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新闻舆论对社会事件的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本论文集创作的背景就是在抗日战争初期,一个新闻宣传大爆发的时期。邹韬奋作为民国首席报人,以知识分子的自觉,主动承担起以舆论推动“抗日救亡”的重任。本书精选1935年至1937年间,邹韬奋以个人身份发表于《大众生活》《生活星期刊》等报刊上的44篇文章。全书分为“言论”“漫笔”“笔谈”三个部分。时事评论文章的内容围绕着“抗日救国”这个核心主题展开,犀利地指出了其时政府与民众应有的对敌态度和抗敌方法,论述了联合阵线的积极意义与形成联合阵线之迫切必要,分析了苏联革命成功的密匙以及中国革命可向他借鉴之处,讨论了隐藏在“抗日救国”这个主要矛盾下的一些社会矛盾和民主问题。这部论文集体现了邹韬奋作为新闻工作者、知识分子的先进、敏锐与良知。
看民国首席报人,如何利用舆论武器,扛起推动“抗日救亡”运动之大旗; 44篇精彩政论时评,分为言论、漫笔、笔谈三部分,一展民国政治气氛和社会风貌; 分析鞭辟入里,文笔犀利老道,视野广阔,救国心切,体现了新闻工作者和知识分子的先进、敏锐和良知; 装帧精美,阅读、收藏俱佳,同系列其他丛书也值得珍藏。
事实上的三权 关于苏联新宪法草案的重要特点,我在《读苏联新宪法草案》那篇文里已有过大概的评述了。在那新宪法里,苏联公民所享受的基本权利不止三种,但是尤其使我们感到浓厚兴趣的是工作权,休息权,和教育权。这些新名词已够新奇,但是这些新奇的新名词倘若只不过是白纸黑字的东西,在纸面上说得堂皇冠冕,那也不值得怎样注意,可是这三种权利却的的确确是事实上的三权,在新宪法草案未发表以前,就已经在事实上办到了,这次新宪法草案里所规定的这三权,只是把事实写在纸上罢了。这是我前年从英国到苏联去考察时所目睹的事实,所以想在这里就记忆所及,提出一些来谈谈。首先请先谈工作权。在任何其他国家里,教育的责任只是弄到你毕业,便算完事,至于你毕业后能否得到职业,这是你自己的事,好像和教育家毫不相干。在这情形之下,毕业后能不能得到一个啖饭地都毫无把握,至于你是否所用即为所学,那更没有人顾问了。诚然,在外国或在中国,我们都听见有“职业指导所”或“职业介绍所”这个东西,这种机关对于介绍职业虽也有一小部分办到,但对于求业者并不负有必须替你寻得职业的责任;在这闹着失业恐慌的时代,在许许多多求业者里面,能够介绍出去的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在苏联,他们并不是把毕业生推出校门以后便不再负什么责任。在学生将毕业的一年前,假使你是学重工业的,即由你的学校当局,重工业人民委员部,和你自己,共同商定你的职业,确定你毕业后的做事的位置。苏联人民对于研究学问的勤奋,这是任何游历过苏联的人所承认的。我觉得学了就一定有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在他们认为是当然的,因为他们承认每个公民都有工作权。其次请谈休息权。苏联几乎已普遍地采用了每日七时制,较繁重的工作已采用每日六时制。仅仅减少工作时间还不够,他们一方面并在积极增加种种设备,使人民在休息时间得到有益身心的娱乐。我在苏联考察所得的深刻印象,觉得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工厂里的工人或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兴会淋漓地干,非常勤奋地干,但是同时政府却替人民设备种种的正当娱乐机关,使人民在工余的时候,也兴会淋漓地玩,非常勤奋地玩!他们每五天有个休息日,在这一天你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民众有的参观各种博物院,有的游山,有的在湖里游艇,有的在山麓绿茵上跳舞歌唱,有的在大规模的文化休养公园里游散,从事于各种各样的健身运动。各戏院,各电影院,各名胜,都成了民众的娱乐地。不但成人,就是儿童,也有特为他们设备的戏院和电影院等等的娱乐处所。除每五日一次的全日休息外,每日工余也有种种娱乐的设备。你在傍晚,到那里的公园里去,可以看到几十对或几百对健康快乐的男女在公园里露天跳舞场上跳舞。有的是集体舞,有的是双人舞。这些都是白天努力工作的男女公民,工余自由来娱乐的,当然没有以营业为目的的“舞女”。这种种娱乐,有些在各国也是有的,不同之点是在其他地方,只有少数人享得到,在苏联却是大众所共同享得到的。此外,工作者无论是工人或是职员,每年除休息日外,还有一星期到一个月的例假,依工作的辛苦,成绩的优劣而定,在例假期中,不但工薪照给,工作成绩特优者还可免费旅行或送到名胜的休养院去休养!全国各名胜都布满了休养院(他们称为rest home),给大众免费休养!我在苏联的时候,参观了不少这种休养院。所以他们的所谓休息权,并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却是实践的记载。*后我们要谈到教育权。就其他各国的情形说,做家长的人对于子弟教育费的担负,大概都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尤其是收入少的人们。子女在小学时代,父母的担负还轻些,到中学时代已较重,到大学时代就更重,显然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家长所能勉强担负的。你能受到多少教育,就全视你的父母有多少收入,收入不一定,你的教育也就毫无把握。在苏联的实际情形却不是这样。他们的小学中学及大学都是免费的,但是在小学中学时代,衣食住及零用等还由父母供给,做父母的还不能完全脱卸护养的责任。到了大学,学生的费用比较的大些,依别国的情形,父母的担负也比较的增加起来,在苏联对于大学生却有国家津贴的办法。年级愈高,津贴也随着增加;成绩愈优,津贴也酌量增加。大概大学初年级学生每月可得津贴一百罗布左右,以后依年级递增,*高的可得津贴二百罗布左右。他们完全可以自顾,做父母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了。研究院里的学生每月津贴有到三四百罗布的。他们对于大众的教育积极推广和提高,如不这样给人以便利,大多数民众的子女便没有机会受到高深的教育。