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丛书(6册)由北岛发起、主编并作总序推荐,张承志、徐冰、李零、韩少功、汪晖、李陀等集体呼应,集 合了六位中国当代活跃在文艺领域的至为重要的作家、批评家、艺术家,由他们梳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思考脉络,精选出足以体现这六位作者数十年来思想精髓的代 表作。视野丛书高度浓缩地 呈现了当代中国极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思想宝库。视野丛书文字可读性强,面向普通读者,让他们得以循着文化思想的脉络,追踪当代中 国的种种问题,获得思考的乐趣。
本书收入五个部分的作品:一、人物回忆;二、重要著作的序言;三、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四、《读书》编辑手记;五、世界历史问题探讨。所选篇目皆是作者在这一体裁里的代表作品,并且可读性和传播性较强,既呈现出作者的思想脉络,也使读者比较容易地追随作者的视野进入对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的探寻。
汪晖无疑是当代中国学者中备受瞩目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这与他直面当代思想文化问题的研究姿态密切相关。本书即是系统展示作者这种研究姿态的代表性作品集结。
作者的研究起点和重要思想资源是鲁迅,读完全书,会对其问题意识、思考方式和深度,甚至行文风格,均有很深的鲁迅的烙印这一点印象深刻。不管是纪念人物、追溯往事,还是分析历史、批判现实,作者都深怀情感,目光如炬,解剖的刀刃犀利深刻。从对自己导师的怀念,到对鲁迅的理解,到分析甚至直接介入社会运动,到执掌《读书》杂志十年推出的问题讨论,再到最后叙述犹太人在欧洲和亚洲的迁徙故事,作者在本书中展开纵横两个方向的视野,而贯穿始终的,是对于二十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变迁的分析,是对于社会和历史复杂交错的动因的思考,是一个知识分子重新认识当代世界的使命感,是提出一种新的历史观的努力。
汪晖,清华大学教授,当代中国著名学者,研究领域为思想史和当代思想文化。 主要著作有:《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死火重温》《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去政治化的政治》《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别求新声》《声之善恶》等
鲁迅的‘记念’以‘为了忘却’为前导。没有‘记念’的‘忘却’只不过是一种怯弱的奴隶道德。而‘为了忘却’意味着投身新的行动、面对新的现实,并从‘过去’中获得解放……‘为了忘却的记念’是理解重复中的不可重复性——亦即事件的独特性——的通道,由此人们才能自觉地投入新的行动,而不是匍匐在“过去”的纪念碑下,重复先前的轨道。‘为了忘却的记念’由此成为一种政治行动,一种通过与历史惯性的断裂而产生的政治决断,一种理解问题的当下性的必要契机。……只有切入事件之独特性的思考才是真正政治性的思考。当代媒体中的“道歉”事件,就如当代史学中的后悔心态一样,更像是建立一个新的纪念碑的政治行动,……一旦‘道歉’省略了对于自己身份的质询,就谈不上对老师的反思;一旦以总体否定的方式,而不是从具体的历史矛盾和冲突中去解释悲剧的形成,就只能提供一种非历史的、从而也是‘去政治化的政治’所惯用的道德姿态,这种道德姿态唯一的功能就是把罪恶归咎于“历史”而遮蔽现实关系,从而也阻断了对‘当下’关系的政治分析和伦理追问。如果革命的世纪可以命名为‘重复’的话,其中必然埋藏着前所未有的、无法用等价物加以衡量的东西,那是终将回归的未来。这个‘终将回归的未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适应的理想’,更不是作为总体的‘过去’。这是‘被压抑者的回归’,是历史中被压抑的‘真相’,是在‘过去’中的被压抑者,以‘回归’的方式‘扬弃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因此,‘回归’从来不是回到‘过去’,即便是悲剧,也必须通过辨别‘重复’的不可重复性,才能对这一时代及其悲剧作出阐释,在这个意义上,只有越过一切试图遮盖自身历史的纪念碑,忘却那些在历史之内却以历史之外的样式建筑的界标,才能接近作为过去中的被压抑物的“真相”,从而由此接近‘未来’。正由于此,‘真相’是一个复杂却不能放弃的——也是永远需要被质询的——概念。“生生之谓易”。这是...
