员会 本书特色 资源委员会是原国民党政府属下的一个专门负责重工业建设的机构。它下辖121个总公司,近1000个生产单位,职工人数近30万。经...
孙宏云,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政治与法律学科史、近现代政治人物与政治思想史、近代中日关系史,著作有《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
风云变幻看北约 内容简介 北约是北大西洋条约(亦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于1949年4月4日在华盛顿签约而缔结的军事政治同盟组织。今...
《合作社商人法律制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基于商法视角,首次提出了合作社商人学说,并在结构上采取逻辑递进方式进行章节安排,具
历史的回音-一八O师实战录 本书特色诞生于抗日的烽火,三打运城,克临汾、攻晋中、战太原,秦岭夺险、川西剿匪,参加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冬季防御战役……这是一支战...
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全三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刘泽华先生三十多年来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文化的合集,共分三卷:**卷《先秦政治思想史》,第二卷《秦至近代政治思想...
二战苏联海军史 本书特色 与一般认识不一样,苏联海军在二战中的表现并不是一无是处,他们依然顽强地在水面、水下、空中和各个地点与敌军交战。“海军自始至终尽到了对祖...
墨索里尼被处决、希特勒自杀、柏林沦陷……本书讲述了二战尾声的五天所发生的故事。从1945年的4月28日到5月2日,随着盟军推进到德
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 本书特色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实质就是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中国社会的指导地位。当前中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出现...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辅导读本 本书特色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和系统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钱均鹏、徐荣梅主编的这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岩松看台湾 本书特色 历时10余天,酝酿近3年 大陆主流电视媒体首次入岛零距离报道 央视东森亲密合作 一段珍贵的新闻史实 央视“名嘴”白岩松专访十余位台湾知名人...
权力与选择-政治科学导论-(插图第13版) 本书特色 作为一本政治知识普及读物,本书*大的特点在于,从“权力”与“选择”两个角度来剖析解读政治,通过这条主线,将...
暗黑之门:历任首相主导下的英国情报史话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总达645页,内容丰富,情节精彩,涉及多位英国历史上的政坛名人以及多个事件★将...
读懂江泽民 内容简介 本书将以丰富的历史材料和生动的翔实例证,逐章介绍江泽民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做出的历史...
《闻香榭:沉香梦醒》内容简介:《闻香榭》系列第三部《沉香梦醒》,大唐盛世,神都洛阳有家专营上等胭脂水粉名唤“闻香榭”的神秘
以色列-中国驻中东大使话中东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向中国读者介绍以色列概况,让读者对以色列进行深入了解,增进中序以合作与交流。书中着重从概况、国内政情、经济与贸易...
中国现代人权论战-罗隆基人权理论构建 本书特色 在中国人权史上,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人权论战”是中国现代史**次严格意义...
《文苑杂谈》内容简介:本书确立十四个专题,详细论述古典诗文写作中有关文体、文风、语言运用、艺术技巧等内容,明晰概念,举出例
学术与政治 本书特色 《学术与政治》是马克斯韦伯在1917-1919年间为德国的一个学生学术社团所做的两次演讲。这两次演讲的内容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菲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