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单册、套装同步上市!以佛教史解说两大东方文明的相遇,通过佛教史理解中印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
-----编辑推荐-----
★ 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浓缩一生著作精华,全14册包括:《季羡林谈佛》《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季羡林谈国学》《季羡林谈人生》《读书·治学·写作》《赋得永久的悔》《红》《一生的远行》《彼岸印迹》《牛棚杂忆》《我的心是一面镜子》《象牙塔日记》《悼念忆:师友回忆录》《风风雨雨一百年》。
★ 该选集是季羡林老先生在三零一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可以媲美全集。季老在序言中说:“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此次出版的自选集完全遵照季老“存真求实”的意愿,在精选的基础上收录季老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
★ 正如文集跋文作者梁衡先生所说,“(季)先生学问之衣钵,自有专业人士接而传之。然治学之志、文章之风、人格之美则应为学术界、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所学、所重。而这一切又都体现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于是遂建议于先生全部著作中,选易普及之篇,面对一般读者,编一季文普及读本。”
★ 在《谈佛》中,季羡林以佛教在印度产生、发展、传播,如何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后再倒流回印度为线索,勾勒出一部佛教流变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又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基本问题做了举重若轻的分析,使一般读者也能获得对佛教的通识。
-----内容简介-----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术著述等多种体裁,集中体现了季老的治学之志、文章之风和人格之美。
内容简介:本书既是佛教入门经典,也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留德求学时,作者就确立对佛教研究的兴趣,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核心的位置。书中季羡林以语言学、印度学、古代中印历史等领域的深厚学养为基础,对佛教的起源、流变、传入中国等重要方面做了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分析。
季羡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语言学家、东方文化研究专家、散文家,被称为“学界泰斗”。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翌年作为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归国,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曾任北大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等职。
佛教有些不同。和尚讲经,也总是劝善惩恶,这一点同其他两大宗教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释迦牟尼本人并不承认自己是神。他活着的时候,以及死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僧徒也没有把他当作神来膜拜。他被神化为如来佛,与外来影响有关。到了大乘时期,这现象才逐渐明朗化。根据这些情况,我觉得,佛教似乎是一个唯理的宗教,讲求义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锢信徒们的思想的宗教。大乘唯理的倾向更加明显。它对宇宙万事万物,对人类社会,对人们的内心活动,都深入钻研,挖掘得之深、之广,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它十分强调智慧,标举“缘起”的理论,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是变动的。因此恩格斯认为佛教有辩证的思维。它的理论当然会有矛盾,会有牵强附会之处,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总起来看,它的教义中颇多哲学因素。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宗教与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乘佛教继承而且发扬了这个传统。大乘还提倡逻辑学,所谓因明学者就是。在这里大乘唯理的色彩也表现得很突出。这样的情况就促使佛教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经、律、论,样样齐全。有的部派还有自己的经典。结果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就多到了超过汗牛充栋的程度。而且佛教同另外两个世界大宗教不同,始终也没有确定哪一部经典是圣经宝典,唯我独尊。所有的经典都并肩存在、庞然杂陈。这些经典通常称为“大藏经”。有梵文、巴利文、汉文、藏文、满文、蒙文、傣文等等不同的文本,量有多大,谁也说不清。有的学者说,佛教是无神论。有的人就义形于色地挺身起来反对:哪里会有无神的宗教呢?如果我们客观地深刻地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说佛教是无神论,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我们不妨粗略地把佛教分为两个层次:高和低。低层次的佛教烧香拜佛,修庙塑像,信徒们相信轮回报应,积德修福,只要念几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单纯一声:“阿弥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深通佛教义理,宗教需要也能得到满足...
