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的历史阶段从1914年一战爆发开始, 到1989年苏联解体终止。历史学家约翰·卢卡斯在书中对这段历史中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参与国家及领导人进行了重点介绍。书中对自由主义的衰落, 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 科技的成果和其中潜伏的危险, 以及全球的持续民主化展开了深入分
一本书读懂二十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锐评两战后大国间的权力博弈洞悉世界范围内的思想角力
著名历史学家卢卡斯凝聚毕生心血的经典力作
《泰晤士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鼎力推荐
两次世界大战战后史的开先河之作
一部充满英雄主义色彩和情节反转的世纪简史
据我所知并没有特别庄重记录20 世纪历史的书籍,而我本人写作此书的目的也并非要弥补这个空缺。在我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生活在20 世纪,是这个时代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一名历史学家。我穷其一生所主张、教导和撰写的“客观”且“科学”的历史也并不是绝对正确的,而是“主观”的历史。对于认知者和被认知者,几乎与所有的人类知识一样,我们所掌握的历史知识都是个人的体会,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是也不会,且更不可能完全相悖。虽然我们并没有全然掌握真相,但必须坚持追求真相。因为很多看起来不完整的关于20 世纪历史的真相仍然值得追求,或许将成为永久的追求。
理论叙述到此为止。历史知识的反对与理解取决于描述而非定义。历史知识是由基于事实的词语和句子组成,而不是被包装的事实。“太初有道”,而“道”也将会在世界的尽头。
关于“century”一词,大约出现在1650 年的英国和法国,那时才有了现今所表达的意思,在此之前在拉丁语中意指百人团(centuria 与centrion 相互关联,意指百人队队长)。新含义的出现,以及Ancient(古代)、Middle(中间)、Modern(现代)三个与历史阶段相关的词的出现都标志着历史意识的形成。中世纪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中世纪的人。他们只知道事物正在改变,一些变得更糟,另一些变得更好,事实的确如此。由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所著的《中世纪的衰落》于1920 年出版。在此五年前,无人或者说极少有人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在20 世纪,我们的历史意识已经以多种方式和形式在进步了,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不知不觉地意识到我们正生活在中世纪的衰退中。同时,20 世纪也意味着欧洲时代的终结,这也是本书的另外一个主题或者说是本书的次主题。现在,我们从历史而非数字的角度补充一下,20 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1914 年至1989 年一共75 年,主要标志即两次世界大战(很可能是*后一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革命和苏联国家的影响,后者到1989 年已经变得摇摇欲坠。(19 世纪持续的时间更为长久,从1815 年拿破仑的倒台到1914 年**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共99 年。)
另一个问题,即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这样的表述可能对很多读者来讲并不会感到吃惊,但却会让很多生活在**次世界大战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人感到惊讶。当我们听到或读到1914 年至1989 年是美国的世纪,19 世纪是英国的世纪,18 世纪是法国的世纪时,我们并不会感到惊讶。这些特征不仅仅暗示军事力量、制海权以及帝国财产,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然而陆军与海军力量尤其重要。在20世纪的众多重大事件中,两次世界大战至为关键,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源于**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所谓的冷战近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没有美国参与联盟,即使英国和苏联联合起来也不会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同样,没有美国参与**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法国也不可能取得胜利,至少不会在1918 年取得胜利。但是这并不仅仅是陆军、海军和空军力量的联盟,它们意味着欧洲世纪的终结,很少有欧洲人承认这个事实,从地图上可以看到,1914 年之前,欧洲不过是亚洲的一个半岛。
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多数媒体认为它们必须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接受美国在一些方面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在1914 年之前并未承认)。一直到1895 年,华盛顿与伦敦对于委内瑞拉问题出现了较小的危机,然而,不到三年的时间,当美国在1898 年决定对抗西班牙时,英国政府以及英国媒体几乎无一例外都支持美国。从此以后,在整个20 世纪,英国政府从未出现过强烈反对美国的情况。在1914 年之前的15 年里,美国正在逐渐影响着英国人的生活。詹姆斯·布赖斯先生曾是英国驻美国大使,他对美国十分了解,甚至写道(在他的著作《美利坚联邦》中):“美国在一些方面超越了欧洲国家。它正走在它们的前面,而它们可能跟随其后。”特别是在讲英语的国家,还有世界其他很多地方,都感受到了美国的力量,美国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政治方面,还包括她无数的实践和发明。甚至在1940 年,希特勒几乎赢得“二战”胜利的时候,如果没有温斯顿·丘吉尔和富兰克林·罗斯福,他很可能早已达到目的了。
