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完全从文化的角度去写美食,而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做,怎么去吃,反而能从中解读出更多有内涵的东西。而且作者经历丰富,年轻时一直云游四方,在各个地区都有过生活体验,文字中有着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感,只想一气呵成读完,犹如饮一杯烈酒,直通五脏六腑,颇让人爽快!
味道,是食物给与我们的味觉体验,而这种美妙的触感又能够带给我们心情的愉悦。都说,食物是有治愈功能的。能时刻感受到各种味道交融在自己的感官中,想不高兴都难。而酸甜苦辣咸,是食物具有的所有味道。在享用这些美味时,更多地需要去解读背后的文化。食物的创造性和人类的创新性,不断刷新着食物的味道,也蕴含着各个地方的文化底蕴,解读这些味道,也正是解读这些文化。不仅要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更要满足自己的精神追求,这是一个既有食感又有文感的作品。
好友要云的新书《寻味中国》出版,请我写序。我有些为难,书是写的是“吃”,我对吃没有研究。他说,你是几十年的老记者,走南闯北,吃遍全国,你写序最合适。我自知虽然几乎转遍了全国,对吃却历来不讲究,更不研究,为《寻味中国》写序,真感觉无从下笔。不过,从对要云的了解,对书稿的阅读,倒也有些感触值得一说。第一,很佩服要云的“吃”。作为一个记者,见过的世面不少,参加过各地不少饮宴,更品尝过各地不少小吃,但吃的时候并未在意,吃过也就吃过了,或者说是白吃了。而要云不同,他的吃不单是为了满足口舌之欲,而是在品尝美食的滋味。不是一吃了之,而是吃了就有记录。他的吃,是在吃文化。或者说,他不是一般的吃货、食客或什么美食家,他是在考察中国的饮食文化。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我们一般人无法企及。试问世上能有几人把吃过的东西和吃的感受都记录在案,供别人参考?第二,很佩服要云的“细”。他的吃,能作为一个系列,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他每到一地,每吃一种东西,都能细细地观察,认真地记录,从食材、做法、风味,到自己的感受,都有详细的描述。这本书,他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介绍各地的美食,更突出描绘了东西南北不同地域的饮食风格和风俗。我以为,这本书不是单纯的美食之作,是给各地旅游者们提供的饮食指南,可以称作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科普。第三,我佩服要云的“特”。一般介绍中国饮食,在结构上可能免不了这菜系那菜系,什么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还有湘菜、东北菜等等。要云先生不是从菜系入手,而是独辟蹊径,从菜品口味和自己的口感出发,把自己的书结构成了咸、酸、甜、辣、苦、香臭和硝糟醉霉7个篇章,从而对中国饮食作了更详尽的描述,也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第四,很佩服要云的“爽”。要云不是文人,他是事务官,但他的文笔却高于一些文人,风格独到。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他的文字以短句居多,干净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一如他的为人处事。由于书的内容新颖有趣,文字又富于节奏感,读起来就有“爽”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这本书缺少图片。如果每种食品都有图片相配,一定会大大地增加人们按图索骥的愿望。我知道,要云每到一个地方,每吃一种东西,都会认真拍摄,积累了不少各地美食图片。这本书少了图片,据说是为了控制篇幅,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为对“吃”这个话题没有研究,说不了内行话,只能说几句外行话,权算作序吧。(王景和 新华社高级记者)
要云,资深行者、食客。生于河北张家口,幼年入籍广东潮州,中学时代在云南昆明度过。再求学于四川成都,毕业后分配至黑龙江哈尔滨。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在成都的学业实际上是虚度四年,工作后不能胜任,再到江苏南京重新就读。最终所学无所用,毕业后奉调北京工作,在北京生活三十五年。幼年开始频繁迁徙的惯性,一直延续至今。游走四方,寻味村野,探寻各地民俗历史,特别是食俗传承,成为一生爱好与追求。近二十年,遍游各省,深入乡镇村寨,求学民族地区,曾多次为寻觅各民族民系民俗食俗作主题旅游,多有心得。尤钟情于客家民系、明季后滇黔民系、清末之后北方民族民系和回族食俗的探索,写出游历品味心得二百多万字,已出版《食客笔记》《辣味江湖》等。
中国伊朗编 本书特色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berthold laufer,1874—1934)所著《中国伊朗编》(sino-iranica)是他一生著作中较重要的...
