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秀的人都在集中营里丧命,最糟糕的人却幸存了下来 。”——詹姆斯·伍德《见证的艺术》
一个幸存者的羞愧,对法西斯暴政的非凡见证
如何在地狱保持尊严、不认同兽性的权力
20世纪反思法西斯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畅销70年 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
法国《世界报》 “二十世纪的一百本书”
《这是不是个人》是普里莫 ·莱维描写奥斯维辛经历的回忆录,也是奠定其文学地位的处女作。
1944年底,在加入那不勒斯的一支反法西斯游击队后不久,莱维被捕,他选择承认自己是犹太人,避过了被立即枪决的命运,却开始了集中营长达 11个月的地狱梦魇。
莱维用冷静又克制的文字记录了集中营对欧洲犹太人肉体和精神双重的残暴迫害,更深邃地描述了法西斯暴政的本质——法西斯用平庸、仪式化和冷漠的暴力,完全抹杀“另一群人”的尊严和意志,让其仅剩下一副勉力求生的躯壳;更是利用人性的“灰色地带”,用权力腐蚀囚犯的尊严,导致其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服膺于这种暴力。
莱维直面了这种对人性的玷污,同时也回顾了自己和集中营难友们的抗争、软弱和尊严。集中营等级分明的内部环境也是人类社会的缩影——有向权力臣服者;有因为单纯无私而受难者;还有只求利用规则无辜自保的大多数人。莱维全盘拓宽了人类的道德限度——他的著作成为诸多哲学家(伊曼努尔 ·列维纳斯、乔治·阿甘本等)反思暴力和生存的起点和参考文献。
莱维相信,正因为人类发明了奥斯维辛,每个人的生存都是有愧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取消正义和邪恶的界限。我们仍要保留拒绝认同邪恶的最后的权力,肩负起对人性、对他人无限的责任。
普里莫·莱维(1919-1987),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
1947年,莱维出版第一部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作品《 这是不是个人》时,卡尔维诺为他撰写书评,直至该书于1958年推出修订版,莱维终获文坛认可,迄今为止这本书已被翻成四十多种语言。
1945年,在奥斯维辛经历了11个月的折磨,从奥斯维辛集中营返回家中后,莱维继续从事工业化学的职业。凭《这是不是个人》《终战》这两部作品成为世界级作家后,莱维专事写作,相继创作《缓刑时刻》《其他人的悲剧》《元素周期表》和《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等。
1987年4月11日,莱维从都灵寓所跳楼身亡,官方推断原因为自杀。
译者简介:
沈萼梅 (1940- ),浙江慈溪...
(展开全部)
他的朋友伊迪斯·布鲁克同为奥斯维辛和达豪集中营的生还者,说:“莱维的写作中没有怒嚎———一切情绪都是克制的———但是莱维却通过自己的死发出了如此自由的怒吼。”这种描述必定让人动容,或许也很正确。因此一个人只能自我安慰,且这种安慰是必要的:和很多自杀者一样,莱维的死只是一声沉默的怒吼,因为它吞噬了自身的回音。困惑是自然的,但重要的是不要道德化。因为,最重要的是,约伯存在过,不是一个寓言。
——引自章节:见证的艺术——普里莫·莱维如何幸存1
莱维指出,在日常生活里,在胜和负、利他和利己、被拯救和被淹没之间都存在着“第三条道路”,这三条道路事实上即是“规则”。但是在集中营里,并没有第三条道路。正是这种理解让莱维拓宽了对那些被困在他称为“灰色地带”里的人的理解。他把那些进行了道德妥协、在某种程度上和纳粹合作的人都归到这个区域——从最低等的(那些囚犯通过从事诸如清洁工或者守夜人这样卑微的劳动,从而获得额外的食物);到稍有野心的(囚犯头头,也是劳动队长,这些自身也是囚犯的人往往成了屠夫和看守);到极端悲惨的(特遣队,即被党卫军选中的犹太人,负责在几个月里运营毒气室和焚尸炉,直到他们自己也被消灭)。这个灰色地带可能会被误认为“第三条道路”,但其实是一种失常,一种因第三条道路的“缺席”而催生的绝望的极限状态。
——引自第17页
千年沉重-胡平文集 内容简介 在客观审视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作者以他敏锐的感悟与笔触,纵横捭阖,谈古论今,“上穷碧落下黄泉。,对一个个重大历史谜团、现实困窘、...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全二册) 内容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揚州(原籍浙江紹興》人,是我國著名的作家、文學評論家和教授,長期在清華大學和西南聯合大學等學校的中...
