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奠基人、百科全書式的博學者
談投身政治的條件與特質
從政者要具備三種關鍵性特質:熱情、責任感、洞察力。
面對道德難題並承擔後果、避免空談,虛榮心是投身政治者最大的死敵。
本書是韋伯於1919年1月28日受巴伐利亞「自由學生同盟」之邀,在慕尼黑大學所做的第二場演講,第一場演講為《以學術為志業》。兩場演講皆是「以精神工作為志業」的系列演講之一。韋伯後來根據速記人員抄錄的筆記,於1919年出版演講內容。
韋伯從三種正當性統治的依據(傳統型、法制型和領袖魅力型)開始,談到職業從政者的起源、出現和演變,包括政黨政治的運作和發展、領袖的崛起、黨職人員的角色和受過專業訓練的官員階層興起等。他分析「為」政治而活和「靠」政治而活的不同;「為」政治而活的人,或是享受權力的行使,或是藉由投入一項「事業」而為自己的生命賦予意義。想要從事政治、以政治為業的人,還必須意識到他將會跟潛伏在武力當中的魔鬼勢力同夥,而投身於此,需要具備何種先決條件與特質?道德跟政治之間,又是什麼樣的關係?
此文發表雖已百年,但未受時間所限,對實際政治運作的分析鞭辟入裡,簡短而精彩,已成為政治學和社會學的經典之作。
何謂「以政治為志業」:政治意味著同時運用熱情和洞察力,慢慢用力地鑽透硬木板。如果不是一再地在世上追求不可能的事情,那麼即使是可能的事情也將無法達成。可是能夠做到這件事的人,必須是一位領袖,而且不僅這樣,甚至必須是一位英雄。即使是不屬於這兩者的人,也必須憑藉著內心的堅強來武裝自己,能夠承擔所有希望的破滅,否則就連今天有可能的事情也沒辦法實現。誰能夠確信,即使當世界太過愚昧或鄙俗而不值得他有所投入,也不會因此而崩潰,而在面對這一切時還能夠說出「何懼之有!」,唯有這種人才能夠以政治為「志業」。
本書特色
◎最新德文譯本
◎韋伯《以學術為志業》與《以政治為志業》一百週年紀念
名人推薦
鄭志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專文導讀
韋伯的各方評價
˙雅斯培(Karl Jaspers):馬克斯.韋伯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德國人。
˙帕森斯(Talcott Parsons):韋伯的才能是百科全書式的,這在現代極其罕見。
˙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馬克斯.韋伯是歷來登上學術舞台的角色中最有影響的一個。
˙史壯柏格(Roland N. Stromberg):社會學最大的黃金時代無疑是馬克斯.韋伯,一個具有極大眼界與創力的學者。
˙亨尼斯(Wilhelm Hennis):涉入韋伯的著作,乃是一項冒險。
˙拉德考(Joachim Radkau):無論偉大與否,韋伯在社會科學上無疑是一位具備了獨特觀點的思想家,他也是一位通常能磨礪我們思考的思想家。
˙柯塞(Lewis A. Coser):韋伯是最後一批博學者中的一個。
˙克斯勒(Dirk Kaesler):馬克斯.韋伯是近代社會科學發展史上,世界公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1920)
德國知名的社會學家、百科全書式的博學者,與馬克思和涂爾幹公認是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奠基人。
年輕時就展現出對哲學、歷史、法律、政治、經濟、神學等各方面的廣泛興趣。一八八九年獲得柏林大學法律博士,一八九一年開始在柏林大學法律系任教。一八九三年與妻子瑪麗安娜結婚,一八九四年受聘於弗萊堡大學擔任政治經濟學教授。一八九六年轉至海德堡大學任教。一八九八年曾因精神狀況無法正常工作,後來雖曾短暫恢復教學,但最後仍在一九○三年辭職,與宋巴特創辦《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文庫》期刊,開始撰寫他後來最知名的代表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九○九年開始寫作《經濟與社會》。一九一五年發表《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前三個部份,隔年發表第四部份。一九一九年參與威瑪共和國憲法的起草。一九二○年出版《宗教社會學論文集》第一卷,...
(展开全部)
《小木屋7:草原上的小镇》内容简介:劳拉一家的生活终于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把家搬到镇上,开始有了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劳拉也喜
三十六计 内容简介 古典名著犹如世代相传的火种,它点亮了人类的智慧和情感。古典名著阅读无障碍本,是通过我们对古典名著的解读、注音、注释、翻译等。...
《南京·天下文枢》内容简介:本书为南京广播电视台文化节目《南京》第三季内容合辑,对南京的诗赋、书画、名著、戏曲、教育、科技
共和的理念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的是政治理论家维罗里就“共和”的理念问题与意大利当代卓著的政治哲学家博比奥展开的对话。对话涉及&ldq...
你的作能和心理能够承受这种异常挑战吗?这本英国皇家特种部队训练手册将会救你如何做到这些。本手册除了教你如何做好必要的准备
朱镕基答记者问 本书特色 《朱镕基答记者问》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这些内容,均根据音像资料、文字记...
军事学概论 本书特色 这部理论著作,以系统采新见长。全书熔古今中外优秀军事思想于一炉,集现代军事科学与军事技术为一体。汇诸家之说,集腋成裘;论韬略战策,据典引经...
德国与中华民国 本书特色 《德国与中华民国》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德关系史的名著。作者柯伟林充分利用美国、德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历史档案,论述了1928—...
张爱萍与新中国海军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真实记录新中国海军从无到有、边打边建,并奇迹般崛起历程的纪实作品。 作品以张爱萍将军的事迹为主线,以生动细腻的笔触,逼真...
李敖论台湾族群:给国民党难看 给外省人难看 给台湾人难看 本书特色 李敖是当代中国*具人格魅力、特立独行的知识分子之一。李敖先生的笔墨生涯历60余载,存世著述甚...
从史前时期人类用石子投掷同伴开始,人类就在不断发展武器(进攻武器和防御武器),去赢取战争,满足其对权力、财富和荣耀的追求
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1955) 内容简介 本书以较为系统的解密档案展现了中国建立初期同处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珍贵的...
恐怖主义在欧洲 本书特色 《恐怖主义在欧洲》编著者张娟。恐怖主义被认为是21世纪威胁全球安全的“政治瘟疫”,而一向被认为相对安全稳定的欧洲竟成为遭受恐怖袭击*多...
当我们谈及政治,总容易落入历史的碎片化陷阱,并深陷观念与现实的纠葛之中。内莫的思想史著作,呈现了观念生长的历史土壤,将政治思想的源头追溯到三股脉络:古希腊的民主...
伯恩施坦文选 本书特色 人民出版社是党的**家出版机构,始创于1921年9月,重建于1950年12月,伴随着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巨变一路走来,成为...
罪孽的报应-日本和德国的战争记忆与反思1945-1993 内容简介 战争及其罪孽,德国人与日本人的集体记忆和反思?游行于战争及其罪行相关的重要之地,通过与各色人...
胡绳全书(第三卷上下) 内容简介 这本文集中间,除了附录的三篇以外,共有四辑。**辑可以说是政论文章。虽然这里有的是读书笔记或某本书的读后感,但都是直接讨论政治...
数字时代的公共外交对话录 本书特色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新媒体为主要媒介,其主体、客体、手段和形式不断延展的“新公共外交”,不仅...
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949-2006) 本书特色 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求稳定,三者缺一不可。有什么样的国情就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政府与市场,发展...
资本论第三卷 内容简介 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