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以来》是韬奋先生参加实际政治活动的经验和观察的总结。作者评析了抗战初期四年间的得与失,指出了各党派捐弃前嫌、共同抗战和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是解决抗战期间各种困难问题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批评了抗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社会前进的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希望由此引起同胞的注意,共同努力于发扬优点而补救缺点,达到政治改革的目的,加速抗战很后胜利的到来。书后附录部分的三篇文章,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关于政治改革的具体主张。
★ 应《华商报》之邀,韬奋撰写了连载长文《抗战以来》。从1941年4月8日正式创刊,至6月30日止,一天不间断,共得文稿77篇。
★ 韬奋开宗明义说明这本书的内容和用意,那就是以“一个平凡记者的姿态”,记录下自己在“政海漩涡”中所“亲目观察到的情形”,“意在以光明磊落的公开言论,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用意也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 韬奋作为国民参政员参与抗战后国民政府组织的国民参政会期间的亲身经历,因其记者的自我定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客观的观察记录和独到的评论总结。
★ 因为出身新闻出版的职业关系,韬奋更关注保障人民权利的宪政实行,特别是保障舆论和出版自由的提案,奋力抗争的是“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为此和“审查老爷们”进行的不屈不挠斗争,这些也都生动翔实地记录在册。
★ 韬奋的亲身经历和客观观察,深刻独到的评论,以及奋斗精神和乐观情绪,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关注和支持,《抗战以来》的连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序/ 001
九 领袖与工具
我昨日写了一篇《领袖晤谈记》贡献给读者诸友,写完之后,意犹未尽,因为我想起有一位领袖所信任的要人对我谈过一段话,使我发生很深的感触。这段话在说的人当然衷心认为很正确的,所以毫无保留地对我说了,我现在所欲提出讨论的是这段话的内容而不是对于任何人有所批判,因此在这里对于说这段话的个人没有指明的必要。
他很诚恳地对我谈起他对于领袖的态度。他说他因鉴于领袖对国家民族所负责任的重大,所以他只一心一意地做领袖的工具,以减领袖的忧勤,领袖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领袖叫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领袖叫他写什么他就写什么,无条件地绝对服从,这位先生对于领袖的忠诚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他的作风却大有商榷之余地。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凡是爱护国家民族的人,没有不爱护国家民族的领袖,而况在坚持抗战努力建国的紧张时期,领导全国贯彻抗战国策的民族领袖,我们尤其应该竭诚爱护。领袖对国家民族所负责任的重大,以及领袖的左右要尽忠职守,以减领袖的忧勤,关于这些意思,记者都与某先生有同感。但是一味做被动的工具,好像自己没有了脑子,或虽有脑子而不用,虽有嘴巴而不敢说话,是否真能减领袖的忧勤,是否真正爱护领袖之道,实在令人不能无疑。所谓做工具,看你怎样解释,如解释得当,原亦无所用其反对。为社会服务,谋人类幸福,也可以说是做了社会的工具,做了人类的工具,依此类推,为整个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领袖也可以说是做了整个民族的工具,这样的工具在实际上是光荣的任务,虽做工具何妨?某先生的话所以令人听了不禁为领袖忧虑,为我国政治忧虑,为我国家前途忧虑的是,那样自居牛马犬豕的“工具”,流弊所及,可使领袖左右人才减少,奴才加多,那就不免造成太严重的问题了!
