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能力不是会说,而是基于宽口径的知识储备和换位思考能力具有的沟通理性。
结构化的呈现产出是什么?是你的执行力,是一封没有错别字的邮件;是一个虽然简单,但充满质感的PPT;是第一个PRD的简练干净;是第一个会议的准备充分;是第一个评审的问答设想;甚至是一页精练的会议纪要。
我也建议做一些专业的技能提升,在用户行为分析(UBS)、产品体验报告(UES)、用户研究(US)方面多做工作。
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小步快跑地去做事,也是一种执行力。
产品首先是给自己的,然后是给用户的。
发现需求、优化流程、提升体验,是我们通往产品的自由之路。一切都是从发现需求开始的。
产品经理不需要想法,需要的是逻辑能力和执行力!
用户体验要素的分析法则把产品分为5个层次,分别为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和战略层。表现层是指视觉体验;框架层是指页面设计,也是我们说的原型;结构层是指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范围层是指我们对产品范围的定义,通常是PRD和内容需求;战略层通常是指产品的整体目标、用户需求和在行业中的机会。
产品其实没有具体的形象,只要满足某种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就是一个产品。这是一种产品的思维。
懂技术=沟通能力
所谓白箱,就是要看产品里面的设计逻辑、线路结构、流程等细节是否符合设计方案。
产品是手段,不是目的。技术是中立的,有正或者负的作用。
一切以可感知的体验作为技术价值的判断,让技术隐藏在产品的后面。
版本管理和项目管理的目的,是产品的成功交付,而不是满足某些人的情感需求和个人成就。
保持常识,通过常识的逻辑推论得出的结果,往往就是创新。
而一个产品经理在行业中的价值可能是这么定义的:(1)不可复制——买你的时间——技术能力。(2)不可替代——买你的经验——指导能力。(3)不可或缺——买你的激情——团队能力。
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我建议大家至少要学会HTML知识、CSS和JS的知识,可以自己写一些前端代码。后端方面,有机会可以和技术一起看看数据架构、数据库字典和服务器配置,知道所谓的“发布上线”是什么意思。
我认为产品经理有3个认知阶段: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用户,意识到自己是用户并力图剥离用户视角,意识到自己是用户并融入用户的真实视角去考虑问题。
三年级的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产品的运营和规划的视角,想问题的角度从某个具体的产品、功能、需求、流程向更加广泛的用户、市场、未来、竞争者和合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了。
面向用户赚钱的公司,需要产品用户体验好;面向企业赚钱的公司,需要技术能力高;面向平台去收取佣金的公司,需要运营能力强。这些基因造就了腾讯重视产品,百度重视技术,阿里重视运营。
一个是产品作为一种沟通渠道,帮助服务提供者连接客户;另一个是产品经理思维作为一种沟通机制和话语机制,用来思考和描述一些故事,而这种思维和话语机制可能和之前我们生活中的不一样。
我们的总结是:好的运营应该做到,如果用户拒绝了你的服务,“他就是个傻子”。好的运营启动是让用户“在运营活动面前,不能成为傻子”。
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其实常常就是一个真实、具体的问题。
那么如何培养产品经理的用户体验能力呢?我一般建议三个维度:场景、需求和动机。当你在讨论一个产品的需求、用户痛点和体验的时候,一定要还原到场景里面,看看用户当时的需求,并且了解他彼时的动机,来看你的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商业思维比产品思维可能涵盖的更多,需要全面看行业、格局、生态,并且通过产品打出自己的一个空间。
好用是普世诉求,好看是因人而异的
画布分析法
说到执行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复杂的事情分解成简单的事情,然后将每件事情做好。
用户价值驱动的一个表现,就是产品经理可以通过用户的视角,去定义流程和产品形态了,而不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去设计产品。
很多产品都在尝试根据用户的心理做一些产品的发布,其实本质都是希望产品的节奏和用户的节奏产生某种意义上的“共鸣”或“共振”。
就像产品一样,结构是技术性的,过程是流程化、场景化的。
常识够扎实,逻辑够粗壮,建立起来的认知方法能够适应各种环境。
从技术驱动互联网,到产品驱动互联网,再到设计驱动互联网,其实是我们不断在回归最初的那个问题:产品不是目的,人是目的!
