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中国史(全六卷)》[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编。01: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王兴亮 译。02:分裂的帝国:南北朝[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李磊 译 周媛 校。03: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美]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著 张晓东 冯世明 译 方宇 校
04: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德] 迪特•库恩(Dieter Kuhn)著 李文锋 译 邵君安 校
05: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加]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 潘玮琳 译
06:*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美]罗威廉(William T. Rowe)著 李仁渊 张远 译
《哈佛中国史》六卷本丛书,由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领衔主编,集结罗威廉、陆威仪和迪特•库恩三位知名汉学家,萃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新的中国史研究成果,以全球史视野、多学科知识颠覆传统中国史叙述模式,倾十年之功写就,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能代表西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史研究全新成果和水准的多卷本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站在风起云涌的21世纪,从全球史角度重写“世界中国史”,引导世界重新思考当下中国。丛书上自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天下,下至20世纪初清朝终结,分为六个帝国时代——秦汉古典时代、南北朝大分裂、世界性帝国唐朝、宋朝的社会转型、气候变迁影响下元明帝国的兴衰,以及成就斐然、盛况空前的大清王朝,进而串起2000年中华文明跌宕起伏的荣辱命运。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而作,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极富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给大众读者的权威、简洁、清晰、独特的全新中国通史。
《哈佛中国史》丛书出版后获得很多赞誉,被称为“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堪称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典范之作,已被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数十所世界知名大学指定为中国史课程教材。
★ 32开硬精装,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 **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美】陆威仪 著,将秦、汉两个帝国置于全球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进行考察,以十个主题深入探讨这一古典时代的五个主要特征
★ 第二卷《分裂的帝国:南北朝》:【美】陆威仪 著,对魏晋南北朝史相较于秦汉史的基本变化作了新的思考和诠释,刻画了以往关注不够的历史侧面
★第三卷《世界性的帝国:唐朝》:【美】陆威仪 著,选择西方读者对于中国历史较为关注的问题,站在中国的外围来观察和描述唐朝的诸层面,重点在商业(海陆贸易)、宗教和文化方面
★ 第四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德】迪特·库恩 著,作者擅长用宋代古碑文、墓志铭、壁画和其他文字记载以及实物材料来证实宋代转型期的社会环境
★第五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加】卜正民 著,别出心裁地从气候这一环境史的新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
★ 第六卷《*后的中华帝国:大清》:【美】罗威廉 著,抛弃了清朝无能保守及中国近代史起于西力入侵的传统观点,将清朝视为一个克服挑战、成就斐然的重要断代。本书堪称数十年来海外清史研究zui重要的通俗佳作
【哈佛大学出版社经典之作,数十所世界知名高校中国史课程指定教材】
哈佛大学出版社先后于2009—2013年出版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自2009年出版以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美国历史评论》《亚洲研究》《伦敦时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导,好评如潮;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史乐民,剑桥大学教授麦大维,牛津大学教授戴彼得,华盛顿大学教授伊沛霞等世界知名汉学家一致推荐;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其指定为中国历史课程的教科书或参考书,如康奈尔大学、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莱顿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备受欧美大中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青睐。
【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新成果,多卷本中国史的上佳之选】
《哈佛中国史》是继《剑桥中国史》之后,反映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成果、代表世界中国史研究较高水准的中国通史。与皇皇十余卷、内容专深、多位作者合力撰写一卷的《剑桥中国史》不同,《哈佛中国史》每个断代均由一位学者一气呵成,文风通贯,浑然一体。
《哈佛中国史》以全球视野突破传统中国史学叙事,真正做到了跨学科、跨领域讲述中国历史,全面涉及天文学、地理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气候学、环境史、医疗史、民族史、中西交流史等多个学科的新角度、新方法和新成果,是50年来史学研究的新成果。
全书共六卷,分秦汉、南北朝、唐、宋、元明和清六个时代分野,上迄秦朝统一,下至清朝终结,以一种新鲜、紧凑、好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至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通贯上下,分量适中,新颖详尽,获赞“多卷本中国史的上佳之选”。
【4位国际知名汉学家,倾10年之功,突破费正清学派理论模式】
《哈佛中国史》由国际知名汉学名家卜正民领衔,携手罗威廉、陆威仪、迪特•库恩,倾10年之功辛勤创作,大力突破费正清学派的理论模式,不再强调中国朝代更迭、道统延续,代表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中国史研究的新成就。