——引自章节:纪念碑的限度,或真知的开始
这就是我们重温鲁迅遗产的当代情境。我们身处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时代,从而也是反思性文化和民间文化边缘化的时代。大学和媒体有效地生产着适应政治经济关系的文化产品,并成功地把自己组织进这个庞大的、具有再生产能力的机械运动之中。没有人否认:现代社会仍然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平等;也日渐有人发现:新的社会关系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干预和限制人的生活这种干预和限制的方式经常像是“自然的事件”,以致任何一个对其合法性进行质疑的人,都被视为没有理性的人。鲁迅的思想遗产在今天所以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因为他揭示了历史和社会中不断出现的合法化知识与不平等关系的隐秘的联系,他的思想遗产应该成为当代知识分子的批判思想的重要源泉。鲁迅的文化实践为置身于职业化的知识生产过程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参照系,促使我们思考当代知识生产方式的限度及其社会含义。我不是一般地反对体制化的和职业化的知识生产,在现代化的逻辑中,没有人也没有单一的社会能够简单地反对这一过程,那等于自取灭亡。然而,鲁迅揭示了一切有关世界的唯一性、永恒性和无可争议性的陈说不过是虚假的幻象,从而也暗示了现代世界的各种可能性。详尽地讨论作为文化再生产场所的学院体制不是本文的任务,我在此着重考察的是这种知识生产与批判思想的关系,并以这种关系为轴心反思我们身处其间的知识活动。我的题仅仅是:当代教育和科研体制中的分科类型及其知识生产明显地与职业教育和职业知识相关,批判的知识分子难以在这样的知识活动中反思他们的知识前提,以及他们的知识活动与当代
——引自章节:——《恩怨录—鲁迅和他的论敌文选》序
1980年茨城縣出身。高中時代開始閱讀Big Comics Spirits。為了讀大學搬到東京。2001年得到第1回GX新人賞。並於同年5月號的SUNDAY G...
E.H.卡尔,英国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史和苏联史,他被后人评价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学之父。E.H.卡尔毕业于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1916—1936年供...
湛宁生临床经验精萃与理论探索:从医六十周年与八十华诞纪念 本书特色 《谌宁生临床经验精萃与理论探索》约30余万字 ,论述内容丰富而广泛,不仅有以肝病为...
张大昌先生弟子个人专著经方杂谈 内容简介 本书分“经方概说”、“经方研究”、“经方与临床”三章阐述对中医经方的理解与实践。章详解经方之名义、渊源,兼论经方与医经...
"金韵蓉畅销书作家,资深心理治疗师,婚姻与亲子关系专家。拥有扎实的心理学学院教育背景以及十余年的临床心理辅导工作经验。曾在高雄民生医院、长庚医院家庭医学部担任婚...
Creatingandmanagingeffectiveteamsdirectlyimpactsanorganizationsabilitytoachievei...
电线,80后,女。写文字,写爱情,喜欢文字从笔尖穿梭而过的感觉,好像那些淡金色的光阴散落在午后的墙面,纸张翻飞。希望在文字的方寸间可以电线开花,笔名便是我大脑回...
新世纪数码技术推动了传播载体的革命性变化,信息时代促使平面设计师的传统思维需要产生全新的跨越。书籍设计领域面临从为书衣作打扮的装帧趋向到强调编辑设计之信息再造的...
村上春树(1949年1月12日-),日本小说家、美国文学翻译家。29岁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即获得日本群像新人赏,1987年第五部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
"InadditiontousefulbiographicalinformationonsuchplayersasLonnieJohnson,RileyPuck...
How do you know whether a hot technology will succeed or fail? Or where the next...
作者简介:樽本徹也(作者)产品可用性工程师、UCD咨询师、敏捷UX培训师。在用户调查及产品可用性评价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译者简介:陈啸(译者)上海同济大学计算机科...
ArthurGilpinandMarkWitherswalkeddowntheHighStreet,arm-in-arm,ontheirreturntothei...
张晖,1938年4月生,攻读波斯语专业,从事波斯古典文学的研究与翻译,著译有九部,在各种报刊发表的诗文有一百多篇。2000年6月伊朗总统哈塔米访华时,他被授予“...
余秋雨,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
刘易斯 .芒福德著作精萃 内容简介 这些篇章涵盖了美国这位伟大批评家和评论家一生的写作历程!芒福德在他的重要著作中都阐释了他一生的*高关注,本书就从这些著作里选...
在社交红利时代,谁懂得社交,懂得传播,就能够掌握商业的先机。未来的一切交易都将是社交。看看身边的自媒体人,豆瓣红人,知乎大牛、电台主播、微博大V、微信大号、直播...
你是否总感到焦虑、抑郁、内疚、自卑、孤独、挫折、易怒、躁狂?总感到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致索然?心中 盘踞着悲观绝望,痛苦难熬,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你很想...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A605 内容简介 科勒帕蒂编著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欧洲*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专著,介绍了简易和复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在配合比设计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