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完全从文化的角度去写美食,而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做,怎么去吃,反而能从中解读出更多有内涵的东西。而且作者经历丰富,年轻时一直云游四方,在各个地区都有过生活体验,文字中有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只想一气呵成读完,犹如饮一杯烈酒,直通五脏六腑,颇让人爽快!
味道,是食物给与我们的味觉体验,而这种美妙的触感又能够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都说,食物是有治愈功能的。能时刻感受到各种味道交融在自己的感官中,想不高兴都难。而酸甜苦辣咸,是食物具有的所有味道。在享用这些美味时,更多地需要去解读背后的文化。食物的创造性和人类的创新性,不断刷新着食物的味道,也蕴含着各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解读这些味道,也正是解读这些文化。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更要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一个既有食感又有文感的作品。
好友要云的新书《寻味中国》出版,请我写序。我有些为难,书是写的是“吃”,我对吃没有研究。他说,你是几十年的老记者,走南闯北,吃遍全国,你写序最合适。我自知虽然几乎转遍了全国,对吃却历来不讲究,更不研究,为《寻味中国》写序,真感觉无从下笔。不过,从对要云的了解,对书稿的阅读,倒也有些感触值得一说。第一,很佩服要云的“吃”。作为一个记者,见过的世面不少,参加过各地不少饮宴,更品尝过各地不少小吃,但吃的时候并未在意,吃过也就吃过了,或者说是白吃了。而要云不同,他的吃不单是为了满足口舌之欲,而是在品尝美食的滋味。不是一吃了之,而是吃了就有记录。他的吃,是在吃文化。或者说,他不是一般的吃货、食客或什么美食家,他是在考察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我们一般人无法企及。试问世上能有几人把吃过的东西和吃的感受都记录在案,供别人参考?第二,很佩服要云的“细”。他的吃,能作为一个系列,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他每到一地,每吃一种东西,都能细细地观察,认真地记录,从食材、做法、风味,到自己的感受,都有详细的描述。这本书,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介绍各地的美食,更突出描绘了东西南北不同地域的饮食风格和风俗。我以为,这本书不是单纯的美食之作,是给各地旅游者们提供的饮食指南,可以称作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科普。第三,我佩服要云的“特”。一般介绍中国饮食,在结构上可能免不了这菜系那菜系,什么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还有湘菜、东北菜等等。要云先生不是从菜系入手,而是独辟蹊径,从菜品口味和自己的口感出发,把自己的书结构成了咸、酸、甜、辣、苦、香臭和硝糟醉霉7个篇章,从而对中国饮食作了更详尽的描述,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第四,很佩服要云的“爽”。要云不是文人,他是事务官,但他的文笔却高于一些文人,风格独到。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的文字以短句居多,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一如他的为人处事。由于书的内容新颖有趣,文字又富于节奏感,读起来就有“爽”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缺少图片。如果每种食品都有图片相配,一定会大大地增加人们按图索骥的愿望。我知道,要云每到一个地方,每吃一种东西,都会认真拍摄,积累了不少各地美食图片。这本书少了图片,据说是为了控制篇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对“吃”这个话题没有研究,说不了内行话,只能说几句外行话,权算作序吧。(王景和 新华社高级记者)
要云,资深行者、食客。生于河北张家口,幼年入籍广东潮州,中学时代在云南昆明度过。再求学于四川成都,毕业后分配至黑龙江哈尔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成都的学业实际上是虚度四年,工作后不能胜任,再到江苏南京重新就读。最终所学无所用,毕业后奉调北京工作,在北京生活三十五年。幼年开始频繁迁徙的惯性,一直延续至今。游走四方,寻味村野,探寻各地民俗历史,特别是食俗传承,成为一生爱好与追求。近二十年,遍游各省,深入乡镇村寨,求学民族地区,曾多次为寻觅各民族民系民俗食俗作主题旅游,多有心得。尤钟情于客家民系、明季后滇黔民系、清末之后北方民族民系和回族食俗的探索,写出游历品味心得二百多万字,已出版《食客笔记》《辣味江湖》等。
梁漱溟全集-第一卷 本书特色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
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 本书特色 张佳所著《新天下之化--明初礼俗改革研究/亚洲艺术宗教与历史研究丛书》从衣冠服饰、婚嫁丧祭,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细节,明初...
