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一本“加缪的生命观念史”,选取了加缪生命中的几个事件与侧面,为读者展现他与某些思想观念做斗争的过程,特别是与道德观念。作者从事件与证据中倾听,并试图解答围绕在加缪身上的疑问和争议,同时保留自己发出批判性意见的权利,是为一种谨慎而新颖的传记写法。全书观念碰撞,内容丰富。以事件为线索,以观念为核心,本书回顾加缪一生中的四个重要事件之外,作者精要地勾勒出当时围绕在加缪身边的人物群像,比如萨特、莫里亚克、波伏娃等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张念老师特地为本书撰写中文版导读。本书篇幅短小精炼,易于阅读。封面设计抽象处理,跳脱以往与加缪有关的书籍之俗套,精装和双封面设计,适合收藏。这些年来,关于加缪的意义,我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理解是:直到1960年去世之前,他始终在和某些特定的观念做斗争,并和他的读者分享这场斗争。如果存在某种学者和非学者共同拥有的信念,那就是在我们的知识生活和伦理生活里,加缪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伙伴。极少有作家像他一样,作为一个为他自己的生命、也为我们的生命写作的人,展现在我们面前。——罗伯特·泽拉塔斯基
本书聚焦加缪作为一位作家、一位知识分子,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四个重要事件,截取了加缪作为记者、审判者、论战者、缄默者的四种身份,思考了阿尔贝·加缪何以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声音,又何以对今天的我们仍然重要。与其他加缪传记不同的是,本书从“生命要素”这一概念出发,选取了加缪人生中的几个影响重大的转折点,并以“倾听”的方式——从事件与证据中倾听展开描述,并试图解答围绕在加缪身上的疑问和争议。这是关于阿尔贝·加缪*简洁有力的思想传记,为所有困惑于人类荒诞处境的人提供了道德生活的范本。
本书所叙,正是加缪这位道德家,在勇敢的自我批判、永恒的不安中奋力做出选择时,最具人性、最怀仁慈、最反叛或最沉默的重要时刻。它揭示了加缪至今仍是挑战和难题的原因:我们自身的洞察力和对他人的关切,是最根本的问题。——罗德·基德沃德(rod kedward),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历史学教授加缪是极其细腻、敏感的作家,本书阐释加缪的方式既具智性的敏锐,又深入人性。——杰弗里·伊萨克(jeffrey isaac),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学教授除了研究法国思想史的高等院校学生,那些对20世纪法国文学感兴趣的人也需要读读这本书。——罗伯特· t. 艾维(robert t. ivey),孟菲斯大学目录学副教授我开始时的任何怀疑很快被作者在本书开篇时的评论所击退,作者说自己对加缪的看法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这是本书最大的价值之一,它鼓励读者从那些熟悉的事件中另辟蹊径。——克里斯汀·玛杰里森(christine margerrison),《法国研究》这本语言优雅、叙述动人的小书会吸引许多读者。那些对加缪的观念早有共鸣的读者能从中找到额外的精神营养;加缪的反对者也许想从泽拉塔斯基的著作中找到些许修正其批评观点的灵感。——大卫·德雷克(david drake),《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一本扣人心弦的著作…通过审视他生命中一连串关键事件来理解加缪,强调了加缪作品自有的雄辩性,泽拉塔斯基对加缪一生中关键事件的选择堪称完美。…本书展示了加缪作品中不同形式的伦理意义,以及他在表述这些意义时如何举重若轻。——贾斯汀·克莱门斯(justin clemens),《澳大利亚人》罗伯特·泽拉塔斯基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加缪在今天仍然值得被阅读。——史蒂文·g. 凯尔曼(steven g. kellman),《观察者》
罗伯特·泽拉塔斯基(Robert Zaretsky),美国休斯敦大学荣誉学院法国史教授,著述涉及法国史、哲学史诸领域,在加缪研究界有一席之地。著作另有《不负此生:阿尔贝·加缪和对意义的探寻》(A Life Worth Living: Albert Camus and the Quest for Meaning)、《哲学家之争:卢梭、休谟和人类理解的局限》(The Philosopher’s Quarrel: Rousseau, Hume and the Limits of Human Understanding,合著)、《尼姆战争》(Nimes at War)等。译者王兴亮,1994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科技大学教师。校译者贾晓光,英国爱丁堡大学翻译学硕士,现供职于出版社,业余从事翻译。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落幕,年轻貌美的意大利女伯爵贝安加在广州遭捕,罪名是“协助日本之外籍嫌疑犯”。这个轰动
梁漱溟评传-一个现代政治变革者的理想与践行 本书特色 在中国现代史上,粱漱溟先生是一个活动涉及诸多领域,理论与实践并重,且独具个性特色和颇有影响的人物,而且,他...
