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极日记(跨越地球36638公里,深入“极地”125天,阿里,南极,北极,乞力马扎罗…地球*深不可测的四处迷人之境!著名学者葛剑雄四极探秘首次合集出版,超越旅行与冒险的质感行走,*直击人心的记录和追问,*令人向往的秘境情怀之旅,*值得珍藏品味的“极地日记”)地球之极,世界的尽头,一切的开始。赫尔曼·黑塞说:“在这世间有一种使我们一再惊奇和感到幸福的可能性,在*遥远、*陌生的地方发现一个故乡,并对那极隐秘和*难以接近的地方产生热爱。”沈从文说:“孤独一点,在你缺少一切的时节,你就会发现原来还有个你自己。”以上两句,一句指向远方,一句指向旅行。多少人厌倦眼前的苟且出发,寻找诗和远方的田野。但万般意义,都要在世界尽头看见天地时,才能体会。每个人都有一幅梦想地图,每个人都不愿神往之地只存在于梦想里。旅行的终极目的也许并非到达山顶的那一刻,沿途一只萤火虫,一场暴雨,一次摔倒,一碗热腾腾的面,都是日后带着温度的独特记忆;也是足以记录,留下珍藏的种种瞬间。因为,我们总要从远方的田野回到“苟且的生活”中,诗意也并非和脚踏实地的生活格格不入。加完班后,睡觉之前,做完工作的周末,哄孩子入睡后片刻的安静,看着手机里留下的走过的路,一幕一幕,都是慰藉。愿这些细节给我们温暖。★这是一位历史地理学家深入地球“四极”的实地记录,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少有人到达的世界尽头,少有人见证的历史时刻,时间、历史、万物交汇,荒原与文明一线之隔却咫尺天涯,人将直面生与死,天与地,也将重新定义黑夜与白昼,孤独与自由。这是人类丈量地球的行走,也是地球送给人类的手记。★尽管纪录片之眼已经为我们展示了地球无人之境的各种神秘,尽管探险家为我们试验了人类所能到达的世界的各种极限,但也无法代替行者双脚踏上世界之极所看到的一只孤独的熊、一头死去的鲸那样真切。这不是一本小清新的旅游攻略,也不是一本充满猎奇的探险记,但它会告诉我们:世界尽头本来的面貌便是如此,不虚张声势,不故弄玄虚。千年之交世界之极的日出是怎样的?一只掉下冰缝的小企鹅命运该如何?高山之巅的残破却精美的壁画下隐藏了怎样的秘密?北极点到底有多不寻常?南极的夏天是怎样的?乞力马扎罗的雪又充满了怎样的魔力?任何出发终究是双脚丈量大地的行走,见过蓝天,繁星,大海,也要接纳寒冷,大风和孤独。*重要的是,当人身临这些奇境,到底会不会觉得此生无憾?当踏上这些神秘之旅,旅程是不是也魔幻得不可思议?这也是这本独一无二的游记,所要记录的点滴。★一位人文学者的视角与思考,带你叩问神秘王国遗留的密码,聆听无人之境草木的心跳,触摸北纬90度鲜艳的生命,仰望海拔4720米星空的诗句…全书430页,31万字。四色全彩印刷,适合携带的开本设计,细腻精致的内文纸,精心设计的路线插画,葛剑雄教授亲自拍摄的多幅独家图片。此书的装帧设计修改多稿,从内文字体的选择,到开本版式的轮换,到封面多稿的修改,都是为了给文字*契合的搭配,给读者*好的阅读体验。出版此书的时间,距离葛剑雄教授“四极”之行的开始已经20年。2016年,他的朋友也来到阿里,向导恰恰是《四极日记》里,20年前的带葛剑雄教授造访阿里的那位。时光流转20年,有人走过世界各地,有人走过万水千山,有人翻越高山大海,有人徒步无人之境,而有人只是带着不同来自远方的人,一遍一遍走过那些重复的路。脚踏实地的行走,于此地,于彼处,大约都是一样。在南极长城站的一个特别轮胎的不锈钢板,刻有这么48个字:圣哉斯域,天地之极。亘古洪荒,既纯且洁。千年之交,顾后瞻前,文明进化,宜慎宜惕。自然人类,相依相惜。四海一家,生生不息。这首葛剑雄教授所拟的铭文,也是他*想告诉所有读者的话。任何到达了世界之极的人才能真正体会自由认识时间看见天地敬畏生命
从1996年飞越川藏,到2015年登上基博站,20年间著名学者葛剑雄深入地球四极:西藏阿里、南极长城站、北极、非洲乞力马扎罗…在少有人走的路上,少有人到达的世界尽头,少有人见证的历史时刻,一位历史地理学家记录了关于世界的时间之美、空间之美和瞬间之美。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游记:消失王国留下的秘密,冰天雪地诞生的生命,古老文明的辉煌与湮没,无人之境的自然与造化,以及千年之交照在天地之极的**缕暖阳…人将直面动物、生死、自然、天空、孤独、自由、生命,以及自己,每一眼都震撼人心。跟随人文学者的视角与镜头,带来的不仅仅是游历与奇闻,更是叩问天地的思考和追问。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出生于浙江吴兴(今属湖州市南浔区),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环境史研究,著有《中国人口史》(主编,第一卷作者)、《中国移民史》(主编,第一、第二卷作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西汉人口地理》《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葛剑雄说史:中国史的19个片断》《泱泱汉风》《看得见的沧桑》《行路集》《碎石集》《人在时空间》《我们应有的反思》《葛剑雄文集》等,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学术考察、社会活动及个人旅游涉足全国各省市区及台、港、澳地区,世界七大洲数十个国家,著有《走向太阳:阿里考察记》《剑桥札记》《千年之交在天地之极:葛剑雄南极日记》《走非洲》《北极日记》等。
