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阿奎纳 Thomas Aquinas
1225-1274
意大利神学家,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代表人物。 他开启了托马斯学派(或称托马斯主义)。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
早年经历
托马斯·阿奎纳的生平包含了欧洲中世纪中期的许多趣闻。他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一个贵族家庭,母亲一脉可以溯源到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王朝。他大约出生于1225年初,地点是那不勒斯王国的Roccasecca城堡,该地的领主正是其父兰道夫伯爵。他的叔叔西尼巴尔德,是附近卡西诺山本笃会总本宗修道院的院长。于是伯爵一家就希望托马斯今后侄承叔业。在当时,这也是贵族子弟出人头地的一条常见途径。
在阿奎纳接受修道院教育的第五个年头,他前去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出乎意料地加入了多明我会,该会和方济会共同对欧洲中世纪早期建立的教士系统发起了革命性的挑战。这一心灵的转变并未取悦其家族;在去罗马的路途中,阿奎纳被他的几个兄弟逮住、押送回圣齐奥瓦尼城堡,并在那里监禁了一两年,以迫使他放弃自己的志向。根据传记的记载,他的家人甚至安排娼妓去诱惑他,但他不为所动。在教皇诺森四世的干预下,最后其家庭还是妥协了。十七岁时,他的举止宛若圣多明我再生。
他的师长看出阿奎纳在神学上天赋秉异,便送他去科隆的多明我神学院,师从Albertus Magnus学习哲学和神学;他大约于1244年抵达那里。1245年,他跟随Albertus Magnus去巴黎大学逗留了三年,取得了神学硕士学位。1248年他返回科隆担任讲师,这一年是他的文学和公务生涯的开端。这一段与大哲学家和神学家的共事经历对他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他造就成睿智的学者,并终身带有亚里士多德方法论的印记。
事业
1252年阿奎纳前往巴黎攻读硕士学位,由于大学的教授联会对托钵修会的攻击,他遇到了相当的困难。最终,仍于1256取得学位和教职;后来他与友人Bonaventura一起取得神学博士学位,在巴黎、罗马和一些意大利城市教了几年书,并且开始著述。自此以后,他开始了劳碌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修会里积极侍奉,频繁地旅行和讲学。
1259年,他在Valenciennes教区取得一个重要职位。在教皇乌尔班四世的请求下,他又移居罗马。1263年,他出现在伦敦的多明我会中。1288年,他又前往罗马和博洛尼亚讲学,并且投身于教会的公共事务中。
在1269至1271年间,他回到了巴黎。除教书外,还管理教会事务,并且做他的亲戚--法国国王路易八世的国事顾问。1272年佛罗伦萨提供一个让他在当地教区内选择常驻教堂的机会,他担任了修道会的院长,并且应查尔斯王的请求,在那不勒斯担任教授职务。
1273年12月6日的弭撒仪式中,阿奎纳经受了神秘的体验,事后他停止写作,另其大作《神学大全》变成为完成作品。当被问及为何封笔时,阿奎纳答道:“我写不下去了……与我所见和受到的启示相比,我过去所写的一切犹如草芥。”他于1274年3月7日逝世。
据同时代的人描述,阿奎纳是个大块头,肥胖而且皮肤黝黑,头颅硕大,发髻很高。他的为人处世表现出很好的教养:众人认为他举止端正,温文尔雅,而且令人如沐春风。在争论中,他保持克制,并且用人格魅力和渊博的学识赢得对手的尊重。他品位朴素,周围的人为其出色的记忆力所倾倒。在他沉思时,常对周遭的环境浑然不知。他能够系统、清晰和简明地表达他人的意见,使自己的思想富有热情而且兼收并蓄。
去世和封圣、
1274年3月7日,阿奎纳在Fossanova修道院去世。
1323年7月18日,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封阿奎纳为圣徒。
英譯本編者序言
一、研究政治的方法
二、政治义务
三、实际政治
英譯者前記
参考书目
第一鄙分 政治论文
論君主政治,第一篇
第一章 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第二章 君主制是最好的政体
第三章 暴君政治、即君主政治的腐化变质是最坏的政体
第四章 罗馬的政权类型以及有时在多数人执掌的政权中出現的好处
第五章 君主制度是防止暴政的上策
第六章 君主制度的优点以及防止其蛻化为暴君政治的必要措期
第七章 荣誉或荣耀都足以激励君主实施仁政
第八章 君主政体的真正目的
第九章 天堂的最高幸福是人君的酬报
第十章 統治者在行使权力时应預定的目标
第十一章 仁政的物质利益与暴政的不利后果
第十二章 君主的职責:王权同精神对肉体和上帝对万物的支配权的相似之处
第十三章 这一类此的进一步闡明和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
第十四章 教权和王权的比較
第十五章 怎样达到政治社会中幸福生活的目的
論对犹太人的統治
第二部分 哲学著作选辑
反异教徒大全
論人們彼此之間及对其他生物的关系的安排
神学大全
第一部分
一、人是天然耍过政治生活的
二、君主政治和世上的神权政治
第二部分之一
三、政治秩序的价值和意义
四、一般的法
五、各种类型的法
六、法的效果
七、永恒法
八、自然法
九、人法
十、人法的效能
十一、人法的易变性
十二、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別
十三、一种混合的政治制度
第二部分之二
十四、政治的和宗教的义务
十五、战爭
十六、抵抗暴政的权利
十七、政治上的深謀远虑
十八、自然的和实在的正义
十九、正义和国家
