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以来》是韬奋先生参加实际政治活动的经验和观察的总结。作者评析了抗战初期四年间的得与失,指出了各党派捐弃前嫌、共同抗战和民主运动的蓬勃发展,是解决抗战期间各种困难问题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批评了抗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阻碍社会前进的开历史倒车的行为,希望由此引起同胞的注意,共同努力于发扬优点而补救缺点,达到政治改革的目的,加速抗战很后胜利的到来。书后附录部分的三篇文章,进一步表明了作者关于政治改革的具体主张。
★ 应《华商报》之邀,韬奋撰写了连载长文《抗战以来》。从1941年4月8日正式创刊,至6月30日止,一天不间断,共得文稿77篇。
★ 韬奋开宗明义说明这本书的内容和用意,那就是以“一个平凡记者的姿态”,记录下自己在“政海漩涡”中所“亲目观察到的情形”,“意在以光明磊落的公开言论,唤起国人对于政治改革的认识和努力”,“用意也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 韬奋作为国民参政员参与抗战后国民政府组织的国民参政会期间的亲身经历,因其记者的自我定位,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客观的观察记录和独到的评论总结。
★ 因为出身新闻出版的职业关系,韬奋更关注保障人民权利的宪政实行,特别是保障舆论和出版自由的提案,奋力抗争的是“图书杂志原稿审查办法”,为此和“审查老爷们”进行的不屈不挠斗争,这些也都生动翔实地记录在册。
★ 韬奋的亲身经历和客观观察,深刻独到的评论,以及奋斗精神和乐观情绪,赢得了海内外读者的关注和支持,《抗战以来》的连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序/ 001
九 领袖与工具
我昨日写了一篇《领袖晤谈记》贡献给读者诸友,写完之后,意犹未尽,因为我想起有一位领袖所信任的要人对我谈过一段话,使我发生很深的感触。这段话在说的人当然衷心认为很正确的,所以毫无保留地对我说了,我现在所欲提出讨论的是这段话的内容而不是对于任何人有所批判,因此在这里对于说这段话的个人没有指明的必要。
他很诚恳地对我谈起他对于领袖的态度。他说他因鉴于领袖对国家民族所负责任的重大,所以他只一心一意地做领袖的工具,以减领袖的忧勤,领袖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领袖叫他说什么他就说什么,领袖叫他写什么他就写什么,无条件地绝对服从,这位先生对于领袖的忠诚是值得敬佩的,但是他的作风却大有商榷之余地。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凡是爱护国家民族的人,没有不爱护国家民族的领袖,而况在坚持抗战努力建国的紧张时期,领导全国贯彻抗战国策的民族领袖,我们尤其应该竭诚爱护。领袖对国家民族所负责任的重大,以及领袖的左右要尽忠职守,以减领袖的忧勤,关于这些意思,记者都与某先生有同感。但是一味做被动的工具,好像自己没有了脑子,或虽有脑子而不用,虽有嘴巴而不敢说话,是否真能减领袖的忧勤,是否真正爱护领袖之道,实在令人不能无疑。所谓做工具,看你怎样解释,如解释得当,原亦无所用其反对。为社会服务,谋人类幸福,也可以说是做了社会的工具,做了人类的工具,依此类推,为整个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领袖也可以说是做了整个民族的工具,这样的工具在实际上是光荣的任务,虽做工具何妨?某先生的话所以令人听了不禁为领袖忧虑,为我国政治忧虑,为我国家前途忧虑的是,那样自居牛马犬豕的“工具”,流弊所及,可使领袖左右人才减少,奴才加多,那就不免造成太严重的问题了!
其实领袖的伟大,一方面在能真正反映全国多数民众的要求,尽其历史的使命,一方面在能善用人才以自辅,增强其执行历史使命的力量。倘若人人都以被动的工具为尽了辅助领袖的责任,抛弃了自己的脑子和眼睛,把领袖的脑子做自己的脑子,把领袖的眼睛做自己的眼睛,那就不但不能增加领袖脑眼的力量,反而加疲了领袖脑眼的力量,限制了领袖脑眼的力量,也就是减少了领袖脑眼的力量,这理由是很显明的。我们主张民主政治,正是要使领袖更能充分反映全国多数民众的要求,我们主张改善政治,善用人才,增强舆论及民意(都与言论自由有关)对于政府及官吏之督察,正是要增强领袖执行历史的使命。这都只会增加领袖的伟大,而不会减损领袖的伟大。
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把工具解释为人才而不是奴才,那末我们却不免感觉到领袖的工具实在太不够,有大大增加的必要。这一点只要看领袖兼职之多,劳苦之甚,便可见一斑了。不久以前在重庆的时候,在外国记者朋友中有一位美国记者因要弄清楚委员长所兼任的许多重要职务,以备参考,他所开的单上已有十几个的职务衔头,还恐怕有遗漏,有一天来看我时顺便拿出来叫我补充,我又就所知加上了几个,其中党政军金融财政乃至教育(如中央政治学校、警官学校以及训练班等等)等等重要的机关,都拉领袖一手。但是在我补充以后,是否有遗漏,尚不得而知,我叫这位外国朋友再看机会补充吧。他当时一面朗诵着单上的衔名,一面充满着惊奇的面容和眼光,那神气是够人欣赏的!领袖的为国贤劳,一日万机,在我们老百姓只有感念不已,有何话说?不过正为国家民族而爱护领袖,一方面使人感到“工具”对领袖的尽忠之道似乎尚有检讨之必要,一方面又使人感到工具的太不够!*重要的,还是要把工具解释为人才,而不许变成为奴才。必须这样,才能真正减领袖的忧勤。
邹韬奋(1895—1944),中国现代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翻译家。
原名邹恩润,祖籍江西余江。1921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1926年10月接办《生活》周刊,七年间周刊成为行销超过15万份的极有影响刊物。1932年7月,创立生活书店,由《生活》周刊“书报代办处”,发展到遍布全国五十余家分店。后又创办《大众生活》、《全民抗战》和《生活日报》等刊物。邹韬奋一生六次流亡,一次入狱,1936年因参与救国会与沈均儒、章乃器等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是为“七君子”之一。著作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经历 患难余生记》等,他的新闻性散文堪称典范之作。翻译作品有《韬奋译述爱情小说三种》等。
门外说书:一个藏书人眼里的鲁迅 本书特色刘波显然是鲁迅的爱好者和崇拜者,这从《门外说书:一个藏书人眼里的鲁迅》这本书中可以看出。凡是与鲁迅有关的一切刘波都尽力搜...
