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正文分题解、经文、经意、随笔四部分。题解是作者对经文背景的解说。位于每篇的篇首。经文就是《韩非子》的原文。经意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 对经文的翻译和解释。每一篇经意都是独立成篇的。随笔是作者读经文的心得和随笔, 其中系统论述了人生、伦理、理想等问题。
★ 16开平装,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韩非子>读解》全两册,上册为《韩非子·经》部分,共43篇,每篇是以议论为主体、有明确论述主题的文章;下册为《韩非子·说》部分,共12篇,含“说林”2篇、“储说”6篇、“难”4篇,主要是故事和传说
★本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校注)为底本,参之以中华书局2010年版《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韩非子》(高华平等译注)
★本书正文分题解、经文、经意、随笔四部分。题解是作者对经文背景的解说,位于每篇的篇首;经文就是《韩非子》的原文,经意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理解, 对经文的翻译和解释。每一篇经意都是独立成篇的。随笔是作者读经文的心得和随笔, 其中系统论述了人生、伦理、理想等问题
1.《韩非子》共55篇文章,体例有以议论为主和以故事传说为主两类。原文与译文合在一起的篇幅较大,所以本书编译者把它分成了上下册两个部分,上册为《韩非子·经》部分,每篇是以议论为主体、有明确论述主题的文章,下册为《韩非子·说》部分,主要是故事和传说的堆砌,即使有议论,但每篇数个观点,没有明确主题。《韩非子》往往议论中有说,说中有议论。有明确主题与否,或多或少会影响我们阅读时的思考方向。编译者希望读者做天马行空式的阅读,不要墨守原文的引导。具体分类,属于说的文章共12篇,含“说林”2篇、“储说”6篇、“难”4篇,归于《韩非子·说》中;属于经的文章共43篇,归于《韩非子·经》中。《韩非子·经》的原文为【经文】,《韩非子·说》的原文为【说文】,分别排序,每篇为章,章内分节,章节编号,如:【经文1.2】和【说文1.2】分别指经文和说文的第1章第2节。节与节的分法完全是编译者根据阅读理解方便而确定的,不起因文设意之效。
2.本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题解】【经(说)文】【经(说)意】【随笔】,除【经(说)文】部分以宋体字排版外,其余部分的内容或多或少都带有编译者的主观成分,均以仿体、楷体字排版。
3.【题解】位于每篇开头,是编译者根据对【经(说)文】背景的了解针对该篇拟写的简单介绍。【经(说)意】是本书的中心,是编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经(说)文】做出的翻译和解释,编译者努力使之独立成篇,如果读者不愿看或看不懂【经(说)文】,单独阅读【经(说)意】也是可以的。【随笔】是编译者读【经(说)文】时的心得和随想,有的是针对上段原文而发,有的则不是。对读者阅读思考起提示作用,对与错言责自负。【题解】和【随笔】并不是每篇都有,本着有话则说,无话不说的原则,尽量减少篇幅。编译者在阅读原文时,有时会有意无意地想到了几句或带有寓意性或有相关事宜叙述的今古诗词曲赋等,编译者也会将这些词句也加入到【随笔】中,读者可通过自己的思考,自行调整思路。
4.本来,编译者*希望的本书内容只包括译文和随笔部分,并没有词语解释。对于非古汉语或历史方面的专业人士,释词的难度远大于译文,但考虑到两个因素或者说是出发点,*后决定还是把词语解释部分加上。这两个因素都来源于编译者长期以来阅读古文书籍的自身感受:一是古文注疏类的专门书籍,如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相关著作,注释部分往往深而不全,有争议的地方解释翔实有份量,但对于古文和历史的初级爱好者来说,很多基础性的知识却没有。二是面向大众的全注全译类书籍的注释部分往往广而不详,这里的不详指对于书籍内容的针对性不强,一个词语的解释放在任何一本书中都可以。如对于某人的解释,一语“某国的卿大夫”了之,既不交代此人生平,又不涉及此人的思想主张,即使涉及也是寥寥几语。那么读者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此处的叙述要提到这个人,他的经历和主张在此处意味着什么?由于这些直接关系到文章理解的解释,读者虽然能够表面上看得懂,但是不理解书籍内容的思想性、晢理性和深刻寓意。这就完全失去了读书的意义,记忆力好的读者记住了几个僵硬的没有任何变化的故事或警句,记忆力不好的脑袋一片空白,总之,读书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正因为如此,编译者单独拿出不比译文少的精力来做词语解释,释词出发点是以围绕文章内容为中心,而不是词语本身,目的是让读者不仅看懂,而且要充分理解文章的含义。笔墨虽然稍显多一点,但编译者认为是值得的。有一点需说明,为了减少差误,编译者要求自己所有的解释都必须一条不落地通过三关:一是工具类图书包括电子类图书的解释,二是本条词语在同名书籍的其他版本中的含义和解释,三是本条词语在本书中与其他相关词语的关系。尽管如此,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赐教。
