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简媜曾获吴鲁芹散文奖、中国时报文学奖等,是《台湾文学经典》*年轻的入选者,也是台湾文坛*无争议的实力派女作家。她下笔一贯摇曳恣纵,自成风格,其血色旺盛过人,却始终维持着一种从容的学院气息。
2.《下午茶》作者以茶喻人生之理趣,想象与现实交织,深情和文字融合,让人心动不已。
仍旧眷恋独处,在市中心的九楼,常常把百叶窗拉密,用与世隔绝的手势,回到自己,裸足下田,在稿纸上。《下午茶》的背景就是企图从现实世界脱逃的那股渴望。**辑“下午茶”以茶喻人生之理趣;第二辑“一碟流星”穿越古今,虚实交错,思绪顺着笔尖吐露馨香。
深夜的街道偶有叫卖声音,像梦境边缘的巡更人。白日的喧嚣已随风而逝,变成遥远的过去;我会单纯地喝着茶,想或不想,写或不写,存在或不存在。看完之后,各自喝茶去吧,有的滋味会流入心里,有的消逝。
粗茶淡饭
(原序节录)
一
《五灯会元》里,赵州观音院的从谂禅师。
这日春暖花开,鸟鸣林梢,禅师于室内小坐。忽然,总理院务的院主进来禀报,有远僧前来参访。禅师整袖纳履,迤迤然出迎。
从谂禅师劈头问客:“来过这里吗?”
客答:“来过!”
师曰:“吃茶去!”
又问一僧:“来过这里吗?”
僧曰:“没来过!”
师曰:“吃茶去!”
侍立一旁的院主,这会儿是丈二金刚摸不着脑袋了,还好尚有一张嘴可以问:
“为什么来过这儿的叫他吃茶去,没来过的也吃茶去?”
从谂禅师气定神闲,忽然大叫一声:
“院主!”
院主大叫一声:“有!”
禅师拂拂袖,嘻嘻然说:“吃茶去!”
看到这则公案,不禁莞尔。遥想那三人喝茶的模样:有正中心怀,牛饮解渴的;有默然品茗,独自参酌的;有满腹狐疑,沾杯了事的。
想必禅师依然室内小坐,春暖花开,鸟鸣林梢。
二
习惯到处喝茶。在等人与散会之后,拿出稿纸,继续占领冷气充足的角落,写起《下午茶》。
稿纸恒是我安歇的青青草地,我在自己的国土放牧字的牛羊;指引它们啮草,或大幅删改,叫它们死亡。现实世界离我非常遥远,身前身后语声之热浪,与我无关。
在一家名叫“下午茶”的画廊咖啡店里写《浮柚》那篇时,窗外正是奔泻的夏日雷雨——其实避雨的是我自己。
在台北火车站附近F.M.Station地下室点了“覆盆子茶”,编了大A与小a的故事——其实受骗的是我自己。
如果,每一本书都可以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背景触发作者在当时当地创作的话,《下午茶》从中时晚报时代副刊一通随便写什么都可以的邀稿电话演变成今天的面貌,它的背景无疑地就是企图从现实世界脱逃的那股渴望。如果,要我自己更深地挖掘下去,为什么写成“茶”的散文极短篇,而不是别的题材杂文?我想,这种追溯是永远没有办法清晰的,因为,引发创作的芽眼已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入而辗成整体了。
当然,我还是可以回想到几桩跟茶有关的往事——既是往事,自然是童稚时代的上古史了。
我们乡下不喝茶,冬瓜茶与麦茶除外。平常渴了,捧井水喝几口,或摘几粒番茄吃。只有初一、十五供奉清果时,泡壶小茶斟在神案上的杯子里,我以为茶是给神明喝的。用的茶叶,是武荖坑出产的,这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蜜饯与茶叶都是兰阳平原的名产,这么好的匹配,我都辜负了。
有一回,阿嬷的脚趾头因长期浸泡田水里,疼痛不堪,据说嚼碎的茶叶塞在趾缝可以治愈。她丢一包茶叶给我,叫我嚼。我坐在眠床边的板凳上,她躺在床上,伸出十只不规则形的脚趾头,我嚼烂一口就塞一缝,每塞一缝就叫她夹紧,她老是夹不紧,茶屑掉了满地。这不能怪她,谁有办法叫脚趾头两两夹紧的?总之,为了塞住那八个缝,不知嚼了多少茶叶。只记得祖孙俩大功告成时,我冲到井边猛灌水,那满口麻涩的滋味,让我一直打抖,像乩童。
真正看到茶园,是上了初中。我们那班是很奇怪的班,我认识的**位山地同学给我很好的印象。她非常美,大眼睛,白皙皮肤泛着一抹自然的粉红,平日羞答答地,唱歌又相当悦耳——我想,那种嗓子是山神赐给他们的,以便在深山里相互对答。她每天必须花七个钟头上下课,走路下山,提鞋渡河,走路到小村里,踩脚踏车到学校。她的功课怎能好?但她仍旧受到喜爱,因为她的书包里装的番石榴、椪柑、金枣、红肉李,比课本还多。
我们那班其实可以组个杂货店,她卖水果,有人卖她阿母特制的萝卜干,我卖扫把。她的水果老是有一股特殊的香草气,一问才知道出在书包,她的书包一到采茶季节便成为到处打零工的茶叶篓了。
然后,她带我们到她的山上去。穿过小村,停好脚踏车,走路渡过一条两岸全是黑白石头的河,走路上山,随手摘金枣吃。她说,那一片就是茶园!那时,太阳蒸蒸,我觉得整片山坡都在起伏、企图翻身,冒着白烟。我一定被她的山神给震慑了,那绿的波浪温柔且静好,在夏日蝉嘶中,像一首充满回音的山地歌谣。
然而,我还是没喝到茶。
宜兰冬山人,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当代著名散文家。
