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真实地活着,在神话中出没,在观念中穿行。
树木承载了太多人类的经验,是我们与自然,与非自然紧密相连的纽带。世界之大,文化各异,从古至今,树木从来就不是历史舞台的配角。一树一木,仪容堂堂,意蕴玄妙,形态俊美,已让无数文人墨客才思泉涌。
本书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对树木意义和使命的深探,既深挖内涵用途,又作意象拓宽引申。从苹果树、桦树、雪松、桉树,到橡树、柳树和紫杉,一路探来,我们遇见埃及树之女神哈索尔,为众生分撒补给,敬畏那献给宙斯的擎天巨橡,叹息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偷尝了智慧树的禁果,感动佛陀顿悟于菩提之下,我们也幻想食一颗西王母长生不老的寿桃,欣赏过伦勃朗名画《三棵树》,再对威廉•布莱克笔下的恢弘意象叹服……
★大英博物馆公众参与高级顾问、书画部副主任弗朗西斯·凯莉撰写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刘悦笛作序
★ 本书是2012年英文版《The Tree》的中文译本
★四色印刷,装帧精美,知识性、趣味性俱佳,也是珍贵绘画创作参考资料
★ 为读者呈现出一部“树文明”简史
1.本书为引进大英博物馆出版之著作,内容较为权威。
2.本书专注讲树的起源、树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以及介绍诸多关于树的文物,知识性、趣味性俱佳。
全书四色印刷,装帧精美,阅读体验佳。
在中西方之间:树的“神话”与“意义”
这本图文并茂的书,所展示的就是人之树的“两个M”——“意义”(Meaning)与“神话”(Myth),毫无疑问,无论是树的意义还是树的神话,都是人类赋予树木的,而不是树木本身具有的,但先天属性与后天人化之间必然会形成相互匹配的关联。
原始人类可以通过树“通灵”,所以在人类早期史上有过大量的关于树的“神话”。如果读者都看过卡梅伦的电影《阿凡达》,就会对那棵巨大的“通神树”记忆犹新,Navi 族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器(辫子)与神树相连后,借助神树的力量以获得启示与能量。这其实是对原始人类文明“树崇拜”情景再现,玛雅文明中的巨树就有这种“绝天通地”的巫术功能。
我曾在墨西哥游历,惊奇地发现,玛雅文化确实与华夏早期文明有太多近似之处,其思想核心是“巫的传统”,这与华夏文明同属天人相通的“一个世界”的世界观,苏美尔文明与此后欧洲文明才是此岸与彼岸分离的“两个世界”的世界观。树在玛雅文明中就成为了沟通天人的“灵媒”,这与四川广汉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何共相似,该青铜神树代表东方的神木“扶桑”,铜树上站着九只太阳神鸟。
众所周知,华夏文明历来重“天人合一”与“民胞物与”,树在农耕文明中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价值”。早在《诗经》当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诗句中的杨柳是中国人抒情达意的文学意象;孔子中有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此处松柏的万古长青、苍劲挺拔、刚直不阿间接成为儒家道德的物化象征。
在中国古典文化当中,树的形象经常出现,也成了华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在元代山水画之后,画中树木常常以“一枯一荣”的面貌出现,这并不仅仅是为了枯笔与润笔的比照,更是阴阳协调与互动之智慧的显现。在绘画、陶瓷、家具、文玩当中,树更成为一种文化上的“隐喻”,被赋予了以吉祥向善为主的民俗意义。当然,华夏民族的“实用性”
品格,也使得金钱榕成为“摇钱树”的代理者。更有趣的是,由于世界观和文化观的差异,中西方对待树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基督教传统当中,“夏娃诱惑”的故事根深蒂固,夏娃由于在伊甸园被蛇诱惑而偷食了苹果树上的禁果,由次世人知道了“羞耻”,亚当夏娃获致了负罪感。美国人类学家贝内迪克特(RuthBenedict,1887—1948 年)就此归纳基督教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而相形之下日本文化则由羞耻心所推动而成为“耻感文化”。但事实并非如此断然二分,如盎格鲁- 撒克逊的英格兰和多元文化混血的墨西哥,在基督化之后皆仍保存着耻感的社会大众心理。
当今中国思想家李泽厚则认为,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比照,中国文化乃有乐天派取向的“乐感文化”。但是,中国儒家的伦理传统仍要人“知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礼法来德化万物,百姓不仅要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松柏之类的“比德”手法,其实就是将高尚的道德与树木品性进行伦理类比,所求的乃是“善美交融”。
与中国的“伦理本位”传统不同,欧洲还有一个强大的“科学传统”,这就使得树木也
被纳入到近现代的植物学体系当中。《树灵》果然是西方学术普及的产物,它也从知识论的角度描述了树木的基础知识,在本书“树木馆”章节,更是将进入文明视野的树木形态进行了划分,就好似中药铺子里面的药匣子一般,将各种树条分缕析地进行逐一研究,这恰恰与中国那种模糊思维的传统形成了对峙之势。实际上,每个树种内部的文明都是相当错综复杂且引人入胜的,无论是广泛分布在北美、欧洲的桦树,还是生长在海拔几千米的喜马拉雅雪松;无论是佛陀在菩提树下修得觉悟,还是象征永生的蟠桃树,皆形成了自身的“自然—文明史”,只要您耐心阅读,就会发现《树灵》如此书写的高妙之处!
