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大道」台灣的超現實主義詩風的起點
1933年日本統治下的台南,以楊熾昌為中心,糾合李張瑞、林修二、張良典、戶田房子、岸麗子、島元鐵平共同組成的風車詩社,在台灣文學史上是一個極特殊的存在。美學方面,他們首次在台灣引進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詩風,由於與同時代洋溢著抵抗精神的寫實主義文學主流大相逕庭,學者屢屢稱之為「失誤現象的見證」、「奇異花朵」、「異常為」、「孤岩的存在」,宛若台灣新文學的奇行種。
台灣經歷了1940年代戰爭時期的高壓、1945年終戰之後國民政府的屠殺與白色恐怖政治,再加上語言的斷絕、同人死亡及絕筆,這一股超現實主義的風終究沒能吹到戰後,直接影響下一個時代的現代主義運動,而是一度失落,埋藏在歷史的岩層裡,宛若一塊美麗的琥珀。至1970年代末,他們再度被發現時,依舊閃耀著永遠年輕1930年代的新精神。
《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試圖架一座橋,通往風車詩社、通往日治時期台灣、通往前衛藝術。
2015年,黃亞歷導演完成文學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首度將風車詩社的故事搬上大銀幕。電影完成後,他找來年輕世代的台灣文學研究者陳允元,共同策畫《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試圖架一座橋,通往風車詩社、通往日治時期台灣、通往前衛藝術。它並不是風車詩社或台灣文學的入門手冊,不是艱澀的學術書、亦非紀錄電影的資料集。基本上,它是一本風車詩社的詩選,書裡的所有邀稿,都是詩的延伸與迴響。
《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分為兩冊。第一冊《暝想的火災》聚焦在風車詩社文學,包括作品、導讀兩個部分。「在現實的傾斜上摩擦極光:風車詩社作品選」重新選刊風車同人作品,收錄了部分首次中譯出版的新史料。「閱讀的複數路徑」收錄「文學史透鏡:台灣.中國.日本」及「望遠與顯微」兩輯共十篇學者作家邀稿,皆為新稿,可說是2016年的現在對於風車詩作的最新迴響。
第二冊《發自世界的電波》則重返風車詩社的時代。「連續拍擊高強度信號」與「時代形/聲」兩輯,透過歐洲‧日本前衛宣言與詩作的選刊,以及前衛美學在文學、電影、美術、攝影、聲音、音樂的交響共鳴,呈現一個殖民地台灣的現代主義者在全球性前衛美學思潮傳播的網絡中的視域所及。而六篇關於黃亞歷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的迴響,在這部拒絕說明與旁白敘事的電影的影像聲響之中,細細地尋找未說的話語、詩意的端倪。
這一套書從1933年集結的風車詩社的作品出發,終於對黃亞歷紀錄電影《日曜日式散步者》的回聲,不能不被視為一個不斷傳播、轉譯、影響、再創造的過程。而今年適逢年輕藝術家查拉(Tristan Tzara,1896-1963)在蘇黎世的「伏爾泰酒店」朗讀開啟達達運動的〈安替比林氏的宣言〉(Monsieur Antipyrine's Manifesto)正滿100年,此書的出版,亦是對於前衛的回聲。
名人推薦
影像文化評論者 郭力昕、導演 黃明川經典推薦
主編者簡介
陳允元
詩人。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曾任政大中文、真理台文、永和社區大學兼任講師,早稻田大學政治學研究科外國人研究員。研究主題為「殖民地前衛:戰前台灣現代主義詩學的生成」。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等。著有詩集《孔雀獸》(行人文化實驗室發行,2011年)。
黃亞歷
台灣獨立製片工作者,關注於影像、聲音的聯繫與延伸性。近年來投身於製作台灣早期相關主題之紀錄片,希望透過歷史的梳理和檢視,探索紀錄片真實的詮釋可能,並反思台灣與亞洲、世界之間的關係。首部紀錄長片為《日曜日式散步者》。
标点符号用法手册 本书特色 《标点符号用法手册》对国家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17种标点符号做了全面解读,其中特别体现了对2011年新国标中新修订内容的介...
中华民俗一本全 本书特色 本书以民众普遍关注的各种民俗为对象,共分为节庆民俗、礼仪民俗、生活民俗、生产民俗、交际民俗、娱乐民俗六个部分,一共包括200多的具体民...
红白喜事实用大全 本书特色 《红白喜事实用大全》是一本中国民间传统礼仪大全。分五章,介绍了生养礼仪、结婚礼仪、祝寿习俗、住房习俗、丧葬习俗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
梁启超国学论著二种:清代学术概论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本书特色 本书系“百年国学经典选刊”丛书之一种,收录梁启超国学论著二种:《清代学术概论》《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龚嘉镇文字文化论文选 内容简介 《龚嘉镇文字文化论文选》是针对《规范汉字表》研制中面临的一些两难问题,就新时期汉字规范的方向、策略与重点发表的意见。汉字具有鲜明...
古代汉语字典 内容简介 汉字是世界上*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人类文字史上从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博大精深的文字。它既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又是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栽...
你知道你的姓氏是什么意思吗? 本书特色 “姓氏”一辈子跟着我们,但很少有人知道自己的姓氏是什么意思。本书作者深研文字学,为了让大众对自己...
日本文化中的恶与罪 内容简介 本书从阐述日本文化自身特点与揭示现代日本社会的症结入手,深入分析了日本奥姆真理教从形成到发展直到*终酿成耸人听闻的“东京地铁沙林事...
韩国的盘所哩文化 本书特色 《韩国的盘所哩文化》并非是从纯艺术论的角度出发谈论盘所哩,相反,是将盘所哩从高不可攀、神秘高雅的艺术殿堂拉下来,还原到有声有色、鲜活...
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 本书特色 《共轭与融通:职业教育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整合研究》基于整体主义的哲学视野,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
中外文化交流史(2009/1) 本书特色 《中外文化交流史》注重实录,不尚理论空谈。书中配有百余幅实物图片,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是国内**部贯通古今、全面系统且...
王羲之兰亭序-碑帖珍品临摹本 本书特色 碑帖珍本临摹本(大八开彩版字帖,共计20本)是孙宝文老师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来的一套好选题,在此领域独领风...
(精)旧京环顾图(经折装)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采用折页形式装帧(26.5 cm x 17 cm),全部展开后是一幅长卷(26.5 cm x 2414 cm...
浮生六记-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 本书特色《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
放思之美 本书特色当一个人用汪洋恣肆的语言,点评一幅画、一幅字的时候,他一定是有极好的审美造诣的。将简单的线条背后的美,完整地表达出来已属不易,在完整的基础上更...
茶经(黑白版)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 陆羽的不朽之作《茶经》,成书于八世纪,是世界上现存*早、*完整、*全面介绍茶的首部专著,被誉为茶...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着重培养动手能力。与偏重理论研究的传统语言学或教育学专著相比,书中向读者介绍的第二语言研究方法易于掌握,可操...
晚清卷-中国文化发展史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发展史》 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交互推进历程的通史,分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
日本四书 本书特色 洞察日本民族特性的四个文本。姜文:“要是中国有像《菊与刀》一样的东西就好了。”——就拍摄《鬼子来了》答《新周刊》记者问罗斯福:“读了《武士道...
基于双语语料库的汉英视点体对比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所研究的视点体(viewpoint aspect)就是通常所说的体,与动词相关,属于体貌(aspect)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