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写字的单纯快乐是几千年来一脉相传的技巧,是一种彼此之间互相了解的方式,但这种技巧和方式正在慢慢消失。本书讲述的正是这种几乎要遗失的艺术,讲述了那些塑造书写、塑造历史的人物;讲述了诸如墨水瓶、钢笔等书写工具;讲述了在漫长的历史中,写作风格对于学习、行为和交流的影响;讲述了笔迹风格与内在的自我之间隐秘的关联。
TWENTY-NINE怎么办?
自1989年起,针对优美的笔迹能够带来哪些连锁反应,华盛顿大学的教育学教授弗吉尼亚.贝尔宁格和罗伯特.阿尔伯特进行过一项调查。他们对西雅图大区的8所公立学校的低年级学生进行了检测,获取了其中700个孩子的书写样本,其中144人被认定在书写上存在问题。问题儿童被分为几组,接受各种各样的诊疗法。其中一组表现得比其他组更好一些,而且不只是在书写问题上。贝尔宁格和阿尔伯特发现,笔迹有所改善的那组孩子在阅读技能方面也有改进,词汇识别、创作技能和记忆能力也更强了。他们开始更享受学习:当然也能从书写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他们简直成为了更加优秀的学生。对于熟练的电脑操作者来说,事情是否也能取得相同的进展呢?贝尔宁格和阿尔伯特不这么认为。“书写不只是一个运动过程,也是对字母记忆的过程——是书面语言的构建模块。”那么这些学生后来怎么样了?“年纪稍大、从一开始就表现不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不适合写字,从而也就不太喜欢,甚至会逃避书写。结果,他们较高层次的创作技能就不会得到发展。”贝尔宁格说,“我们认为,如果能够早些介入书写和拼写的教学,就能防止之后出现书写表达方面的问题。”
在创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书写对我们是有益的。它能让我们潜心于自己与笔下那些感性、直接而又独特的笔迹的关系之中。它能把我们的个性展现给世界,并为我们带来读懂他人的途径。用书写来交流时,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彻底写好之后,它就成了写字者快乐的来源。没有人会建议我们抛弃纸笔、向电子通信手段的便捷与速度投降。一旦被键入网络空间,信息就会永远留在那里,只要在搜索引擎里打上几个关键字就能被无限次检索。相反,亲笔信函只会消失在档案馆中,等待有人将它转录为印刷文字。尽管放弃任何人都能用键盘键入的清晰可靠的印刷体字是没有意义的,继续以一种不起眼却又真实的方式削弱书写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就是在削弱我们的人性。
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会通过选择缓慢的、会花费一点努力的途径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有些时候,我们不会花上一晚上的时间在视频网站上看金.卡戴珊摔跤:我们会读一本书。有些时候,我们不只会把一份预制食品推进烤箱里、稍后再把它拿出来。我们会切菜、备菜;我们会遵循食谱或是自己在家庭厨房中记住的某些程序,从头开始烹饪晚餐,还满心欢喜。我们时常这样做是因为我们都有所爱之人,认为他们是值得我们不时付出一些努力的。有些时候,我们不会坐进车里、尽自己所能尽快到达自己要去的地方。有些时候,我们会打开前门,沐浴着春日的阳光散一散步。两三个小时的步行可能无法让我们到达太远的地方,而乘坐3个小时的机械装置则意味着你可以前往约克郡(乘车)、巴黎(乘火车)或者伊斯坦布尔(乘飞机)。但另一方面,你可以花上一小段时间在春日的阳光中好好徜徉一番,感觉却更好。
也许这就是让书写重回我们生活的方法——把它当作某种对我们有益的乐趣,某种并非所有通信系统都能设法达成的人性化的方式。不过,和美好的事物或散步的能力一样,它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拥有不会遭到强行驱逐的地位。我想要从人们的笔迹中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朋友、知己、熟人、陌生人,还是我从未也永远不会遇到的人。我想要每个人都能与词汇、墨水、纸张还有手臂与手的运动保持亲密而独特的联系。我喜欢人们不再对自己的字感到羞耻,反而培养出对各式字体的兴趣——也许能够引导他们为自己的字做些什么,而不是让他们绝望地凝视着它们。我想要人们去写字,不是在特殊的场合中,而是每天都写。我想要与一句话中无声的词语和深思熟虑后的印记保持各种各样的密切关系——不管是在键盘上键入的,还是用手指在小键盘上按出来的,或是亲笔写下的——并通过多种方式丰富我们与语言之间的关系。我们正在打一场取胜无望的战斗。十几二十年前,很少有人会放弃用手写字——周围也许只有希特勒这样的怪人才会这么做。在与人交谈时,我不止一次听到过人们宣称自己如今“从不会写任何东西”。在任何人还没有真正决定停笔时,远离书写、考虑欠周的活动就飞速发展起来。一旦书写消失了,我们就不得不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真的想要失去这样朴实无华、妙趣横生且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技能?