泥土板筑的城堡:土围楼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
新编十二生肖春联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当代楹联艺术家和楹联爱好者的生肖春联,用全新的语言来反映新时代、新生活的新春联,与以往的生肖春联有着极大的不同,给人以耳目一...
鲁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山东社会科学院齐鲁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是一部关于山东古代文化研究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齐鲁先民与华夏文化、齐鲁文化的分野与鲁文化范畴、鲁...
书缘深深深几许-开卷书坊 本书特色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
形形色色中国人-全国各地人性格特点解读 本书特色 《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中国各地人性格解读》生动描写了全国各个省、市(区)人们的性格特点,深刻剖析了群体性格形成的...
徽州文化-安徽 本书特色 文化中国系列丛书12本,阅读行走的事业和深度,寻找人文的鲜活与感动,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大美。这是一套兼具文化深度和知识性的行旅图书,作者...
內容簡介:生活的影子,緩緩步行。★鎌倉海街的連俞涵,日常色彩的她,重返曾經羈絆的小城,將無數未竟之夢逐一開啟,海岸、商店街、神社、電車、大佛、小島…女作家的旅程...
你不可能用舊的自己,換一個新的未來當你表現得最像自己的時候,就是你最沒有創意的時候結合最新腦神經科學和古老靜坐智慧,打開潛意識與意識的大門,勇敢改寫大腦慣性迴路...
中国市花的故事 本书特色 《中国市花的故事》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中国市花的故事 内容简介 我国花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人们爱花的瑰丽多姿和它所蕴含...
佛教与素食 本书特色 一提起佛教,自然就联想到素食。对中国人而言,所谓的“出家人”就是“吃斋”的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除了济公等少数传说中的人物外,“酒肉和尚”...
調味順序,應該先加糖?還是先加鹽?菜炒得太鹹了,怎麼辦?留在鍋子上的魚腥味,要如何去除呢?受潮的茶葉,還有救嗎?葡萄上有一層白白的粉,會新鮮嗎?削芋頭時手會癢,...
《Python算法设计与分析》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算法初步、排序算法、查找、双指针问题、哈希算法、深度优先搜索算法、广度优先搜
《知道点中国名人》内容简介:谁是中国勤政而富有创造性的皇帝?李广“龙城飞将”的美誉因何而来?是谁几出奇兵凿空西域?哪些能工
原生艺术的故事 内容简介 艺术的另一端——揭开“原生艺术”的神秘面纱法国著名作家、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后人留下了79卷文学作品和4000多幅绘画作品,皮埃尔·若尔...
備受期待的Ruowen Huang靈性之書「對我來說,我相信唯一可以增進人們靈性的方法,就是踏實的生活。」──Ruowen Huang身為靈性教練、靈媒和兩個孩...
中华生活经典-新纂香谱 本书特色 《新纂香谱》,又称《陈氏香谱》,四卷,南宋陈敬撰,翔实记载了香品产地、宋代及以前社会用香概况、香药与熏香料配方、香料的收藏方法...
吐鲁番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吐鲁番学与中国政治史、经济史研究;吐鲁番学与中国法制史研究;吐鲁番学与中国宗教史研究;吐鲁番学与中国边疆文化史研究;吐鲁番学与...
中国古代风俗文化丛书-人神之间 内容简介 现实存在的“人”和虚无缥缈的“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就和神打...
解密失落的符号 本书特色 一部关于秘密团体、隐蔽符号和神秘主义的巨作!以百科全书式的风格助你了解欧美神秘主义中的特色元素秘密团体?神秘传统?神秘实践?深奥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