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路》中的一代人,在智利皮诺切特时期学会读写,而他们的父母,则是独裁年代的同谋犯或受害者。1985年圣地亚哥大地震中,九岁的男孩首次见到比他大三岁的珂罗蒂雅,后者竟让他帮忙监视她的舅舅劳尔。多年后,长大了的两人重逢,在一场无关爱情的交往中,终于明了当年的真相。九岁男孩眼中的圣地亚哥,成熟作家心念的还乡之路,在作者与角色、过去和现在、虚构与现实之中交织在一起,通过两个家庭的遭遇,书写了一个时代的伤痛。本书荣获智利2012年度“阿塔索国家艺术奖”和同年全国图书理事会奖。
《回家的路》使桑布拉达到了“我们必须读”的当代作家的高度。——《书业观察论坛》我从头到尾读完了桑布拉的每本小说,它们是那么好的陪伴。他的书就像深夜里老友打来的电话,我想念电话另一端幽默而充满魅力的声音,和那些陌生又美丽的故事。——妮可·克劳斯(美国作家)作为诗人的桑布拉和作为小说家的桑布拉是有机融合的。几乎每句话都令人惊叹,推进情节向前,同时实现情感的完整发展。《回家的路》短小精悍、笔触亲昵,却又震撼人心。——弗朗西斯科·戈尔德曼(美国作家)
《回家的路》:
我六七岁的时候走丢过一次。当时我迷迷糊糊,一下子就见不着父母的影儿了。一阵害怕之后,我马上重新出发,赶在父母之前就到了家——那时他们还在绝望地找我。其实那天下午我倒是觉得,走丢的是他们。毕竟,我可知道自己回家,而他们却没有。
“你走岔道了。”后来母亲对我说,眼里还挂着泪。
“明明是你们走了另一条路啊!”我想着,但没吭声。
父亲在扶手椅上静静地看着。偶尔我觉得他一直躺在那里沉思,但他恐怕什么都没想,可能就是闭上双眼,逆来顺受地接受眼前的一切。不过那天晚上他开口了:“这挺好,”他对我说,“你战胜了困境。”母亲用疑虑的眼光盯着他,可他还是自顾自地发表了一番关于“困境”的杂乱无章的言论。
我缩在父亲对面的沙发上,假装睡着,听着他俩老掉牙的争吵。母亲说上好几句话,父亲只给出一两个字的回应——偶尔斩钉截铁地冒出一个:“不!”偶尔在母亲的咆哮之余插上一句:“扯淡!”还有些时候,甚至会像警官一样命令:“闭嘴!”那晚,母亲抱我上床,她可能知道我只是装睡,其实却好奇地听着她的一举一动。她说:“你爸爸说得有理。现在我们知道了,你丢不了,知道你能一个人上街了。但你在路上该专心点儿,该走得更快些。”我把这话放心上了。从那时起,我加快了脚步。
事实上,好几年之后,当我**次跟珂罗蒂雅聊天时,她还问我为什么总走那么快。当时她已经跟踪我好几天了。我们是在那次聊天前不久才认识的:一九八五年三月三日,大地震①当晚,不过当时我们并没说上话。
那时珂罗蒂雅十二岁,我九岁,所以我们的友情实在是不可思议。不过我们看上去倒挺像朋友,常常聊天。有时我会觉得,我写这本书,无非是为了追忆那些谈话。
地震那晚我很惊恐,但从某个角度说来,我也挺喜欢那晚发生的事。
大人们在一家屋子的院里搭起两顶帐篷,让我们这些小孩儿睡觉。这事儿一开始就惹出了乱子,因为所有小孩儿都争着要睡在那顶爱斯基摩风格的帐篷里,那东西在当时可是个新鲜玩意儿。*后,大人们把它分给了女孩儿们。我们这群男孩儿把自己关在帐篷里悄声打闹。大人不在时,这是我们的保留节目:兴高采烈、毫无节制地追来打去。不过那次,红发小子很快就被打出鼻血,我们只得另找法子娱乐。
不知谁想到了立遗嘱的点子,乍一听我们觉得不错,但随即发现这事儿毫无意义。因为如果再来次更强烈的地震,估计全世界都能被毁掉,那我们的财产自然无人继承了。于是我们又想象着地球就像一只猎猎打颤的狗,人们就跟它身上的跳蚤似的纷纷掉落太空。反复想象这样的场景乐坏了我们,也让大家渐生睡意。
可我不想睡。其实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但这种全新的疲惫让我两眼放光。我决定熬通宵,还打算混进那顶爱斯基摩帐篷里,好跟女孩儿们接着聊聊。
没想到警察的女儿却一口咬定我想强奸她们。虽然那时我还不大懂得强奸犯是什么意思,但还是立马保证我没想过要干这事儿,只是过来瞧瞧而已。那女孩儿嘲讽地一笑,说,天下强奸犯都是这套说辞。于是我被关在帐篷外,听她们玩游戏。她们假装那些洋娃娃是地震后仅有的幸存者,看到主人去世,娃娃们抚尸痛哭。只有一个娃娃觉得这样才大快人心,因为对它而言,人类这物种臭味十足。游戏*后演变成一场争权夺利的比拼,看上去姑娘们似乎要吵个没完,结果却很快达成一致一所有的洋娃娃中只有一个正版芭比。她大获全胜。
我在废墟中找到一把沙滩椅,胆怯地靠近大人们的篝火。看到邻居们大概是头一次这样聚在一起,我还真不习惯。他们小口小口地抿着酒,排遣恐惧,悠长的目光中满是同命相怜的味道。有人弄来一张旧木桌丢进火堆,好像那桌子一文不值似的。“要是你乐意,我把吉他也扔进去。”父亲这样对我说。所有人都笑了,我也笑了,笑得有些迷惑,因为父亲很少开玩笑。这时,邻居劳尔带着玛卡丽和珂罗蒂雅回来了。“她们是我姐姐和外甥女。”他向大家介绍。地震发生后,劳尔曾四处寻找她们,现在终于把人带回来了,他显然是松了一口气。
……
