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书之一,共60回。叙述了从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到忽必烈改称元朝,一直到元朝灭亡约160年的历史。重点记录了蒙古崛起、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灭金、忽必烈统一全国、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北伐等重大历史事件。
1916年至1926年十年间,蔡东藩写成“历朝通俗 演义”系列,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前221 年—1920年)。均由会文堂书局陆续印行。1935年, 会文堂书局加上许厪父所续《民国通俗演义》,全部 改印,总书名曰“古今通俗演义”。蔡氏史料上遵循 “以正史为经,务求确凿;以轶闻为纬,不尚虚诬” 的原则,反对“语出无稽,事多伪造”;体裁上突出 “义以载事,即以道情”的特点。“历朝通俗演义” 系列自写正文,用语雅洁,自评自注,理趣兼备,堪 称通俗史*经典。蔡东藩*作的这本《元史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 书之一,共60回。叙述了从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到 忽必烈改称元朝,一直到元朝灭亡约160年的历史。重点记录了蒙古崛起、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灭金、 忽必烈统一全国、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北伐等重大历 史事件。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名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宣统元年中省优贡生。1910年朝考以优入选,翌年春赴福建以知县候补。因不满官场恶习,月余托病回乡。从1915年开始创作《清史通俗演义》,至1926年《后汉通俗演义》出版,耗十年之功,写成了中国*完整的历史小说《历朝通俗演义》。被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本书是从民国史料生发出的短篇随笔集,内容涉及民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政界、学界、文坛无所不包;文章多短小精悍、笔法生动,可
《马克昌传》内容简介:马克昌是新中国刑法学的创立者和奠基人之一,参与对林彪、江青范凤鸣集团的世纪审判,深受法学界尊崇。他的
《开路先锋:张謇》内容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与考察江苏期间,两次提到民营企业家要有爱国情怀,要有责任担当,要服务
《中国史纲》内容简介:《中国史纲(套装全3册)》内容简介::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又中国史所包地域最广大,所含民族分子最
《潘道根日记》内容简介:本书日记跨度达三十多年,从道光到咸丰,是了解晚清上海地区社会的第一手资料。作者潘道根是清代昆山地区
实话实说红舞台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拉开大幕;五彩缤纷;辉煌“绝唱”;登台亮相;梦幻银幕;首席电影;“红灯”高照等。实话实说红舞台 目录 ...
中国近代史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的开端是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场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强迫中国面对外面的世界。此后,人们开始了一步步的探索,从奕、...
日本史记-四 本书特色 通用名《大日本史》。是1719世纪日本诸侯水户藩编纂的汉文纪传体日本史。从上古神话记述到南北朝终结,内含本纪七十三卷,列传一百七十卷。共...
Intheearlysixteenthcentury,themonkFilofeiproclaimedMoscowthe"ThirdRome."Bythe193...
柳诒徵国史要义 本书特色 柳诒徵编著的《柳诒徵国史要义》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史”或“史学通论”。透过史学要义的诠释,归宗于中国人本主义的弘扬,是为本书的主旨。此...
来自星星的古代人 本书特色《百家讲坛》*年轻的主讲人带你轻松看历史! 迄今为止,国内首部探索古代外星人的图书!来自星星的古代人 内容简介 迄今为止国内首部探索古...
《图图医漫:12堂极简健康课》内容简介:“图图医漫”系列是一套让你笑着读完,把严肃的医学知识变得非常好玩的的健康宝典。中国日
本书讲的就是从武则天去世到唐玄宗登基这八九年的历史。这是唐朝三百年历史的一段波谷,也是开元盛世到来前充满阴谋、鲜血与希望
伯克利专家讲民国往事 本书特色 中华民国,是一段充满诱惑和话题的历史。本书作者陈治平基于民国正史的基础上,客观地叙述了那段风云突变的历史,又在正史的基础上,加入...
《罗马人的故事8:危机与克服》内容简介:讲述了尼禄死后的故事,再也没有神君的血统可以继承庞大的罗马帝国。在纷乱的公元69年,军
钓鱼台备忘录-典藏版 本书特色 钓鱼台,这座昔日帝王的行宫,今日中国的**宾馆,虽是平常的园门,出入的却是各国政要,举世贵人,并不高大的围墙内,却纳进古今奇观、...
中国古代文化丛书国论集竹书纪年 本书特色 古本整理版本编著的《竹书纪年》原共13篇。内容为记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史事。原书周幽王以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
《出版新业态发展研究报告》内容简介:近年来,出版业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出版业从裂变相
《PHP从入门到精通(第5版)》内容简介:本书从初学者角度出发,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PHP进行网络开
《诚与真:陶渊明考论》内容简介:本书以“诚与真”为主要线索,就陶渊明的生平、作品、精神世界、文学风貌中“重要而又文献足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