第一本《水问》一经问世,获得文坛高度的肯定。著有《只缘身在此山中》《女儿红》《私房书》《下午茶》《密密语》《好一座浮岛》等作品。
简媜的文章风格摇曳恣纵,视野宽广,观察入微。思维敏锐深刻,发人深省。
《死在午后》内容简介:斗牛是海明威终生酷爱的运动,在他看来,斗牛非但是一种最为危险和优美的运动,更是一种雕塑,一种艺术,是
《鬼谷子详解》内容简介:鬼谷子这个人,在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中,是一个真实而又最具有神秘光环的人物。他的著作《鬼谷子》,是一
《中国乡土建筑初探》内容简介:《中国乡土建筑初探》讲述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朴实、最真率、最生活化、最富有人情味的一部分
只有你身为女人才会知道这些丑陋的秘密两个女人,50年的友谊和战争过去五年,几乎所有欧美读者都在谈论她、全球畅销百万册 被翻译成40种语言《金融时报》2015年度...
作品目录目次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Ⅱ〕两个新嫁娘入世之初阿尔贝・萨瓦吕斯家族复仇题解· · · · · ·精彩摘录再也没有
我们的汪曾祺 本书特色 《我们的汪曾祺(精)/回望汪曾祺》由苏北先生选编,是国内文化名人、作家、评论家、读者怀念和评价汪曾祺的文章的一次集中展示。我们回望汪曾祺...
元稹集编年笺注(散文卷)(繁体竖排版) 本书特色 ★ 国学大师朱季海、文史大家卞孝萱为本书作序,卞孝萱称本书为“元稹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本书获苏州市第七届哲学...
师友纪事 本书特色 《师友纪事》中五十余篇文章,三十多位人物,在这种有情有义又有声有色的记述中,感受作者刘再复流溢在字里行间的一份特有情感,那就是对所有...
傅雷家书 本书特色 收录傅雷写给子女的书信100余封。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
《在冬日光线里》内容简介:菲利普·雅各泰可能是依然在世的法语诗人中影响最广泛的诗人,他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翻译了荷尔德林、
哲理慧语 本书特色 哲理:感性与理性水乳交融的“联姻”……需要攀绷的藤,大都不长刺。皇帝也是奴隶——自己的情欲和贪得无厌的奴隶。没有不随浪漂的浮渣,没有不随潮涨...
《稀世之珍》内容简介:浩瀚太乙之间,地球何乎其微,而它的环境又何其脆弱。从太空中看地球,它没有国界、没有军事特区、不见任何
外国名家散文丛书--尼采散文选 内容简介 弗·尼采(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文体家。他那诗意浓郁、思想深邃、文笔犀利的哲学著作,也是独具一格...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9—2020)》内容简介:本书采取“全景式”与“主题式”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围绕互联网网民群体、数字经
美妙的瞬间-普希金诗选 本书特色 本书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的诗选。普希金和他的诗歌,是个说不尽的话题。普希金拥有许多辉煌的头衔,比如“俄罗斯诗坛的太阳”...
雪花的快乐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徐志摩短短一生创作的经典诗歌和散文。所选篇目来自徐志摩生前自编的三本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以及他遇难后友人...
名诗珍藏系列--海涅诗歌精选 内容简介 在德语文学史上,海涅堪称继莱辛、歌德、席勒之后*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擅长诗歌、游记和散文的创作,还撰写了不...
《寒山诗注附拾得诗注(繁体竖排版)》是项楚先生继《工梵志诗注》之后,关于唐代白话通俗诗歌校注、阐释的又一力作。《寒山诗注附
世界名著全知道 本书特色 经典名著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精神宝库中*灿烂的部分,凝结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思考,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向阳日记:诗人干校蒙难纪实 内容简介 这是作者在十年动乱期间下放湖北咸宁向阳湖畔文化部五七干校的那段生活实录,那些不堪回首的人和事,经过温习、筛选、抄录而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