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革命》中,六位不同身份、背景和经历的风云人物参加革命之历程,代表性地诠释了“为什么要革命”这一中国革命史的主轴。《为什么要革命》既饱含时代特点,又富有中国特色。
《为什么要革命》分为正文和附录两个部分,正文分为六个章节,从六位不同身份、背景和经历的风云人物为什么参加革命之历程,诠释了“为什么要革命”这一看似古老的命题,从而肯定了先辈们为了救中国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与探索的积极意义。本书语言流畅,故事通俗易懂。
《为什么要革命》:施洋3岁时,过继给无子的伯父,但他并未由此过上有双重母爱(生母和伯母)的幸福生活,相反,他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生父为生活所迫外出谋生,施洋从小就跟着留守在家的伯母、生母、婶母上山砍柴,种瓜种菜,小小年龄,就要学着生火做饭,卖菜卖果。9岁时,才得以跟着父亲读了些《四书》、《五经》。10岁时,父亲染病返乡,不但不能挣钱养家,还要额外支出些钱看病买药,这一年祖父、祖母、伯父等相继弃世,施洋的家中,更趋贫困。施洋的生父毕竟是读书人,又多年在外闯荡,知道家中欲翻身,儿子必须读书。于是倾其所有,将施洋送到距家十里外的一处私塾。可怜施洋年已11岁,才算正式入学。他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十分刻苦。每日鸡鸣即起,走十几里山路上学。这一路上人烟稀少,荆棘遍地,坟墓时现。白天都见不到几个人,何况有时学晚了还要走夜路。私塾的教师多次和施洋说可以晚点来,但施洋向学心切,从不迟到。有时起晚了,会忍不住急得哭起来,饭也不吃,跑去上学。学了一天,回家路上,还要拾薪砍柴,背回家中。施洋,就是这样一个好学、懂事的贫苦农村孩子。施洋读书之刻苦,在当地已传为佳话。据传当年施洋家穷得已点不起油灯,晚上只得跑到村里一座叫隆兴观的道观中读书。冬天朔风怒号,寒气逼人,施洋冻得不行,便想了一个法子:削了一根又光又滑的圆木棍放在脚下,边读书边来回搓动木棍取暖。这真是可以和悬梁刺股等传说一同载入励志故事。到了施洋14岁时,家中更加穷困。已到了“饔飨莫给,日不举火”的悲惨地步。施洋一边读书,一边要帮助家中汲水灌田,排水砍柴。一边要侍奉二位伯母(伯父有一妻一妾)并照顾伯母所生两位妹妹,还要照料生病的父亲和自己的生母。这样的读耕生活,他一直过到17岁。也就是说,一直到17岁,施洋都未出过县境,性格上也是“寡言笑”,都说他是个木讷之人。又有谁能想到,这个贫穷的农村青年,数年后会成为一个口若悬河的知名律师呢?施洋18岁时完婚,岳家家境要略好一些,夫人郭氏也颇贤良,在岳家和夫人的资助下,施洋终于走出大山,考入郧阳府立农业学堂,学习蚕科。听起来像个新式学校,实际上当时科举未废,这所学校校风并不好,学生大多是来混文凭的。想象一下如今考不上大学的学生上的一些学校,对这所学校的情形即可思过半也。施洋却是这所学校的一个“特别学生”,只念过点四书五经,从未接触过近代科学的施洋,只是初入学的**学期成绩中等,此后每次考试均列*优。1910年毕业时,名列“*优等**”,也就是全校**名。施洋在校几年,不仅学业大有长进,为人处世也变化颇大。他不忍心也不甘于花老婆的钱,每逢假期,就奔走于郧阳乡间做些小买卖。据称“每当假期,辄未在家中安居一日,跋涉四方,手足胼胝,形容憔悴。”施洋祖上是做过商人的,他血液中虽有此遗传基因,但运气欠佳,从未发财,只能是挣点蝇头小利,聊胜于无。但从中锻炼了为人处世的才干,倒是一笔实实在在的收获。施洋毕业后,在郧阳待了一段时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改朝换代,社会动荡。他待在郧阳没有机会,又没有钱,只得返回家乡。……
中国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史学大师吕思勉所著《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再版,原书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当年即再版数次,是当时使用面较广、发行量*大的...
解密大清皇宫:彩图典藏版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盛京作为都城的历史背景;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迁都沈阳;盛京都城的形成和发展;汗宫——太祖居住之宫等。解密大清皇宫:...
所谓“超社会体系”,对应的是我们现在以“民族国家”和“世界”为两极的固化时空观和世界观,它介于社会共同体与世界之间,是一
西洋史学史-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杨炳松编著的《西洋史学史》是中国*早的关于西方史学史的译作,其以“自希腊至今科学化之史学史”为线索,全书分五编论述,**...
西出阳关-历代亲历西域诗人剪影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述中国古代亲历西域的诗人们的故事,他们前往西域的原因,路途见闻,诗歌作品.由于西行的风物、环境等原因,这些诗...
《神知识又增加了》内容简介:一本帮助你梳理希腊神话众神与英雄故事的百科全书。本书为每个神祇与英雄建立了详尽的个人档案,包括
《明史.地理志》疑识考正 本书特色 庞乃明编著的《明史地理志疑误考正》张廷玉《明史·地理志》向以体例严谨、文笔雅正、断代色彩鲜明而著称,但其中的疏漏讹误亦在所难...
《世界历史上的蒙古征服》内容简介:本书是近年来蒙古帝国史研究领域中的重量级新作,作者在世界史与全球史的视野下,重点描绘了由
《资本的年代(1848—1875)》内容简介:《见识丛书·资本的年代:1848—1875》是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的第二部。1848年至1875
经典的批判(西汉文学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侧重于对西汉士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追求以及共同心态的挖掘。在书中,作者把目光主要集中在西汉文学思想的四个*为重要的组...
AlgernonBlackwoodsclassictale,TheWendigo.Aninfluentialnovellabyoneofthemostbest-...
该书是一本西方政治哲学入门读物,也是美国多所大学长期采用的教科书。该书以西方政治哲学史上三十多位重要人物及其思想为中心,
★二战空战史上最疯狂、最惨烈的六天★美国陆军航空队与德国空军之间的激烈碰撞★杜利特尔与加兰德两位空军王牌将军的决斗1944年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内容简介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简本)》系统论述了鸦片战争后80年间中国社会经...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本书特色 从政治、经济、文化、统治术、社会民生等多维度透析乾隆时代,剖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根由。 ——郝新(《风云人物报》总编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知识问答 本书特色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编著的这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知识问答》收录了1931年至1945年期间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
古案今说 本书特色 从这本书中我们能了解到法律的神圣,但同样也能了解到法律必须深入人心,国家的法制建设才可能向前迈出一大步。它在用自己的力量告诉人们,法律的天平...
汉朝其实挺有趣儿 本书特色 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角色。然而,在大汉王朝这个男人驰骋的世界里,女人又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本书特色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
《晚清官员收藏活动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吴大澂与中国文人文化的现代命运”这一整体研究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作者以吴大澂及其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