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联芬,曾用笔名张忆,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6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994-2012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201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文《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2003),《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专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2004)。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2)。
杨联芬,曾用笔名张忆,1986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199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2005-2006哈佛燕京访问学者。1994-2012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院),2013年至今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论文《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人”》获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一等奖(2003),《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1),专著《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奖(2004)。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200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2005)、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2012)。
12浪漫的中国: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1890-1940)正如刘剑椭在(革命加恋爱一书中所说,“革命加恋爱文化奇观1文学现代性通求的一个表征,体现了中国现代作家在个直是中国人自由与集体(国家)的崇高使命之间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奋斗与挣扎,因此,“革命加恋爱”不仅仅是二三十年代革命文学的公式,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乌托邦公式。陈荒煤回忆当初参加革命的动因时说:“这种革命加爱情的作品也就恰好一箭双雕,正中下怀。它至少启发了青年,倘使你要求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爱情,你都得革命。”②革命文学家确信,“你欲出名,则必须描写恋爱加革命的线索”。8然而,革命的纪律,与情欲的自由,本质上是水火不容的,“恋爱”给革命带来的困扰,使“浪漫”一词的含义,在“草命加恋爱”之火燃烧时,便开始发生逆转。1923年,《新青年》杂志由北京回上海并成为中共机关刊物,首期“共产国际号”上,程秋自执笔的发刊词,就明确表示:““浪漫”,亦是革命的大障碍。”④同年,向警予在分析中国知识妇女现状时,将其归纳为三派:小家庭派,职业派和浪漫派;三派中,惟“浪漫派”是否定性概念,专指沉溺于“自由恋爱”的感情狂”。⑤可见,将“浪漫”等同于热衷恋爱、生活放浪的同义词使用,首先就在发明了“革命加恋爱”的左翼革命阵营。1925年,国东方劳动共产主义大学一男学生因失恋而自杀,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恽代英主编的《中国青年》杂志立即刊文警示革命青年:“对这个似重要而实非重要的问题(指恋爱一一引者注),每不免有许多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3②陈荒煤:《伟大的历程和片断的回忆一一纪念“左联”成立五十周年》,《荒煤选集)第2器,OLiuJianmei:RevolutionusLove...
——引自章节:绪论浪漫主义:中国如何“现代”
第一章“恋爱”:由新名词到关键词39真的恋爱,是人生最贵的理想,所以可说是一种“苦行”,如果没有像修道院中高士一般纯洁的心志的人,决不能有真实的恋受。即至高的艺术,必有加于奔放的生命力的压抑(Re-straint),真的自由,不可不有节制(Contine[Continence])。在人生最大的创造艺术上,在以人格自由为根本的恋爱上,坚强的节制与制御,实在是必须条件。①在生命信仰的基础上赋予恋爱一种崇高而神圣的价值,无异于徐讦所谓“出世”的情怀。“宗教只有在恋爱的范围内,能够使人化为神圣,给人一种伟力;而且灵魂也只有在恋爱的时候要求宗教。”②是故,这种恋爱观被五四新文化人尊为“爱情教”。③大多数青年关心的不是术语,而是信仰的本质。因此,在学者们围绕“恋爱自由”和“自由恋爱”两个名词进行理论辨析时,报刊上海量的文章,却主要围绕“灵”“肉”二元问题,推崇“灵肉一致”、人格尊重为前提的恋爱。④鉴于“恋爱”一词自清末引进就主要陷在“肉欲”一元语境的事实,这些强调“灵肉一致”的言论,主要突出恋爱的人格信仰及“灵”的一面,认为“有灵的关系,而兼有肉的关系的,固然是恋爱;但是只有灵的关系,而没有肉的关系,恒们的恋爱已终成立。反之,只有肉的关系,而没有灵的关系,就绝不能算得恋爱。”51922年7月,杨之华在《妇女评论》发表文章《社交和恋爱》,认为“恋爱是人格的结合没有理解人格的意义的,是不配说“恋①[日]厨川白村著,Y。D。译:《恋爱与自由》,《妇女杂志》9卷2号,51页,1923年2月。②爱伦凯语,见瑟庐译论:《近代思想家的性欲观与恋爱观》,《妇女杂志》6卷10号,1920年10③见李三凭:《自由离婚论》,《妇女杂志》6卷7号,1920年7月④当时一般青年对概念的理论含义并无区分,不乏将“恋爱自由”和“自由恋爱”当作同一个概念的,也...
