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zui好的传记作品之一,可视为陈伯达自述。◎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党史研究室联合审读,全本内地首次批准出版。 ◎作为毛泽东的政治秘书,中共有影响的“理论家”,中央文革小组组长,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中共第四号人物,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之一,陈伯达是了解中国当代史不可不读的人物。◎叶永烈是陈伯达晚年的采访者,采访陈伯达及其儿子陈晓农十多次,录制25盘磁带,采访约25小时,与陈晓农通信几十封。◎叶永烈收集了关于陈伯达的资料近百万字,尤其是陈伯达在秦城监狱所写交代的大量手稿和陈伯达晚年手稿。◎叶永烈分别采访了陈伯达的四位秘书,即秘书姚洛、史敬棠、王文耀、王保春,录制12盒磁带,平均每人采访约3小时。还采访了陈伯达的身边工作人员、公务员、司机等。◎叶永烈采访了当年的“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刘志坚,组员王力、关锋、戚本禹。◎图文并茂,披露大量珍贵历史照片。"
%《陈伯达传》是一本实事求是的书。——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郑惠叶永烈所写的陈伯达,就是我所认识的陈伯达。——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近代史专家 胡绳《陈伯达传》写得扎实,透露了大量档案中所没有的信息,有保存价值。——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金冲及叶永烈先生曾多次采访了陈伯达本人,还访问了许多与陈伯达有关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与有关资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立论公平,而且其中有不少内幕资料,翔实可靠,这不仅是陈伯达个人的一篇传记,亦可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秘史来读,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者所不可不读。谁要是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历史不清楚的,请读一读叶永烈这本《陈伯达传》。——著名学者 千家驹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陈伯达的“大名”。虽然他一再谦称自己是“小小老百姓”,当年却是仅次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的第四号人物,是中央文革小组的组长,号称“理论家”“中共一支笔”“中国舆论总管”。本书是海内外关于陈伯达的唯一长篇传记,以70余万字的篇幅,记述了陈伯达85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身为国民党少校的他如何加入中共,他留苏与托派的关系,他的被捕和出狱,他怎样进入延安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他如何跃为中共“理论家”、《红旗》总编, 他与毛泽东、江青、康生、林彪之间复杂的关系,他在“文革”中怎样由江青的同伙变为林彪的盟友… 本书作者多次直接采访了陈伯达本人,并访问了众多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和历史资料,以准确、全面的史料和新颖独特的专访,公正、客观、生动地展现了陈伯达不寻常的一生。
《陈伯达传》是一本实事求是的书。——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郑惠叶永烈所写的陈伯达,就是我所认识的陈伯达。——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近代史专家 胡绳《陈伯达传》写得扎实,透露了大量档案中所没有的信息,有保存价值。——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金冲及叶永烈先生曾多次采访了陈伯达本人,还访问了许多与陈伯达有关的知情人,查阅了大量的档案与有关资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立论公平,而且其中有不少内幕资料,翔实可靠,这不仅是陈伯达个人的一篇传记,亦可作为“文化大革命”的秘史来读,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历史著作,为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者所不可不读。谁要是对中国文化大革命历史不清楚的,请读一读叶永烈这本《陈伯达传》。——著名学者 千家驹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一级作家,教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著作为150万字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诞生的红色历程;200万字的长卷《“四人帮”兴亡》(增订版)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邓小平改变中国》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是关于美国“9·11”事件这一改变世界历史进程重大事件的采访记录。此外,还有《用事实说话》《出没风波里》《历史在这里沉思》《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中共中央一支笔—— 胡乔木》《钱学森》等。新著为长篇小说《东方华尔街》。
毛泽东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内容简介 本书共八章,从毛泽东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时代背景、理论依据,以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到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体制选择探索过程,进行...
邓小平南方谈话前后-读.党史-第20辑 本书特色 陈雷主编的《读·党史》主要通过摘录已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党史文章或图书,在相对短小的篇幅里,为不太了解党史又对党...
本书是一部全面描述近现代日本陆军发展历史的书籍。它全面追溯了日本陆军的起源、发展,作为实现日本的地区和全球野心的机器的影
复兴之路(全套三卷)含盘 本书特色 中央电视台唯一授权独家出版,cctv《大国崛起》原创班底倾心打造,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3月强档推出,同名电视政论片即...
《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内容简介:《今日批评百家:我的批评观》汇集了1998年至2015年《南方文坛》“今日批评家”栏目四代彼
1976-2011-中国共产党执政历程-第三卷 内容简介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国进入了...
明代兵书研究 本书特色 解文超的这本《明代兵书研究》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将明代各类兵书,诸如兵法类、阵法类、训练类、兵器类、综合类、类书类、丛书类分类加以概述,将...
国共两党与察哈尔抗日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察哈尔的抗日历程。作者经过辛勤的史料挖掘工作,获得大量可靠的原始档案文献,加上原有的函电、日记及必...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倭奴不顾身!——《知识青年从军歌》如果战端一开,
系统论视野下城市突发公共事件的生成.演化与控制 内容简介 全书以城市为时空坐标体系,以“城市应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系统论的思维方式重点剖析“应急控制系统...
美国总统制 本书特色 对于华盛顿、林肯、布什、奥巴马这些美国总统的名字,我们的确并不陌生;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也耳熟能详。但是,你知道“总统”一词确切...
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中东国家民主化进程的历史考察 第三章 伊斯兰教与民主化的关系 第四章 社会经济发展与中东国家民主化问题 第五...
列宁选集-1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著的《列宁选集》(**卷)选编列宁1894年至1907年期间,即从投身革命初期到俄国**次民主...
日美同盟真相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以长期从事情报分析的经验为基础,系统回顾了日本战后70年的历程,指出了日本政治家垮台的美国因素。作者认为,决定战后日本外交的*大...
黑天鹅之死:武装党卫军最后一战 本书特色 1945年3月的“春醒”行动,即巴拉顿湖反击战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的*后一场主动进攻战役。虽然*终失败,但...
亮剑长津湖-第二次战役战事报告 本书特色 半个多世纪前,中国人民结束了近代以来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噩梦,开始建设一个崭新的国家。但是就在此时,战争降临到了与中国...
喋血柏林墙-德国情报机构大揭秘 本书特色 你的荣誉便是你的忠诚。希特勒的题词道出了党卫军与德军谍报局的根本区别。在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的领导下。党卫军成了希特勒的御...
凯利·E.克拉格通过查阅美国国家档案馆以及“失落的营”成员的口述,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作者着重研究了来自得克萨斯第131野战炮
新土改:土地制度改革焦点难点辨析 本书特色 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反映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在本书中,华生从...
大国之略-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本书特色 本书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等角度出发,分别讲述了俄罗斯、土耳其、澳大利亚、日本、朝鲜、蒙古等国错综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