梦回老南京 本书特色 有一种美,叫静默无声;有一种爱,叫难舍难弃! 巩孺萍编著的《梦回老南京》是画家杨菊生的钢笔画集,作者历时多年,笔含情感,为自己热爱的老南京...
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词集精读 本书特色 辛弃疾的词慷慨悲壮,被誉为“英雄之词”,他现有的词作,有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
榮獲首屆國家文藝獎的周夢蝶,乃一代傳奇詩人,曾長期在台北武昌街擺攤鬻書自活,澹泊狷介,蕭然一城市之大隱。每有所作,文壇傳
我钻进了金字塔 本书特色《我从战场归来》《我钻进了金字塔》《重返巴格达》是有着“新闻斗士”之称的著名新华社记者唐师曾,亲历海湾战争,于战火间出生入死,前后历时1...
《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内容简介: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一本名著,在对公共舆论的探讨上有重要的地位。作者让-诺埃尔·卡普费雷经
唐山大地震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钱刚,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及记者,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大型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早发表...
王士禛诗学研究 本书特色 王士稹(1634—1711)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重要的诗论家之一,他以倡导“神韵”诗说而著名。《王士禛诗学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六部分...
人生三山 本书特色刘荒田从2011年开始,实现生命的洄流,在生活了32年的美国旧金山和岭南名镇佛山两地,轮流居住。这本散文集记叙了作家候鸟般的生活,人生三“山”...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1987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
狼王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叶炜中短篇小说5篇,都是关于动物叙事的小说精品,。这些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体成人小说,逼真、传神。有歌颂赞美纯真爱情的,也有鞭笞人情冷漠的...
《诗品笺注》内容简介:齐梁时代锺嵘所著《诗品》,我国第一部诗论著作,被推为“百代诗话之祖”,与同时代刘勰的《文心雕龙》,
精彩摘录顶可恼的是您这一双眼睛,它们已经瞧透了我的心,把我分成两半,半个我是您的,还有那半个我也是您的——不,我的意思是
劣根:脱鞋露脚-柏杨杂文精选·反思系列 本书特色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杂文,笔触锋利幽默,语言风趣辛辣,其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罗万象,探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变形记 本书特色 《变形记》是著名散文作家黃昱宁的一部影评书评性质的随笔集。该书收录近三十篇文章,谈论文字(主要是小说)改编为影视(附带谈及戏剧)所带来的感想与...
《近世欧洲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于民国九年至十一年在北京大学史学系讲授《近世欧洲史》课程时所用之讲义,大体以美国史学名家
指上禅院-迷悟之间的喜乐 内容简介 本书是指上禅院系列之一,收集了富有佛教禅意的各类小故事,让读者在阅读中,尝试着参禅悟道。不必远遁山林,你也可以拥有平静宁和的...
儒林外史-世界文学文库-插图本-(全本.无障碍阅读本) 本书特色 胡须花白才考中举人,欢喜得发疯的范进;六十岁而未进学,见了贡院门板便一头撞进去,满地哭着打滚的...
草尖上的漫步 目录 序**辑石上花记飞鱼映照黑镜夜翅石上花记游戏秋燕一朵草花的清香画殇哲学课冬青树开花的时候如铁的父亲桃花行走的郁金香第二辑行走的家园鸟语浸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