(精)彭真传-全4卷 本书特色 《彭真传(共4册)(精)》由彭真传编写组编著,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主要依据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并汲取相关的研究成果,力求全面、...
《嘻嘻哈哈陪娃图鉴·妈妈陪你猜谜语》内容简介:本书写给家长们的陪娃手册,由北师大教育学博士李芳主编、针对3至6岁有宝宝的家庭
永恒的信心 本书特色 《永活的信心》编辑推荐:政治与宗教如何分离,总统与信待能否合一?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信仰之路。《纽...
荣格自传-经典权威译本 本书特色 《荣格自传(经典权威译本)》是这是分析心理学大师荣格人生的回忆录,从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到成年后的所见所闻,从作为医生所治疗过的症...
她是全世界受迫害人民追求自由的化身!為了幫助緬甸幾百萬人民,她選擇不考慮自己的感覺!我隨時都在想,這世界沉默而脆弱地等待
天下为公-孙中山传-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华文出版社特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修订改版。该书以青少年读者为阅读对象,用近30万字的文字和150幅左右的历...
纪德文集:传记卷 本书特色 花城出版社的《纪德文集》分五卷,有《散文卷》、《传记卷》、《日记卷》、《游记卷》、《文论卷》。这五卷中,有五分之三的篇章是首次翻译介...
张居正大传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虽多,但是象张居正那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数不上几个。从隆庆六年到万历十年之中,张居正占有政局的全面,再没有第二个和他比...
《中国第三部门研究(第13卷)》内容简介:本书主题论文涉及社会企业与牟利企业、社会交换理论视野下行业协会生成的动力机制、养老
黄宗英自述 内容简介 黄宗英1925年生于北京,十五岁辍学从艺,因在电影《甜姐儿》《追》《丽人行》《乌鸦与麻雀》中的出色表演,成为我国著名女演员。1965年后在...
香奈儿传 本书特色 数年前,一颗炸弹在香奈儿康邦街总店爆炸了。一群哥德普洛恐怖分子声称,他们要打击“法国*有声望的地方。”他们袭击的不是卢浮宫、爱丽舍宫,而是可...
杨树达(1885-1956)汉语语言文字学家。湖南长沙人。字遇夫,号积微,晚更号耐林翁。1898年入长沙时务学堂,1900年入求实书院。
莫言与红高粱家族 本书特色 《莫言与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大哥和莫言的侄子撰著讲述他们与莫言的家族往事,他们以亲人的身份回忆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成长,他...
诗心画魂-冯建吴传 本书特色 巴蜀地区,在明清时代几乎没有出现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20世纪初期,一批巴蜀有志青年为了打破四川书画的沉闷气氛,跋山涉水,远下上海...
《国际体系转型与利益共同体构建:理论、路径与政策》内容简介:21世纪以来,国际力量消长进程加快,国际政治与经济格局出现了新的
明治大帝 内容简介 在我国有这样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认为明治天皇是个伟大的皇帝,他锐意改革,领导日本走进近代。而在战前的日本,明治天室更是被神化为“活着...
我在中国那些年-陈纳德回忆录 本书特色 1937年,陈纳德以一位退休上尉的身份来到中国,成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飞虎队队长。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率领的航空队共击落、炸...
优雅绽放-时尚玫瑰凯特王妃传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英国王妃凯特优雅而又时尚的人生。从备受欺凌的唐屋中学、到找回自信的马尔伯勒学院、再到熠熠发光的圣安德鲁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