我不相信事情需要发展到这种地步。如果我们愿意选择,还是可以让书写在我们的生活中保留其特殊地位的。如果我们认识的某个人去世了,我想我们大多数人还是会用钢笔在纸上写下一封悼念信。也许,还有其他的场合可以让我们选择该用纸笔还是电子途径来书写,而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人性的选择。我梦想着能够创造一个空间,让我们每天都能拿起笔在纸上写些什么,不管是为我们自己,还是为了和其他的人沟通。我想,我们会为自己感到更加幸福,也会感觉与周围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可靠。至于如何才能重新把书写引入我们的生活之中,这里有一些小小的提议:
1.书写应该是学校里教习的内容。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人们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讨论让孩子们学习哪种字体才是*好的。在我看来,这几乎可以说是无关紧要的。学校应该提供多种选择,包括帕尔默衍生字体、斜体、玛丽恩.理查德森字体、一笔一画的正体以及你可以想到的任何其他字体。让学校之间就*好的模式展开竞争;让某些学校对家长们炫耀自己能让孩子们写出汉普郡*优美的字。转学的过程中,孩子们会在遭遇一种全新的字体时感到困惑。那又怎样?孩子们都是些生气勃勃的小家伙。他们会跟上的。
2.书法课不必占用太多的时间,但一定要被绑定到某种有意义的事情中去。帕尔默及其追随者们合着固定节拍书写矫揉造作、锅柄般或椭圆形字体的过程看上去似乎是抽象的、军国主义的、毫无意义的,*终还会为书法课招来不好的名声。如果你想让小孩受制于你的意愿,那就让他们开始操演训练。更棒的是,检查一下你自己的动机,想开点吧。和剩下的校历联系在一起有三点用处。法国课程体系坚持让书写植根于舞蹈和动作中,把韵律活动作为一切运笔动作的基础,肯定能够创造出自信的写字者。许多*优秀的书写改革者都来自学校的艺术课堂,比如玛丽恩·理查德森和布朗特。对于造型和绘图的热爱是每个孩子都可以理解的,因此很容易在早期被关联到字母的塑造中。*终,语言的学习可以被更加富于想象力地联系到学校里的字母和词语书写之中。但为何要做出一个选择呢?为什么书写只能从一个角度来教授呢?
3.欣赏自己的笔迹。从有益的心理角度出发,你永远都应该珍视自己的笔迹,因为你的大部分个性都被包含在其中。
4.重新发现亲笔写字的乐趣,只为了你自己。去寻找某种书写工具——(比如说)一支15便士的比克水晶圆珠笔,一支黑色的,一支红色的。找几支铅笔——一支软的2B铅笔,一支硬的2H铅笔。一支钢笔,一支签字笔,*好要颜色鲜艳一些的。再找一支白板马克笔——就是那种拥有钝形笔尖的有趣东西——来。任何你能够想象得到的东西——我喜欢笔尖上有个滚珠的绿色派通笔。找些纸来——廉价的、闪光的、朴素的、手工制作的、回收的、书写用的,没有任何可圈可点之处的。直接在上面写字,一个接一个。享受有点像巧克力棒的2B铅笔被你握在手中时那种柔软的、淡淡的油腻感;还有签字笔在更便宜、更闪亮的纸上吱吱作响地写字时会在压力下软趴趴地向下塌陷的感觉;享受比克水晶圆珠笔被我们视为理所应当却超级高效的一次性太空时代设计,控制它的钨滚珠画出数公里长的线条;还有钢笔优雅地突然落在上好的纸张上的感觉。很棒,不是吗?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写一句全字母短句,关于大学运动员、迪斯科舞厅、山猫队或者任何你喜欢的东西都行,然后毫不羞愧用夸张的手势签上自己的名字。用白板马克笔把你自己的名字写在墙壁上。这很有意思!它是可以擦洗的,不是吗?糟糕。好了,总之这很好玩。我敢说,餐厅可能也需要重新装潢了。
5.玩弄一下自己的字体。你喜欢自己的字体吗?如果你不喜欢,就做些什么。你喜欢谁的字体?去模仿它。前几天,面对一个朋友笔下y字完美的起伏与上提,我无法抑制内心的喜爱之情,当即开始在纸上试写起来。它看上去完全荒诞不经,而且和我的字体没有半点联系。没关系。你的字体是活的,或者应该是活的——如果它看上去和10年前一样,甚至屈服于乏味——那就做些什么吧。毕竟,你还留着和10年前同样的发型吗?是的?真是个疯子。
6.有些方法可以将书写重新引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首先就是每天留出时间为自己做做笔记。去超市时,用笔在纸片上写张购物清单。在四处走动、购买商品时,在清单上打钩——“那个词是‘迷迭香’还是‘瑞威塔’?”——靠在购物车的扶手上,一边走一边用手里的圆珠笔钨珠划破纸片。写些字条钉在厨房的软木板上;享受活字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潦草的笔迹给自己、给*亲近的人、给清洁工人书写提示的快感。亲手书写清单。为想法和观察资料留一个小册子——小到足以将它放进口袋或外套。它会很适合记录一闪而过的想法、主意、计划,或是闲来无事时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或是曾向自己承诺下次去图书室一定要查看什么,却因为没有写下来而肯定会被忘记的念头。真的没有什么比回过头来翻看一本充满一年来随意想法的笔记本更美妙的事情了。我个人是不会记日记的,但谁能怀疑一本亲手书写的日记不会比一个该死的部落格好上一百万倍呢?所有私密的手写日记中*美好的就是一本梦的日记;你可以把它存放在自己的床头
......