二十、世俗权力和宗教权力的关系
二十一、財产权
二十二、高利貸
二十三、服从
彼得·朗巴德《嘉言录》詮释
基督徒对世俗权力特別是暴君負有服从的义务
世俗权力与宗教权力的关系
《尼各馬可伦理学》詮释
导言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詮释
导言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续篇 本书特色 《重光的召稼楼文化》与《续篇》的组合整体,较好地勾勒了召稼楼古镇重光后的文化轮廓,真实地展示了古镇丰富深厚的人文历史积淀,使完...
神文时代-谶纬、术数与中古政治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中古著述中的纬书内容,以及具体政治活动中所体现的纬学思想,探讨中古时代知识、信仰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纬书...
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 本书特色 《骨董琐记全编(新校本)(套装上下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自问世半个世纪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较深影响。此次出版的《骨董琐记全...
大家小书.中国史学入门 本书特色 这里是顾颉刚大师一生心血的闪光晶体,展示了他老先生对中华民族之远古先人的深刻探索,也展现了顾先生的渊博与精深。显示着这位鼎鼎大...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当代历史研究,在突破旧有意识形态的控制之后,又亟待超越学科专业壁垒,建立起与当代思潮变动之间的关
轻阅读:戊戌政变记 本书特色 《戊戌政变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作...
《出众表达:清华大学演讲课》内容简介:作为演讲者,应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撰写演讲稿时,应该如何确定演讲内容,怎样行文
《子宫的秘密:妇科医生手记》内容简介:◆微博粉丝80余万的妇产科专业医生20余年行医手记 ◆从青春期到更年期,每位女性必备的健康
《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内容简介:《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第二辑)》是第二届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学术研讨会的会议成果,
春秋学史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赵伯雄,南开大学教授,学术兴趣集中在古史、经学史及历史文献的考证研究方面★ 对上起先秦 ,下至清末历代...
宁夏三马-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宁夏三马——马福祥、马鸿宾、马鸿逵,祖籍甘肃河州(今属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回族。他们自1912年至1949年宁夏解放前,相...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内容简介:本书作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辅导读物,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辨析思想政治工作与网
辛壬春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作者尚秉和是光绪十七年(1891)进士,辛亥革命后在全国多处书院、大学任教,颇有文名。在本书中,他以敏锐的历...
西域论稿续编 内容简介 虽然无缘于高等学校的系统学习,贺继宏老师却凭借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坚韧不拔,在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领域里不断地耕耘和收获.为了解开柯尔克...
1939&1940-孙明经西康手记 本书特色 孙明经(1911—1992),祖籍山东,生于南京。著名电影教育家,我国高校电影学科奠基人之一,联合国教...
本书是法国年鉴学派的批评史,考察了这一史学研究群体自《年鉴》杂志1929年创建之日起六十年的发展历史。毫无疑问,年鉴学派是20
Berlin1942WhenBrunoreturnshomefromschooloneday,hediscoversthathisbelongingsarebe...
抗战烽火中的武汉大学 本书特色 抗战烽火中的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抗日烽火中的大学》系列丛书,选取...
八十三天皇帝梦-百年中国记忆 本书特色 根据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定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出版计划,我社拟安排再版《八十三天皇帝梦——回忆袁世凯》一书。本书...
德意志史 本书特色 认识德意志崛起之路的*新力作。什么是“德意志史”?这片叫作“德意志”的土地何时开始拥有自我意识?它如何崛起为中欧强权?在瑰丽的民族文化与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