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将面对怎样的未来?本书作者R. U. 希利乌斯认为:“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代人所经历的,乃至整个‘智人’历史进程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难与许多科技大家预测在二十一世纪将会发生的相提并论。”我们将通过科技手段将自己变为增强版的人类——即“超人类”。
这是一本关于超人类主义的全面指南书,让你通晓有关超人类主义那充满争议的科学、理念与文化。对于假想中能将我们带向超人类未来的多方面技术进步,譬如人工智能、纳米科技、神经科学、合成生物、机器人学等,本书对其背后的科学与哲学因素提供多维度的审视。
本书同时还提供了解读超人类主义亚文化的趣味视角,让你了解那些参与超人类主义技术运动的主要人物(雷·库兹韦尔,蒂莫西·利里),以及有影响力的机构(如谷歌、奇点大学、美国国防先进研究项目局)的最新动向。至还有让你难辨真伪的“黑科技”“民科”“科学狂人”“科学幻想”……对于已经自觉具有超人类主义者思维的读者而言,这也是一本很贴心的参考书。
本书的两位作者均为超人类主义领域的专家。R. U. 希利乌斯,即肯·戈夫曼(Ken Goffman)是一位作家兼编辑,也是数码领域的著名创新者。杰·康奈尔(Jay Cornell)是美国技术科技类杂志《h+》的创办人。
四十多年来,集成电路上硅晶体管的密度(以及运算速度和存储容量)大约每两年提升一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你的衣兜就可装下的手机,其运算能力远远超过当年登月计划所需的运算能力。
——引自章节:石墨烯
纳米科技也许还能帮我们将经济体系转化成以太阳能为基础,从而缓解清洁用水短缺和饥荒问题,减缓资源耗竭速度,并通过移除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来解决全球变暖难题。『植物形态』
——引自章节:纳米科技
いつも元気いっぱいの谷川家に、弟・はやてが誕生!しっかりものの長女・のぞみ、あまえん坊だけど憎めないこだまの下にこんどは弟が生まれ、ますます忙しくなるかーさんな...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讲述了: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给我们带来更大方便和更多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无形的压力。在这样的
提摩太•凯勒(Timothy Keller),美国神学家、护教学家,纽约救赎主长老教会牧师。 其著作《为何是他》和《一掷千金的上帝》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2001-2002年赴美国哈佛大学研修,为哈佛燕京学社、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访...
Developed from celebrated Harvard statistics lectures, Introduction to Probabili...
人类的终极追问中,起源总是一个避不开的问题。世界上有100多种起源故事,几乎所有的人类文化和宗教传统都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圣经·创世记》上说万事万物是上帝创造的...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3》中涉及大量恋爱中的真谛与领悟,这些必将对单身男女和正在恋爱中的情侣遇到的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学习《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
民族医药抢救性发掘整理 僳僳族医药简介 本书特色 杨玉琪、贺铮铮主编的《傈僳族医药简介》对傈僳族医药发展历史沿革,常用的医技医法,对于疾病的防治与养生保健的认识...
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899年10月30日生于萨拉托夫,娘家姓哈津娜。1919年5月1日与曼...
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解读IFI-8-(最新版) 本书特色《紧固件出口产品标准解析》共涉及*新版本的国外紧固件标准数百个,包括紧固件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两大方面...
猫腻,曾用作者北洋鼠,备用作者乐俊,总是脱不开汤姆与杰瑞的范畴。七十年代生人,蜗于湖北夷陵之地三十载,昼伏夜出,好独行,不好独居。尝就学于川大,因惫懒故被逐,重...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和思想家。尼采被认为是西方...
黃坚,江西萍乡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原社科院思想研究室主任黄宣民之侄,大学期间因此直接受教于李泽厚、何兆武、李学勤等名师大家...
精彩摘录密勒歌集(MilaGrubum)如果为了一己的贪欲而行利他,则自伤不成,更谈不到利他了。四大著名的山洞是:雅龙的著巴普来喜的多肚亭日的哲借普的色的真处普...
经方实践得失录-跟师黄煌学用经方130案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通过130个鲜活的临床案例,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自己学习、应用黄师“方一病一人”方证学说及经验处理复杂...
◎ 编辑推荐◇与齐白石、黄宾虹齐名,动画片《大闹天宫》人物形象设计者,一位被遗忘的大师张光宇被形容是一艘“满载宝藏的沉船”,“一代漫画家的领路人”。他的艺术深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曼.赫塞 自東方之行歸來歷時十餘年隨著創作《浪流者之歌》期間經歷的創作瓶頸、精神壓力不斷寫下他腦中從不停止的思辯,不斷向印度探問、冀求回歸生命...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钱学森从这里走来》由梁原草编著。《钱学森从这里走来》简介:钱学森曾说过:在他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
保罗·策兰(Paul Celan,1920-1970),二战以来影响zui大的德语诗人。1952年,其成名作《死亡赋格曲》震撼德国,1960年获德国zui高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