菲利普·亨舍(Philip Hensher),1965年生于南伦敦,《独立报》《星期日邮报》《旁观者报》撰稿人,出版有《厨房毒液》(获毛姆奖)、《北方的宽厚》(入围布克奖最终决选名单)等多部作品。
周鸿图解密《阴符经》-名家解密书法经典 本书特色 《名家解密书法经典·周鸿图解密》是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周鸿图解密《阴符经》-名家解密书法经典 内容简介 沈...
服装造型设计教程 本书特色 《服装造型设计教程》:中国高等院校设计教程。凡例一、本教程由广西美术出版社组织全国各美术高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和资深教师,共同编...
精编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下-[历代名家碑帖集字大观] 本书特色 《历代名家碑帖集字大观:精编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下)》为内容为王羲之行书集字对联,将名家书法与历...
300勇士:帝国崛起:官方电影艺术设定画集 本书特色 《300勇士:帝国崛起》改编自弗兰克·米勒经典作品《300勇士》(该作品由指文图书中国独家引进并出版)续作...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收藏本-(共5册) 本书特色 《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在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
這本電影研究的經典作品指出了電影媒體以及其做為創作形式的潛在應。作者討論到電影創作上時空關係的策略、剪接上的圖形關係、聲
维多利亚时代-艺术为证 内容简介 《艺术为证系列丛书》包括:《都铎王朝》《中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古代中国》《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代埃及...
走向创造的境界(艺术创造力的心理学探索) 目录 再版序言前言**章 现代艺术创造心理学的研究现状**节 经验研究的几种理论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第三节 格式塔...
历代碑帖善本精选(唐):道因法师碑 内容简介 《道因法师碑》为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通所书,现收藏於西安碑林。碑全文楷书,三十四行,满行七十三字。为唐高宗龙朔三年(...
彩泥创意实验室 本书特色 为大家的艺术创想提供了无限的灵感。8种有趣的创意实验将一步步教会你如何发掘艺术的潜能。本书涵盖绘画设计、色彩认识、废物利用等技法的综合...
从《父亲》到《长夜》-李宝群剧作评论集 本书特色 樊国宾主编的《从父亲到长夜(李宝群剧作评论集)》是戏剧界的编导及理论名家对总政话剧团编剧李宝群多年创作的剧目的...
现代艺术家与波普艺术家 目录 A卷现代艺术家什么是现代艺术?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约瑟夫·鲍依斯露易斯·布尔乔亚克里斯托安迪·高兹沃斯安东尼·葛姆雷芭芭拉·赫普沃...
倪贻德艺术随笔-现代艺术大家随笔 本书特色 《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想:倪贻德艺术随笔》写到,1901年8月,倪贻德出身于杭州一个破落的小资产阶级家庭。1919年...
作者以其對中國電影的熱愛真知,對中國古典美學的忻慕憧憬,對中國現代歷史的感切關懷,匯集出《中國電影美學》一書。本書標舉中
曲艺综论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曲艺综论》分为史论研究、艺象观察、人物评论、发展思考四部分。史论研究部分收录了作者关于曲艺理论研究的一些文章;艺象...
牛郞织女 本书特色 王母娘娘为了破坏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爱情,硬把牛郎砭到人间。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把织女带到了人间。他们结为夫妻,生下一儿一女。王母娘娘得知后,派...
隶书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隶书发展简史、隶书技法简述、隶书作品风格特征分析发及附图几大部分。隶书教程 目录 总序**章隶书发展简史**节绪论第二节秦汉隶...
《平面设计200年》内容简介:从19世纪初期维多利亚时代印刷商提供的服务开始,到如今涉及多种学科的“潮人”设计,平面设计的风格已
SubtitledTheTorysDaughterthisissetinVermontduringoftheNorthernCampaignof1777
儿童学国画入门教材10 内容简介 本书一笔一画地教小朋友怎样调墨、怎样用笔、怎样布局、怎样下笔,内容轻松易上手。主要内容包括:牵牛花的画法 ; 牵牛花叶的画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