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就要一场绚丽突围

作者:范海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16-3-7

评分:7.8

ISBN:9787111527282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2009年,还是一名财经记者的范海涛与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撰写了《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后,获得蓝狮子中国本土最佳商业作者奖,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财经作家。

2011年,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她毅然放弃国内安稳的工作和生活,赴美留学,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专业的 第一个中国学生。 2014年,她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非虚构写作与人物传记撰写,创立了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

她不是一个天生勇敢的女孩,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她也曾徘徊彷徨。这本书是她心路历程的一场记录,里面有理想和现实、选择与坚持,自我成长和人生奋斗的交互思考。书中叙述了她做出选择的过程,描述了魔幻般的美国大学文科课堂,再现了跌宕起伏的求学经历。文字充满了幽默与灵性,又不乏严谨与规范。更重要的是,书中第一次向国内读者披露了口述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让本书具有了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书给人们提供了一扇了解美国教育的窗口,给希望留学或者正在留学的人们一个如何面对文化冲击的参照,给有梦想但是不知道如何突破现状的人们带来一缕微光。

作品目录

序 一
人生如何冲出重围
序 二
当出国留学与事业发展冲突时
序 三 浸入口述历史的大河
第一章
不勇敢无以致青春
短暂的成就感之后,空虚与迷茫竟然不可遏止地浮出水面。就在此时,一种对未来生活的强烈渴望涌上了心头,一种走出去看看世界的声音在内心响起。越是在青春的末尾,实现自己“愿望清单”的想法就越强烈。
1. 不勇敢无以致青春 /
2. 当一种召唤开始变得愈发灼热 /
3. 用你的高贵,留给世界一个寓言 /
4. 倾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全力以赴 /
5. 当你放弃努力,就是老了 /
第二章
一场排山倒海的生存大戏
我辞去带着光环的工作,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自我摧残的过程,带着无知者无畏的心态来到这片土地,遭遇重创、体验绝望,然后带着一颗婴儿般的心上路。我回归了自己,也懂得了谦卑。
1. 在第一次独处里,回归自己 /
2. 以梦想和自由为名,开始单打独斗 /
3. 心在孤独里沉默,思维在傲然中前行 /
4. 《老友记》一般的纽约生活开场 /
5. 在另一种文化中,看清真实的自己 /
6. 美国年轻人的困境 /
7. 文化摩擦对日后的无穷滋养 /
8. 生活琐事的洪流与学习英文的革命 /
9. 街头小报am New York里的世界 /
10. 生活把我逼成了简餐大厨 /
第三章
超现实主义的美国校园生活
登陆美国课堂,我如同登陆了一个奇异的星球。超现实主义的种种体验让我痛并快乐着。我被各种各样的上课方式给迷住了。沉睡多年的神经,被一场场惊涛骇浪唤醒。
1. 你是这颗孤独星球的唯一管理者 /
2. 美国课堂,充满各种不可思议的解放和疯狂 /
3. 魔幻电影般的超现实主义课堂 /
4. 解放天性的练习,触动自己和别人的内心 /
5. 每个人看待事情都会戴着有利于自己的有色眼镜 /
6. 在困惑与理解中渐次打开未知世界 /
7. 在写作中对很多往事进行情感释放 /
8. 同性恋题材的启蒙 /
9. 去财富协会,近距离接触美国非营利组织 /
10. 只要努力挖掘,每个人都是一座博物馆 /
第四章
多元世界让我如同登陆了一个奇异星球
它给像我这样大龄出国留学的人带来一个了解世界的角度,一种与世界交往的方式。每多一分钟的学习,我就探触到一个新的认知角度。我知道,这些见识,最终将在不同的层面影响着我的思维方式。
1. 与老毒贩一起穿越时光隧道 /
2. 普通人如何塑造国家的历史 /
3. 9•11事件,美国人的伤痛记忆 /
4. 跳出中国语境,置身于人类历史大背景下 /
5. 到博物馆上学去 /
6. “占领华尔街”运动,牵动无数个体的命运 /
7. 记者的灵魂再次横空出世 /
8. 团队项目造就克制冷静的领导力 /
9. 被清晰无误的命运衔接击中 /
第五章
每个人都是未知世界的一页
我让我的心敞开着,和来自全球各地的年轻人进行一场一场的对话,通过这种方式,我和这个世界进行着深度交往。我第一次感觉到,这个世界的外延是如此宽广,每个人都是你看世界的一扇窗。
1. 在阳光之下,自由讨论 /
2. 事实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
3. 学做“世界公民”,用梦想撬动世界 /
4. 赤裸着内心,上演一场与世界的对话 /
5. 每个人都是未知世界的一页 /
6. 美国闺蜜克里斯汀 /
7. 我的超级闺蜜萨拉 /
8. 美国华人世界里的真实美国 /
第六章
你的身心与那段经历遥相呼应
两年纽约,一年华盛顿,最终我选择回到了家人身边。在留学生活已经结束两年的今天,每时每刻,我都感觉我的身与心在与那段经历遥相呼应,面对面舞蹈。
1. 收获纽约,一个女神一般的城市 /
2. 磨难让你跨越那个感觉不好的自己 /
3. 足够优秀时,你想要的一切都会主动来找你 /
4. 亲历美国众议院听证会,享受双城记模式 /
5. 生活没有绝对的完整,只有最大化的完整 /
6. 出去,是一种治疗,开启生命中的某个按钮 /
7.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跋 一 Hearing History /
聆听历史 /
跋 二 怀着敬畏之心继续上路 /
· · · · · ·