引子
自古以来,树木就是神灵的圣殿。乡野中参天挺拔的树木一直被奉若神明。森林及其所
包含的那份沉静常让人类膜拜,个中虔诚并不亚于对黄金象牙神像供奉。树木之不同,在于
由不同的神祇所司,好比栗栎之于朱庇特,月桂之于阿波罗,橄榄之于密涅瓦,桃金娘之于
维纳斯,杨树之于赫丘利。——普林尼《自然史》第十二卷,77—79
弗朗西斯·凯莉,曾先后任大英博物馆公众参与高级顾问、书画部副主任。凯莉女士现为职业咨询师、艺术研究员、学术顾问。凯莉女士参与了大英博物馆与基尤皇家植物园合作建设的博物馆前庭景观设计,连同对大英博物馆藏品的宽广知识,探索树木主题的佳人选非她莫属。凯莉女士著述颇丰,主要有:《末世论及未来的模样》《现代斯堪的纳维亚绘画》《歌德时代德国印刷业》《英国1914-1960先锋派印刷》《德国1880-1933年间的印刷业》。凯莉女士同时还是“城市之树”(Trees for Cities)组织赞助人。
《孝经》与孝文化 本书特色 《孝经》是儒学的重要典籍之一,是儒家学派论述“孝道”和“孝治观”的集大成者,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国人学者一直都对它给予充分的关注。《...
读库(0604) 本书特色 《读库》的出版可谓是06年出版界里的一件大事,《读库》的登场为当前文艺刊物混乱局面注入了一股清风,是对“好文章”作的一次通俗界定。这...
文化的焦虑-朱大可守望书系-(全5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东方出版社出版★ 朱大可,入选“影响世界未来50华人榜”、“中国文化守望者”,与李敖、余秋雨、...
白居易-使我思君朝与暮 本书特色1. 本书对著名诗人白居易经典诗词的解析,为当下中国古典诗词全民背诵鉴赏盛宴增添了一道佳肴!“新花间派掌门——中国zui美诗词解...
民族与文化/大师写给大家的传统文化入门课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于民族与文化两大主题,讲述了中华民族与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形成与演进历程,揭示了二者之间互相生发互相...
法国文化史(1-4卷) 内容简介 这部文化史是试图对人类进化的过程进行追踪寻迹,亦即我们的祖先为了更好地顺应或扭转这一进程而锤炼出的反映人类进货的种种表现形式的...
守望者的文化月历(1999-200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著名批评家朱大可1999-2004年这五年间的大部分较有影响的文学、文化和时政批评文章。所有文章均曾...
《卡卡家有窝逆天的鸡》是一本青年作家卡兰诺2018年12月首次推出的首部童话小说,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是著名作家诗人洪绍乾、有书CEO雷文涛、有书智库掌舵人李...
《通往宇宙的窗口》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天文馆和天文台的介绍,历数了天文馆和天文台的演变经历和发展变迁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增广贤文--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潮汕话同音字汇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按潮汕话韵母、声母、声调查字的语文工具书,采用潮汕话声韵代表字直拼、潮汕话拼音和普通话拼音对照的形式。可方便地供讲潮汕话的人...
中国的礼制 内容简介 自古以来,中国就被誉为“礼仪之邦”,中国人民也以谦逊友善、彬彬有记的风貌著称于世。礼起源于原始社会,原是祭神时的一种习俗。周代形成比较完备...
中国近代科学与科学体制化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的第九卷,探讨了文化中比较具体而又比较重要的两个领域的转型过程。全书内容包括传统科学的式微与西...
卞之琳:在混乱中寻求秩序/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卞之琳是杰出的诗人、翻译家、中外文学评论家。在20世纪中西古今文化冲撞的混乱中,在中国知识分子普遍遭...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 本书特色 《中国女性文化(第十八辑)》是一部学术论文集,以“创建两性平等、互补共生的性别和谐文化”为宗旨,以女性的生命体验与文化经验为核...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人性,只是一種策略。狼、羊和人一起玩心機遊戲,誰是勝利者?伏筆就在面前,卻無法一眼看穿人物全有毛病,但瘋得超乎想像真假莫辨的都市傳說 ╳...
《婴童经济4.0》内容简介:本书是在采访了数十家婴童企业,分析了大量的行业数据,对婴童产业的共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后的成果,本书能
时评写作十讲 本书特色 《时评写作十讲》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事评论写作指南,实用、鲜活而有体系,深入而能浅出。曹林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优秀评论人,他的作品明快兼具...
理性德国-走世界 品文化 本书特色 这本《理性德国》由埃克哈德·伯恩斯坦著,武海霞和武银强译,主要讨论当代德国绚丽多姿的历史与文化。从二战废墟中站起的德...
飘阿兮,喜爱音乐、电影与文字,个性懒散乐观,有时敏感固执,被别人的文字所坑所虐,转而自己编造故事,钟爱一切俗套的圆满结局。相信缘分,看淡爱情,向往平淡闲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