——引自第259页
我们现在可以大胆地猜想:《四十二章经》有两个译本。第一个译本,就是汉译本,是直接译自印度古代俗语。里面凡是称“佛”,都言“浮屠”。襄楷所引的就是这个译本。但这里有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书里关于佛教入华的记载虽然有不少牴牾的地方,但是《理惑论》里的“于大月支写佛经四十二章”的记载却大概是很可靠的。既然这部《四十二章经》是在大月支写的,而且后来从大月支传到中国来的佛经原文都不是印度梵文或俗语,为什么这书的原文独独会是印度俗语呢?据我的推测,这部书从印度传到大月支,他们还没来得及译成自己的语言,就给中国使者写了来。100多年以后,从印度来的佛经都已经译成了本国的语言,那些高僧们才把这些译本转译成中文。第二个译本就是支谦的译本,也就是现存的。这译本据猜想应该是译自某一种中亚语言。至于究竟是哪一种,现在还不能说。无论如何,这个译文的原文同第一个译本不同;所以在第一个译本里称“浮屠”,第二个译本里称“佛”,不一定就是改易的。根据上面的论述,对于“佛”与“浮屠”这两个词,我们可以作以下的推测:“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中国史家记载多半都用“浮屠”。其后西域高僧到中国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书。“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近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终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
——引自章节:第五题浮屠与佛&第六题再谈“浮屠”与“佛”
《陆游选集》内容简介: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最著名的爱国诗人,诗、词、文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王水照和高克勤先生选注的《陆游选集
釋見介喜愛自然與追求人生真理,十餘年出家修行的歲月,益發體認到佛法應在自然中領悟,也應在平實的生活裡體會,因此目前於山林間隱居潛修,期待探討更深刻的生命智慧。曾...
粮食检验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家标准检验方法为准则,针对目前粮食检验中存在诸多问题。如:(1)一些重要项目指标,包括质量指标、品质指标、贮存指标以及卫生指标等...
★ 北欧神话开山之作,茅盾传世经典本书初版于1930年,是国内zui早介绍北欧神话的书。作者茅盾不仅是一代文学巨匠,更是现代神话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被誉为“中国...
※《82年生的金智英》作者赵南柱领衔新作,韩国“女性主义文学”的全新里程碑。※7位韩国文坛代表女作家联袂书写,7篇将女性置于故事核心的文学力作。※没有任何痛苦,...
《活得够长,活得更幸福》作者以精湛和广博的知识,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基因学、病理学、营养学、临床治疗和重要和生理和病理检测指标,到正在研发中的各种医学技术实验...
《玩转地球之北欧》内容简介: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丰富精彩的世界,为了满足更多人的旅行心愿,我们将这档节目的精华内容编纂成书。本套书13册,共介绍了25个旅游热门或...
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 本书特色 本书对医学领域的一些常见病、难治病,使用康复治疗有较好疗效的病种,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详细阐述了康复医疗的技术和方法。本书内容丰...
先后荣膺威尼斯电影节、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的世界电影配乐之神王家卫、马友友深情追忆,用音乐创造电影的灵魂诗人殿堂级作曲家、意大利国宝级音乐大师莫里康内最后的口...
戴思哲(Joseph Dennis),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法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曾任北美明史研究会...
《四大发明的古往今来》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出发,以4个分册分述4个发明,每个发明从九个方面展开叙述,把中国古代四
《便当灵感集》是食帖品牌第15本书,也是开启每日便当生活的必备全书。20位便当生活家经验分享、100条制作贴士、40道便当料理灵感、九大类便当盒挑选指南、便当历...
《時代》周刊給韓寒戴上「桂冠」後,媒體網絡前所未有的掀起對「韓寒現象」的反思,或炮轟韓寒或批評社會。有人叫我們要「警惕韓寒」,因為「韓寒根本沒有獨立思考,他所有...
起點中文網大神作家,創作經驗豐富,文筆老練,文風爽利,廣受讀者喜愛和追捧。生於津門,現居武漢。喜歡平靜簡單的生活,愛讀書,愛幻想,相信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愛情存在。...
作品目录上帝之城卷十七上帝之城卷十八上帝之城卷十九上帝之城卷二十上帝之城卷二十一上帝之城卷二十二主要概念译法表 · · ·
十二件无法解释的异象,无法理解的怪事:地上落了排列出狗型的火药;灵界梢来的恶兆;一幢闹鬼的屋子;降灵会上的意外;人格分裂
完美的合同:合同的基本原理及审查与修改(第3版) 本书特色 交易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合同是达成交易的桥梁。在现代社会,合同早已不仅是交易内容的记录,还是综合性的商...
《蓝图》内容简介:本书是王强老师2003-2006年任教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期间讲授“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这门全院公共选修课中的“职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
纪十年,人气言情作家,已出版《小情劫》,短篇作品常见于《飞言情》,《花火》等刊。一生理想,写热爱的故事,过自由的生活。新浪微博:@纪十年官方读者群:51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