《经典常谈》内容简介: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
在这个地球被称为“村”的时代,我们当然可以有多重方式了解世界。打开电视、浏览网页,甚至翻看书籍听起来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无论是哪一种载体,总会不免有一些让人摸不着...
经典国学读本:乐章集 内容简介 《乐章集》, 词集名,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著。《乐章集》中慢词居十之七八, 且词调多为独创的“新声”, 可以说, 柳永发展了词的体...
《陆离记》内容简介:古楼灯悬,画藏玄机,木笔作语,戏此陆离 翻山越岭看破红尘几多魑魅魍魉 终是不忍揭晓关于你的那一章 一部轻快
西班牙战场:内战见闻实录 本书特色 本书忠实地记录了作者在共和政府辖域的见闻,勾勒了共和政府阵营政党之演变。西班牙内战不是一场普通战争,双方参战人数有限,作战能...
我的精神家园:文化名家谈读书 本书特色 明媚春光,细细吟咏盛唐诸子之诗,掬一缕悠长古韵撒满心,灼灼夏日,低声诵念《楞严经》,引一丝清凉沉静入心间,秋窗日午,高声...
《黑心企业职员变成猫》内容简介:推特爆火的吸猫治愈漫画爆笑来袭! 人生真是大起大落让人没一点防备喵。在一家黑心企业连续几天上
夏丏尊散文 本书特色 这套“中华散文百家”*为突出的特色——不仅是文学的,更是思想文化的;不仅关乎写作技巧,更是关乎素质养成;不仅可供了解作家作品,更可以由此体...
马未都说-(枕上篇) 本书特色 马未都不谈收藏谈人生、谈社会、谈文化,语言一如既往的干净利落,分析一如既往的入情入理。三五百字的小文,真实生动的人生故事,借成功...
外国散文-岛崎藤村散文选 本书特色 岛崎藤村(1872—1943),日本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小说家。他一生著作丰富,除诗歌、小说外,他还留下了大量...
缪崇群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缓崇群,笔名终一,江苏六合人。1907年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生坎坷,贫病交迫。1945年1月,正当风华盛茂之际,却猛然病逝于重庆北...
长河集-沈从文别集 本书特色 《长河集》包含沈从文长篇杰作《长河》以及与妻子、兄弟谈论《长河》的三封家书,揭秘这部未完成巨作背后的故事。长篇杰作,可惜只完成*卷...
团购:陈铭磻作品5册 本书特色 ★ 小16开平装,青岛出版社出版★ 陈铭磻是台湾著名散文家★ 以《源氏物语》《平家物语》等书中情节和情境介绍日本经典旅行线路和景...
2004中国报告文学年选 内容简介 花城版文学选以个性化选本著称。虽然大多数选本都冠以学会主编的头衔,但实际编选都是在当今文坛颇具影响的专家、新锐评论家,如谢有...
《亚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辑)》内容简介:“概念史”是指一种基于普遍观念来撰述历史的方式。从概念史的角度来看,概念由词语表出,
傻瓜的投资组合 本书特色 冯内古特未曾面世的遗作,本书基本搜刮殆尽,六个短篇小说、一篇非虚构散文和一篇未完成的科幻小说,首次以简体中文版面世。冯内古特于2007...
《企业创新升级力:组织、产品及商业空间升级方法与案例》内容简介:作者深刻洞察市场环境与企业客户需求变化趋势,在密切接触大量
《CorelDRAW X8完全学习教程》内容简介:CorelDRAWX8是Corel公司出品的专业图形设计和矢量绘图软件,具有功能强大、效果精细、兼容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16:王国维卷 本书特色 收录王国维主要著作如《评论》、《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人间词》等,基本涵盖了王国维著述的各个方面。精选汇集了...