基本上,我们认为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PRD/MRD撰写、原型绘制、流程绘制和数据逻辑处理的能力。
在形成口碑之后,不断释放粉丝效应,通过社交传播的方式,拉动用户增长,形成规模效应。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所谓“人失地在,人地皆失,人在地失,人地皆得”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不断扩充品类,深挖每个客户的客单价(ARPU),然后打通上下游关系,形成生态平衡。
(1)你只代表你自己。
认识产品(Recognize)、还原产品(Analysis)和创造产品(Creative)的RAC模型
每个新人都像一只刺猬,他们个性鲜明,想法超多,但执行力不高。执行力不高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方法,效率低;二是想法太多,说得多、做得少,没有认识到想法和做事之间的距离。
MVP的产品设计原则有用户排序和功能排序两个部分。
横向是信息架构,纵向是业务流程
说到商业价值,我总结了3种变现模式:面向用户收费的to C,面向企业的to B,以及B和C交易平台收取佣金的B to C模式。第一种的代表公司是腾讯,第二种的代表公司是百度,第三种的代表公司是阿里。
产品经理存在的目的不是消除需求池,而是做出符合大多数目标用户需求的产品。
产品经理的价值就是在持续迭代中不断地将故事串成需求,将需求分类排序出优先级推进落地。
“听所有人的意见,看用户的数据,自己做决定”。这样的产品经理可能更有魅力,他的产品也可能更性感。
美国部署退市,当大部分人以为金融海啸危机已过之际,却忽略了中国累积了二三十年的信贷泡沫!而全球新一浪的金融海啸,源头极有
科学与工业化:翁文灏文存 本书特色 翁文灏一生致力于推动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和工业化建设,并对此有比较全面且相当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发表过许多充满真识卓见、在当时极有...
《中国历代画家佳作品鉴:吴茀之》内容简介:吴茀之,现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浙派”中国画主要代表人物。1900年4月26日生于
《赣剧史话》内容简介:赣剧是江西省有代表性的地方大戏剧种,被称为江西的“省剧”。其渊源可追溯到元末明初的弋阳腔,迄今已有50
《归零》内容简介:商业模式老化,新兴群体抬头,经营成本上升,经济环境下行……这些市场因素的变化,使得中国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压
《Premiere Pro CC短视频编辑与制作标准教程(全彩微课版)》内容简介:本书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拍摄照片和视频的主要设备之一,
《组织的逻辑》内容简介:企业成长和创新的最大瓶颈是组织的进化,而组织进化的最大瓶颈是创始人自身的进化。本书希望用一套尽可能
《财务分析》内容简介:本书作者曾经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外企工作二十多年,本书源自其工作日志和思考笔记。全书用生动的语言,介
《极端经济:韧性、复苏与未来》内容简介:在经济领域,“极端”并不仅仅用来描述我们熟悉的股市崩盘、住房危机或金融丑闻等现象,
政治算术 本书特色 本书是威廉·配第独创地应用算术方法来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典型著作。他在本书中,列举数字,论证英、法、荷三国的经济力量,试图探讨存在于当时这三个...
《自行车运动解剖学(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关于自行车骑行强度、速度和耐力训练的解剖学指南。全书共有10章,第1章简单介
《互联网时代》内容简介:《互联网时代:追寻金融的新起点》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目前互联网金融创造出的丰富业态,回顾
中国Hold住了-潜流涌动的中国经济 本书特色 这部《中国Hold住了(潜流涌动的中国经济)》(作者易学军、陈荣群、刘红武)的核心着眼点是关系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前...
《黎河集:李梦超诗词选》内容简介:诗集内容主要包括作者对于旅行、国家大事、四季交替、阅读写作、交友聚会等等方面事情的所感、
全昌明 注册管理会计师(CMA),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20多年前从中山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主要在跨国公司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并曾任几家跨国公司的中国区财...
《超体验:BAT格局下的京东崛起》内容简介:近年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巨头的触角不断延伸,并购脚步不断加快,留给
《巴菲特之道·原书第3版(典藏版)》内容简介:在六十载栉风沐雨的航行中,沃伦·巴菲特曾遭遇过无数挑战,却仍在演绎着无与伦比的
铁路客货运输专刊(20131) 本书特色 铁道部运输局编写的这本《铁路客货运输专刊(2013.1)》是由铁道部运输局相关业务文件组成,更新及时,内容全面,对铁路...
《不见面审批》内容简介:推行“不见面审批”改革,既是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
《贝佐斯经济学》内容简介:市值超万亿美元的亚马逊商业帝国,凭借什么屹立近30年不倒? 人工智能飞轮对于亚马逊具有怎样的战略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