——引自章节:“恋爱底自由”与“自由恋爱”
乐府 内容简介 《乐府》收录了中国历代的诗歌名篇,诗歌孕育人的情感,又升华人的情感;诗歌陶冶人的性情,又提升人的境界;诗歌带给人美的享受,又慰藉人的情绪。这一切...
文学七七级的北大岁月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我们班级——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七七级——和我们老师为纪念曾经的北大岁月而作。我们班级的同学于一九七七年参加“文革”后...
《早产儿的常见病症识别及管理策略》内容简介:本书编者们根据国卫办妇幼发[2017]9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早产儿保健工作
顾城(1956—1993)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诗作纯净自然,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李健吾·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李健吾·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前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
任性的尘埃 本书特色 一场画笔与文学的美妙邂逅,一份从诙谐叙事中窥见处世哲学的心灵独白。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随想式的心灵独白,是对人生与光阴的静心感悟;匠心独...
2015华文青年诗人奖获奖作品 本书特色华文青年诗人奖是国内具有权威性、公正性和代表性的重要诗歌奖项之一,一年一评,至今已评出十三届。2015年度奖项授予山东青...
长联雅藏 内容简介 本书将长联按题赠、喜庆、趣联、换联等分类,收录了大量经典的长联,其内容丰富,题材多样,趣味横生,使人们在阅读中增长知识,其乐无穷。长联雅藏 ...
《浮生六记(插图珍藏本)》内容简介:自传体散文,讲述了作者和妻子志趣相投的日常生活、游历各地的见闻、坎坷的人生遭遇,文笔细
湖区画记 内容简介 恬静闲适的湖区,是英伦三岛的灵气之源,曾孕育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缎面般宁静的湖水,天鹅绒般的草坂,这“痛苦世界里安宁的中心”,虽能给蒋彝以欢怡...
寻踪·张爱玲 内容简介 张爱玲如一朵神秘的海上花,在一阵阵秋风中渐行渐远。本书作者是一位忠诚的铁杆张迷,数十年间追寻着张爱玲飘零的芳踪与倩影:从大上海高堂华宅,...
瑞典文学界两位大师倾力合作的精品!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最新的诗和最初的人生,由著名汉学家、诺奖评委马
《野草》内容简介:本书特别收录了包括《我的失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等在内的诸多鲁迅的精品文章。每篇文章都生动地向读者
文学哲思录 本书特色 本书为作者杨义教授近20年来部分公开发表的文章的汇集,包括学术随笔、文学评论、答记者问等,主要探讨的是哲学与文学的内在意义。作者文笔功力深...
江湖旧梦-王学泰自选集 本书特色 江湖既在城市,也在乡村;既在通衢广陌,也在大江大海。原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也与江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王学泰...
对联问道 内容简介 对联文学特征是从古典诗歌及汉魏骈体赋中发展而来。对联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将诗、词、赋中明快、上口的对偶句独立...
《顾城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顾城的代表作品,包括朦胧诗《杨树》、《寒秋》、《星月的来由》等;寓言故事诗《失恋的赖草》、《善于
韩寒-毒2(25.00) 内容简介 这本是很多年前的书,遭受过很大的非议,但一直是我喜欢的一本书。一个好的作者怎么能被非议改变主意呢?唱片可以精选,文字也可以。...
马可波罗行纪 内容简介 本书记叙了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内容详细,资料丰富,写作手法独特。是一本增长见识、全面了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元朝面貌的颇具阅读性的纪...
一缄书札一扇窗(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日记书信经典) 本书特色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私人化的日记书信是人心灵深处思想情感*真实的袒露。名人的书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