5.本书的词语解释部分分为“词语释”和“人物释”,分别在下册后部集中进行说明,这样做有两点考虑:一是使重复出现的内容尽量少出现重复解释的现象,二是释词的作用在于加深理解而不仅为了读懂。因为译文已经完整表达语意,即使不看释词也能把握大意,所以不随原文并不影响阅读。需解释的词语在原文中用下画线示意,重复出现的词语尽量在*早出现的地方示意。有少数几个人物释词语,因原文人名的简称按现代习惯已不知所指,所以在译文中出现全称时用下画线示意。编译者对于词语和人物的解释不满足于知其然,而尽量交代其所以然,所耗费的笔墨有的已经超出了直观理解词语本身的必要,这也可以算作本书的一个特点。这样的方式与其说是便于阅读,不如说是便于掌握知识的独立篇章,作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有举一反三价值的部分统一放在书后以附录形式出现,读者可作独立阅读,既可助于本书理解,又可丰富历史知识。如果读者把本书的释词部分全部读完了,那么对于先秦的历史就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阅读古汉语也有一个不错的基础。一些在古代文献中极少出现的、我们只知其名而不知其经历的苍白的符号式历史人物,直接引述,不做解释对一些生僻字、不重要的说法、事件和人物,以及不影响理解文章含义的古地名等,编译者一律采取一带而过式的注释说明或根本不做注释说明。读者在读书时重点要放在对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上,不要把功夫强行放在个别的枝根末节上。
6.【经(说)文】基本上是韩非子撰写的文章或上国王书,当时都是给帝王看的。原封不动地看《韩非子》,说它是一本权谋书也不算过分,如果这样就失去了作为现代读者以及群众读者阅读它的意义。现有关于《韩非子》译注的书,本书编译者所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直译,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原著的语境和词汇的内酒外延难以和译文完全对应起来。直译是理解古文的根基,但另一方面也不一定能够反映原著的原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韩非子》对现代人的启迪。当然,直译有个优点,就是较少出差错,即使语意不理想,一般也可获得原谅。但是,如果从读者角度考虑我们读书的目的,除了基础研究者之外,不能仅满足于字面上的读懂,更重要的是要有所启发。为了保证原文和译文词汇的对应性准确,而导致语焉不详或者以现代汉语习惯读起来有佶屈聱牙之感,编译者认为是得不偿失本末倒置的。因此,编译者甘愿冒着有可能出错的危险,把原文译成了译意,甚至为了串联上下文,稍有部分发挥。《韩非子》原著中各种体裁的文章都有,典故、叙述、议论、堪称箴言的语句一应俱全,既然是译意,就有对原文的解释和增减。不过这样的译法编译者尽量少用,70%是直译,20%是意译,只有10%左右可称得上有发挥的释意,这样一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经(说)意】部分,相当一部分就变成了在不改变原文意思大方向的基础上,拓展帝王专享的含义,尽量按照更普遍的哲理性理解进行解释,与原文直译意思肯定有出入,稳妥与否,有待检验。此外,还有极少量的意思解读,由于对原文尚存疑或版本不同,即使是专家也存在截然相反的两种译文,编译者只能按自己的理解做以解释。关于译文的质量,按编译者的思忖,在保证译文意思准确的前提下,看不出、感觉不到有翻译的痕迹恐怕是一条重要的标准。古今中外,任何语言的译文,由于受原文限制的第二次创作,一般总没有用母语作第一次创作的文字表达来得自然流畅,所以,编译者在译《韩非子》之前,曾想过一个问题,如果韩非生在当代,他要用现代汉语表达原著中的基本语意,那么,他该如何组织语言词汇呢?在此想法的驱使下,在翻译《韩非子》时,上述假设就成为了编译者企图达到的*高目标。虽然成品与目标差距较大,但编译者确实朝这个方向努力了。需要说明的是,【经(说)意】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是编译者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写出的,错误在所难免,请读者朋友和行家里手不吝赐教。
7.为了使读者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韩非子》的文体使然,在《韩非子》中有一些独立且堪称经典或寓言的小故事,编译者在【经(说)意中加上类似成语形式的标题(如:【谷阳进酒】),希望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提示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可能韩非耳中对于同一个故事和说法听到过不同的版本,或者出于不同目的等其他原因,所以原文中有少量在同一位置出现的重复故事和叙述,笔者译释时挑选其语言精炼观点全面者保留,另个删掉。笔者在做删掉决定时持非常审慎的态度:同一故事和叙述出现在不同地方,一律保留;同一故事从不同角度说明不同的观点,一律保留同一故事的两种以上叙述方式在同一地方出现且为了说明同一个观点,保留其一。因此,读者尽可放心,您看到的是一本含意完整且尽可能减少重复笔墨的《韩非子》。
