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丛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十大思想家的生平以及他们的思想理念,萃取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力求尽善尽美地将他们的思想特质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之对现代人有所启发。思想家们的思想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甚至治国安邦的总体思路,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我们讲程朱理学或宋明理学时会频频出现“道学”两个字,指的是传承儒家道统的理学,不是指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也不是指创立于东汉的宗教道教。程朱理学以孔孟之道的儒学为主干,多方吸收了道家、释家的思想精华,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朱熹被称作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当然是属于儒家无疑,但是朱熹早期并不纯粹信奉儒教。受虽同为理学家但都喜谈佛老的父亲朱松和三位武夷师父的影响,*先让他关注的,却是佛老之学,所以朱熹在青少年时期喜欢参究道藏,又喜好静坐,俨然一个道徒。一直到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次拜会父亲的同学兼好友李侗之后,他才开始转向理学,时年24岁。当他精研于理学时,便不遗余力地抨击佛老学说。众所周知,佛教本源于印度,起初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国时,由于它仅为斋戒修习止观之类,因而并未彰显。等到它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某些理论上相互杂糅而产生所谓的“教外别传”的禅宗后,佛教在中国才开始气象大振,并逐渐深入士庶之心。佛学在这种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当时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以至于陈淳在他的《北溪字义·佛》中写道:“佛氏之说,虽深山穷谷中,妇人女子,皆为惑,有沦肌洽骨牢不可解者”。尤其到了朱熹所处的时代,佛道已然盛极一时,各类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结构上,都被不同程度地融入了浓厚的佛道文化因子。朱熹少年时代所居住的武夷山地区的佛教,也正值入宋以来的兴盛时期。由于佛教的鼎盛,寺庙又建于幽静僻静之处,僧众又往往研习儒学有相当的造诣,南宋初,许多仕宦名流还参与其事,以参悟求禅为乐事。比如朱熹的老师刘彦冲,曾经修建并开放了一座善院,多次邀请名德之僧士来此,共为法喜之游。僧人中只要有人想写东西的,其撰述多半就出自他手,光扬大法可谓独至。刘彦冲是跟着思彻禅师学的佛,对天童正党派的默照禅的坐禅修行十分感兴趣,二十年中终日静坐,“独居一室,危坐或竟日夜,嗒然无一言”,可见其修为的精深。而且他还以禅学的静观默照,附会《周易·复卦》,完善了他自己的学术,其主旨就是跟禅学有关的“不远复”。《宋史·刘子晕传》记载“子晕少喜佛氏说,归而读《易》,即涣然有得。”宗杲禅师的《大慧语录》中收录的《刘子晕像赞〉,称刘彦冲“财色功名,一刀两断。立地成佛,须是这汉。”朱熹的另一个师父胡原仲也表现出“致疑圣人,以为未尽,推信释氏,以为要妙”的佛学倾向。朱熹本人在后来谈到这两个老师一心好佛的事情时说道:“初师屏山、籍溪。籍溪学于文定,又好佛老;以文定之学为论治道则可,而道未至。然于佛老亦未有见。屏山少年能为举业,官莆田,接塔下一僧,能人定数日。后乃见了老,归家读儒书,以为与佛合,故作《圣传论》。”受此影响,在朱熹兼收并蓄、旁学杂搜的少年时代,尽管“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出入时无数文字,事事有两册”,但在这些各式各样的学问中,他*喜欢的还是佛学,《朱子语类》的原文就有“某十五、六岁时,亦尝留心于禅”的记述。他坦言自己“盖出入佛老者十余年”“驰心空妙之域者二十余年”“某少时未有知,亦曾学禅”。其实,正是因为他“少年慨然有求道之志,……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所以他一边研读佛经、探访寺院、结交僧人,与佛教中人往来甚密,一边还切实行动,师事开善寺道谦禅师,并在道谦的密庵寄斋食粥学那“昭昭灵灵地禅”,更为重要的,还致力于内心体悟,栖心禅定之途,出入佛老几十年,对佛教经典如《四十二章经》《大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圆觉经》《金刚经》《光明经》《心经》《维摩经》《肇记》《华严大旨》《华严合论》《景德传灯录》等等,多有研究,不胜枚举。……
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 内容简介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本书特色 书中南先生历数了自古以来居士对于传播佛法的贡献,简要概述佛法在古印度和中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禅堂中修行的规矩,例如打坐的姿势、行香的...
小窗幽记--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 《小窗幽记》,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本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
读懂金融学的第一本书-大癫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全民疯狂 本书特色 金融投资领域的超级经典,一部有关人类愚行的编年史和总记录。在投资理财渐渐成为大众行为的今天...
坛经-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 本书特色 顾瑞荣、蒋坚松翻译的《坛经(汉英对照)》融合了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既是佛教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典...
季风青少年哲学课 本书特色 本书共分为八讲,主题涉及自我、生命、心灵、爱和科学等,由上海季风书园邀请的八位来自上海高校的哲学教师担任主讲。他们结合当下的中国语境...
《云门宗史话》看点: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而得名。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
中国佛教史 本书特色本书为中国**部以近代方法写就的佛教简史。作者认为中国于佛教义理的方面有特别发达的学问,只是因不注重考史而影响了深研义理。由此可见本书为弥补...
《道德经》自问世以来,即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诸多哲学流派、思想学说都从中应运而生。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深
荀子精解-百部国学.精装版 本书特色 《荀子》是一位首先提出大一统国度的先哲著述。它立论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汇通众论之长。“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和民的舟与水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新形态的探索: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研究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无本体论,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没有留下明确...
本書作者為蘇格蘭哲學家,嚮往佛教深妙的哲學內涵,進入當年盛行於歐美的藏傳佛教密宗,擔任卡盧仁波切的翻譯工作多年以後,被邀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鹿因时鸣 白鹿洞书院 本书特色 鹿洞自中唐初建,历经五代、两宋、元、明、清,直至近代,屡次遭战乱废毁,又屡次经有心人重建。白鹿洞书院的千年兴...
精神现象学-黑格尔著作集-第3卷 本书特色 本书稿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意识:考察个人意识发展的历程,相当于精神哲学中的主观精神。“意识”是个人意识发展的*初阶段,...
第一亚当与第二亚当 本书特色 这套汉译“希伯莱圣经历代注疏”依据今人校勘笺释的古本编译西方历代大思想家的经解要著(分三个系列),旨在积累西方经学史的重要文献,改...
周易与古今生活 本书特色 《周易》——涉儒、道、佛三教文化;涉中国传统医药学、天文、历法;涉中华文字、婚俗……周易与古今生活 内容简介 《周易》,涉儒、道、佛三...
孟子译评 本书特色 王治国编著的《孟子译评》参考了多个权威版本的注释及译文,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大胆采用直译与意译交叉译法,尤其是本书对意译法的精确使用,使《孟...
佛教常识答问-佛学入门四书 本书特色 这本小书只有七万多字,却涵盖了佛教两千五百年来所涉及的各种问题。释迦牟尼为什么要舍弃王子的地位出家?佛教真能使人离苦得乐?...
中国哲学辞典 目录 一画一气一以贯之一本一曲之士二画二程十七世纪思想十义十六字传心十伦十翼七去(七出)七教七情卜筮八卦人人口论人文人文化成人为万物之灵人心人本人...
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 本书特色 蒋重跃编著的这本《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共收二十一篇文章。这些文章大致可以分为四组。**组七篇,是围绕着黄老之学这个主题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