其实领袖的伟大,一方面在能真正反映全国多数民众的要求,尽其历史的使命,一方面在能善用人才以自辅,增强其执行历史使命的力量。倘若人人都以被动的工具为尽了辅助领袖的责任,抛弃了自己的脑子和眼睛,把领袖的脑子做自己的脑子,把领袖的眼睛做自己的眼睛,那就不但不能增加领袖脑眼的力量,反而加疲了领袖脑眼的力量,限制了领袖脑眼的力量,也就是减少了领袖脑眼的力量,这理由是很显明的。我们主张民主政治,正是要使领袖更能充分反映全国多数民众的要求,我们主张改善政治,善用人才,增强舆论及民意(都与言论自由有关)对于政府及官吏之督察,正是要增强领袖执行历史的使命。这都只会增加领袖的伟大,而不会减损领袖的伟大。
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工具解释为人才而不是奴才,那末我们却不免感觉到领袖的工具实在太不够,有大大增加的必要。这一点只要看领袖兼职之多,劳苦之甚,便可见一斑了。不久以前在重庆的时候,在外国记者朋友中有一位美国记者因要弄清楚委员长所兼任的许多重要职务,以备参考,他所开的单上已有十几个的职务衔头,还恐怕有遗漏,有一天来看我时顺便拿出来叫我补充,我又就所知加上了几个,其中党政军金融财政乃至教育(如中央政治学校、警官学校以及训练班等等)等等重要的机关,都拉领袖一手。但是在我补充以后,是否有遗漏,尚不得而知,我叫这位外国朋友再看机会补充吧。他当时一面朗诵着单上的衔名,一面充满着惊奇的面容和眼光,那神气是够人欣赏的!领袖的为国贤劳,一日万机,在我们老百姓只有感念不已,有何话说?不过正为国家民族而爱护领袖,一方面使人感到“工具”对领袖的尽忠之道似乎尚有检讨之必要,一方面又使人感到工具的太不够!*重要的,还是要把工具解释为人才,而不许变成为奴才。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减领袖的忧勤。
邹韬奋(1895—1944),中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翻译家。
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七年间周刊成为行销超过15万份的极有影响刊物。1932年7月,创立生活书店,由《生活》周刊“书报代办处”,发展到遍布全国五十余家分店。后又创办《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和《生活日报》等刊物。邹韬奋一生六次流亡,一次入狱,1936年因参与救国会与沈均儒、章乃器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是为“七君子”之一。著作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 患难余生记》等,他的新闻性散文堪称典范之作。翻译作品有《韬奋译述爱情小说三种》等。
商伟,1962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两年后获硕士学位,专修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1988年赴哈佛大学东
前尘旧梦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编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
《西风颂》精选了雪莱的经典诗篇,如《西风颂》、《致云雀》等。其作品热情而富含哲理,诗风自由不羁。诗中处处流露出诗人高昂激
《真相》内容简介:这个故事是面向5-10岁孩子的历史绘本。故事的历史史料现藏于联合国日内瓦图书馆,我国历史学家王建学教授先后两
一读三叹:朽木杂文随笔选 本书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这种生物,生来就是“读者”读人,读事,读物,读历史,读社会,读人生,无一天不在“读”着。正缘如此,我们把人...
你是所有的美妙 本书特色 一部罕见的父爱随笔,比《目送》《孩子你慢慢来》更幽默,更简洁养孩子也可以有很多的浪漫和幽默,这本书仿佛文字版的《父与子》,多处令人发笑...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内容简介:本书全面介绍了使用PhotoshopCC2017简体中文版设计图形图像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包括PhotoshopC
幽默的代价-典藏版 本书特色 王跃文式批判,让你体会思想斗士的辛辣与犀利。士大夫之心路历程,让你感受中国文人的拳拳普世情。现代知识分子反思,让你领阅当代作家之独...
本书是当代著名华文文学大师、散文大家王鼎钧先生对《古文观止》中二十四篇文章的精彩“化讲”。王鼎钧先生以作家和学者的双重身
民国名刊简金 长河流月 本书特色 《民国名刊简金:长河流月(逸经散文随笔选萃)》是《逸经》散文随笔选萃,分雅人深致;名流寻踪;民风世象;轶闻掌故4部分编辑。所选...
美了千年 却被淡忘-诗经名物图解 本书特色 诗无邪思三千载,物生尘缘世世情。1.“书中书”形式再现日本学者细井徇撰绘《诗经名物图解》原稿2.《毛传》《陆疏》《本...
气清景明.繁花盛开-林清玄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林清玄散文精选集,精选林清玄创作生涯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分为“温一壶月光下酒”&ldquo...
魔女幼喜 本书特色 一个放肆女人对诚实无愧的男人的诱惑! 一个纯真男人对游戏人生的女人的渴望! “世上的男人们,在我面前屈膝吧!” 我,魅力四射的集团董事马幼喜...
《自由与组织:1814-1914》内容简介:罗素追溯了1814年—1914年这一百年来政治变革的主要原因,认为它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经济
《吉檀迦利》内容简介:《吉檀迦利》是泰戈尔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集,共103首。整部诗集,在情感与结构上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是遭
《让孩子能说会用的成语故事(金版)》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了一百个经典成语,除了精彩的故事和生动的历史典故,还对成语的词义和出
汪曾祺文集:人间那段草木年华【精】 本书特色 《人间那段草木年华》是汪曾祺写他的旧人旧事、旅行见闻、各地风土人情、花鸟虫鱼的经典散文集,字里行间充分...
王士菁文集(全四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王士菁,著名鲁迅研究专家,一生从事鲁迅研究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任北京人民文学出...
匆匆-朱自清作品集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背影》里眼泪止不住的、情感细腻的少年,是《荷塘月色》里既爱热闹,也爱宁静,追求自由淡泊的青年,也是《匆匆》里惜时警醒的智...
《门:1995—2007诗选》内容简介:★《使女的故事》作者,风靡全球的女性写作代言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歌代表作 ★著名诗人巫昂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