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品集。继《越读》出版之后, 再次力邀多位知名作家、学者和书评人合著其第二部。本书作者包括毕淑敏、刘心武等知名作家, 朴素、唐山等书评人和编辑和洪晃等文化名人。在这本书里, 他们分享了个人的读书经历和心得, 引领人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读书之法, 走近古
这是一部由多位知名作家、学者和书评人合著的关于阅读的书,作者包括毕淑敏、刘心武、洪晃、唐山、朴素、潘小娴、王大庆、黄涌等。在本书中,他们分享了个人的读书经历和心得,引领人们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书之法,走近古今中外著名的作家和经典作品。
读自己书架上的书
刘心武
有朋友来诉苦,说如今书价腾涨,真是莫再读书了,我却不以为然。
我当然并不赞成书价无节制地上涨,但我以为,书价上涨也许倒会促使我们更谨慎地买书——只买那些对我们来说必不可少或确有留存价值的书。
也许是因为以前书价相对其他消费品而言偏低,人们大都买了不少书来排满自己的书架。那位来诉苦的朋友家中的书架不仅爆满,壁橱中乃至于沙发边也都藏着摞着不少书。我问他:“你买的书,全都看过吗?”他摇头;再问:“看过其中的一半吗?”他想了想,又摇头;再问下去:“看过其中的三分之一?”他叹了口气说:“也许还达不到,唉,没有时间啊……”
是的,我们都忙,我们甚至没有时间读自己掏钱巴巴地买来的书,我们常常是先把想要的书买到手再说,这本不足为奇,但我们不能容忍自己的这种心态——仿佛只要
那本书我们买了并放在书架上了,我们就读过它了似的。不。我们必须郑重地提醒自己——对于任何一本书,只有读过它(不能详读时可以粗读,甚至可以一目十行地“瞄”过去),它才真正属于我们心灵书架中的一本书。我们不能仅仅买书、藏书,我们必须读书。
我一度达到过凡自己所买来的书皆读过的境况,但近些年我的买书量大大超过了我的读书量,并且坦白地说,某些书之所以买来,主要是出于一种虚荣心——人家有,我也该有;心理上的浅薄满足欲代替了心灵上的真诚求知欲。亏得我还能自知此弊,所以*近我向自己发出了*后通牒——
请读自己书架上的书,否则,暂停买书!
我于是开始读那些原是买来装阔气、撑门面、摆谱儿、充博学、赶新潮、唬客人的书——结果,我发现自家书架上的书完全够我享受很长一段时间,我为自己前一阵子动不动问别人“该看些什么书呀?”而脸红,事实上我现在很有资格回答别人的这类问题,并且我觉得与其告诉
人家“该看什么”,不如告诉人家“不必看什么”,因为唯有读过相当多书的人,才能对一束束的信息做出有信心的价值判断。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认同和排拒的选择过程,读书越多,则选择的余地越大,因而为自己带来的人生机会也就越多。
我把自己的这点经验,介绍给来诉苦的朋友。*近他来报知,他已放慢了买书的步伐,加快了读自己书架上的书的步伐。他还说,如今信息大爆炸,就是书价不涨,可买的书也极多,就是收入大增,也不可能将看中的书全买回家来,因此,今后不仅要认真清理、阅读自己书架上的书,并且应当认真考虑和设计一下自己的书架上该是怎样的一种阵容了。我得意地告诉他,这种“个人书架设计”我早已在进行了,其中还包括明智地淘汰掉了一些对自己来说是无用也毋庸收藏的书。不过,我觉得对多数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在内,眼下*要紧的还是——
读自己书架上的书。
毕淑敏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曾获当代文学奖、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合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
刘心武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伤痕文学”的发轫作。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四牌楼》获第二届上海优秀长篇小说奖。1993年出版《刘心武文集》8卷。2005年起陆续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共计61集,并推出同名著作,2011年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发国内新的《红楼梦》热。
洪晃
中国互动媒体集团CEO,《世界都市iLook》杂志主编兼出版人。
什么时候繁星在天空四落而散,如同铁匠铺中的火星,然后消逝?毫无疑问,你的时光已经到来,你的狂风在劲吹,遥远,最为神秘而不
弃园内外 本书特色 周策纵以中国古典文学、古文字研究蜚声海内外,其作品受到学术界及普通读者的普遍欢迎。《弃园内外》为周策纵的作品选集集,由其弟子王润华组织编辑,...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中下)/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编著者赵东栓《魏晋南北朝文学(套装共3册)》为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之中的中国卷,讲述...
先锋.对话:我们已经选择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今日先锋》中*具特色的对话,除了呈现专业人士与被访谈者进行深入对话外,还组织有关深入的背景资料,以求全面展示艺术家...
《布宁诗文选》内容简介:精选布宁的诗歌和散文,集中而全面地展现了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辽远、优雅、空灵的创作风格,同时勾勒了他
平松洋子,日本饮食生活作家。奔走于世界各地,以饮食文化与生活为写作主题,活跃于《每日新闻》《ALL读物》《周刊文春》等日本各大报纸杂志,文风轻妙又感性,背后富含...
李一冰作品集:李一冰文存(全2册) 内容简介儒家哲学至高无上之传统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之表率李一冰作品集:李一冰文存(全2册) 目录 李一冰作品集(上)张苍水传李一...
《瓦特的白日幻想》内容简介:献给每一个在现实中依旧做着光怪陆离梦境的人。220幅摄影作品,17个与创作相关的灵感故事,温柔捍卫梦
木犁书系/风雨文丛:从五四走来 本书特色 中国历史上有几个时代是读书人*为向往的:先秦、魏晋、晚明,还有五四。对于当代的知识分子来说,五四是一个*值得缅怀、*值...
山岩上的肖像(聂鲁达的爱情·诗·革命) 本书特色 聂鲁达自己认为爱情和义务是他的两只翅膀。本书以诗歌为线索阐述了他的爱情和革命故事,大量的背景资料不仅为我们理解...
魏微六短篇 本书特色 《魏微六短篇》是“短篇经典文库”丛书中的一本,收录魏微的六篇短篇小说,包括《姊妹》《姐姐》《大老郑的女人》《胡文青...
本書選錄蘇聯詩人曼傑利斯塔姆和祕魯詩人巴列霍兩位的詩作。蘇聯詩人曼傑利斯塔姆(OsipMandelstam,1891~1938),出生於波蘭華沙
城南旧事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影响力的代表作。本书是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全书以7-*岁的英子为视角,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6》内容简介:“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
江湖老友 本书特色 《江湖老友》是著名作家蔡澜的散文结集。《江湖老友》精选了蔡澜写文化名人的文章,所写者是耳熟能详的名家,如金庸、黄霑、黄永玉、丁雄泉、张彻、胡...
《一本书看懂地缘世界》内容简介:美国,从立国、崛起到称霸,走过的套路好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 欧洲,曾经是“武林盟主”,不
鞍与笔的影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我是退役的考古队员,对文物,常能享受先睹为快的特权。夏天听说,在长沙的一座西汉大墓中,出土了三件木器。认出后人人震惊,原来它们...
鲁迅杂文名篇 本书特色 《鲁迅杂文名篇》由栾梅健,张新颖选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鲁迅杂文名篇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现在的屠杀者》、《有无相通》、《暴君的臣...
思辨历程 本书特色 《思辨历程》分为“清园自述”、“故人怀想”、“思辨随笔”三个部分,从大体上可以反映出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学术生平以及思辨历程的概观,虽...
《沉默的大多数》内容简介:本书为王小波杂文随笔作品精选集。其中包括思想文化方面的文章,对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的评点,以及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