文学想像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 内容简介 本书共11章,包括:知识者、文化气候与本土化倾向;农民形象的“经典化”;英雄:走出历史的现代...
鲁迅杂文集-全两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杂文在鲁迅的全部创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鲁迅杂文是中国近现代社会与...
沈奇诗学论集(全三册) 目录 沈奇诗学论集:**册敏锐热忱切实敬业——谈沈奇的诗歌批评(卷一序)辑一:新诗与新世纪口语、禅味与本土意识——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诗歌...
旧时明月 内容简介 我国是文明古国,可歌可泣之事之人亦多。由于时代的变迁,对人物的评介也往往发生重大甚至颠覆性的变化。以今人之眼观古昔之人,将往昔之人置于今之天...
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1473年整理出版。是现存唯一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
名家散文经典译丛:在理发师的剃刀下 本书特色 斯蒂芬•里柯克(Stephen Leacock,1869—1944),加拿大幽默讽刺作家,加...
中华诗词一日一读(共四册)(口袋书) 本书特色 图书精选了从先秦到明清的优秀、经典古诗词,解读诗词、赏析内涵、拓展链接。图书对诗词的解读做了贴近生活的处理,使之...
《黄河边的中国(增补本)》内容简介:本书是学者曹锦清1996年5月—11月期间深入河南地区的田野调查,是一部当代中国少见的实证考察
《中古欧洲史》内容简介:本书叙述了从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瓦解到十四世纪为止的历史事实,从二十章以后则探讨中古时代制度、思想及
《鲁迅自编文集:而已集》内容简介:《而已集》是鲁迅1927年所作杂文集,1928年出版。面对反动军阀大肆屠杀革命党人和进步人士,鲁
《历代诗话续编(套装全3册)》是《历代诗话》的续编。共收诗话二十九种,其中包括天一阁藏的《观林诗话》、《永乐大典》的《藏海诗
七绝名诗一百首赏析丛书:咏物抒怀 内容简介 《七绝名诗100首赏析丛书》共分五卷,每卷选诗100首左右,每首附以题解、注释、诗意、分析等,全书120多万字。本书...
中国散文档案-素素散文 独自跳舞 内容简介 《独自跳舞》是作者数年间散文创作的自选集,共分四个部分,包括自拂心羽、亲亲老家、独语乡愁、细数游踪。生活中所经历的事...
文人的政治幼稚病-杨学武杂文自选集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杨学武先生近百篇杂文精品。在书中,作者既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判和追忆,也有对当今社会现象的揭露与剖...
中国诗歌:2016.7(第79卷):夏夜 本书特色 阎志主编的《中国诗歌(第79卷2016第7卷夏夜)》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收入叶丽隽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
常春藤诗丛:海子诗选(精装诗集)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
考工记 本书特色 “海豚文存”是海豚出版社继“海豚书馆”之后推出的系列丛书,“文存”不做细致的划分,内容比较杂,不那么经院,不那么学术,追求新鲜感、冲击力...
《托尔斯泰最后的日记》内容简介:这是托尔斯泰在1910年,也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写下的日记,从1910年1月2日写起,到11月3日结束,共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与开放型世界经济重构》内容简介:以黄卫平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针对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Python机器学习:数据分析与评分卡建模(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在Python数据分析与建模方面,既是一本入门书,也是一本提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