卜正民擅长以新颖的视角、丰富的细节和极具感染力的叙事风格讲述元明史;罗威廉为驰名国际的清史研究名家,所作“清卷”被誉为数十年来海外清史研究的通俗佳作;陆威仪是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中国古代史专家,凭一己之力独立完成秦汉、南北朝和唐朝三卷;迪特•库恩专长于宋代物质文化史、科技史和艺术史,是德国重要的宋史研究专家,在世界汉学界享有盛名。
【简洁、清晰、独特的新中国通史,人人爱读的大众历史读物】
《哈佛中国史》丛书专为普通读者撰写,语言生动活泼,文风简明精悍,结构精致合理,富于故事性和启发性,是一套写给大众读者的简洁、清晰、独特的中国通史。读者可从中了解世界中国史研究前沿,学习新方法、新成果,也可在享受会心愉悦的阅读体验之余,面对这套“大不一样的中国史”豁然开朗,获得对中国历史的崭新认识,
【20位中国史专家一致推荐】
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长序推荐,秦汉史专家王子今、李开元、卜宪群、彭卫,南北朝史专家罗新、楼劲,唐史专家张国刚、郝春文、刘后滨,宋史专家邓小南、李华瑞,元明史专家商传、张帆、李新峰、孙竞昊、方骏,清史专家李伯重、赵世瑜、夏明方等联袂推荐。
【中文版出版团队酝酿10载,编辑历时5年】
中文版出版团队酝酿十载,邀请海峡两岸青年历史学者王兴亮、潘玮琳、李仁渊、张远、李文锋等携手翻译,编辑历时五年,精细打磨,方为大众读者呈现了这一套可靠、可信、可读的中国通史。
我希望我们抱着生命经验之复杂的想法,而不是退回到“历史事件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它该发生”那一套统一的、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中。我们应该从自己所写时代的内部而非外部来呈现那些岁月,但同时,我们的写作也需要囊括该时期内中国所征服的地区,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从内部来观察,还要具备全局眼光,将影响该地区历史进程的非汉人形象更加具体。这套书仍保留的一个传统是按照朝代来划分中国历史。之所以这么做,部分是因为朝代变更往往意味着正式统治者的改变,由此人民的生活组织方式也改变了;更重要的是因为朝代的确提供了时间定位,方便人们明白自己在历史的何处徜徉。所以,读者会在这一套书中见证朝代兴衰,但也能更多地了解某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像在故事书中那样只看到皇帝和大将军们的传奇故事。
——主编卜正民,著名汉学家,“哈佛中国史”中文版总序
透过海外中国学家对“中国/历史”的叙述,我们不仅能看到“异域之眼”中的“中国史”,而且能看到塑造“中国史”背后的理论变化,也能看到重写“中国史”背后的世界/全球史背景。其实,当他们用流行于西方的历史观念和叙述方法来重新撰写中国史的时候,另一个“世界中的中国史”就产生了。
——葛兆光,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教授,“哈佛中国史”推荐序
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成功地填补了一卷本中国史教科书和多卷本的多位作者合力撰写一卷而成的《剑桥中国史》之间的空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基于朝代、每卷由一位作者独自撰写完成的解释性历史。
——包弼德,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
详尽的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一直被奉为多卷本中国史的上佳之选。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六卷本中国史以一种新鲜、紧凑、易读的方式涵盖了公元前2世纪到20世纪初期中国古代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进程。
——独立学者查尔斯• W.海福特
这一精彩的由知名汉学家卜正民教授主编的《哈佛中国史》丛书,为哈佛大学出版社带来了很高的荣誉。它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中国。
——历史学家乔纳森·米尔斯基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一书中有些见解或许可以作为对我们的考察和理解有所助益的“他山之石”。比如,作者陆威仪教授在政治史、军事史之外,以“帝国的城市”“农村社会”“外部世界”“宗族”“宗教”“文学”“法律”几个方面说明秦汉历史,这样的分析方式富有新意。中国的秦汉史学者有必要从西方学者的文化理念、学术视角、考察思路、研究方法借鉴其优异之处,通过比较鉴别,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品质。
——王子今,秦汉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回归叙事,是历史学的新趋势,不仅中国如此,西方也是如此。叙事有种种形式,形式的变化和创新,应是历史学的追求。基于深厚的学术研究基础,作出精准的概括,写成易懂的叙事,是需要相当的努力才能达到的境界。我相信,阅读《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一书的读者,一定会体验到作者陆威仪的苦心而受益。
——李开元,秦汉史专家、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是继《剑桥中国秦汉史》之后又一部认识和了解西方学者对秦汉历史总体看法的佳作。它把秦汉放在世界史、中国史的整体视野中观察,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秦汉历史的概貌与演变。陆威仪教授把目光深入到了历史的内部,用自己的体验与理论,而非“早已建构出的历史叙述”体系,在各个专题中表达了自己不少独特的见解。与此同时,他对秦汉传世文献、出土文献、碑刻资料以及西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极为熟悉,信手拈来,运用得当,体现了一位专业史学家的高超素养。
——卜宪群,秦汉史专家、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作为该丛书的第一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奠定了一个权威、可靠的基调,为“哈佛中国史”丛书这个重要的新系列开了一个好头。这本书具备极高的历史准确度,覆盖话题的广度更加令人惊叹。它将吸引所有对中华帝国传统之基础感兴趣的人。
——梅维恒(Victor H. Mair),汉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陆威仪教授的《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开启了六卷本“哈佛中国史”系列。这一卷牢牢把握住了秦汉的显著特征,这些特征得以持续两千多年……打算入手整套丛书的读者,千万不要忽视陆威仪教授为此打下的坚实基础。
——吉尔伯特·泰勒(Gilbert Taylor),《书单》(Booklist)