8.《韩非子》经(说)文中的通假字和有明显迹象被误用的字,以及古汉语中曾用过、现代汉语中已不见踪影的少数生僻字,在不会带来歧义的情况下,一般改为现代汉语常用字。一来了解这些字的古今区别,对普通读者没有实用意义,去繁就简,提高阅读效率;二来可减少注释篇幅同时,为了体现对原文的尊重和照顾想了解通假字知识的部分读者,更重要的,为了避免湮没一部分通假字可以传达汉字意义演化的信息,所以在改动的字后用[]提示原文用字。同样的考虑,有一些通假字由于高频率地运用,似乎已经没有必要再作提示和改动了,如“见”与“现”。还有一些通假字不作通假理解,当作现代语言直接保留似乎亦无不可,如“有”与“又”,“萌”与“氓”,“知”与“智”,“曼”与“蔓”,“从”与“纵”,“洗”与“先”,“固”与“姑”,“几”与“冀”,“策”与“册”等,有的做了改动,有的没有改动。读者自己也可以在阅读时对照其他有关《韩非子》的译释作品品味一下是否改动的利弊和语感。语感是极其重要的,某种程度上,语感就是语法,因为语感别扭的语言,百姓是不愿意说的,不愿意说就没有生命力。从这个思路出发,也请大家不要过于看重所谓的通假不通假。语言是发展的,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矩,一切全在人民大众的应用程度。这也是编译者没有采取保留原文不动和提示通假字或改动后的字这一做法的原因。此点考虑正是本书的风格和编撰的目的之一,为了体现语言的发展,体现以我为主,敢于越雷池。何况这样的做法根本谈不上什么雷池,以金文代替甲骨文,以篆书代替金文,以隶书代替篆书,以楷书代替隶书,以简体楷书代替繁体楷书的过程,包括印刷方式的改变一一现代用简体印刷而不用篆书印刷先秦文献,与通假字的启用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9、本书注释采用中元纪年,意即让读者对中元纪年的概念有一个印象。中元纪年以黄帝诞生的公元前2697年为中元元年,这一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甲子年。作为时间坐标,有几个时间点非常重要:中元2147年(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中元2477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中元2698年(公元1年)、中元4608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中元4646年(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阅读方便计,同时在中元纪年后括号说明公元纪年年份。公元纪年其实质是西元纪年,西方的简化习惯,以B.C.表示公元前,以A.D.表示公元后,结合国人书写习惯,为了尽量减少文字量,本书一律以BC表示公元前,以AD表示公元后。
10.本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韩非子新校注》(陈奇猷校注)为底本,参之以中华书局2010年版《全本全注全译丛书?韩非子》(高华平等译注),但与这两个版本也稍有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通假字的处理和重复故事的删节上,具体处理方法前文第7条第8条已详述。读者可参照底本阅读。
11.本书的主要参考书是:清末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张觉撰《韩非子译注》,并査阅了部分百度词条和维基百科词条以及中国(历史)大百科全书的词条。另外,在翻译及撰写【题解】【随笔】的过程中,本书汲取了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陈光锋著《互联网思维》、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美]著《黑天鹅》等观点,具体书目在本书的*后以附录形式列出,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作延伸阅读。
12.本书不是学术著作,不在文章真伪正误上耗笔墨。句读训诂亦非编译者特长,编译者与一部分读者一样,只是接触古代文献的小学生,只不过是在专家解读《韩非子》的基础上把读书过程中的一点思考和理解拿出来与读者共享。如果读者读懂了【经(说)意】,并联系身边的实际引发了您的思考,哪怕您并不赞成其中的部分或全部观点,也即达到了编译者的目的。
刘广宇,1965年10月生于长春市。先后毕业于吉林工学院(现长春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获得工业管理学士和世界经济硕士学位。曾工作于吉林省劳动厅(现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吉林国际人才技术交流公司,长期从事劳动人事管理和对外经济合作业务。本人兴趣广泛,尤其喜好阅读历史哲学、文学以及趣味数学等方面的书籍。