与此同时,英国对于美国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弱。不列颠群岛一度是前往美国移民的主要来源,但是在1914 年之前的15 年,来自不列颠群岛的移民一直在减少,但当时其他前往美国移动的欧洲国家的人数仍然在极速增长。美国*伟大的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意识到了这点,他主张的新民族主义,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民族主义,而是针对当时的新移民特别是来自东欧和南欧的新移民者,为了使其尽快地融入美国环境中。在20 世纪,罗斯福的主张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显然,民族主义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美国就是一个例子,进一步来讲,这本书的主要论点我们也可以称为民族主义(与守旧的爱国主义相关但又并不相同),当时民族主义仍然是*受欢迎的政治情感,几乎无处不在。[1]
……
卢卡斯为我们呈现了极富洞察力的“历史性的”二十世纪的概述。
——《出版人周刊》,2013年7月1日
这是一本关于二十世纪简史的书籍,而不仅仅是一连串日期和事实的清单,它读起来津津有味且发人深思。
——莱斯利·路易斯,《图书馆杂志》,2013年9月15日
令人印象深刻、引人入胜的一本书。卢卡斯着重记录了一个世纪以来强大的国家、领导人以及思想。总体而言,他认为在历史的形成过程中,人类的信念比物质因素更为重要。
——杰弗里·布莱恩,《澳大利亚书评》,2014年2月1日
约翰·卢卡斯,生于1924年1月31日,匈牙利裔美籍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伦敦五日,1940年5月》(Five Days in London, May 1940)和《新共和国》(A New Republic)。曾于切斯努特山学院(1947—1994)任教,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拉塞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里 根学院和布达佩斯特大学、汉诺威大学担任访问教授。
《打造美国》主要内容: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作者,美国首任国务卿、第三任总统。约翰•马歇尔,“国父”华盛顿最欣赏的才
《故人往事》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汪曾祺怀人忆旧系列散文。在书中,我们将认识到作者的祖父母、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以及故乡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1:元·月饼的故事——明·另外一个世界 本书特色 《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11:元·月饼的故事 明·另外一个世界》将贯穿上古至现代的中国历史,...
隋唐五代-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共60余卷,是一套基于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等物质实体而书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通史和专史两个系列,...
《传统与时尚》内容简介:这是一本从服饰风格入手对中西服饰进行比较,并试图找出二者融合的可能性的书。作者对中国从先秦到明清的
最三国 最枭雄-汉末五十年的风云往事 本书特色 九州鼎裂,群雄并起,汉失其鹿,天下逐之!这是一个*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不能被复制的时...
《文化透镜:历史人类学视域下桂西土司社会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历史人类学”为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重点观察桂西土司社会的某
"Coalminersevokeadmirationandsympathyfromthepublic,andwriters--someseekingamuse,...
本书详细的讲述了几次大规模的入侵、帝国在西部的终结、意大利概况、查士丁尼的时代五、神学的影响、伊斯兰教的来临、东部帝国的
台湾史学史-从战后到当代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包括许倬云序言、作者自序、上编(科学传统的建立)、中编(科学史学的转折,1960年代中期至1987年)、下编(当代台...
中華民國在台灣,是人為的因素或歷史的必然?還是一連串偶發事件與無心作為下的歷史巧合?《意外的國度》探討「中華民國在台灣」
《匈奴史稿(增补版)》内容简介:全面介绍了与匈奴历史相关的中外史料和研究成果,在世界历史与西欧历史的背景下,以宏观视野对匈
羽田正编著的《伊斯兰世界概念的形成》的日文版于2005年出版,作者的写作背景是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日本和世界媒体上的反伊斯
本书收录作者生前撰写的论文多篇,主要涉及三个领域的内容:一是近代史与科学史,主要关注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及其对于中国社会发
道光帝陵历史之谜 本书特色 道光帝在位三十年,抱残守缺,政绩平平,但在陵墓建设上却“名震千古”。他用十五年的时间修建自己的陵墓,两建一拆,历史独有,一代...
帝国斜阳-唐史并不如烟-第七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唐史并不如烟》系列的*后一部,讲述从宪宗末年到唐朝灭亡的近百年历史。唐朝*后一个中兴皇帝宪宗被害之后,晚唐再无...
《股权最重要的事》内容简介:对企业家而言,掌权、找人和找钱是最重要的事。通过股权架构设计建立良好的所有权结构,可以使股东、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本书特色 寻找百年前生活在乌苏里边疆区的中国人,记录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1906—1916年,俄罗斯著名地理学家、探险...
回忆黄埔军校-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黄埔军校,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建于1924年,是**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建的一所军事学校。军校为两...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 本书特色 《年轻人要熟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立足于全球历史观的开阔视野,共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选材涉及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