卜正民(Timothy Brook),1951年生,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师从孔飞力教授,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历任多伦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校教授,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前任会长。学术视野广阔,主要从事亚洲历史和文化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明代社会和文化史、“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的占领等。主编六卷本《哈佛中国史》丛书,并撰写其中第5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别出心裁地从气候这一环境史的新视角解读元明两大帝国的兴衰,呈现出一个连贯的生态历史。已翻译为中文的作品多达十几种,在海峡两岸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他主要代表作品有《秩序的沦陷》《杀千刀》《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国家与社会》《维梅尔的帽子》等。其中《纵乐的困惑》获得2000年美国“列文森中国研究著作奖”,《秩序的沦陷》获得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十大好书”。
陆威仪(Mark Edward Lewis),1954年生,师从何炳棣,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美国知名中国古代史专家,斯坦福大学李国鼎中华文化讲座教授。他的研究关注中国文明的不同方面,尤其擅长从政治和社会层面考察中国问题。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中前3卷《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分裂的帝国:南北朝》《世界性的帝国:唐朝》,以及《早期中国的写作与权威》《早期中国的空间构造》等。
迪特•库恩(Dieter Kuhn),1946年生,先后在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研究所和柏林大学工作与任教。德国汉学家,专精宋史,尤为擅长物质文化史与科技史。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第4卷《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丝麻纺织技术史》《地位和礼仪——从远古代到公元十世纪贵族的中国》等。
罗威廉(William T. Rowe),1947年生,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富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同时也是《晚期中华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杂志主编、《近代中国》(Modern China)和《城市史杂志》(Journal of Urban History)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东亚的社会经济和城市史。著有《哈佛中国史》丛书第6卷《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以及《红雨:一个中国县城七个世纪的暴力史》《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共同体(1796—1895)》等。
现任《世界史》杂志主编的本特利教授有25年的全球史研究和教学经验,本书是他为大学生写的全球史教科书。本特利在本书中提出了一
《心中有数》内容简介:作为数学类普及读物光荣入选2022年度5月“中国好书”榜单。《心中有数:生活中的数学思维》是一本有趣的数学
天津健业红山文化博物馆藏品赏析-梦回红山 本书特色 “梦回红山”系列丛书是民间收藏家张鹏先生策划出版的,收录了众多红山文物藏家的珍品。本书展示的都是张鹏先生自己...
《自卑与超越》内容简介:★个体心理学奠基之作,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代表作,畅销近百年的心理学经典。★本版依依据1931年Bo
本书内容新颖而活泼,与其他后殖民主义的简介大为不同。作者不是在谈抽象的理论,而是从世界局势、个人经历和史实评述入手来审视
二十四史 本书特色 ★ 16开函套精装,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十四史》记叙的时间,从第壹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十七...
《网红经济掘金实战》内容简介:“网红经济”日益发酵,成为资本市场“风口上的飞猪”。利用移动社交和内容红利,众多网红不断涌现
明月斋史学文选 本书特色 人生到处知何似 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历史总有许多说不完的话题,这本史学文选就与大家一同探讨历史中的其人其事...
Inthismajorstudy,PeterZarrowexamineshowtextbookspublishedfortheChineseschoolsyst...
巴西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东方·剑桥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讲述了拉丁美洲*大国巴西全面而又易懂的历史,时间跨度从葡萄牙人到达新大陆直至2010年...
魏书(全八册) 内容简介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
通向远方的路 本书特色《通向远方的路》以明清、民国到当代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为线索,论述了这一历史时段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作者站在世界文明走向的变化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
《不完美的理性人:公司金融通识课》内容简介:本书向读者原汁原味地呈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精品课程——《公司金融》。全书
《月亮与六便士》内容简介:本书取材自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一个生活安定的英国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却突然抛妻弃子,到巴
1911年-中国大革命 本书特色 作者马勇研究中国近代史三十年,颇有心得,发表著述甚丰,其中的《1898年中国故事》、《1900年中国尴尬》与这本《1911年...
《社群营销与运营(第2版):慕课版》内容简介:本书立足于行业应用,以此为主线,介绍了社群营销与运营的方法和技能。全书共8章。
《被遗忘的士兵》以流畅的第一人称文笔,讲述了作者在这3年人类历史空前残酷屠戮中的个人见闻,文字描述生动、翔实,深刻刻画了作
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插图本)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继《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1》、《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2》之后又一研...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 本书特色 《日本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梳理和研究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中国历史记述的演变,及其所反映的...
西方的鑄字印刷術東傳,不僅全面取代中國木刻印書傳統,更深刻地影響百餘年來的書籍文化。直至十九世紀為止,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