除大学外,各工厂里的艺徒学校和工人升学预备科等等,不但免费,也还有相当的津贴。在苏联,只要你要学,肯学,就不怕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他们所谓教育权,也不是一句装饰门面的话语,也是在事实上已经办到的事情。……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恩润,近代中国著名的记者和出版家。1923年进入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职业教育丛书”,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2年7月创建生活书店。后又办《生活日报》《抗战》(抵抗)三日刊、《大众生活》等报刊。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等。
读古诗入门 内容简介 本书详尽通俗地向初学者介绍了读古诗的有关知识,它包括古诗的起源、流派及其格律、用韵、对仗、平仄,乃至专用术语。不仅是一本读古读的入门书,也...
猫步旅人 本书特色 女性作家张帆,旅欧留学的时光,成为她信笔挥洒的诗意岁月。内容包括在伦敦的留学经历,关于老街、酒馆、老剧院、西斯罗机场等地的丰富见闻。关于英格...
团购:雨果文集(全20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法国文学研究泰斗,著名翻译家柳鸣九先生主编,收录柳鸣九、李玉民、许渊冲等翻译名家经...
生活是很好玩的 本书特色 人生少忧虑,生活才好玩。苏北:喜欢汪曾祺是一件快乐而高雅的事梁文道:汪曾祺的文字大味至淡,是文学美学的巅峰。百度搜索5400000,微...
中译经典文库世界文学名著全译本:安徒生童话(精装) 内容简介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人海口处,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这座铜像是丹麦的一个象征,但它的形象既不是丹麦的...
《店务通讯》排印本(全3册) 内容简介 供书店同人阅读的内部刊物《店务通讯》,创刊于1938年1月22日。到各地分支机构纷纷被国民党封闭、《全民抗战》被迫停刊、...
开卷闲话十编 本书特色 《开卷书坊》文丛是以传播书香文韵为宗旨的“书文化随笔丛书”,丛书作者中既有知名度较高的学者、作家,更有中青年实力派的作家或学术界、出版界...
Keatssfirstvolumeofpoems,publishedin1817,demonstratedbothhisbeliefintheconsummat...
吃什么,你就是什么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通过“吃”来认识自己、寻找心灵彼岸、获得幸福安宁的书。它主张素食,但不劝导素食;它反对肉食,但不鄙视肉食。选择素食还是肉食...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2(人文社新版)》内容简介:“作家访谈”是美国著名文学杂志《巴黎评论》最持久也最著名的特色栏目。自1953年
《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修订本)》内容简介:通过对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自然与人文地理面貌的重建及其演变过程的考察,探讨
中国历代诗词英译集锦(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200多首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类型的诗歌。译集以诗词为主体,按照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所选诗歌能够反映一定的历史...
王小柔-喜欢 本书特色 《喜欢》是著名畅销书作家王小柔继《越二越单纯》后的*新作品,收录了王小柔*新创作的"喜欢"的段子,延续了王小柔独创的"二得有性情"和"妖...
在转角处告别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极具心灵穿透力和个人风格的随笔精选集,将洁尘多年来的随笔精品以一种全新的编排和出版形式收集成册,以飨一直喜爱、追随她的作品的读者...
设计诗 本书特色 “世界*美的书”《蚁呓》设计者朱赢椿自作诗集,收录数十首以视觉画面传达构成,只有设计师才能完成的新感觉诗歌。设计诗 内容简介 本书为朱赢椿自作...
东方集 本书特色 大文豪雨果的经典诗歌作品 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雨果与朱丽叶唯美爱情的动情咏唱东方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双岛赞、铜柱颂、初恋曲、致...
《工业大数据分析实践》内容简介:本书以工业大数据的特点和需求为牵引,阐述了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工程方法论,针对设备故障诊断与健
本书著者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达半个多世纪,在研究与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写下了一系列论文。本书所选论文,一方面着重介绍学习、
不朽的美:云想衣裳花想容: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唐朝.第二辑(汉英) 本书特色 “不朽的美:许渊冲经典英译诗词”系列共分三辑,收录了从周朝...
姜亮夫文录 内容简介 《姜亮夫文录》内容简介:承云南人民出版社同意辑集出版先父遗著,成廿四卷本《姜亮夫全集》。在云南、浙江两省有关领导和家乡父老的大力支持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