山川龙脉-中华龙脉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龙脉文化作为一种中国独特的文化其蜿蜒于中华大地,穿行于五千年的历史时空,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历经万载沧桑。宋乃秋编著的《山...
行为语言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行为语言学岁月珍藏、积淀丰厚的人类行为语言以及神秘莫测的动植物行为语言三大部分内容。具体讲述了语言渊源、人类行为语言的形成和发展等诸...
這裡所記載的,不是我的人生,而是收集了喜馬拉雅山的聖者們,以及我敬愛的師父,所賜給我的珍貴經歷。──斯瓦米‧拉瑪喜馬拉雅聖者們所傳播的愛,能讓全宇宙覺知到那個光...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本书特色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以时间为经,以中华各民族、地域为纬,分为中国神话、民间传说、少数民族神话与传说三篇,还选取了近百幅表现故事情...
国宝档案3-书法 碑刻 石刻 本书特色 中央电视台知名品牌栏目《国宝档案》:讲述国宝曲折动人的故事;揭示国宝鲜为人知的秘密;介绍国宝丰富玄妙的知识;展示国宝撼人...
古文字基础 本书特色 汉字是当今世上唯一仍被广泛使用的*古老的文字。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世界虽经沧海桑田、星移斗转的巨变,但汉字却仍因袭着古老的传统,光彩照人...
字误百解 本书特色 《字误百解》:咬文嚼字文库·慧眼书系给一双善于咬文嚼字的慧眼字误百解 内容简介 《咬文嚼字文库》是一套开放性的丛书。它以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运用...
(名家通识讲座)俄罗斯文化十五讲 本书特色 《俄罗斯文化十五讲》编辑推荐:俄罗斯文化是俄罗斯人民创造的一种文化历史类型,由俄罗斯民族意识的独特结构所决定,它是俄...
传统节日灯谜精选 内容简介 我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
一派胡言-阎连科海外演讲集 本书特色 中国*受争议的作家阎连科*新作品这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的肺腑之言这是一本赤裸裸披露中国人灵魂的真话集1.阎连科,中国当代创...
给理想一点时间3 内容简介 《给理想一点时间3》是凤凰网博报博文选集(第三集)。书中精选两岸三地、海内外多位博主的佳作,是凤凰网博报编辑部从近万篇推荐博文中精选...
格温•施特劳斯,作家,是九位姑娘之一的孙辈。创作过诗集与少儿读物,屡屡获奖。2005年以来,施特劳斯一直居住在法国南部。
形式意识的觉醒:五四白话文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以五四白话文为研究切入点,试图从语言领域的变革到文体形式的解放来追踪五四文学形式意识觉醒的历程,并对之作出历史的考...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本书特色 了解西方的传统,思考中国的问题。大家写给大家的西方思想史,了解普适价值的*佳读物。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内容简介 阿伦·布洛克所著的《西...
布尔乔亚:欲望与消费的古典记忆 内容简介 无论是从思想的解放,还是经济的繁荣来说,19世纪都可说是欧洲的黄金时代。在这辉煌百年中,它创造出人类社会文明不曾有过的...
《工业互联网安全》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架构,并从工业互联网的网络架构、数据异构等角度剖析了工业互联网面临的
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 本书特色 “求通”,是人的本能,也是历史的使命。人要生存,必然要“求通”,历史要前进,也必然要“求通”.发展是硬道理, “求通...
卡罗尔·R.恩贝尔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跟随约翰·怀廷和比阿特丽斯·怀廷学习人类学。她在肯尼亚卢奥人中开展性别研究,随后对婚姻、家庭、继嗣群体等进行跨文化研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