《快速自学钢琴弹奏.简易古典音乐》内容简介:本书适合教初级水平的钢琴弹奏者,演奏贝多芬、肖邦、古典名曲和中外民歌、影视金曲以
贺昌群译文集 目录 宋刊《大唐六典》及《通典》唐畏安之春昆曲的演交与皮黄稠的繁典科兹洛夫发现南宋板童美人圆考《到知远诸宫调》考郎世宰傅考略文字的起源敦煌取经记喜...
国民时期史学三题 本书特色 民国时期中国史学的转型,是近些年学术界研究 的热点,取得了不少成果。刘永祥编*的《民国时期 史学三题》遵循“详人所略、略人所详”的原...
《华尔街之狼(修订版)》内容简介:“如果你想在华尔街交到真心的朋友的话,你还不如养条狗!”——卡尔·伊坎 卡尔·伊坎,美国超
先秦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1 本书特色 先秦是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发源时期,这个时代的女性都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意味,正是由于她们,我们的文明才会变得如此绚烂多...
《牛津法国大革命史》内容简介:1789年7月14日,法王路易十六在日记里写下“今日无事”,而就在此时,巴黎的起义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民国军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民国军制建设为主题,以陆、海、空三军从无到有的发展为主线,梳理了三军的组建、发展和壮大的过程,内容包括军校发展、军事教育、军事训练、民...
《新世纪诗典.第五季》内容简介:“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
《地址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开始:“街道地址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了回答这一问题,作者在十余座世界闻名、影响
《C程序设计实践教程》内容简介:全书以项目教学为基本导向,将有关概念融入到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项目教学案例之中。由最简单的C语言
《大牌期刊路在何方》内容简介: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大趋势。所有的大牌期刊都在朝着信息化、社会化、社交化阅读
《我想和世界谈一谈》内容简介:新冠肺炎疫情时涨时落、双减政策落地生效、新型消费此起彼伏……面对复杂的社会、经济、民生问题,
用日耳曼的鲁内文字书写的SS这两个字母,代表冷酷的大屠杀、血型的恐怖、敌视人类的人种妄想和无限的权利。虽然在对纳粹政府的回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Aquinas1225-1274意大利神学家,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代表人物。他开启了托马斯学派(或称托马斯主义)。天主
悲风汉朝-微历史 本书特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汉朝这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大的影响。从它的崛起,到后来的逐渐衰落,在历史的轨迹上,汉朝是值...
新出唐墓志百种 本书特色 ★ 8开精装,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 全书收集了自唐代贞观十四年至后唐清泰元年期间的墓志,这一时期不仅是墓志发展的高峰期,同时也是俗字流...
《决战:毛泽东、蒋介石是如何看待三战役的》内容简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会战,国军伤亡154余万人,共军伤亡24.2余万人,伤亡
《英格兰简史》内容简介:★《泰晤士报》畅销书 ★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the National Trust)推荐作品 英格兰历史是世界上最精彩,
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四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社会史论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古史分期讨论、新中国建立至“文化大革命”爆发...
《SAP HANA平台应用开发》内容简介:本书在逻辑上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第1章和第2章,该部分主要是讲解SAPHANA服务器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