作者简介

范海涛 历任《北京青年报》财经记者,新浪网驻华盛顿记者,《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中国区总顾问。2014年创办海涛口述历史•人物传记工作室创始人。201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硕士学位的中国人,这是该专业的最高学位。2009年,与时任谷歌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合作出版《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迄今销量超过100万册,并以此获得蓝狮子中国最佳本土商业作者奖。曾受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讲述非虚构写作和口述历史。

精彩摘录

在这个城市,我喜欢走路,我喜欢穿得破衣烂衫,我喜欢喝椰子味的维他命水;我喜欢无论在哪儿人们习惯说“Howareyoudoing”或“Haveaniceday”;我喜欢在地铁里一个大胖子把我挤在作为中间的尴尬;我喜欢自己坐在台阶上坐着吃一盒方形沙拉;我喜欢精神在空气里飞翔。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没有爱我的人,所以我要爱自己。这让我感觉特别美好。我没有感受到任何排名的压力,更没有来自同学的敌意。有史以来,我由内而外地疯狂渴求知识,渴望自己力量的提升,渴望为别人的进步奉献一己之力。我意识到,竞争驱使的教育,让一切索然无味,甚至扭曲了人的性格。而由内心驱动的教育,最终成为丰富自己的内因。我到了30岁,才感受到这种自我驱动的磅礴力量。那种力量,一旦长成,生生不息。我们有机会倾听不同的观点,才有机会铲除根植在身体里的偏见。信息对称,自由表达,是改变固定思维模式的一个基本因素。我意识到,由于以前习惯了被灌输某种标准答案,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在思维上也变得懒惰。我甚至不知道,我已经如此习惯于接受别人对我的灌输。这个时候我才发现,我根本不了解非洲,根本不知道非洲有哪些国家是法语国家,哪里曾是法国殖民地,根本不知道非洲的矿产在哪里,非洲的河流有哪些,非洲的重要港口有什么!甚至我还用一个词:非洲,来总结这54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每一天都贪婪地不想睡觉!因为我好像已经重新变成了一个婴儿,刚刚对这个世界入门……我现在觉得走出去的过程,并不是锦上添花,而是一种基本治疗。这种治疗启动了你生命中的某个按钮,然后你开始接受一种全新的洗礼,修正你之前的一元价值观,修正你对外部世界的想象。这种治疗没有医保,不是必须,但只有完成之后,你才能感觉到脱胎换骨。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烦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

——引自章节:全书


在这个城市,我喜欢走路,我喜欢穿得破衣烂衫,我喜欢喝椰子味的维他命水;我喜欢无论在哪儿人们习惯说“Howareyoudoing”或“Haveaniceday”;我喜欢在地铁里一个大胖子把我挤在座位中间的尴尬;我喜欢自己坐在台阶上坐着吃一盒方形沙拉;我喜欢精神在空气里飞翔。我知道这个城市里没有爱我的人,所以我要爱自己。

——引自第83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