亚历杭德罗‧桑布拉 Alejandro Zambra 智利小说家、诗人。他1975年生于圣地亚哥,先后在智利和西班牙接受教育,在智利天主教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目前在智利迭戈波塔利斯大学担任文学教授。他的第一部小说《盆栽》即轰动文坛,并获得当年的智利文学评论家奖最佳小说奖和国会图书大奖。他还著有诗集《无用的海滩》《移动》,散文集《未读之书》、小说《树的隐秘生活》《回家的路》和短篇小说集《我的文档》。2010年,他入选《格兰塔》杂志评选的“最佳西班牙语青年小说家”。
《无人知晓》内容简介:★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入围影片同名小说 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获日本三大电影奖:报
《伦敦场地》内容简介:"★英国“文坛教父”马丁·艾米斯布克奖提名作品 ★一部关于显示、谋杀、爱与性的超现实寓言 《伦敦场地》
《老虎与不夜城》内容简介:一本跨越文体的短篇小说集! “语句像鸟翅一样旋紧,牵引读者直抵陌异之境, 眼前泛起隐现悖论的工业热
《阅读浪漫小说》内容简介:女权主义者、文学批评家和大众文化理论家总是忽视浪漫主义阅读。他们声称,“浪漫情节”会促进女性读者
《春风十里不如你》内容简介:一本书读透冯唐30年创作精华。关于金钱、名声、胜负、感情、生命、无常、终极,金线之后的人生智慧,
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三体(套装1-3册) 本书特色 《三体》为“中国科幻基石丛书”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
共和国作家文库 家族-张炜 本书特色 《家族》是著名作家张炜的一部力作。虽然《家族》是用优美的文笔叙述了一个历史与现实交叉的家族故事,但它却是一部战斗性很强的书...
《漫说旧时光·正红旗下》内容简介:《正红旗下》是老舍倾注极大心血却没有完成的作品。是一部以清末北京社会为背景的自传体的历史
《大河》内容简介:在山川、河流、大地以及动物之间,人真正找到生命的根基。《大河》荡漾着一股与天地造化融合一体的精气,是红柯
他方世界 本书特色 时光缓慢坠落,一个大家族走过循环的道路和季节,前往他方,留下这部贮藏着旧日灵光的史诗……《他方世界》是美国艺术文学院奖得主约翰?克劳利代表作...
《自助》内容简介:本书的内容为主要为,寻求生命的价值、用饱满的热情生活、从容应对生活、追求伟大、让智慧拯救灵魂、在思考中获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曾经历生命中的艰难时刻,当我们感到难以独自面对和承受时,我们会想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2011-短篇小说-21世纪年度小说选 本书特色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著的《2011短篇小说(21世纪年度小说选)》萃集了2011年发表在全国知名刊物...
苏东坡和他的大宋朝 本书特色 写小说原无一定之规。著名剧作家徐棻以写戏的笔法写小说,这部小说就像她的戏一样好看:人物生动,冲突迭起,场面精彩,节奏明快。这部...
《麦琪的礼物: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内容简介:完整收录《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叶子》《爱的牺牲》《二十年后》等欧·亨利经典短
婚礼的成员:中国大陆唯一合法授权完整版 本书特色 备受钱钟书与苏童共同关注的美国女作家麦卡勒斯*成熟的作品——《婚礼的成员》,谁能画出孤独的样子?麦卡勒斯是备受...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下册 本书特色 小说以主人公名侦探结城新十郎和他的朋友们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讲述了一个个曲折奇妙的推理冒险故事。展现了日式推理精巧细腻的解谜...
三寸金莲-《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三寸金莲》是冯骥才先生1986年出版的作品。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清末民初的北方小镇,穷人家女子戈金莲幼时被...
《英国情妇》内容简介:《英国情妇》由玛格丽特·杜拉斯所著,故事从玛丽·泰莱丝被毁尸灭迹,警局经调查取证,认定是她的表姐克莱
2009中国文学中篇小说排行榜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七个好看且值得典藏的中篇小说,它们无论从作者年龄分布、知名度、作品题材、趣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涵盖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